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相思不负君 第七章 太后
作者:莫一一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佛堂外,沈青砂站在卫无双身后,垂首恭立。.136zw.>最新最快更新

  似乎上了年纪的妇人都喜欢呆在佛堂,不知是何原因。可是,等到老了才开始信佛,是不是太迟了?

  鼻中嗅到若有若无的檀香,耳中木鱼声和诵经声交织在一起。半开的木门中望去,庄严的佛像微微颔首,似乎也正看着她,眼含慈悲。

  沈青砂眼中波光一动,缓缓垂了眸。突然有些后悔没有把琴带过来,那样至少她知道自己的双手该放在何处。

  佛堂,这是一个她从未踏足过,也从未想过会踏足的地方。

  不知过了多久,久得青砂以为自己已经老了。古朴的木门终于缓缓打开,头发花白的太后扶着婢女的手缓缓走出。

  青砂一愣,太后怎么看起来如此苍老?她偷偷扒拉扒拉手指,怎么算这位太后也不会超过四十岁,可现在这副相貌,说六十她都信。

  “给母后请安。”卫无双急忙迎上去,扶住她。

  “等很久了?你看,手都冻凉了。”握了卫无双的手,太后半是责怪半是怜惜,“不是都让你不用每日来请安了么,你这孩就是不听话。”

  青砂目光微动,落在太后的腿上,

  “这不是知道母后喜欢听琴,正巧无双新得了一位司琴,这不,一大清早便巴巴地过来献宝了。”卫无双拉着太后的手撒娇,笑着唤道,“司琴。”

  沈青砂应声上前,抬起头对太后微微笑,“司琴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目光在沈青砂脸上转了两圈,对卫无双笑道,“原来是位小朋友,倒真是长得讨喜。”

  沈青砂脸色一黑,内心郁卒道,我才不是小朋友!

  “母后是觉得司琴太年轻了?”

  太后没有回答,只是笑笑,说,“外面风大,进屋吧。”

  沈青砂微笑垂首,亦步亦趋的跟着。一路走过来,只见房间墙上装饰的皆是古琴,进到内室,更是只觉眼前一亮,忍不住抬起头来,四下打量,突然,目光一定,再也挪不动脚步。

  “海纳百川,这是……百川?”一眨不眨地盯着眼前的这架通体剔透,琴弦洁白的琴,她喃喃自语。.136zw.>最新最快更新,提供

  太后闻言停下脚步,转过身来,重新打量了她一遍,赞道,“丫头年纪不大,见识倒不小。”

  沈青砂慢慢回过神来,垂了眸淡淡道:“只是曾在名琴谱中见过,不想今生竟能有缘得见真身,实乃三生有幸了。”

  “想看的话,自己拿下来看看吧。”太后的目光看着琴,又似乎穿过琴在看别的,极轻的叹了一声,“只可惜明珠蒙尘已久了。”

  隔得太远,青砂未曾听见,卫无双却听得清楚,心头一颤,口中泛起微微苦涩。

  沈青砂颤抖着伸手,轻轻一托,百川琴便落入了她的手中。小心翼翼地抱着这架传说中的上古名琴,一时间心绪涌动。手指从洁白的琴弦上滑过,冰凉的触感从指尖蔓延开来,于是手指便不听控制的,一挑一勾,百川一声低吟,仿若名士的叹息。

  太后吃惊非凡,猛地站起身来,怔怔的盯着堂下的沈青砂。不止是太后,上阳宫中的所有人都吃惊的看着这个瘦瘦弱弱的孩子。

  “百川”作为上古名琴,琴身取自东海水晶,琴弦乃是精选极品天蚕丝制成,琴上七根弦若指上没有足够的力气,根本弹不动。而寻常乐师多柔弱,是以,太后不再弹琴之后,“百川”也因此被束之高阁。

  极致的安静中,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太后一声叹息,缓缓坐回软榻。

  卫无双心中不安,低声问,“母后,您没事吧?”

  “没事。”端起桌上的茶,太后低低的笑,“哀家只是忽然觉得……自己老了。”

  青砂抱琴跪下,“奴婢冒失了。”

  “不,哀家很高兴,百川闲置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人能够弹奏了。司琴,用百川给哀家奏一曲吧。”

  “奴婢遵旨。”抱起琴席地而坐,略一思索,手指按上琴弦,音起。

  卫无双知道青砂弹琴向来喜欢与众不同,奏的多是少有人弹的小众曲目,这首亦是她听也未曾听过的。转眼视之,却见太后目光微变,眼中波光闪烁,嘴唇轻轻、颤动着,颇为动容,显然是知道这首曲子的。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36zw.>最新最快更新,提供”

  她一边弹,一边轻轻的念。她念得很平静,没有波澜,声音也算不上动听,只是,听在耳中很舒服,山涧清泉一样,干净柔和。

  喝着茶,卫无双掩不住眼中的笑意,这个小姑娘真的是从不曾让她失望。

  紧紧握着手中的念珠,太后的眼神慢慢变得清晰坚定,眼底有一簇火光慢慢开始燃烧。

  沈青砂念完,中指用力一挑,左手缓缓揉弦,余音便袅袅散开,经久不息。

  不知过了多久,沉浸在琴音中的众人才慢慢找回神智。卫无双心中感慨,原来这才是青砂真正的实力,如此看来,昨晚她根本就是随便弹弹而已。

  太后缓缓走下座位,接过百川,不舍的摩挲。

  “这架‘百川’是当年先帝特地命人寻来送哀家的聘礼,只可惜……”她笑了笑没有说下去,“如今,哀家将此琴赐给你,希望你好好珍惜,莫再让明珠蒙尘。”

  “不,这琴奴婢不能要。因为……”她抬起头,嘴角上翘,“太后还是可以弹琴的。”

  不出意料的换来太后不可置信的神情,“哀家……哀家还能弹琴?”

