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是 第001章 考场际遇
作者:越过高原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在以工代干转干笔试考场上,有两个人刚巧碰上了,是两个小学到初中时的同班同学。那时虽不在一个组,但来来往往,每天都有见面,离开学校以后,几乎就没有再见了,互相也没有怎么惦记。

  其中一个叫贺国荣,是县水利局水文所资料员。转干文件下来以后,一对照,不是以工代干岗位。办公室主任简存余请示局长:资料员不是代干岗位,是不是马上做一个调整?局长车向前说我直接去找龚县长就是,他在组织人事工作会上大说特说不拘一格选人才,我要问问他这个条条框框还要来做啥。那天刚好省水利厅和副厅长下来检查工作,龚县长闻讯过来陪同。席间车向前说了:小伙子二十七八岁,正当年,各方面都不错,又肯干,很难得,单位特别需要。当着和副厅长的面,龚县长就给身边的秘书交代:回头记着给人事劳动局长打个电话就是。过后秘书就给车向前要了贺国荣的名字。

  贺国荣参作是在外地的化工厂,那年他十七岁。开始干装卸工,接着读了两年工人大学,回到车间后改做修理工。在厂子里前前后后干了八年。这一年,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调到贵山县水利局,在水文所搞资料管理。很快就是两年,这时候转干文件传达了。文件规定各单位部门内凡在以工代干岗位上满一年的人员,均可由单位,自愿报名参加考试,成绩合格,经过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转为国家正式干部。贺国荣还在想着自己是不是符合条件呢?车局长就说了:这正是一个好机会,我们是业务技术单位,要让自己的技术得到承认就得当干部呀。

  在工厂里,工人是主力军,处在生产第一线,占绝大多数,干部极少,凤毛麟角。而水利局是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编制结构以干部为主,工勤人员比例极少。打字收发,资料管理,看门打扫卫生,待遇也要差一大截。从当工人到当干部,无疑问是一个跨越,要不是因为照顾家庭调过来,贺国荣就不会遇到这样的机会,也绝没想到要有这种经历。

  局长又说要给一定时间,让回家安心复习,确保顺利考过。贺国荣又紧张又激动,和家人探讨起来。妻子说为了保证安心,小远驰我会带好,必要时还可以送去乡下几天,交给爷爷是很放心的。祖父特喜欢孙子,夸他聪明伶俐,不失时机地教会他一些三字四字歌谣,都是尊老敬老,扶贫济困,崇德向善的内容。对不上班在家复习的事,明确表示不赞成,还说当干部当工人没啥区别,只是个名称而已。考考试也没啥,有多大本事就用多大力。祝明霞明白公公的心思,建议贺国荣不要影响工作,坚持上班,业余时间多付出一点就是。贺国荣也在想,这次转干考试考的是高中课程范围,自己虽然一直在自学,难度却很大。接受了领导的安排,那就意味着得加倍努力,而万一自己自学不到位,能力有限考不上,那就辜负了领导。还是留点余地,所以他没有放下工作,本职工作和新接手的事一样也没有拉下,按时完成。

  另外一个同学情况不同,他叫李红专。他本来叫李幸福,总觉得这个名字和某种含义关联太深,具有很大束缚性,早就有改变之意。初中一毕业,马上就找学校写了证明,去派出所给改了。这一年刚好父亲从区委书记的任上调到地区农校,他则跟着到地区二中读高中,毕业后上了师专,直接从学校参了军,转业的时候已经是正连职了。而这期间他父亲完成了农校到行署行政处的过渡,顺利当上了处长。几年之间就与全地区所有县和相关部门建立了关系,可以说没有哪一块地方他走不通的了。

  李红专选择这个时候下地方工作,并且为之做好了一个长远计划。这个计划的方向选择上,父亲却不怎么赞成。父亲要他就近留在地委或行署机关。因为自己快退休了,儿子这时候工作环境还不能达到预期的话,从自己能办到请人帮办,那绝对是两回事,将会有不少困难。李红专不愿意这样,他要到县里面去,一步一步,靠自己的能力,从下面干上来。他知道父亲的心里怎么想,感到有些许悲哀和遗憾,就反复给父亲作工作。又请了卢哥出面,给老爷子讲现阶段的干部任用政策。

  卢跃进是贵山县委组织部长,也是从地区下去的,到任时间快一年了。组织部有小车,周五下午送他回来,周一早上接他下去。李红专转业回来,在省城下火车,卢跃进带小车去接的他。李红专管卢跃进叫卢哥。交情是从父辈开始的。还在农校的时候两家就紧挨着住。李红专的父亲到行署,立稳脚跟后,卢跃进的爹就又跟进。两家的友情一直保持着,没有因岁月磋磨而淡化。

  卢跃进一来就说这个想法很好,很有远见。而且就是选贵山,别的地方再好也无须顾。贵山虽然很穷,条件很差,但是在艰苦环境里工作,容易出成绩,进步快,这才是根本。不要忘了,贵山是老爷子工作过的地方。老爷子从这里起步,老爷子根基在这里,这里的土壤就适合老爷子的后代成长。一些部门的负责人,都受过老爷子的直接或间接培养。踩着父辈的脚印往前走吧,一条光明大道呢。

  得到卢哥的支持,李红专底气更足了,理直气壮讲述自己过去八年的奋斗经历。在部队摸爬滚打,两年战士以后,从副班长起步,半年正班,一年半付排,两年半正排,四年副连,六年正连,哪一步不是靠自己的本领打拼而成就的?不错,父亲是去了部队两趟,每次去都没有到连队,就在团部打电话。天知道他和团长谈了什么?如果说就靠你跑两次,与团长参谋长会会面,事情就可以搞定的话?那我参加连队那几场抢险救援等于白干?嗯哼?!

  老爷子作了让步。老爷子不顾李红专的反对,亲自出马,找到行署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公室,和殷主任切磋了一下午。第二天殷主任亲自到了贵山,和县里有关领导打了招呼,会见了人事劳动局长……就这样,县里很快就接了他的手续,对照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文件精神,安排了合适的单位相应的级别,任人事劳动局干部调配股股长。

  到任后,李红专特意去省城文具中心挑选了红色封皮笔记本。他在日记里写了相当长一段话:当股长不是开始,此前五年,二十二岁的时候任副排长,从那时起,就应该算是仕途已经起步了。档案里面有这段历史,精彩的红色的简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具备的。

  合上笔记本时他想,地方干部和军队是有差别的,阶梯是按副股、正股、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司、正司、副省、正省的升幂顺序排列的。自己在部队六年升了四级,那是靠自己的本事,没有任何人相帮的。地方上的事情也许是另外一种情况了,需要一张有效的关系……不过好像没必要想这些……是某种因素在逼迫着要去思考。算了,不管怎样,过去了的只是四分之一的时间,人生还有四分之三还要走,就从这里开始……得好好走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