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的存在 第8章 同性必然相斥吗?
作者:逆流鱼.0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如果说上帝创造了万物,且在第七天创造了人,那么,这个万物自然就包括大自然的一切,甚至包括宇宙中所有可见或不可见的星体。看最新章节就上网【】自然而然也包括了人类。

  在最近几百年来,诸多物理学家对上帝所创造的万物,我们称之为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试图去了解上帝和由她所创造的万物。于是,通过长期又精心地观察、测量,极少数聪明的物理学家幸运地发现了大自然中许多经典的规律特性,而且多数用数学进行了证明。我们暂且将其这些规律特性称之为自然法则。例如,在由他们所发现,并且经过系统地归纳总结出来的电磁学理论之中,就有这么一个物理定理成为了当下我们所熟知的常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对此,在物理学的电磁学中,对其规律特性有如下具体描述:

  在电学中,我们发现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带正电的小球与带负电的小球互相吸引,却与另一带正电的小球互相排斥;

  同样的,在电磁学中,我们也发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如:两块条形磁铁,当你把它们的n极靠近时,它们会互相排斥;分别把他们的n极、s极靠近时,它们会相互吸引。

  这是人类从大自然中发现的一条重要规律。当然这条所谓的规律对上帝来说也许是可笑的,因为不是有这么一句广为流传的玩笑话如是说吗?——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不过话说回来,凭借这些已经发现的自然法则与规律,人类已经使我们的这个世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类也因此快速进入到更为先进发达的文明社会。或许,我们还无法达到上帝的国度,揣度上帝的智慧和思想。但是,我们通过这些规律,并将其广泛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后,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好处。由此可见,我们虽然无法掌握上帝的全部,但是很明显却是在逐渐接近上帝的智慧。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则仍是源于“同性恋”这个话题。

  区别于造物主所创造的其它万物,祂唯独给了人类以灵魂、思想和情感。于是,人类可以主观地活动,做任何他想做的事,甚至包括对上帝的探索。当然这一切仍是在造物主允许的范围内,包括限定于某固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以,人类虽然是地球上唯一的高等生物,具有思想和情感,拥有智慧,但也并不是强大到能够为所欲为、无所不能。虽然人类标榜自己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获得自由和快乐,但是在上帝所制定的规则里,人类的自由和快乐永远都是相对而言的,人类无法绝对的自由和永远的快乐。

  上帝的规则里有什么呢?除了自然法则外,在《圣经》里亦给人类做了详细的指导方针,其中就包括了对人类中所存在的同性恋问题的处理办法的规则。看最新章节就上网【】除了惩罚,还是惩罚。因为同性恋违背了上帝的旨意,而不符合上帝旨意的,必然要受到其诅咒与惩罚。

  除了基督教,在中国的道教中,对同性恋也是持反对和不支持的。且看我与一个道教朋友的谈话,他是如下回答我的:

  道教对同性恋也是持有一种反对的态度。道教医学著作的开篇就说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人都以阴阳来形容男女,这句话的引申义就是说男女夫妻乃是人伦正道,这乃是自然规律,乃是天道。顺应天道才是符合道德理论和常人观念。以别的形式结合的都是不该有的,是要禁止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道理,违背道理而行就是倒行逆施,必然天理不容。男性与男性,女性与女性恋爱结婚,实在是不伦不类,不是人类应该做的事。道教经典《道德经》里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就是说,天地产生阴阳之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各种新生体,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他们相互激荡而得以调和成新的和谐体,离开了阳,阴就不是阴。离开了阴,阳就不是阳。男女结合是阴阳的结合。如果阴阴结合或者阳阳结合就违背了阴阳结合的自然规律,就结合不成新的生命体。道教还讲因果报应和承负。意思就是说,为什么人家不是同性恋,而我是同性恋呢?是因为你前世或者现世做的坏事多,造了罪业而得到同性恋的恶报,这是过去生造诸恶业的果报。所以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而应该忏悔自己的过错。按照道祖的教诲和指导,精进修行,忏悔过错,行善积德,等到罪过除了,同性恋自然也就没有了。同性恋要承受很多磨练,这个过程很痛苦。但只要能转变心念,就能逆增善缘,带来善报。虽然我们的教理教义只是把同性恋当作是违反自然规律来看待的,但是这已经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个不争事实。所以,中国道教其实是反对同性恋的。

