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新故事 第18章 邓占云脱颖而出
作者:邹安同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邓占云这次回到家,看到自己家里的一切都不顺眼,比起王梅花家来,差别很大,他觉得自己很委屈,他一定要改变自己家庭的穷困面貌。可偏偏现在回家当农民,于是,心情很不好。

  邓占云家是全队的困难户,母亲有风湿病,一痛起来就不能下地干活,父亲身体也不好,挣的工分也不多,全家是生产队补钱最多的,粮食分得最少的一户。他父亲想:现在邓占云回家劳动了,也许,今年就不会补钱了,说不定过几年会把欠生产队的钱还上。所以,第二天给他大哥借了十元钱,去街上给邓占云买了一挑粪桶和一把锄头。

  可邓占云挑着粪桶去生产队劳动,就感觉得不好意思,自己是一个村里人羡慕的高中生,现在要和很多大字都不识的人一起挑臭粪。拿着锄头,就觉得很别扭,明明是用来握钢笔,写文章的手,为什么要握这粗重的锄头。他从小就生长在这个穷山沟,也没少干过农活,农活对他来讲,不是做不来,而是放不下这个面子。但,他不得不去生产队劳动,但总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自己读到高中毕业,还不如生产队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计分员,他想干活就干,不想干活就耍,到头来工分比别人都多。

  邓占云这小子也还真有运气,他在生产队劳动不到一个月,就遇到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原有的公办教师都回到自己家所在地的大队小学当教师,他们大队是龙门公社最偏远的地方,只有一个本大队的老师留下,大队小学就要差五个老师。于是,邓占云就很荣幸的被大队委选中当民办教师。

  得到通知后,邓占云就很高兴地到大队小学当民办教师。当他第一天走进学校时,就下定决心要干出点名堂,争取早日能转正,当一名吃国家配粮,拿国家工资的公办教师。他除了认真教书外,还努力提高自己。那时,每天都有邮递员送来一份省报和省的文艺刊物。当邮递员送报纸或刊物时,他总要一字不剩的把它们看完,才回家去。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形式有所改变,开始推荐上大学了。那时的大学,不是现在的大学,什么学历的人都可以去读。毛远新说过,什么叫大学,就是大家都来学。所以,大学生也不叫大学生,叫工农兵学员,工资24级,比中专生高一级,比大专低一级。

  邓占云认为机会来临,自己出身雇农,还是高中生。虽然龙门公社也有几个高中生,但他们都早早地结了婚,而自己坚持不结婚,是自己有远见,给自己创造了机会,公社党委不推荐自己,没道理,就放心等待。

  很快,龙门公社推荐去读大学的名单确定了,是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社员。而且,这个女社员的推荐表报到区上,第一个被刷下。

  听到这个消息后,邓占云愤怒了,他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了,自己坚持了两年不找女朋友,看来没作用,还不如其他同学,结了婚,儿子都能走路了。

  于是,他决定结婚,找一个女人,帮助多病的母亲做点家务;生几个儿子,为邓家传宗接待。要结婚,跟谁结?他先想到的是王梅花,但他又马上否定了,虽然她很漂亮,有文化,但在农村干农活不如农村姑娘,并且,她还有一个地主出身的潜在问题,一旦有一天自己有机会升迁,就会被这个出身问题阻遏。最后,他决定同本生产队单恋他多年的姑娘李石榴结婚。这个李石榴,长得很壮实,干点农活,比年轻小伙子都强。人虽不如王梅花漂亮,却比她实在,而且出身也是贫农,没有后顾之忧。

  于是,他同意他母亲给他提及多年的这门亲事。邓占云结婚了,李石榴果然是一个好媳妇,屋里屋外一把好手,在她的照顾下,母亲身体也好多了,而且,结婚两年,就给邓家生了两个孩子,大的是儿子,小的是女儿,全家人处在幸福的被人羡慕的目光中过日子。

  终于机会被他等到了。**,这个当时红得紫,时时拿着红宝书跟在伟大领袖**身后,被党的九次代表大会定为无产阶级接班人的人。谁会想到,他居然在1971年9月8日,下达反革命武装政变手令,妄图谋害**。阴谋败露后,于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

  在**摔死后两年,在全中国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林批孔运动。这次,学校要求每个老师要写批判文章。

  暑假时,所有教师又集中到区上搞“批林批孔”。

  在大会言时,大家听到了一篇写得非常好的批林批孔文章。文章上挂下联,深入浅出,把**批得体无完肤,把孔子驳得一无是处;文章还把儒家的来龙去脉讲了个透彻,把**怎样效法孔子,克己复礼,妄想篡夺党和国家的政权,开历史倒车,说了个清清楚楚;文章还把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绑在一起批判,结合得天衣无逢,令人折服。

