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足迹 第7节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作者:莘石轩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tgdol,.nszpaiyk,.pwqexnmu,.koewekvq,.rrrjybgf{dispy:none;}.innrbvgf,.itfeicvl,.ddistgri,.doyqdbrh,.wfs,.chsgrnfb,.zppqj,.szgdfkcm,.dmxpimec,.aozoexpk,.awjxpxzg,.apenmmsi,.mhrojjeq,.enhmzipx,.ksfqfcpz,.tqelfgil,.djoovwlx,.qfhcpm,.cdrywtmk,.kbtpmxqz,.verdgxur,.qktunfeg,.hanusvti,.lnstbpgz,.mboyafji,.knqbtrit,.erzebqna,.yvxyeiko,.bbgfumhw,.mosxfhek,.redxtm,.tklfbk,.savmthxt,.amsjrnpu,.fxkhfkgy,.mxbrimtg,.umyebclf,.dtjlavra,.nlfqkfyv{dispy:n0ne;}

  第7节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听了李先生的介绍,毛泽东说:“不管李石曾的动机如何,但号召中国青年去法国勤工俭学的做法却不错,可以使一大批中国青年走出国门,到西方去接受新文化、新思想,这对我们以后改造封建、落后的中国十分有利。”

  李先生点了点头。

  毛泽东又问起北大及蔡元培校长的情况,李先生就把他所知道的,一五一十讲给了他喜爱的部下……

  北京大学是由晚清京师大学堂发展而来的最高学府,原是封建文人聚集的地方。即是到了民国,也还有一些拖着长辫子上课的教授,出言必称孔孟的更是司空见惯。然而,近二年来,那种沉闷的局面已被打破,学术空气十分活跃,这是因蔡元培担任校长之故。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是清光绪年间的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可是,这位深受四书五经薰陶的儒生,居然举起了反清的旗帜,创建起革命团体光复会,并自任会长,后与孙文创立的同盟会合并为国民党。之后又到德国留学,辛亥革命后回国,被孙文委任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袁石凯当权后,他愤而辞职,游学日本等国。民国五年(1916)年底出任北大校长。

  蔡元培是教育救国论者,他认为国家能否强盛,教育是个根本问题,极力推行教育改革,试图把北大办成一座新式学校。但他深知单枪匹马赴任,很难驾驭封建势力盘根错节的北京大学。他一上任,就四处寻觅具有新思想、新文化的名流学者,来担当这座新式大学的栋梁。他去找曾在“二次革命”时期被孙文任命为讨袁军秘书的章士钊。

  民国四年(1915)夏天,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在上海落脚,找到兼营出版和书店的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汪是他的同乡,也是密友,早年在家乡时便有密切的交往,这个亚东图书馆就是汪孟邹在两年前根据他的主意开办的。二人相见,相互询问了别后之情。陈独秀对汪孟邹说:

  章士钊问道:“您记得在日本与我一起办《甲寅》月刊的陈独秀吗?”

  北京大学是由晚清京师大学堂发展而来的最高学府,原是封建文人聚集的地方。即是到了民国,也还有一些拖着长辫子上课的教授,出言必称孔孟的更是司空见惯。然而,近二年来,那种沉闷的局面已被打破,学术空气十分活跃,这是因蔡元培担任校长之故。

  “记得,记得!他原是我光复会的会员,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在上海时,我们同是暗杀团的成员。可是在日本仅见过几面,又有好几年没有交往了。”

  “这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你看看《新青年》,是由他主编的。”章士钊说着递给蔡元培十几本《新青年》杂志。

  蔡先生读了《新青年》,对陈独秀的睿智和博学颇为赞赏,尤其爱他的新思维,新见解,决定聘他来任文科学长。

  陈独秀,谱名同庆,字仲甫,安徽怀宁县人氏。他已进入不惑之年,曾先后四次去日本求学。当年的日本,曾是中国激进分子的大本营。孙文、周树人、蔡元培、章士钊、李大钊等在那里组织了各种各样的革命团体,办报纸、印书刊十分活跃。陈同庆绝非等闲之辈,他除加入过光复会,参与过暗杀清朝大官的密谋,还参加过“励志会”、“中国青年会”、“爱国会”、“岳王会”等等。在辛亥革命中,他也曾权重一时。那年十一月,安徽省宣布脱离清政府,实行独立,新任皖省都督的孙毓筠,任命陈同庆为都督府秘书长。不久,柏文蔚出任都督。陈、柏乃是密友,秘书长一职仍为陈同庆。因柏文蔚经常不在府内,都督府实为陈氏主持。安徽人时称:“武有柏,文有陈,治皖得人。”

  可是好景不长,袁石凯篡权,安徽易帜。新任皖省都督倪嗣冲占领安徽后,下令捕拿柏文蔚的秘书长陈同庆。陈同庆只好亡命上海,不久又第四次赴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都督府秘书长,一下子从青云之上跌落下来。到日本时,虽说穷得只剩件汗衫,可也有多的东西,那就是汗衫上无数的虱子。

  经过这梦幻一般的大起大落,使他悟出:要想在中国推进革命,必须把亿万民众从浑噩中催醒,尤其要启蒙那些无知的青年。于是,他便与章士钊办起《甲寅》来,并且以“独秀山民”为笔名发表文章。他取这个笔名,是因为他的家乡怀宁有一座独秀山。此山因平地拔起,一枝独秀而得名。陈同庆又嫌“独秀山民”太啰嗦,一看便知是笔名,就干脆署作“独秀”,有时也冠上姓。后因以“陈独秀”署名的文章多了,世人就把他的笔名当姓名,久而久之,他的本名反倒鲜为人知了。

