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是爱右手是情 第17章
作者:黄霭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屋前粗壮挺拔的老樟树,正张开手臂欢迎他们回来。正屋飘檐下,郭秀芳半躺半卧的坐在竹椅上,见到儿子带着妻儿回来想要站起来迎接,然而这个动作对于腿脚不便的她来说,显然过于吃力。杜天明把君诺交给若琳,三步合为一步,赶快上前搀扶母亲坐下。小时候,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母亲收工回到家里,现在这种幸福洋溢在母亲的脸上。

  这时,若琳已经走到郭秀芳面前向她问好,然后放下君诺,让他在旁边站着。郭秀芳满目慈祥看着君诺,怜爱地抚摸他的头顶。君诺怯生的抱着若琳的大腿,跟着大人的引导,叫了一声奶奶。此时,嫂子张淑娴给他们端来茶水,然后回到厨房准备晚餐。

  杜天明和妻儿围在母亲旁边坐下,君诺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母亲想起小时候的自己。母亲眼周的细纹比上次多了一些,两侧的鬂角仅存的黑发也变成了银色,人看起来苍老不少,不过精神还是很好。母亲的世界只剩下对过去的回忆,一点一滴的丢给若琳,不时可以听见她放声大笑,然后向他抛来不怀好意的眼神。

  或许若琳的认真聆听打动了郭秀芳,她到房间拿来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子,彩色的油漆已被褐色的锈迹取代,不过还依稀可见嫦娥奔月的图案,里面是一些发黄的证件、票据和一个牛皮纸信封。郭秀芳打开信封,里面的照片全滑到小木桌上,有些照片跟邮票一样大小,另外有些跟明信片大小相仿,有些是珠面的,有些是滑面的,全都带有一圈白边,有些被裁成波浪型的花边。所有照片都是黑白照,一些退色看不太清了,都是照相机还没普及的年代里到照相馆照的,照片里的人们僵硬的姿势、庄重的笑容让人觉得这是国家档案馆里的文物史献。

  若琳小心翼翼的用指甲夹起一张照片,生怕手指的油脂带走快要剥落的感光涂层。照片里的一男一女并肩站在手绘的园林风景布幕前,男人穿着深色的军装,中短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眼睛炯炯有神望着前方,尽管因为照相的缘故,他的表情显得十分严肃,眼里却是盈满幸福的笑意。

  身旁的女人梳着乌黑发亮的两条大辫子,在那个没有洗发水和护发素的年代留长头发,洗头是一项繁琐的工程。每天清晨梳头编辫,再尝试一些新鲜的方法,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所以留着大辫子的女孩都被锻炼得心灵手巧。宽大的花布衣服并没有掩盖她苗条的身材,怀里抱着一位二岁多些的男孩,胖胖白白的很像现在的君诺。男人旁边还站着一位年轻小伙子,干净整洁的白衬衣让他看起来更加帅气,或是不适应面对镜头,笑容略显羞涩和拘谨。

  “这个小孩是天明吗?”若琳指着照片里女人怀里的小孩问道。郭秀芳微笑回答,“是的,那时天明还不到三岁,同君诺现在差不多的岁数,旁边站着的小伙子是他的哥哥。拍照那年,他爸爸准备到外地的工作。临出发前我们到镇上拍的全家福,也是他的爸爸最后留下来的全家福。”

  “年轻时的妈妈很漂亮哩!”看着照片,若琳由衷的发出赞美。

  “虽然知道你在逗我开心,但听你这么说,我还是觉得很高兴。”郭秀芳的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笑容,眼里满是对过去的留恋。

  “辫子难编吗?”若琳问。

  “那倒不难,就是得花些时间。那时候的女人都爱这样。”

  “有空请妈妈教我编辫子,好吗?”

  “如你想学,我非常乐意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