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歌 第66章 第二十章 暗巷遇袭 1
作者:霜未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钟铄与韩岭同住西院。翌日清晨,若金跑到西院门边探头探脑地向内张望。钟铄正在院中练拳,见若金躲在门边,笑道:“你干嘛不进来?”

  若金跳出来,“我想你连赶几天路,一定很累了,怕打扰你休息,没想到你起得这么早。”

  “在战场上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也惯了。”

  若金笑嘻嘻地说:“钟铄,你跟我来,我带你看看我住的地方。”

  钟铄心说都是院子有什么好看的,不过见若金高兴的样子,别说看院子,就是看敌营他也会去。“你等一下,我去换身衣服。”转身回房。

  若金在院中等候,正巧韩岭出门,见到若金兴高采烈地说:“父亲的信里说,苏瓷平安生下一个男孩。”

  若金笑道:“恭喜恭喜,你终于当爹了。”

  韩岭笑叹道:“这么快就当爹了……我还一点儿当爹的感觉都没有呢。”见若金笑吟吟地看着他,不好意思地说:“光顾着说我了,你来找我什么事?”

  若金一愣,支吾道:“啊……不是,我来找……钟铄。”顿了顿,又补了两个字:“有事。”

  “哦。”韩岭随口问:“什么事啊?”

  “我……”,两人对视了一会儿,若金心虚道:“……没事。”转身走了。

  韩岭看了看若金的背影,又看了看钟铄的房门,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若金回到东院,闷闷地坐在湖边。没过多久,却见钟铄进来,若金立时神采飞扬,招手道:“这里这里!”

  钟铄说:“我换完衣服出来,你怎么就不见了。”说着坐在若金身边的矮栏上。

  若金揶揄道:“你当心,别再掉下去了。”

  钟铄也调侃道:“我不知是跟这湖冤家路窄,还是跟……”话说一半,忽觉不妥,便住了口。

  若金不明就里,问:“什么?”

  钟铄不答,只问道:“你让我来看什么?”

  若金抬手划了一圈,“你看这院子,像不像青园?”

  钟铄环顾四周,“嗯,的确很像。看来青园是照这个院子仿建的。”

  若金恍然道:“哦,怪不得呢。看来姐夫很喜欢这个院子。”稍停片刻,又说:“不过我还是更喜欢青园,那时你我只隔了一条小巷,但现在你我隔了好几个院子。”

  钟铄脱口而出:“没关系呀,我常来找你就是。”若金偏头望着他,笑意盈盈。钟铄脸上一红,“呃……我是说……”

  若金笑道:“有你陪我就好了。我在这里无聊得很,姐姐常常和姐夫出门,她又不许我一个人出去,我都闷死了。”

  钟铄想起昨晚若金与韩岭的亲昵模样,忍不住问道:“韩将军呢?”

  “他?”若金纳闷地反问:“我跟他有什么话说?”

  有句话在钟铄心中盘桓许久,此时不知不觉就冲口问了出来:“你还记挂着韩将军吗?”若金怔住,瞪大眼睛望着钟铄。钟铄心中狂跳,深悔口不择言,低声道:“我胡言乱语,你别介意。”起身向外走去。

  若金一愣,随即紧追几步,“钟铄!”伸手拉住钟铄手臂。

  正巧青葙走了进来,若金一见青葙,赶忙松开钟铄,两人都颇为尴尬。青葙就像什么都没看见一般,笑道:“若金,太后口谕,命我们午后入宫赏花,咱们未时出发,你别误了时辰。”见若金今日穿着一件紫色的莫奚衫子,嘱咐道:“记得换上素色的梁服。”若金答应了一声,青葙转身走了。

  若金轻唤了一声,“钟铄……”

  钟铄忽想起一事,向若金说:“我有事要禀报王妃,需得过去一趟,你……”

  若金忙说:“哦,无妨无妨,我也得准备进宫的衣服。”

  钟铄追上青葙,从怀中拿出一封信,封口用蜡封着,“段先生有一封信,让我交予王妃。”

  青葙接过信,“你昨晚为何不给我?”

