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是 第007章 彻夜加班
作者:越过高原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吃过晚饭,车向前一个人外出散步。因为喝的拐枣酒刚泡一个星期,有点暴生,肚腹里的感觉就不舒畅,燥热,饱胀,不是滋味,还得想办法搞二两枸杞,十枚大枣加进去,再泡它十天半月。

  路线是从家门口经过西门桥,到石关口,再走回来,估计三公里都有多。春深时间,早晚却还有点凉,常言说:“四月八,冻死老母鸭。”外套不穿了,毛背心还得套上。车向前走到桥上站了一下,还注意了桥头那块石碑,有三个字:去思桥。听人说是为了纪念早年一位县长,为地方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桥是他走之前组织修建的,刚修好,人就走了。老百姓筹了资,挑选上好青石,打磨了,刻了这三个字,立于桥头。人走以后还被大家这样记住,这才是真功夫。而在位时搞得前呼后拥,而走后无人再提起,这才是悲哀。

  石桥距今已经七八十年了,过去人挑马驮,行走桥面,绰绰有余,现在要过汽车了,就显得憋窄了。桥栏虽然牢固,雕琢的图案古色古香,但久经风雨,业已剥落了好几层,缝子里的石灰浆也掉了,早该休整了。交通局那边就有计划要申请省里补贴改建一下,他们跑的欢乐,还和车向前开玩笑:有机会你们也往省水利厅跑跑呀。是个道理,会哭的娃娃有奶吃,邻县贵水他们就会做,县长亲自带了一帮人,大包小包背着去,跑来了修一个小二型水库的钱。有人给龚县长建议,这事情得很好琢磨一下,虽然有的地方这样做可能违规,但仔细想想,不跟着学的话,吃亏的还是本地老百姓。

  龚县长谨慎,带几个人出去走了一圈,回来开了专题会议,准备出一个奖励政策,集体决策并且落在文字上。谁家跑得勤,引来的资金多,办成了事,就按比列提取奖金,发给个人,由县财政列支。这个政策倒是不错,很吸引人,可是想想财政那点钱,发工资都恼火,还拿得出来奖励?

  西门桥头有两条基本并行的路,一条进城,一条去农口几个单位。车向前走上去单位的路。他看到了熟悉的墙头,墙头上的仙人掌。那是贺国荣架梯子种上去的,他和张敬民从贵林县边界上带回来的,贵林县比较干燥,林子面积没有砂山大,适合这种多肉植物,下雨时把水贮在厚厚的肉身里,干旱时慢慢受用。带来的砂土用木箱盛放,混合了本地黏土,堆放在它根部,还用小铲子拍紧了。仙人掌挺直在墙头,一动不动,永远那样坚挺,而不像一边的茅草,随着风吹的方向,随意摆动。

  办公楼旁边有棵老槐树,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槐花香味,槐花成团,在夜色里时隐时现,有一两只蜜蜂,喝太饱了,没法起飞,等到夜来,不认识路,只好待在花蕊里哼哼。透过花枝的空隙,他看见二楼档头一间办公室灯还亮着,就以为是谁下班忘记拉线了。值班室老王也是,有人下班没得关灯,你抬头可以看见的呀。走到门边看准了,亮灯的是资料室,贺国荣上班的地方。

  上了楼梯,再走近一点,听见了一两声婴儿的哼唧。隔窗一看,一个小孩靠墙坐着,面前堆了小被褥背带之类的东西,有三个不同颜色的气球悬在他眼前。正是贺国荣的儿子。好像玩厌了,眼睛离开气球,开始吵闹,贺国荣就扔给她一个小纸团。小孩面前不光好几个纸团,还有纸盒,瓶盖。小孩摸着了瓶盖,直往嘴边送。车局长一阵惊慌,赶紧推门进去,跑到小孩身边,弯腰伸手,握住了那小手,将瓶盖取了下来,回头要责备贺国荣,小孩却张嘴哇哇哭了起来。桌子边忙活的贺国荣离开椅子跑过来,跟在车局长身后,竟发呆了一下。之后抱起孩子,走动摇晃,把一个塑料奶瓶的嘴子塞到嘴里,孩子不哭了。

  车向前摇了摇头,手指头翻转瓶盖,责备地说:“怎么能让他玩这个呢?万一吞下去怎么办?”

