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末年当皇子 第39章 赵十三复爵、增户
作者:火腿滚豆花的小说      更新:2024-03-02

  庆云殿内轻歌曼舞。

  赵佶率领郑皇后、诸位妃嫔、一众皇子,在此召开一场盛大家宴。

  临近黄昏,赵朴本打算留在睿思殿,陪乔贵妃、韦顺仪、赵构用晚膳,然后和赵构一同回蕃衍院。

  内侍张迪突然遣人告知,官家要在庆云殿举办家宴,命妃嫔尊位以上者,携皇子帝姬赴宴。

  推脱不过,赵朴只能随乔贵妃、韦顺仪、赵构匆匆赶到。

  赵佶经常想一出是一出,今日也不知怎地,心情格外不错。

  他临时起意想举办家宴,却把各宫嫔妃、蕃衍院一众皇子折腾得够呛。

  老六老七原本在城中吃酒,接到通知带着浑身酒气赶来。

  太子赵桓一家,原本已在东宫用过晚膳,接到赵佶传召,也只得赶来赴宴。

  赵桓一家坐在御座下首左侧,只饮了数杯葡萄酒,菜却是一口没吃。

  赵朴一下午都在睿思殿谈事,此刻着实饿坏了,把面前案桌摆放的菜肴一扫而空,还吩咐王保去通知传膳宫人加菜。

  家宴设位通常以家庭为单位。

  像赵朴这种没出阁、没成婚的皇子,只能坐在自家母妃身后。

  老六老七,各自带着自家王妃,单独坐一桌。

  赵朴正埋头对付一盘酱牛肉,忽地见到乔贵妃转头向他招手。

  赵朴赶紧又往嘴里塞了几片,拿帕子擦擦嘴,这才猫着腰快步上前。

  上好的牛肉可不容易吃到,坊间牛肉大多是老牛、伤牛,经场务勘验批准,才能宰杀上市。

  各大正店售卖的牛肉,都是自家养的肉牛,品质高低不一。

  宫里食用的牛肉绝对是市面上少有的极品。

  “娘,您叫我?”赵朴在乔贵妃身边坐下。

  乔贵妃低声道:“僧保,你那首词,下半阙可有腹稿?”

  赵朴含糊道:“差不多有吧......”

  乔贵妃道:“今日趁着你父皇兴致高,不妨当场献词,娘再为你说两句好话,那华原郡王的爵位,不就回来了?”

  赵朴望了眼灯火璀璨的大殿,只见其间坐满各宫妃嫔,一众皇子帝姬。

  “娘,人太多,要不过两日我单独进宫求见父皇?”赵朴小声道。

  乔贵妃道:“怕什么?人多才好,正好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儿风采气度!”

  赵朴嘴角微抽,老娘这是故意让他出风头呀~

  “娘,我想低调些~”

  “少啰嗦,快去!”

  赵朴无奈,只得提着袍服下摆,小跑上前,站在陛阶之下,长揖道:

  “启禀父皇,儿臣有事相告!”

  赵佶正逗弄着皇十三女、昌福帝姬赵瑚儿,听到声音向下方看来。

  “嗯,何事?”赵佶面庞挂着淡笑。

  赵朴忙道:“不知父皇可还记得,数日前,儿臣所作那首边塞词?”

  赵佶捻须想了想,“那半阙词?朕当然记得!”

  赵朴道:“当日,儿臣受父皇激励,回去后苦思冥想,终于让儿臣写出下半阙!”

  “喔?已有后文?”

  赵佶顿时来了几分兴趣,那首词的确作得好,上半阙已让他回味无穷。

  “快~诵来听听!”

  赵佶一扬手,大殿里的曲乐声停歇,一众舞伎退下殿去。

  郑皇后、太子赵桓、一众妃嫔皇子的目光,全都投向赵朴。

  大殿鸦雀无声。

  赵朴向四方长揖及地,施施然地踱了两步,清清嗓,微微昂首,朗声道: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诵完,赵朴向御座揖礼:“请父皇斧正!”

  大殿里仍旧保持安静,一众目光汇聚在赵朴身上,似乎难以挪开。

  赵佶捻着须,半闭眼,似乎沉浸在词文描绘的意境之中,难以自拔。

  乔贵妃抿着唇,两手揪紧,心里惴惴不安。

  在她听来,赵朴这首词写得是极好。

  就是不知能否令官家满意。

  太子赵桓目露震惊,没想到赵朴这下半阙一出,相比上半阙,对仗、意境方面堪称完美。

  上下阙交相辉映,整首词的感情、意境再度拔高。

  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太子妃朱琏妙目绚烂,低笑道:“没想到这位十三弟,文采如此不凡!”

  赵桓微眯眼,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注视着赵朴。

  老六赵杞、老七赵栩坐得近,二人对望一眼,皆是面露震惊。

  “小十三这首词,到底是从何得来?

  我才不信是他自己所作!”