  “段先生说,此信不要让乾王殿下知晓。”

  青葙面露疑惑,“他还说什么了?”

  钟铄摇头,“没有了。”

  “嗯,多谢钟郎将了。”

  青葙回房,正好乾王不在房中,她关上房门,打开信笺,薄薄的一张纸上只有三个字:留闹逃。

  青葙凝望着这三个字,眉头紧锁,面罩寒霜,就那么一动不动地坐着,良久,直到手指上的汗把信纸都濡湿了,她才长长地出了口气,慢慢倚在椅中,眉头渐展,似乎下定了决心。

  未时左右,若金出得门来,见钟铄站在马车前,一副车夫装扮,含笑望着自己,玩笑道:“堂堂郎将先做驿使又做车夫,怎么还这么欢喜呢?”说着跃上马车。

  钟铄甚少见若金穿素色衣服,这会儿看若金穿着一件云白色长裙,飘飘似仙,说不出的婉约柔美。不禁神思荡漾,也用玩笑的口吻说:“有女同车,颜如舜华,云胡不喜?”

  若金虽于《诗经》不熟,但也能听出这几句是出自《诗经》的,大概是夸赞自己美貌之类。从钟铄的口中说出,若金更觉高兴,想以《诗经》应和,无奈从没好好读过,便胡诌了两句,模仿钟铄的语气摇头晃脑地说:“君子驭马,携女何往?”

  钟铄冲口答道:“之子于归——”后面那句是“宜其室家”,但钟铄忽然就停住不说了。这句意指娶妻之事,他本来心中喜悦,一时忘形,开玩笑地回答若金的问话,但话一出口,想到若金是身份贵重的公主,而自己却是……两人之间,有云泥之别,只有像韩岭木铎那样的王侯子弟才稍稍配得上她。若金胸怀坦荡,以诚待己,而自己却处处欺瞒,无颜以对。身负死罪,又在这刀林剑雨中徒劳挣命,也许有一天,不是死于沙场,便是死于刑场。竟还敢有什么痴心妄想么?想到此处,顿觉心灰意冷,黯然神伤。不再说话,挥动鞭子跟上前头的马车。

  若金坐在车中,看不到钟铄神情变化,听他一句未完,笑问:“怎么不说了?”

  “后面忘了。”

  若金听他语气淡漠,觉得奇怪,心想他对自己忽冷忽热,却是为何?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话惹他不快?闷闷坐在车中,想起一件事来,低声问道:“你……你今日为何问我是否还记挂着韩岭?”她以前曾在钟铄面前为韩岭落泪,也曾对他诉尽心中哀思,却从未觉得羞涩,此时不知为何,话一出口,面上就带了三分羞色。

  只是钟铄瞧不见。他黯然心道,即便你不记挂韩岭,也不记挂木铎,我又能如何?真是多此一问,徒增伤感。

  若金见钟铄没有回答,以为他没听见自己问话,掀开车帘探身唤了一声:“钟铄!”

  钟铄想自己重重伪装,连真名实姓都不能向心仪之人吐露,丽语声声,唤的都是子虚乌有,更觉悲凉。硬梆梆地说:“公主,你还是少说点话,好好坐回去吧,免得把你颠下来。”

  若金“啪”地一甩车帘,“谁愿意说话!”气呼呼地坐回车中。

  钟铄恼恨自己出言不逊惹得若金不快,又难过自己心有爱慕却不能倾诉,心中有千言万语,可又不知该说些什么,终究未再出声。

  乾王与青葙坐在前面韩岭所驾的车中,青葙膝上放着一只精致的漆盒。乾王问:“这是何物?”

