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尊夫人玉劫来 第五章 巫蛊之乱(三)
作者:汉时月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夕阳西下,血色残云染红长空,远归的鸟儿欢躁一片翔集空中,一拨拨回归林巢来了。

  太子刘据一行亡命马队,突出长安城门,飞越灞河桥,沿着曲江河畔狂奔十余里穿过石头村,慌不择路向东湖寿张县方向逃去!

  看看后面尘烟滚滚,追兵迫近,太子舍人巨无且急向太子喊叫:“太子殿下速与小人更换衣袍,好让小人引开追兵!”喊着,就在马背上扯脱自己斗篷抛给了老太子。

  太子刘据慌忙脱下锦袍丢给巨无且,披裹上了巨无且斗篷,打马狂奔继续逃亡!

  少傅石德一边紧紧追随,一边向巨无且大叫:“巨舍人可带一半郎卫,向东南进入少华山引开追兵,下官保护太子殿下东去寿张县暂避一时!”

  巨无且喊应一声,带领一半郎卫旋转马头,故意在追兵面前斜横奔驰一会,随逃往少华山方向而去!

  巨无且引开追兵,石德保护刘据父子,一路向东打马狂奔一夜。翌日天明,一行逃来寿张县境内的马陵道上,人马早已汗水淋淋,又饥又渴,精疲力竭了。

  石德这才上前拦住老太子马头,搀扶老太子下马在林下稍憩,就忙命人去寻找泉水与刘据父子解渴。

  可悲老太子刘据,七岁就当了储君准备登基皇位,而今都奔上花甲之年了,不但没有等到皇帝宝座,反而落了个大逆不孝的罪名亡命天涯。他这时老迈虚胖的脸上苍白如纸,热汗淋淋,张大嘴巴吁吁大喘,瘫卧地上半天也喘不过这口气来。

  这时,刘进见怀中儿子哭声沙哑不祥,急得如火地上的蚱蜢,来回踱步。

  刘和惶急走来说:“兄长,孩子一定饿坏了,得赶快给他找口乳汁!”

  “这偏避山野那里还有人家,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刘进绝望的喊说,慌忙解开襁褓看时,就见才刚六个月的儿子,已经哭得满脸紫涨,声音都沙哑弱息了,他一时间急得眼仁都充血了。

  “快去,快去给孩子找口乳汁去,快去呀!”老太子刘据挣扎起身,痛心疾首的喊叫。

  正这时,前去探路的郎卫回来报说:“前面二里处有一条小河,河边有一户人家!”说着,忙把打满水的水囊奉与刘据。

  老太子接过水囊不及解渴,就向刘进喊叫:“快去那户人家看看,有乳妇没有?”

  刘进惶急答应一声,抱着儿子爬上马背,打马如飞奔驰去了!

  老太子这才迫不及待的饮了几口水,就在众人的簇拥搀扶下,挣扎着虚脱的身子,勉强爬上马背,也向河边赶去。

  不多时,刘进驰马来到河边一户人家门前,就见依山傍水一所竹篱小院,三间简陋草堂。他慌忙下马上前,叩门高呼:“有人在吗?快开门,快开门啊!”

  只一时门开了,走出来一位须发霜白的老翁,猛见门前站着一位血染甲胄的将军,怀里还抱着一个哭声沙哑的婴儿,他不禁吓得张大了一双浑浊的老眼。

  “老伯家中可有乳妇?快快救我孩儿一命!”刘进焦急的哭声乞求。

  老翁这才溘然惊醒,慌忙连声说:“正好正好,老朽家中正有孙女乳养着小曾孙,可与小公子喂乳。”

  刘进大喜说:“多谢老伯,多谢老伯!”说着,不等老翁让他进门,抱着孩儿冲进院中就喊,“请大嫂快快出来救命!快快出来救我儿一命啊!”