  赵栩咬牙嘀咕,满心嫉妒。

  赵杞摇摇头:“寻不到出处,自然算是他所作。你信还是不信,又有何用?”

  赵栩仰头灌下一口酒:“好个小十三,风头全让他出了!”

  韦顺仪位置靠后,坐在殿里不起眼之处。

  赵构也在一顿猛吃。

  听完赵朴诵词,韦顺仪不禁感叹:“乔娘娘生了个好儿子呀!”

  再看看身旁的赵构,韦顺仪又忍不住教训道:

  “看看人家十三哥,小九啊,往后你也得多多长进!”

  赵构吃得满嘴油渍,咧嘴笑道:“娘放心,孩儿定会努力,不让您失望!”

  韦顺仪这才欣慰地点点头。

  赵构远远望着赵朴身影,钦佩的同时难免有些羡慕。

  十三弟如此聪慧,将来必有一番成就。

  好在十三弟与他自幼要好,将来也会同进同退,彼此扶助。

  今后遇事不决,不妨多多请教十三弟!

  如此想着,赵构心里轻松许多,又开始专心对付面前菜肴。

  郑皇后见赵佶闭眼摇头晃脑,迟迟不答话,轻声提醒道:“官家?官家?”

  “唔?”赵佶回过神来。

  郑皇后笑道:“十三哥词文如何,还请官家品鉴!”

  “咳咳~”

  赵佶坐直身子,“上下达意、意境深远,灞桥曲江,昔日盛唐辉煌尽在词文之中,写得好!”

  赵朴下拜:“能得父皇夸赞,儿臣不胜惶恐!”

  乔贵妃面若桃花,骄傲地昂着头环视殿中,似乎想告诉众人,那是她的儿子,小十三赵朴!

  “十三哥好厉害!”

  昌福帝姬赵瑚儿拍着小手,清脆喊了声。

  郑皇后摸摸女儿发辫,慈蔼面容满是宠溺。

  乔贵妃起身屈礼:

  “官家,前些日您可是答应,假若十三哥在月底之前完成词作,且能令您满意,就恢复他的郡王爵位。

  今日,官家金口称赞,想是十三哥的新词尚能入官家法眼。

  您答应之事,可不能反悔!”

  赵佶捋捋须,干咳一声道:“贵妃放心,君无戏言,朕自然不会改口。”

  不等赵朴下拜谢恩,赵佶话锋一转:“不过,德铸既有如此文采,朕倒想进一步考校一番!”

  赵朴强忍翻白眼的冲动,这货还真能折腾。

  他肚子里存货本就不多,难不成还想一下子掏空?

  乔贵妃有些急了,“官家答应恢复十三哥爵位,怎地又临时变卦?”

  赵佶笑道:“朕看德铸文思敏捷,想再考考他而已。

  贵妃放心,此番考校,不论成不成,朕都会下旨,恢复其华原郡王爵位。”

  事已至此,乔贵妃也不好得再说什么,不免有些后悔,早知就不让赵朴出这份风头。

  “不知父皇想如何考校?”赵朴揖礼,心里不免有些紧张。

  赵佶捻须略作沉吟,“如今我大宋四海升平,今日家宴又如此欢愉,你不妨当堂作一首应景诗词!”

  顿了顿,赵佶道:“对仗工整即可,其他方面不做要求。”

  赵朴深吸口气,深躬揖礼:“儿臣明白,请容儿臣稍作考量!”

  这货真是不要脸啊,分明是想让他歌功颂德!

  前番,赵朴在自罪书里,痛批世道黑暗、朝纲混乱,惹得赵佶龙颜大怒。

  而今,这货就想借此机会,让他改口,夸一夸这海晏河清的大宋盛世!

  堂堂皇帝,竟自欺欺人至如此地步!

  好嘛,反正你屁股坐得高,你说了算!

  喜欢听马屁是吧?

  如你所愿!

  赵朴闭眼,负手在大殿正中踱步,摇头晃脑嘴里念念有词。

  所有人的视线落在他身上,跟随他的脚步,片刻不敢挪开,生怕错过了精彩。

  “有了!”

  赵朴猛一睁眼,袖袍一甩,迈着四方步,高声道:

  “日暮迎祥对御回,宫花载路锦成堆!”

  首句一出,众人眼前一亮。

  赵佶也不免多了几分期待。

  赵朴又踱了几步,“天津桥畔鞭声过,宣德楼前扇影开!”

  赵佶微微颔首,只听四句,一副宫阙巍巍,帝京锦绣的繁荣景象,已经跃然眼前!

  众人紧紧注视,赵朴又绕着大殿走了一圈。

  “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

  赵朴清朗之声铿锵有力,如金石坠地!

  诵罢,大殿内针落可闻。

  直到赵佶点点头,缓缓道出两个字:“不错!”

  乔贵妃绷紧的心弦终于松开,长长舒口气,转而一副喜上眉梢的满满笑意。

  太子赵桓举杯道:“儿臣提议,为十三弟再赋新词共饮一杯!

  以此祝父皇万岁金安,祝我大宋山河平靖,盛世绵延!”