  民国四年(1915)夏天,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在上海落脚,找到兼营出版和书店的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汪是他的同乡,也是密友,早年在家乡时便有密切的交往,这个亚东图书馆就是汪孟邹在两年前根据他的主意开办的。二人相见,相互询问了别后之情。陈独秀对汪孟邹说:

  “我想办一本杂志,只要有三年五年的功夫,一定会发生很大影响……”

  汪孟邹听后,一拍手说:“仲甫兄,你的设想甚好,定能成功。群益书社的陈子沛、陈子寿兄弟俩与我交情不薄,前两日还对我说,想出版新书刊。明日我给你写封信,你带上去找他,保准行!”

  陈独秀听了,哪还等得明日,当下就让汪孟邹写信。

  汪孟邹见陈独秀这么急,笑了笑说:“仲甫兄还是这么性急。”说完提笔写了一封信交与陈独秀。

  群益书社的陈氏兄弟听了陈独秀的详细构想,同意出版,并议定每月一期,编辑费和稿酬二百元。

  9月15日,取名《青年》的创刊号终于面世了。陈独秀在《敬告青年》这篇创刊词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可是《青年》出版了几期之后,群益书社就接到上海青年会的一封信,说群益的《青年》杂志与他们的《上海青年》名字雷同,应该及早更名,省得犯冒名的错误。陈独秀就将《青年》更名为《新青年》。想不到因祸得福,《新青年》比《青年》更加响亮,并且与其提倡新思想,新文化的办刊宗旨相吻合。从此以后,《新青年》以它思想活跃、文锋犀利、切中时弊的风格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发行量从最初的一千份猛增到一万五六千份。陈独秀也因而名声鹊起,时有“南陈”之谓……

  时令已交冬至,北风裹着雪花漫天飞舞,北京城里滴水成冰。

  北京大学是由晚清京师大学堂发展而来的最高学府,原是封建文人聚集的地方。即是到了民国,也还有一些拖着长辫子上课的教授,出言必称孔孟的更是司空见惯。然而,近二年来,那种沉闷的局面已被打破,学术空气十分活跃,这是因蔡元培担任校长之故。

  这天清晨,距天安门不远的中西旅馆来了一位年近半百,内穿中式棉袄,外穿呢子大衣的人,在64号房间门口来回渡步,他一会儿捋捋略带花白的胡须,一会儿又把双手背在身后……

  店伙计看见这位具有绅士风度的长者,马上上前说道:“先生,您又是来找陈先生的吧,他可能还没起床,我来给您叫醒他。”

  “不要叫醒他,不要叫醒他!请你给我一个凳子,我坐在这儿等他。”

  这具有绅士风度的先生不是别人,是蔡元培。他听说陈独秀与汪孟邹到北京为亚东图书馆招股筹资,觉得这是天赐良机,不可错过,因而也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上门聘请贤才。可是这个陈独秀好象故意在与蔡公为难,白天东奔西忙,晚上还要看戏,很晚才归。蔡公已是第四次来了。第一次见着了,被陈氏婉言谢绝,接着又来了两次,没有见着人影。蔡公求贤若渴,不死心,比刘备请诸葛亮还心诚,得知陈氏早晨贪睡,索性冒着严寒,起早来堵陈独秀……

  陈独秀睡足睡够,才穿衣出门。房门一开,见蔡先生坐在门口静侯,大吃一惊,连呼失敬。

  蔡公进屋刚一坐定,便道出来意:“仲甫先生,孑民今日仍为聘请之事而来。”

  “先生曲尊相邀,真令仲甫汗颜,只是仲甫才疏学浅,难当重任,前日已向先生说明再三……”

  蔡公听陈独秀又拿几天前说过的话来推辞,知他另有疑虑,就说道:“先生坚辞不就,是否另有难处,还望直言相告,孑民当尽力为先生排解。”

  陈独秀见蔡先生语意真诚,也就说出了心里话:“不是仲甫故意推辞,冒然赴任确有难处。第一,仲甫从来未在大学讲过课,既无教授职称,又无博士头衔,如何可以充当文科学长!第二,仲甫身为《新青年》主编,每月出一期杂志,编辑部远在上海,如何脱身!”

  蔡公听了,觉得陈独秀的话不无道理,他略作思索之后,说道:“先生所讲的两个问题,都不难解决。第一个,先生可以不开课,专任文科学长。至于教授职称,凭先生学识,授之无愧。先生尽管先进北大,职称之事不难办到。第二个问题就更好解决,先生可把《新青年》移到北大来办!北大乃人才济济之地,《新青年》在北大办,当比在上海更有影响。”

  “这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你看看《新青年》,是由他主编的。”章士钊说着递给蔡元培十几本《新青年》杂志。

  陈独秀听了蔡元培的一番话,疑虑全部消解,不住含笑点头。蔡公见陈独秀点头,就说:

  “先生答应啦!”

  “仲甫回沪办完善后事宜,即来京赴任。”

  “一言为定!”蔡先生紧紧握住陈独秀的手说。

  陈独秀又正重地说:“文科学长一职,仲甫只可暂代。我向先生推荐一人,此人之才非我所能比。他现在美国,若回国担任文科学长,强仲甫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