  这个人就是过去龙门县立高级中学的邓占云。邓占云也是和所有高中生一样,当初都是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参加文化大革命的,只不过他的观点不同罢了。他认为,即使“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有错,也不应该打倒一个忠实执行党中央政策的县委书记。由此,而和大家弄得水火不融。他上高中时,成绩并不理想,但文科成绩还可以,他爱看小说,爱读名人传记,所以写得一手好文章,被班上同学选为劳动委员。而且,这几年在当民办教师时,大多数人都在混天过日,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而他却读了很多报纸和文艺杂志,还把重要的都剪接下来。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排上了用场。

  在文教系统召开批林批孔大会时,县委书记木易山也到了龙门区搞批林批孔运动。他听区文教组长说,有个叫邓占云的民办老师写的批判稿非常好,就叫把稿子拿过来给他的秘书看。他的秘书侯得建看了后,拍案称奇。于是,书记在下午就接见了邓占云。

  当邓占云走到他的临时办公室时,木书记一眼就认出了他。木书记很兴奋地说:“原来是你啊!高中校的革命小将邓占云,是吗?”

  邓占云受*若惊地回答说:“是我,木书记。”

  木书记站起来热情地去握邓占云的手,然后说:“听说你现在当民办教师,不错。你的文章写得那么好,我现在就从钟‘文教’这里把你借去帮我们全县人民搞批林批孔运动。你愿意吗?”

  “我愿意为木书记效犬马之劳,但不知钟文教放我否?”邓占云说。

  “哪里话?只要木书记一句话,小小的文教组长我岂有不答应之理?过一会,我给你们龙门公社书记打个电话,你就可以同木书记一起到县委报到上班了。”

  从此,邓占云就走进了龙门县委大院,成为了批林批孔运动的一支笔杆子、顶梁柱。

  当时,县委宣传部也不乏人才,部长谢来春曾经是人民大学毕业的学生,他的部下也有几个人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但他们都是前怕狼后怕虎,瞻前顾后的政客,生怕文章写错了,哪句话不恰当等会影响自己的前程。木书记多次叫宣传部拿出一批“批林批孔”的文稿,印成小册子在全县行,但他们就是拿不出来。木书记正为这事犯愁时,遇到了钟先书举荐邓占云,才即刻决定起用邓占云。

  邓占云认为,批判一个已盖棺论定的死人**,随便怎么批判都不会有错,至于批判几千年前的孔子,那简直就更不在话下。所以,他的文章毫无顾及地把他们的祖宗18代骂得淋漓至尽。在各区,各宣传点,以及县广播站向农村广播时,都是他写的文章。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了,惊动了龙门地委领导,地委宣传部要他在全龙门地区进行宣传。邓占云就有些怕,就跑去找他原来的语文老师王策之。本来,在高中校的文化圈中,大家公认的笔杆子是林浩,由于林浩曾经被他批斗过,就放弃了林浩。

  再说这王策之老师看了自己的弟子邓占云的文章后,觉得表面闹热,但存在很多论据的缺陷,有的甚至就是强词夺理。要自己帮他修改,很没把握。索性就去求自己的同学,龙门师范校的王奇达老师,一中校的秦天问老师。经过他们三人的三天日夜奋战,终于帮邓占云的批林批孔文章修改得近乎完美无缺。

  邓占云把文章拿到龙门地区去作大会言,一举成名。消息传到木书记处,木书记非常高兴,就做出决定,将邓占云正式招进县委宣传部,到秘书组工作,并要他做自己专职秘书(过去,县委书记没有专职秘书)。

  后来,邓占云向县委木书记提出,组织一个写作小组,常年进驻省城,随时打听省日报社的消息,他们要什么文章,就写什么文章,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宣传龙门县。

  木书记当场拍板,决定采用他的建议。

  于是,邓占云就开始着手他的行动计划。他请出曾经为他改稿子而三天三夜奋战地三位老师,由他的语文老师王策之任组长。这三人中,除了王策之在运动初期没受到冲击外,其余两人都被工作组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现在为县委宣传部工作,他们就非常乐意,这就是对他们的信任,是无声的平反。他们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在邓占云地提议下,他们三个人分工合作:一个人专门写批林批孔的文章,一个人报导龙门县抓革命促生产、农业学大寨的文章,一个人着眼于木书记被解放出来工作后的政绩。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三支笔杆子就占据了省报的很多地盘,龙门县受到了全省人民的关注,而且,省委、省政aa府多次到龙门县开现场会。龙门县被评为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木书记被评为全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个人,龙门县委也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这些名誉的得来,都与邓占云和那个写作小组成员的努力分不开。

  由于邓占云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农村的老婆和两个孩子都不管,终于赢得了县委、县府上下一班人的好评,很快就入了党。两年后,在县委木书记的提名下,邓占云当上了龙门区的区委书记,让所有的民办教师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