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穿越:弥补历史遗憾 第三十三章 尘埃落定
作者:天隆嘉禾的小说      更新:2023-12-20

  随着风向渐渐向着杨国忠引去,将士们的怨气越来越大。

  此刻的李隆基和杨玉环正在驿站内休息,丝毫不顾外面即将形成的风暴。

  陈玄礼见时机成熟,走到禁军队伍中央,对着禁军将士煽动道,

  “尔等以为,今日大唐之局面,乃是何人一手造成?!”

  陈玄礼的心腹隐藏在禁军中大声回答道,

  “是杨国忠!奸相杨国忠!还有妖妃杨玉环!!是杨氏毁了大唐!!”

  这一问一答,瞬间点燃了禁军将士中的怒火!

  “杀了杨国忠!杀了妖妃!”

  “杀!”

  禁军们纷纷站起身,声嘶力竭地喊道。

  就在这时,驿站西门,杨国忠正被一群吐蕃使者围住讨要粮食。

  自长安出逃后,全军都滴水未进,李隆基都这样,何况禁军与这些使者呢?

  “杨相,我们好歹也是——”

  “啪!”

  杨国忠的马鞭直接打在说话的吐蕃使者脸上,后者瞬间满脸是血。

  “放肆!圣人尚处危难间,尔等怎敢向本相讨要食物?!”

  杨国忠坐在马背上,俯视这群吐蕃使者。

  吐蕃使者瞬间就被激怒了,将杨国忠围住骂道,

  “你杨国忠还以为现在你还是那个呼风唤雨的右相吗?!”

  “大胆!”

  杨国忠气的脸色狰狞,正想再挥鞭,就见不远处的禁军纷纷起身朝着自己这边走了过来。

  见杨国忠的异样,吐蕃使者也回头,结果就见数不清的禁军正将他们包围。

  “杨国忠与吐蕃意图谋反!”

  禁军中有人大喊。

  瞬间,此起彼伏的拔剑之声让吐蕃使者后背发凉。

  杨国忠见不仅吐蕃,就连这群卑贱的禁军也敢对自己不敬,瞬间怒气上头,

  “尔等想要学安禄山造反吗?!”

  他杨国忠虽然在李隆基面前唯唯诺诺,可是对其他人,他可是作威作福了这么多年!

  为首的禁军听到杨国忠这句话,瞬间破口大骂,

  “国贼就是你!怎敢还说什么别人?!老子张小敬,今日取你这国贼狗命!”

  说罢,张小敬直接搭弓射箭。

  箭矢在杨国忠惊恐的目光下,直接没入他的马鞍!

  这下,杨国忠是真的害怕了,这群禁军真的要造反!!

  “陈玄礼!陈玄礼!!”

  杨国忠一边大喊,试图让陈玄礼出来稳住局面,而他自己则是调转马头准备逃入西门内。

  可是禁军则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张小敬射箭,几名禁军持长枪,直接朝着杨国忠的胯下马刺去。

  杨国忠的坐骑直接吃痛倒地,顺带着将杨国忠甩飞了出去。

  “啊啊啊……”

  杨国忠重重摔在地上,吃痛惨叫一声。

  他杨国忠身上可没有铠甲,这一下,他杨国忠感觉骨头都断了。

  杨国忠根本来不及下一步动作,禁军们已经持剑围了上来。

  余光一瞥,杨国忠看见刚刚那群吐蕃使者已经全部倒在血泊里了。

  “你们……你们……我是宰相!我……啊!”

  一名禁军直接一剑刺入杨国忠胸口,杨国忠再次发出惨叫。

  然而,这只是开始,靠近杨国忠的禁军们一人一剑,直接将杨国忠刺成了马蜂窝。

  后面的禁军见没自己的份,着急地喊道,

  “给我留口气!给我留口气!”

  “我要热乎的啊!我要杀了这个狗贼!”

  “分尸,我要杨贼死无全尸!”

  ……

  在一声声浪潮中,杨国忠被斩首分尸。

  而驿站外的乱局叫喊,被驿站内的李隆基和杨玉环听见了。

  “陛下——”

  杨玉环瑟瑟发抖,躲在李隆基的怀里。

  李隆基此时也是憔悴不已,这一路马不停蹄,他自然有些吃不消。

  不过,他和杨玉环刚刚听的很清楚,外面在喊杨国忠是国贼,要把杨国忠分尸。

  “高……高力士,你去看看!”

  李隆基强压内心的恐惧,安抚着杨玉环,同时对着高力士下令道。

  高力士旋即下楼查看情况去了。

  “爱妃莫怕,朕在,有朕在,没人可以伤害爱妃!

  朕是天子,是圣人,是皇帝!”

  李隆基安慰着杨玉环,但听着,更像是安慰自己。

  此时此刻,驿站外已经大乱了。

  正在休息的杨国忠长子,户部侍郎杨暄也被愤怒的禁军包围。

  “尔等欲做甚?!”

  杨暄指着禁军,声音发颤地呵斥道。

  禁军也没废话,直乱剑砍死。

  杨国忠的头颅被被长枪插着,竖立在驿站前。

  其余的杨氏之人,如韩国夫人、秦国夫人等人,都被斩杀割头以传示军中。

  杨国忠的亲戚,御史大夫魏方进看见杨国忠的头颅,不逃反冲向禁军,指着禁军呵斥道,

  “汝等何敢害宰相?!”

