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捉鬼猎人 第294章阎王令
作者:凌空一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294章阎王令

  “说来这个考验也不难。”白胡子老头道,“需要你们回答两个问题。”

  “我说土地公,”白胡子老头的话刚说完我立刻不解地问道,“到底是谁设的这个考验的环节啊?这孤独地狱千万年都没人来一次,设置考验的环节有必要吗?”

  “你可以不用考验啊!”白胡子老头冷哼一声道,“但是你得有阎王爷的通行令,到时你看到的就不是断桥了。”

  “……”我顿时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来接白胡子老头这句话了。

  马小玲倒是没有迟疑,她问道:“那猪妖王文洁过了断桥,这就说明她拥有阎王的通行令咯?”

  “肯定是有的。”白胡子老头道,“阎王的通行令也叫做阎王令,是可以在地府任何一个角落畅通无阻的特有的令牌。阎王令一共只有三枚,阎王自己留有一枚;地藏王菩萨拥有一枚,而最后一枚的阎王令是在崔判官的手上。”

  “这么说来,王文洁是怎么得到阎王令的呢?”马小玲问道,“阎王爷自己的令牌自然而然是不会丢了的,地藏王菩萨的阎王令也不可能会丢。而崔判官又是何等人物?他的阎王令又怎么会丢失呢?”

  “这个简单,”白胡子老头笑道,“容我查一查通行记录就知道她到底是用了谁的通行令了。”

  白胡子老头说哇,右手向前摊开,不一会儿他的手里就出来了一本金黄色的小册子,小册子上烫着金黄色的英汉双语的字,汉字是用的小篆体,意思是——孤独地狱通行发明册。

  “土地公,而今你的通行记录都是用英汉双语了啊?”我惊叹地说道。

  “当然啦!”白胡子老头道,“而今全球文化交流,咱们地府自然也不甘落后。早在好几百年前就跟西方的地府建交,此后英语就引进了。什么hello、sorry、thankyou……什么a、b、c、d、e、f、g,我都可以说得很流畅了。”

  “是啊,你的英语比我的英语要流利多了。”我也说道。

  白胡子老头边查阅通行记录边说道:“这个当然啦,我都学英语学了两百年了,要是还没有你个学了十来年的小娃娃说得流利,我还好意思位列仙班吗?不过说来也奇怪,为什么外国人说得话都是这么生涩难懂,我日修夜习了两三百年英语,竟然在六十年一度的考试中始终不及格。唉……”

  “……”我和马小玲双双无言以对。

  原来这洋人的语言不仅“毒害”了我们人间的青少年,还让地府的神仙也为之神伤啊!

  正在我感叹神伤之际,白胡子老头喜道:“找到了,她用的是崔判官身上的阎王令。”

  “崔判官?”我听后一惊道,“崔判官的阎王令怎么会在一只猪妖的身上呢?”

  “或许是丢失了吧!”白胡子老头说道,“这几年,地府内丢失东西的情况越来越多了,说崔判官丢失了阎王令倒也不是瞎掰。”

  “小伍,看来我们还得帮崔判官把阎王令夺回来才行。”马小玲道。

  “为什么?”我不解地问道,“既然阎王令是崔判官自己丢失的,我们为什么要瞎掺和这趟浑水干啥呢?”

  “你就不知道人情世故吗?”马小玲道,“这些年来,崔判官帮我们捉鬼猎人也帮了不少了,上次蔡广胜和蔡小菜之事说到底其实也是崔判官笔下留情。所以,于情于理咱们也得替崔判官找回阎王令。”

  我听后深表赞同,马小玲说得没错,我们必须得礼尚往来打好这条人情世故。毕竟,崔判官是人间灵魂摆渡的重要人物,这对我们以后事业开展后颇有好处。

  “土地公,你快说是药接受什么考验吧?”马小玲立刻问道。

  白胡子老头道:“这考验也是当年你们道家先祖梦游地府的时候留下来的。”

  “哦?”我惊呼道,“他干啥要留这么一个考验呢?”

  “因为他这考验考倒了阎王爷,阎王爷至今都未曾想明白其中的答案。”白胡子老头道。

  “地府青年才俊、达者贤才也很多啊,阎王爷大可以面向地府征集答案,他为什么会将考验题留在这千万年都没什么人影的孤独地狱?”我问道。

  “因为你们道家的先祖离开地府的时候曾经预言,若干年之后会有道家后辈来到孤独地狱,届时自可解开谜题的谜底。”白胡子老头说道。

  听了这话我顿时惊愕不言,这意思就是我和马小玲这一次孤独地狱之旅竟然早在千万年前就被我们道家的先祖给预言到了。这太不可思议了吧!难不成今日滨海市发生的事情,咱道家先祖都有预言吗?

  既然如此他为何不提前告知呢?非要得局面很乱的时候,才将谜底一层一层的拨开?

  得道高人毕竟就是得道高人,所行之事总需要后人去揣测!

  我不得不感叹一声,正要抒发情感,白胡子老头却已经说谜题了。

  他左手往前一摊,顿时一个黑色的小册子出现在他的左手掌心。

  白胡子老头打开小册子念道:“本次考验总共有三个题目,这第一个题目是关于你们人间先贤孔子的弟子的问题。”

  “哦?”我和马小玲同时惊呼一声,但没有发问。

  白胡子老头说道:“众所皆知,孔子门下弟子三千人,有名有姓的弟子有七十二个,那么在这七十二个有名有姓的弟子里面,成年人多少个,未成年人多少个呢?”

  “这个简单。”我抢答道,“这个题目我在孤儿院的时候就会了。孔子七十二个有名有姓的弟子里面,成年人三十个,未成年四十二个。”

  “哦?何以言之?”白胡子老头好奇地问道。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所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冠者五六人,五六得三十。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土地公,三十加上四十二不就是七十二了吗?”我笑着解释道。

  白胡子老头听得是一惊一乍,等我说完后他感叹道:“妙哉、妙哉。原来在《论语》里面竟然还有这么深层的意思,如此简单的逻辑为何我们就没有想到呢?”

  “赶紧说第二个问题吧,我们赶时间。”我催促道。

  白胡子老头笑了笑道:“二位,第一个问题只是开胃菜哦,接下来两个问题会越来越难,你们可要当心。”

  “你尽管说,我们承受得起。”我说道。

  马小玲听后也深表赞同我的话。

  白胡子老头笑了笑,开始说第二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