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帮传奇之谜墓 第111章 二扁担,传道有机缘
作者:上唐野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铁生道:“为将者有忠孝仁义四事必为,所谓忠乃是忠于一方土地一方百姓,所谓孝乃是孝于严慈尊长左右亲邻,所谓仁乃是仁于天下苍生芸芸难众,所谓义乃是义于手足兄弟八方友朋。.”

  张二扁担微微颔首,说道:“那四事当为又如何?”

  铁生道:“为将者有理智法公四事当为,所谓理也,是非烟白曲直善恶,需以理而察以理服人;所谓智者,渊博聪慧能工善巧,需以智取胜;所谓法者,诸事从严有条不紊,需以法治军;所谓公也,公正不阿赏罚分明,需以公服众。”

  张二扁担面露喜色,道:“那四事不必为又怎样?”

  铁生道:“利害不分、犹疑不定、惑乱军心、亲贤远佞乃为将者四事不必为。”

  张二扁担哈哈大笑,道:“那四事必不为呢?”

  铁生道:“四事必不为是针对四事必为而言,凡有失忠孝仁义者,都是为将者必不为之事。”

  张二扁担道:“言之虽然凿凿,终究限于纸面,未见其中真谛也。我问你,地庄六杰十年来苦守地庄,虽然使田浩无法攻破,却总是限于被动,每逢栖鸦岭匪众来袭,都是在苦战里险中求胜,令老百姓徒然受难,你可有改变之法?”

  铁生道:“地庄六杰区区几位义士,怎能抵挡栖鸦岭数百狼虎之众?宋大哥等人便是人中龙虎,究竟也有力尽途穷之时,铁生又是一介弱文,虽能布置几处机关阻碍,却都无关痛痒,地庄能守得一年算一年,能守得一天算一天,还有何法可想?”

  张二扁担笑道:“先时说为将者当渊博聪慧能工善巧,其实如此为将,也只能是下流货色。为将者,太上能明辨鬼神,天地万物皆可为我所用,古人云:‘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今我授你‘河洛之术’,可保地庄平安。”他思考良久,又道:“古语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乃至。河图洛书是八卦之源,蕴自然之理,含阴阳之道。”一边说着,一边捡起一粒石子,在地上画起了河图洛书的虚实位置以及推演方法。

  铁生凝神观看,当下默记在心。张二扁担道:“这河洛之术,与天地同源,是天下一切阵势之始,按此术推演,则阴阳虚实、排兵布阵、机关陷阱皆为儿戏。”

  张二扁担画完后,立即又用扁担抹去,说道:“此中真谛,尽在方才所画二图之中,悟与不悟,就在于你自己了。”他将扁担插在背后,说:“小兄弟能以百姓安危为重,足见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我与你总算是有缘,如今形势颇乱,英雄并处,术士异人掺杂一起,兼有各方势力,苦的却是芸芸众生,你明晚还来此地,我尚有两术相赠。盼望你能以苍生为念,保得一方平安。”

  铁生心中狂喜,这张二扁担乃是“五绝”中人,怀揣异术,今日得能拜他为师,真是平生之幸。当下跪地就拜,口称师傅不迭。

  铁生回到家中,仔细推演这河洛之术,当真妙不可言,许多玄异之处,令铁生兴奋不已。

  且说这“五绝”,均是此间异人,各怀鬼神莫测之术。村人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而近些年来传说遍地,人人宣讲,早就使“五绝”在辽西一带成为神话。

  次日晚间,铁生老早就来到孤松岭等候。不时,张二扁担果然又来了。

  “老五那传来消息,老三和老四自从在坝上做害,啸聚一千多人,围攻敖包山,被打击溃败以后,又请了十方阎罗前来助阵,形势很不好,咱们没有多少时间了,今晚我们必须将五行万象之术和奇门遁甲钻研熟练。”张二扁担看都不看一眼铁生,又道:“你先将河洛之术推演一遍给我看看。”

  铁生拿起一粒石子,将河图洛书画了一遍,一边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张二扁担微微颔首,说道:“果然是聪慧之才,老朽没有看错。接下来这两门学问,要比河图洛书艰难的多,你心里要有所准备。所谓五行万象,是从万物中寻求真理,天下万物皆可归于五行,此是事物之里,万物又千变万化各有特色,此为事物之表。表能见里,里能推表,方见世间大道。奇门遁甲是一门古老的术数,内含三奇、八门、一遁、六甲。”张二扁担将二术的精要玄妙之处详细地阐述一遍。铁生又提问了一些疑难不解之处,张二扁担也都一一解释。

  到了丑时,铁生已将五行万象和奇门遁甲的精要了解,一些疑难只待日后自己琢磨钻研。张二扁担道:“我明日将赶往坝上,这十方阎罗都是身怀绝技之人,不可小觑。现在有了闲暇,我便将‘五绝’的事情给你说说。

  “民间所传‘五绝’,是马大鞭子、张二扁担、马三锤子、张四木匠、韩五犁杖五人,我们兄弟五人都是随父母从山西一路乞讨来到这里,自小一起长大,感情甚深。马大和老三是亲兄弟,我与老四是同父所生,老五自小孤苦,父母早亡,在我们两家长大。我们一路艰难而行,多有阻碍,天幸得以全身到达此地。当此之时,山东各地来此逃荒之人也多不胜数,大家分散各处垦土辟田。我们五人也都分开创业,不想均得异人相授,加以家学渊源,都年少成名。

  “五人之中,老大最是渊博,儒墨道法、兵明阴阳皆通习之,然而无有大志,作起了放马的马倌,因一把虎皮鞭子常拿在手,村人便以马大鞭子相称;我得益于家学,专攻术数,也算是颇有所得;老三天资聪颖,对医药有专攻,身怀萨满异术;老四性情孤傲,对我们几人都看不上眼,唯独与老三较好,此人有大志,我们五人谈天论地时,他说大哥可作凤凰,二哥是一孤鹰,三哥乃为猛雕,五弟不过一麻雀尔,我们问他,那你呢?他说我本是鲲鹏,非尔等可比也。

  “老五为人,不显山不漏水,是个老好人,素以耕夫自比,自作五绝云:我乃一耕夫,不肯出农地。手执懒牛愁,田亩同儿戏。但我们相处甚久,我深知他的秉性,老五这个人非常勤快,喜欢自然一些,对山水钟爱有加,酷爱钻研一些飞禽走兽、花草虫鱼的习性,喜好写诗填词,虽然口舌笨拙,其实是个有远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