  喊声刚落,草堂里果然慌张张走出一位少妇,看见刘进浑身血污,怀里抱着哭声嘶哑的婴儿,她不禁惊怔一下,随急忙走过来看视婴儿,就见婴儿已经哭得奄奄一息了,她这才慌忙抱过孩子奔进了草堂。

  刘进一霎时放下心来,感激泪下的向少妇背影哭喊:“多谢大嫂,多谢大嫂啊!”

  这时,老太子刘据一行也进门来了。老翁见他们一个个血染甲胄,心中虽然惶恐,也只好请他们都进草堂歇息。

  石德这才一面命郎卫们去河边饮马巡警,一面侍奉刘据父子也去了草堂。

  草堂里,老翁慌忙与刘据父子续水沏茶,冷眼见他父子言谈举止气度不俗,随后进来的这位锦绣衣袍大人,却恭恭敬敬的站立一旁不敢就座,他就猜测他父子不是寻常人了。

  老太子连饮二大碗茶水之后,这才向老翁勉强一笑问:“请问老丈,这方圆可是只有贵宅一户在此?”

  “老朽是个好清静的人,故而就独居在这荒野之地了。”老翁忙说。

  “家中还有别人吗?”刘据不安的问。

  “老朽命薄,三个儿子在元丰年间,根随霍去病将军出击匈奴,相继都死在战场上了,眼下就只有这一个孙女儿与老朽相依为命。”老翁哀叹说,“昔年,这孙女儿远嫁杜邑郭家,只恨我那孙女婿一生为人好强,遭人嫉恨,以致连累满门家小死于非命,幸得我这孙女儿省亲在老朽身边,这才幸免遇难矣!”说着,禁不住流下了两行浑浊的老泪。

  老太子听着老翁的不幸,不禁又触动了自己无端遭遇塌天大祸的心伤,掌不住心中一阵悲愤的也流下了潸潸泪水。

  这时,少妇抱着婴儿出了里屋。刘进慌忙迎上前,插掌躬揖感激泪下的说:“多谢大嫂,多谢大嫂救我儿活命!”

  少妇不禁绯红了脸儿,却笑吟吟说:“将军不必客气,这小公子蛮可爱哩!”说着,把婴儿还给了刘进。

  刘进忙接过来看视,果见儿子吃饱乳汁之后,忽灵着一双汪汪大眼,张口舞手的向他“呀呀”学语。他顿时喜泪汪洋下来,忍不住将脸紧紧贴在儿子白嫩嫩脸蛋上,唏嘘失声的喃喃说:“儿啊,儿啊!你还这样年幼,这可如是好,如何是好啊?”

  少妇不觉凝住笑脸,胆怯的望视屋里众人一眼,忙走去老翁身边,一时间惶恐无措起来了。

  正这时,就听里屋又有一位婴儿的啼哭声传出来,少妇慌忙又奔回了里屋。

  老太子刘据这才起身,忙拉儿子刘进去了一旁,含泪低声说:“进儿,你我父子今在难中,孙儿病已才刚六月,怎能随身携带,为父观这家爷孙甚是贤良仁厚,不如就将孩儿暂时寄养他家吧?”

  “父亲所言极是!”刘进点头哽咽的说。

  刘据这才走去老翁面前,插掌躬揖说:“老丈,在下父子因故难以携带婴儿,欲求老丈仁德收留数日,他日定当拜谢大恩大德,绝不敢忘!”

  “少将军不必客气,快快平身,此事还容老朽问过孙女才好!”老翁慌忙还礼说,回头见少妇怀抱婴儿又出来了,就忙迎上前问:“孙女儿,这位官爷因故不能携带婴儿,欲将小公子寄养我家与你乳养,不知你意下如何?”

  “爷爷,这孩子真的很可爱哩!”少妇爽快的笑说,“既然将军因故不能携带孩子,孙女就替他抚养一些时日吧!”