  青葙打开盒子,“姐姐有咳喘气虚之症,这是几支人参,打算送与姐姐,让她补补身子。”

  乾王本以为是送给太后的物件,没想到却是特意为韦王妃准备的,入京之前他本担心她们二人不能融洽相处,现在看来是自己多虑了,微笑道:“青葙,你如此善解人意,贤良淑德,有你在侧,我心甚慰。”

  青葙合上盒子,“我不过做些微末之事罢了。我与姐姐一见如故,很想多多援手,只叹有心无力,甚感歉疚。”

  乾王叹道:“是我亏欠他们良多。”

  青葙望着乾王,突然问道:“三郎,我们是否有办法把姐姐和暄儿接出宫呢??”

  乾王神色黯然,沉默不语,良久,才缓缓开口,一字一顿地说:“不能,也不可。”

  “为何?难道你不想和他们母子团圆?”

  乾王侧头望着青葙,语气凝重,“想。可是若他们出宫,你我便难以保全。”青葙心中一凛,她不是不知道韦王妃母子是人质,但她此时才略略明白“人质”两字的份量。乾王目中悲凉,冷笑了一声,道:“可笑我堂堂一个亲王,竟要押上弱妻稚儿换来苟且偷生,俯仰皆愧,无面示人。”

  青葙柔声道:“三郎,莫要自责,此事并非你的过错。有朝一日,我们定能救出姐姐和暄儿,那时,你便可好好弥补这些年对他们的亏欠。”

  乾王重重点头,“会有那么一天的。”

  两车到了东熙门外,若金也不理钟铄,自己跳下车,青葙瞥见若金腰中竟还系着金刀,斥道:“快把刀取下!”若金知道进宫不能带刀的,但今日一时疏忽,换过衣服,又习惯性地系上金刀。这时听见青葙呵斥,忙把金刀解下,左右看看,不愿交予韩岭,又不欲理睬钟铄,便把刀往钟铄车上一放,转身走了。钟铄明白这是让他代为保管之意,他知金刀对若金很是重要,便拿起揣在怀中。

  御花园中姹紫嫣红,煞是好看,但众人的心思都不在花上。卞太后绵里藏针,明里暗里地敲打乾王,乾王避其锋芒,小心应对。

  走到一株樱花树下,花瓣纷飞,落英满地。卞太后说:“我宫中也有两株樱花,先帝在时,常赞人如花花如人。如今思来,此话颇有禅机。譬如这樱花吧,盛绽之后,便懂得落幕,这才引人留连,若如这月季常开不败,那就不值得怜惜了。”伸手掐了一朵月季在手中把玩,“青城公主,你说是不是?”

  青葙暗惊,觉卞太后此言似乎意有杀机。她在心中拿定主意,道:“太后之言,令臣妾受益匪浅,还望太后多多提点。若能与姐姐一般,得伴太后左右,日日聆听太后教诲,那真是再好不过了。”青葙这就是自愿入宫为质的意思了。

  “哦?”卞太后知青葙不会平白如此,倒要听听她有何要求,“只怕乾亲王会怪我不通人情吧。”

  青葙道:“怎么会呢?我姐妹二人能得太后护佑,乾王自可安心固守边疆,为朝廷效力。”乾王乍听青葙所言,又惊又恼,恼她不与自己商量,便要铤而走险。细思之下,又感动非常,他知青葙都是为着自己,但他已赔上韦王妃母子,再不愿重蹈覆辙,又赌上青葙母子性命。他拧眉望着青葙,心中是千百个反对,只是此时不能明言。

  卞太后心道,原来乾王是想舍妻归乾了,冷冷问道:“不知乾亲王是怎么想啊?”

  乾王微一沉吟,知此时俯首也无甚用,不如顺势试探一番,便答:“臣满怀忠君之愿,若得太后垂怜,允我报效国家,臣感激涕零。”

  卞太后怎会如此轻易便答应,笑了笑说:“既然如此,我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