  “如果奴婢猜得不错,太后的手指只是因为风邪寒湿入侵而致使关节肿、胀变形,且并不严重,这些年太医为太后调理的很好。只要注重保养且坚持用药,是可以治愈的。可巧,奴婢知道一个偏方,对治疗风邪入侵之症很有效果。”

  少女微笑着娓娓道来,声音泉水一样涤荡人心。那笑容沉静美好,目光温柔暖人,像极了她日夜跪拜的佛像。

  “快去把孙太医叫来。”

  不过片刻,孙太医领着弟子兼助手齐召匆匆赶来。还未来得及行礼,卫无双劈口问道,“冶临,太后所患的可是风邪入侵之症?”

  孙冶临一愣,点点头,“正是。”

  “可有办法治愈?”

  “可以是可以,只是需得慢慢调理,好在太后的症状并不严重,且这些年已经稳定住病情了。若好好调理个五六年,应能痊愈。”

  “我的侍女说知道一个偏方,你来听听看是否可行。”冲沈青砂点点头,“司琴,你告诉孙太医吧。”

  对孙冶临行了一礼,沈青砂笑着道,“其实这个偏方很简单,孙太医见多识广想必也是听过的,就是每日以蜜蜂蜇患处,与针灸之术异曲同工。”

  孙冶临听后,颔首道,“司琴姑娘说的这个方法,臣确实也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只是此法毕竟未经检验,太后万金之躯,臣不敢妄用。”

  “奴婢曾经试过此法,确实是有效的。孙太医若不放心,这宫中不乏患有风邪入侵之症的老宫人,大可一试之后再为太后施针。”

  “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孙冶临沉吟片刻,“太后和皇后觉得如何?”

  “试就不必了,哀家相信司琴。”

  卫无双与孙冶临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微微一笑。

  青砂眨了眨眼睛,怎么觉得这个孙太医和皇后的关系很不一般呢?

  “如此,臣再仔细研究研究,准备一下,快的话明日便可以实施。治疗期间还请太后暂时移驾羲和宫,上阳宫建成已久,采光略显不足,湿气也较重,不利于治疗。”

  犹豫了一下,太后颔首,“好。”

  卫无双长长舒了一口气,眼中藏不住笑意。

  “还有就是……太后每日参佛的时间过久,对您的腿疾和治疗都不利,所以……臣希望太后最好还是不要……”孙冶临斟酌着用词。

  “孙太医这是要让哀家对佛祖不敬么?”果不其然,太后一听这话便皱起了眉头。

  孙冶临心中默默叹了口气,垂下眼眸,淡淡道,“臣不敢。”

  卫无双轻轻咳了一声,一个眼神飞过来。

  沈青砂心中默默流泪,无奈地上前一步,“太后,奴婢愚钝,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太后可以告诉奴婢吗?”见太后没有生气,她于是接着道,“奴婢想知道,太后每日在佛堂待那么久,是在干什么呢?”

  “哀家自然是在修佛。”

  “奴婢小时候随母亲去庙中,遇见一位大师,大师问了奴婢母亲这个问题,奴婢的母亲也和太后一样回答。可是,大师说,施主请回吧,本寺的佛并不曾坏,不必修。”

  太后闻言一愣,恍若醍醐灌顶,似乎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你想对哀家说什么?”

  “感即众生,应即佛也,谓众生能以圆机感佛,佛即以妙应应之,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现众水。”她平静的说,笑容温和如水,“奴婢想说,世间一切皆有因果,今日之努力会造就明日之结果,佛不渡无信之人,更不会直接插手人间事,否则扰乱人间因果,天下岂不大乱。”

  她说完了,静静的立着,太后也没有说话,一时间,殿中安静的只听得见众人的呼吸声。

  过了很久,太后忽然笑起来,“枉哀家念了这么多年的佛,却还不及你一个小丫头看得清楚。”

  “太后只是当局者迷。”

  自手腕上解下一串佛珠,套在她手上,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也很有慧根。这串念珠是甘露寺的高僧所赠,如今哀家把它送给你,希望它能保佑你在这宫中平安健康。”

  ——————

  因为太后的入住,羲和宫好一阵忙碌。

  沈青砂溜进小厨房,悄悄将一个小小的纸团扔进灶膛里,什么风邪之症,什么蜂蜇之法,她哪里会知道,不过是陪着卫无双和孙冶临演了一场戏,照着卫无双偷偷塞给她的纸条念出来罢了。

  “青砂,把柜子上那个匣子递给我。”

  她应了一声,抬手去取,衣袖滑落。叶楚一抬头,正对上那露出的一截藕臂,白皙的手腕上,缠着一串精致的佛珠。

  注意到了叶楚的眼光,她低头看看自己的手腕,笑了笑,随手就将念珠解下,递过去,“今日太后赏的。你喜欢的话,送给你吧。”

  “这怎么可以,这是太后赏给你的,何况这串念珠很珍贵的。”她虽然不懂,但也看得出,这串念珠不是凡物。

  “无妨,我不信佛,留着也无用,送给你好了。”说着不由分说除下来套上叶楚的手腕。

  “你不信……佛?”叶楚因为这句话愣住,忘了推辞。

  “对,不信。”她还是那样淡淡的微笑着,轻轻的说,“就算这世上真有佛,他庇佑众生,却不曾佑我。”

  握着腕上的念珠,呆呆地看着她微笑离去。

  青砂她笑起来的时候那么温柔,那么善良,墨玉的眼睛比最虔诚的信徒还要清澈。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却说——她不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