朝代穿越:弥补历史遗憾 第三十二章 马嵬坡(义父们!!收藏、月票、关注噢!!)
作者:天隆嘉禾的小说      更新:2023-12-20

  张嗣尘早就不是刚刚穿越到安史之乱时的张嗣尘了,手中之剑招招皆是杀招,剑剑直奔火拔归仁薄弱处。

  火拔归仁也是老将了,不至于打不过张嗣尘,可是现在西平郡王府里又不止一个张嗣尘要杀他!

  其余唐军将士一见张嗣尘上了,纷纷吼着“老贼受死”朝着火拔归仁杀来。

  管崇嗣与王思礼还想挣脱束缚上前帮助火拔归仁,结果看听见火拔归仁自爆“叛国”,立马反应过来张嗣尘说的是真的。

  二人脸色阴晴不定,他们汇聚在西平郡王府,是讨论如何保住长安,结果没想到堂堂骠骑大将军已经和叛军勾搭上了!

  火拔归仁被群殴,余光看见哥舒翰等人都没有想救自己的意思,便不再与张嗣尘纠缠,欲杀出西平郡王府。

  可是他想的太简单了,把张嗣尘与这些唐军将士想的太简单了。

  随着火拔归仁身上多了数道伤口,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今日杀不出去了。

  火拔归仁只得再次借希望于自己的身份,

  “本王是……”

  “是你妈!去死!”

  火拔归仁刚开口,张嗣尘就直接一剑将他左眼刺爆。

  还没等火拔归仁哀嚎,张嗣尘又是一剑,将这狗贼的脑袋削了下来。

  头颅在地上滚了几圈,被张嗣尘一脚踩住。

  “尔等……去含元殿!愣着作甚!”

  张嗣尘擦了擦脸上的血,冲着哥舒翰等人大吼道。

  哥舒翰还处于火拔归仁身死的复杂情感中,就被唐军将士拖着带走了。

  其他人也是低着头不说话,被唐军将士带走。

  “陛下,要稳住长安,我们今日得杀几个人了。”

  张嗣尘走到李世民面前,小声说道。

  李世民点头,看着火拔归仁的头颅赞许道,

  “刚刚干的不错,再接再厉。等会杀人就交给你了。”

  “啊?”

  ……

  大明宫,含元殿

  不久,就见许多人被唐军带入殿内。

  不少人一见那被放在大殿中央的火拔归仁头颅,立马吓得双腿发颤。

  张嗣尘看见这群人如此模样,也便放心了。

  只要他们怕死,那他和李世民接管长安也就没什么大碍了。

  “你们胆敢随意残害国之重臣?!”

  一道质问声突然响起,听的张嗣尘与李世民纷纷激动看去。

  这群家伙里还有忠勇之士?

  “你是?”

  张嗣尘开口问向那位出列之人,也不管他脸上的愠怒。

  “我乃陛下刚刚任命的京兆尹、西京留守兼采访使——崔光远!”

  张嗣尘思考了一下,崔光远历史上算不得多厉害,不善防守……嗯,至少是忠心的。

  唐玄宗逃了后,就是崔光远稳定住了长安的局势,然后假意向安禄山投降。

  之后又伺机反叛燕军,失败后杀出长安,投奔了唐肃宗。

  “火拔归仁欲叛国,我等故而杀之。太子太保可以作证。”

  张嗣尘语气稍微缓和一点,对着崔光远说道。

  崔光远一听,这才注意到靠着柱子脸色不大好的哥舒翰。

  哥舒翰见崔光远以及群臣看向自己,无力地点了点头,算是坐实了火拔归仁叛逆之事。

  崔光远这下也是语气放缓,对着李世民和张嗣尘说道,

  “二位将军的事迹我们也是知道的,如今二位将军有何打算?”

  李世民听说的重点了,也不废话,

  “我们守城,你们稳住长安。无论如何,现在长安有兵有将,决不能拱手让与叛军。”

  “崔大人,就由你招募官员代理府、县职务。”

  张嗣尘接着说道,直接将历史上本就属于崔光远的职务交给了他。

  崔光远一听,点头应下。

  李世民随后冷冷扫视其余还在长安的高官,语气不带一丝温度地说道,

  “至于尔等,愿意跟着崔光远的,一会就随他去。不愿的,就回府,但凡踏出府邸一步,杀无赦!”

  这些高官也顾不得自己的威仪了,连忙称是。

  毕竟李世民和张嗣尘手上有兵,这个时候,就算李隆基又能说什么呢?

  “太子太保,你就暂时担任下主帅吧。”

  李世民对着哥舒翰说道。

  毕竟李世民和张嗣尘官职不高,还是需要哥舒翰挂个名的。

  哥舒翰点头,依旧没有说话。

  随后就是一众将领讨论军事。

  “派些斥候,去打探一下吕温他们的消息,还有查一查高仙芝还活着否?

  另外……派些将士出来,荣王殿下也要风风光光地离去。”

  李世民撑着头,对麾下将领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待整个含元殿只剩下李世民张嗣尘还有哥舒翰时,哥舒翰终于开口了,

  “荣王殿下莫非……”

  李世民与张嗣尘没有回答,不过眼光里的悲伤让哥舒翰知道了答案。

  李琬素有雅称,名声极好,如今薨逝,也是一大遗憾。

  “皇帝跑到哪去了?”

  张嗣尘向着哥舒翰询问道。

  如果皇帝在长安,对于士气会有很大的提升!

  “不知道……应该是朝着蜀地去了吧。”

  哥舒翰不太确定地回答道,毕竟李隆基走的太悄无声息,太迅速了,他们这些大臣硬是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张嗣尘眯了眯眼,估摸着马嵬坡兵变也会按照历史进行。

  李隆基成太上皇,杨国忠被杀,这都是于国有利之事哇!

  ……

  李隆基等人连续行军一日,滴水未进,终于在马嵬坡这里停下休整了。

  禁军将士们抱怨不止,心中的愤怒与怨恨越来越无法压制。

  开始是小声的抱怨,然后声音越来越大。

  “大唐何至于如此?!”

  “拱手让长安……现在更是一点粮食都没有!”

  ……

  听着四周的议论抱怨声,陈玄礼阻止了想要起身呵斥的禁军将领。

  见时机差不多,陈玄礼叫来心腹,对着他们耳边吩咐道,

  “将将士怨气往杨氏上引!”

  同时,陈玄礼又派人去叫李辅国。

  李辅国这太监乃是太子李亨的心腹,现在陈玄礼为了防止计划泄露,只得找他去向李亨传话。

  待李辅国到来时,陈玄礼假借巡视的名头远离了人群。

  “太子殿下可有交代过你什么?”

  “太子未有说什么。不知将军指的是——”

  “告诉太子,一切已经准备妥当了。就在这吧,就在这马嵬坡,让杨氏都被埋在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