  同样,为了搞清楚佛教对同性恋的看法,我又去咨询了一位修佛的朋友,他是如下回答我的:

  佛教并不承认婚姻是上帝许可的结合,似乎这样就使****突然合法了。****是一种人类活动,与天堂地狱无关。你要注意到,****上的检点只是五戒之一。其中杀生最为严重,因为你更为恶意地伤害了另一个生命。性事由欲。望造成,类似于对食物,酒精,麻醉品,财富,权力等的欲望。对其中任何一种的执着都构成了“缺乏技巧”。佛教劝告人们放弃任何这些执着,因为它们会把我们更紧密地束缚于轮回之下。网.136zw.>而且耽于****还会导致其它的恶果。佛教并不把同性恋看成是“错误”,而异性恋就“正确”。其实这两种都是用身体进行的性活动,都是****的强烈表现,都增加我们对现世的渴望,使我们在轮回中陷得更久。无论是两个男子,或者一对男女恋爱,都出自相同的人身局限,也就是没有把身体看成空无实相。佛教并不谴责同性恋,就如同佛教并不谴责任何错事一样。我们出于对真相的无明而行事,因此所作只错在“缺乏技巧”。我们没有权利去谴责他人。我们的责任是帮助他人了解到,他们这样是出于无明和怎样找到真正的快乐。我们没有权利去谴责那些与我们想法和做法不同的人,特别是当自己也身为其它感官娱乐的奴隶这种情形下。

  如此看来,在三大宗教中,佛教对同性恋的看法是最为包容的,可惜佛教也并不主张和不支持同性恋。

  但是,我的思考不限于此,而是基于客观存在的同性恋,他们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内心和情。欲上的追求吗?他们会惧怕基督教义的诅咒,会在乎道教所谓不伦不类的揭露和批判吗?

  在沉思中,我的思绪不知为何竟然渐渐飘回到了我上高中的那会儿——

  物理课老师站立于讲台之上,向我们讲解电磁学的知识已经有好一会儿了。这是一门我比较喜欢的课程,尤其是关于电磁学这一章节的内容。因为我试图通过这些课程来答疑解惑。所以我竖起耳朵,睁大双眼,几乎是集中了全部注意力,注视着老师,还有他板书在黑板上的文字和图形。

  我还精准、清晰地听到他对本章节的内容要点做出如下概述:

  “任何磁体都具有两极性:一面是正极,一面是负极。这与地球南北极的划分是一致的。并且电磁体的两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征。具体如,电学中的正电子和正电子相遇时,会互相排斥,而与负电子相遇时,则会相互吸引。还有磁体的两极亦是如此,n极与n极靠近时,互相排斥,而与s极接近时,则会相互吸引。”

  听到老师说到这里,同班同学阿健则立马在下面接过老师的话,问道:“老师,人分为男人与女人,是否也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征啊?”

  此话一出,全班顿时炸开了锅般,立刻沸腾起来。有同学则发出起哄的嘲笑声,有同学则借题发挥,说人类不一定都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也有例外发生。一直以来,女同学们在听到类似敏感的话语,多数会羞愧的低头不语,又或者偷偷捂嘴暗笑不已。眼下突然听到说人类也有不会同性相斥的情况发生时,有的则微微红着脸、低头不语,有的则表现出不以为然、甚至嘴里还发出“恶心”之类的声音。

  看见下面学生似乎忘记了现在还是上课时间,甚至完全有些视老师为无物般,物理课老师立马呵斥道:“大家别听阿健同学胡说八道,请保持安静,题外话还是等下课去讨论,现在我们继续上课。”说完后,还拿眼睛狠狠地瞪了一下阿健。

  看见老师愤怒的表情,阿健立马消声,不敢再带头起哄。好在不一会儿后,下课铃声响了。等老师宣布下课离去后,他又与几名臭味相投的同学针对此事高声的议论起来。而我向来都是习惯于做一名搬着小板凳仅作围观的听众或者观众,而往往不会出声去做演讲者。对于阿健们谈论的话题,我也有强烈的兴趣与好奇感。这话题正如物理课老师刚才在课堂所讲的电磁学的知识一样,也是我喜欢的话题,至少我有些许疑问和困惑待于从他们的讨论中解答。

  “我大哥说了,物理电磁学中讲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其实并不完全准确。现在已经有科学家通过某种特定情况的实验证实了,例如在电学实验中,如果将两个带正电的电子靠近时,也会发生同性相吸的现象。”阿健用他那自以为权威、又略带一点神秘的语气和眼神对我们说道。