  贺国荣难为情地笑笑,捋袖子擦一下孩子的下巴,又擦一把自己脸上的汗。

  车向前示意贺国荣坐下,自己也拿过椅子坐了,说:“从乡下回来,也不休息一下,就来加班?”

  “材料后天要送走,我想明天上班就拿出来,领导们看了,可能还要修改。”贺国荣回答,也坐下来,把孩子放自己膝头上,调整着奶瓶偏斜的位置,避免倒立了里面的液体出不来或者出来太多。

  车向前拿过资料翻看一下,已经完成大半了,就差结语部分了。不受任何影响的话,今天晚上就应该结束了。

  车向前看了看小孩,喜欢他那允吸的娇憨姿态。贺国荣又将他放回墙角落,把气球变幻一下位置。

  “孩子他妈呢?”

  “她们单位搞郊游,都去了。”

  车向前明白了,单位搞这类活动,都是年纪相仿的一堆人,嘻嘻哈哈,自由自在。带着走不了路的孩子,是不太方便。

  贺国荣的父母都在农村,岳父岳母身体不太好。他们在宿舍附近不远的街坊找了一位姨妈,把孩子交给她带,早上送去下午接回来,在她家吃两顿饭,每月六十元钱。

  车向前两个儿子,大的已经结婚,也快有孩子了,小的在外面读书。车向前联想自己还年轻,身体还行,有帮得到孩子们的地方。要是家里做父母的身体不好,或者就像小贺一家,相互都隔得远,那就恼火。不过各有各的好处,父母帮不上忙,那就自立,年轻人多担待一点,对人生的体会也可以深一些。

  “办了独生子女手续啦?”

  “办了。”

  “每月是不是补助五块钱?“

  “是的。两边都有,领十五年。”

  车向前看不出贺国荣的表情,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年轻人的心思是很难看懂的。他大儿子出去读了几年书,长知识了,连生育观念也变了。两夫妇说什么要奉行无后主义。就连小儿子也会帮着说,现在只准要一个孩子,从小就有四个老人疼,养成了娇惯加任性的性格,就算将来读好多书,懂好多知识,可是在处事方面,应对社会方面一无是处,是专业人才又怎么样?还不是废人一个?车向前向贺国荣介绍了他两个儿子的不同观念,批评说两种思想都不对头,说严重一点,抵触现行政策,不加强教育,后果不堪设想。

  听局长这一说,贺国荣笑了笑,没有附和哪一方的意见,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别的不说,倒是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干工作。”

  这话听去感觉有点假,难道过去我们多生了孩子干工作的时间就少啦?不过车向前对贺国荣一直看好,所以念头一闪就过去了,没怎么继续在意。又想起转干的事。

  “快下通知了吧。听他们说,那些题目虽说不难,当范围宽。不过对于你来说,应该不是问题。”

  贺国荣抿一下嘴,:“基础性的东西多一点,高中部分一半还少,初中的多。”

  “另外几位情况怎么样?”

  “应该都差不多吧。”

  五个考试对象里头,高中生占了四个,他们却好多知识却都不具备,书本知识学过很快就忘了,反倒向一个初中生讨教。贺国荣所懂得的高中知识,都是自学的,害怕这种方法不牢靠,就反复学习,一次又一次从头再来,就记得牢了。贺国荣是复习组长,为了既不耽误工作,又要做好充分准备,他拿来了全套初高中课本。这些课文他已经反复读过四五遍了,有三分之一的篇章,三分之二的运算公式,分子式,他都可以张口就来。他又把自学的一些体会交给大家,所以他们复习起来很轻松。考完出来互相对题,结果总分都在三百二三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