  刘据父子喜出望外,慌忙一齐与少妇感恩道谢,又见少妇怀中的婴儿喜眉笑眼,秀气可人,就都赞说:“好可爱的孩子,小娘子真有福气!”

  “官爷过奖了,她只是个女孩儿,刚满二个月。”少妇红脸笑说,便一时高兴,忙伸手把刘进的孩子也抱在了怀中,欢心的向怀中女儿说:“小玉娘,你有了哥哥哩!”招得刘据父子和老翁都笑逐颜开了。

  刘进转念忙解下身上的“九龙玉佩”递与少妇,感恩的说:“这小小玉佩不成敬意,就权做个见面礼儿送与小姐吧!”

  少妇见这“九龙玉佩”玲珑剔透、荧光温晕,不似民间之物,慌忙推辞说:“这孩子草芥之身,怎敢当官爷如此厚礼了?”

  “小姐尚在襁褓之中,就生得如此聪灵秀气,它日定当‘凤鸣于野’,这小小玉佩又何足挂齿!”刘进说着,就将玉佩放在了女婴怀中。

  大家见女婴睁着一双水波汪亮的眼睛,喜眉笑眼张开小手,抓住玉佩送在了口边,就都一齐开心的笑了。

  一时,两名郎卫端来饭菜进来,老翁忙歉意的说:“荒野粗食不堪入口,还望官爷与将军们勉强食用吧!”

  “这就好,这就好!”刘据感激的插掌躬揖说,“多谢老丈赐膳之恩,今日我父子慌促出行,身上不曾带有钱物,它日定当重重奉上!”

  “乡野粗食何必挂齿,官爷不必客气快快用膳,也好继续赶路!”老翁慌忙还礼说,言语之中只求他们快快走人。

  刘进这时就把少妇当成了救命恩人活菩萨,忙着就要替她抱过两个婴儿,好让她先去用饭。

  少妇却说:“少将军快用吧,奴家再与小公子喂乳去!”说着,就怀抱着两个婴儿,笑盈盈的又回了里屋。

  刘据父子这时见最忧心的孩儿,总算是有了一条活路,都一时间感恩戴德的放下了悬悬之心。

  一时饭罢,刘据见这老翁是一位高德仁厚的长者,他不说明身份与真相,老翁也不问他。他便略一沉吟,拿出怀中御赐的九寸九分“太子短剑”,含泪双手递与老翁说:“今在下父子蒙难于此,多得老丈仁德赐食,又义薄云天收养我孙儿病已活命,倘若它日一旦劫难过后,在下必当亲自前来相谢大恩。这把短剑乃是,”刚说到这里,就见一郎卫惶急进来报说:“太子殿下快走,有大队追兵四面包围来了!”

  老翁猛听面前竟是当朝太子,惊得慌忙跪地扣头。

  “老丈不必多礼快快平身,我那孙儿病已就多多拜托了!”刘据含泪说着,慌忙搀扶老翁起来。

  少妇这时正在里屋,笑嘻嘻逗弄怀里一双可爱的婴儿争相食乳,猛听外面有人喊叫“太子殿下!”她不禁惊怔一下,慌忙走出里屋,正见刘据父子要出草堂。

  刘进回头又看到了儿子,忍不住疾步过去看视儿子一回,就“扑通”一声跪倒少妇脚下,凄声哭诉:“大嫂可念在我父子无辜,却遭妖人所害的份上,此番万一我父子一去不回,万望大嫂将我儿病已视为己出,抚养成人啊!”哭诉着,爬在地上“嘭嘭”的连扣几个响头,这才起身拿来父亲的“太子剑’,放在才满六个月的儿子怀里,悲愤哭喊说:“病已儿啊!这是你曾祖皇爷爷御赐你祖爷爷的‘太子剑’,倘若今日你祖爷爷与父亲身遭不测,你它日长大成人,可要为你祖爷爷雪此不白奇冤啊!”哭喊着,这才百般不舍的挥泪出了草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