  众皇子七嘴八舌说了一通奉承话。

  赵佶兴致高昂,大手一挥,许诺各宫嫔妃、诸位皇子皆有赏赐。

  众人齐声谢恩,把家宴气氛推至顶峰。

  舞乐再起,众嫔妃聚拢在乔贵妃身边,莺莺燕燕好不热闹。

  众皇子簇拥着赵朴,轮番与他推杯换盏。

  赵朴也不忸怩,来者不拒,痛快豪饮,赢得众皇子连声叫好。

  ~~~

  翌日。

  日上三竿,赵朴悠悠醒来。

  “大王,喝口解酒汤,暖暖身!”王保殷勤地奉上热汤。

  赵朴坐在围床上,张望四周,满脑子浆糊,好一会才回过神。

  喝了口解酒汤,脑子清醒了许多。

  “我昨夜如何回来的?”赵朴拍打脑门。

  王保道:“康王、益王与咱同路,一道送您回来。”

  赵朴点点头,又急忙道:“昨夜,我喝醉之后,可有什么异常举动?”

  王保笑道:“您醉酒以后,直接躺在庆云殿里睡大觉,怎么叫也叫不醒,还嚷嚷着身子热,要脱衣服。

  乔娘娘怕你做出什么失礼之事,让康王和益王赶紧送您回来。”

  赵朴瞪着眼,松了口气。

  昨夜可是家宴,郑皇后、一众嫔妃帝姬都在,还有几位成年皇子带着王妃,要是他真脱了衣服,洋相可就出大了。

  “老六老七两个王八蛋,就属他们叫的最凶,猛灌我吃酒,就是想看我出糗!”

  赵朴咬牙切齿。

  方桌上摆放锦盒,里面装有金笺诏旨。

  赵朴命王保取来,扫了眼,是恢复他华原郡王爵位的制敕。

  这次赵佶倒是没有食言,恢复他的郡王爵,食邑八千户,食实封提高到五百户。

  “官家还赏赐了些金银玉器,都放在睿思殿里。

  乔娘娘昨晚可高兴了,一众嫔妃围着她一顿猛夸,都说乔娘娘教子有方,大王聪明睿智,文采在一众皇子里,仅次于郓王......

  沾大王的光,其他宫里也有赏赐......

  大王再接再厉,多多争得官家宠爱,说不定年底就能进封亲王!

  到时候奴婢可就跟着扬眉吐气了......”

  赵朴躺下,王保为他按揉脑袋,嘟嘟囔囔说不停。

  主子恢复王爵,王保又重新当上郡王府都监,喜得他一晚上睡不着。

  赵朴揉搓眉心,懒得搭理。

  他可没兴趣争宠,做这些不过是为自己争取权益,不久之后去到燕京,更能放开手脚做事。

  王保在他脑袋上摁了半天,赵朴丝毫不觉得舒服,嫌弃地驱走他:

  “别摁了,一边去,你这手法差劲得很!”

  王保有些不忿,小声道:“陈竹湘陈副宰最会按摩,郑皇后、乔娘娘都喜欢让她伺候。

  今后大王纳了她,让她给您按好了!”

  赵朴眨巴眼,脑海里浮现一具火辣身姿。

  躺在那妮子腿上按摩,感觉肯定不一般......

  赵朴咽咽唾沫,只觉心头有些火热。

  今日资善堂放休,不用上课,赵朴准备吃了午饭,再小憩片刻。

  正坐在庭院里用饭,王保领着一人前来拜见。

  竟是何歧。

  “拜见......华原郡王!”何歧揖礼,说话时脸色有些不自然。

  本以为赵朴经过谏书案一闹,还被降黜爵位,今后再无翻身可能。

  却不想,只过短短半个月,赵朴就东山再起。

  名望、声誉非从前可比,成了众多皇子里,最为耀眼的一位!

  想想赵朴与蔡家的绯闻,更是让何歧懊悔万分。

  当初,不应该急着脱离郡王府,与他撇清关系。

  现在可好,赵朴恢复爵位,可他却已经不再是郡王府属官。

  何歧满心郁闷,干巴巴地道:

  “今日特来告知郡王,任命刘晏为郡王府记室参军事的官告文牒已经办理妥当。”

  王保从他手里接过包袱,察验官告,确认无误。

  赵朴笑道:“多谢何兄!也替小王转谢何都虞候!”

  何歧点点头,就要告辞。

  赵朴又问道:“不知何兄,调往何处高就?”

  何歧道:“何某调往侍卫步军司,左神武军左厢任第一指挥马军兵马使。”

  赵朴笑道:“是个好职位,定能让何兄一展所长。”

  何歧看了他几眼,确定他不是在故意讥讽,拱拱手道:“借郡王吉言,何某告辞,他日再来拜会!”

  王保送何歧离开蕃衍院,赵朴翻看官告。

  拿到这玩意儿,刘晏就算正式成为郡王府属官,可以名正言顺跟随他前往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