  “你大哥是做什么的啊?”有同学不禁问道。

  “我大哥现在上大学,读的是物理系物理专业。”阿健说此话时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如果现实中真的存在这种违背物理电磁学所揭示出的这种规律性的话,那么物理学岂不会面临被颠覆和被改写的可能吗?”说这话的是阿杰,我同学之中最擅长于独立思考的一位。

  对啊!如果这种规律被颠覆了,那无疑就预示着物理学史上的一场重大变革的到来。但这可能吗?我对此也心存质疑。

  “可是我大哥真是这样对我说的。”阿健面对阿杰的质疑一时找不到说辞,显得有些焦急。

  “所以,我认为你大哥说的可能是那种发生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现象,并不是普遍现象。也有可能科学家在做这个实验时,原本两个同性质的电子之中有一个电子内部所带电荷的性质已经发生了突变,从而出现了我们自以为的同性相吸现象的,其实本质上还是异性相吸原理所致。”阿杰提出了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与解释。

  “那你如何解释人类之间所存在的同性恋现象呢?”阿健想起刚刚在课堂上对着老师所提出的疑问。

  “人类是有主观感情和思想的高等动物,而不是客体存在物。至少人类是不带电的。”阿杰边说边笑道,稍稍停顿了一下,又接着道,“同性恋是化学反应,不是物理变化。”

  一旁的我们在听到“人类是不带电的,”还有“同性恋是化学反应,不是物理变化”时,纷纷跟着大笑起来。

  “可是老师说了,人类从根本上讲也是一种物质,尤其是死亡后,其实就是剩下一大堆碳物质。”阿健不肯认输,继续辩解道。

  “但是老师也说过,物质只有带电以后,例如带了正电荷的物质,在与带负电荷的物质靠近时,才会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可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带电呢?呵呵!人不是物质,至少活着的人不是。”

  “老师确实没有说过人可以带电,但是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你如何解释人类中存在的同性恋现象呢?我以为这就是物质世界中同极磁体也具有同性相吸现象的有力证明。镇上卫生院里的那位怪胎医生,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阿杰不想再做无谓的争论,重复了一遍刚才已经说过的话:“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同性恋是一种化学反应,不是物理现象。”意识到这样的回答可能无法说服阿健和我们,所以,他又接着道,“正如前面我所猜测的那样,有一颗同性质的电子暗中已经发生突变了,正电子已经变成负电子了,但我们从外表看去却未能知道。以此做推理,一名男同性恋从外表看起来仍是个男人,但是他的灵魂却是一个女人。这也可能是上帝搞错了,错将女人的灵魂装到了一个男人的身体中。”

  “呵呵,这个说法有点意思!”我和几位同学半开玩笑的说道。

  正当阿健准备要将这个无法作答的问题继续纠缠下去时,上课铃声突然响起了。

  .。

  事隔这么多年,这一幕犹如发生在昨天般,仍历历在目。未曾想,基于当下一部关于同性恋主题的长篇小说的写作,我再度回想起这个十多年前发生在高中同学之间的一场争论。非常可惜的是,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对于当初阿健同学所提出的关于同性恋现象如何做解的问题,至今我们仍是无法对其作出更为充分有力与可信的解答。很明显,用解释自然世界的物理定律来解释人类所存在的特殊现象,是有点不可取的。毕竟一个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另一个而是有着主观感情和思想的人类世界。虽然有些科学家仍然相信二者是具有相通性的,但叫人遗憾的是,似乎很难用数学去将其做出有效的证明。也正是基于此,用物理学理论中的那句“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理论来解释人类的同性恋现象,无疑是有点过于机械化,甚至是风牛马不相及的。难道你能够将男人比作正电子,女人比作负电子,然后按照物理定理证实:男人与女人的相互吸引看做是异性彼此相吸所致?既然如此,那么一名带正电子的男人,与另一名同样带正电子的男人,或者两名同样带着负电子的女子,发生相互吸引现象时,那你对此又如何做解呢?很明显,这是解释不通的。至于阿杰当时的那种灵魂装错的说法,这无疑是在狡辩。

  对于这个仅仅为片段式的回忆,可能顶多只能够算作一场小插曲,至少相较于接下来的关于那个怪胎医生的故事而言,这场高中同学之间的争论,确实显得算不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