  “呵呵,宰相!呸!既然你送死,那你也去陪国贼吧!”

  禁军将士吐了吐口水,持剑直接杀向魏方进。

  魏方进见此,这才知道害怕,可是现在想跑已经来不及了。

  “你们,我是御史大夫!我——啊啊啊!”

  魏方进哀嚎一声,其头颅也被砍了下来。

  杨国忠的妻子裴柔、虢国夫人及其子则是趁乱跑了。

  禁军们乱杀一阵后,将李隆基所在的驿站团团围住。

  李隆基在驿站楼上,看着楼下那数颗人头,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他早已不是开元年间那个统御万里江山、咳咳嗽就能令大唐四方惶恐不已的天子了。

  现在的他,只是一个被叛军逼出国都,顶着皇帝名号的普通人了。

  就在这时,高力士回来了,他身后,还跟着陈玄礼以及几位随行的大臣,至于太子等人,则是并没有出现。

  “陈玄礼,这是怎么……怎么回事?”

  李隆基急迫地询问陈玄礼。

  陈玄礼向前一步,单膝跪下,抱拳道,

  “杨氏一族,祸乱大唐,禁军将士为国除贼!”

  李隆基手都在发抖,想要呵斥陈玄礼,可是想到此时此刻的局面,只得又问道,

  “杨国忠已死,禁军为何不散?”

  陈玄礼猛地抬头,死死盯着杨玉环,恶狠狠地说道,

  “因为陛下这里,还有杨氏族人!”

  杨玉环哪能不明白陈玄礼的意思,当即惊恐大叫,吓得脸色煞白。

  看着杨玉环落泪,李隆基赶忙将她一把护在怀里。

  这下,李隆基再也无法阻止自己的怒火了,朝着陈玄礼喝道,

  “他们难道要于贵妃不利?!只要朕在,他们休想!陈玄礼,你去,让那些禁军散了!”

  陈玄礼没有动,只是低下了头。

  就在这时,宰相韦见素之子韦谔一步上前,向着李隆基跪下说道,

  “陛下,贵妃已令军心不稳,此时此刻,臣问陛下——陛下之命与贵妃之命孰轻孰重?!”

  李隆基瞬间焉了,嘴巴张了张,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陛下!!今日禁军将士不会善罢甘休的,拖得越久,将士们的怨气越重!现在他们还只是针对杨氏,再拖下去,恐怕……”

  韦谔挪动身子,朝着李隆基再次进言道。

  李隆基咬牙切齿,满脸不忍,然而却已经松开了抱着杨玉环的手。

  杨玉环满脸绝望,直接跪倒在地上,掩面哭泣。

  李隆基看着杨玉环这般模样,更是不忍,出声问道,

  “可还有其他办法?!”

  一时间,无人回答。

  李隆基明白了,现在如果他想活,杨玉环就必须死。

  “高力士!”

  李隆基朝着高力士一喊,后者明白,立刻拿出了已经准备在衣袖里许久的白绫。

  高力士走到杨玉环背后,但是由于李隆基没有明确下令,他也不敢动手。

  哭声持续了没多久,众人惊讶地看着杨玉环缓缓起身。

  杨玉环擦了擦脸上的泪,最后看了李隆基一眼,嘴角动了动,旋即转身面向高力士。

  李隆基看清楚了杨玉环的嘴型,那是三个字——活下去。

  李隆基用双手捂住了眼,从嘴里挤出了三个字,

  “动手吧!”

  “等等。”

  杨玉环突然出声,然后捋了捋丝发,又说道,

  “去佛堂吧。”

  陈玄礼让开了路,在其余大臣的注视下,高力士将杨玉环带去了佛堂。

  良久,驿站下的禁军传来了阵阵欢呼。

  李隆基知道,她去了。

  李隆基终于无法压制内心,将屋内一切东西掀的掀,砸的砸。

  太子李亨和李豫等人已经穿上铠甲上马了,正在等待消息。

  终于,有人来报,

  “杨玉环死,圣人活。”

  李亨稍微慌张了片刻,最终叹息道,

  “陈玄礼终究没有下手……”

  李亨第三子李倓(tan,二声)则是对着李亨说道,

  “今逆胡犯阙,四海分崩,若殿下随至尊入蜀,则中原之地拱守让贼也!殿下!我们应北上,收拢边疆之兵,召回郭子仪、李光弼等人,随即东征讨贼!”

  李亨点了点头,他们太子府的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就是在等消息。

  如今既然李隆基没死,他们作为这次兵变的参与者,也不可能再跟着李隆基了。

  杨国忠一死,李亨最大的政敌也没了。

  现在李隆基入蜀,无人统领天下讨贼之兵,只要李亨站出来,至尊之位唾手可得!

  李亨当即挥鞭,说道,

  “我们走!北上!”

  “我要去长安!”

  李豫突然出声。

  这一句话将太子府所有人都惊呆了,然而李豫没有给太子府其他人说话的机会,直接奔驰而出,直奔长安。

  李豫回头,朝着李亨喊道,

  “殿下尽管去!

  既然张嗣尘、李郎二人尚未放弃抵抗,在列祖列宗的注视下,我李氏岂能无人死守长安?!

  我李豫不肖,然定令天下人知道,皇族尚有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