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捉鬼猎人 第295章八大王王王在上
作者:凌空一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295章八大王王王在上

  “这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对联。”白胡子老头说道。

  “有没有搞错?”我惊愕地说道,“这年头还对对联?难道不知道现在人间已经不对对联很多年了吗?”

  白胡子老头听后一怔道:“这我可不管,题库就是这么安排的,你们若是对不上那就过不了桥了咯。”

  白胡子老头这话虽然说得很平淡,但具有很强的威胁的意思。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过桥,如果过不了桥的话又有何意义?但是对对联这活儿我着实不拿手了,不知道马小玲有没有底。

  我将目光抛向马小玲,希望她能有所决断。

  马小玲道:“说吧。”

  “真要对对联?”白胡子老头惊愕地道,“刚才不是说你们凡人不对对联很多年了吗?还敢对对联啊!”

  “如果还没有对就放弃了的话,这不是我马小玲的风格。”马小玲道。

  “你是马小玲?”白胡子老头惊愕地问道。

  “刚才请你出来的时候我不是说了的吗?”马小玲道,“我就是马小玲。”

  “马灵儿是你什么人呢?”白胡子老头问道。

  “乃是我的先祖。”马小玲答道。

  “原来你是灵儿的后辈啊,”白胡子老头感叹一声打量了一会儿马小玲才道,“你们俩倒是颇有几分神似。”

  “嘿嘿,土地公你就赶紧说第二个题目吧!”马小玲也不耐烦了,她现在没有心思去跟着白胡子老头闲扯,一味地催促白胡子老头。

  白胡子老头听完马小玲的话,顿时一怔道:“你就如此着急过桥吗?”

  “当然!”马小玲道,“我们来得目的就是过桥抓妖怪,可不想耽搁太久的时间了。”

  “那我赶紧出第二个题目吧!”白胡子老头道,“本来还想跟你叙叙旧的,既然你如此着急我也不耽搁你。”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儿,将小册子翻了一页继续说道:“这是一个上联,需要你对出下联。上联是: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那么下联是什么呢?”

  白胡子老头的话刚一说完,我和马小玲便沉思不语。

  我心里面思量着这对联的奥妙所在。“琴瑟琵琶”这四个字的上部各有两个王字。“八大王王王在上”说得也正是这四个字的形。那么,下联在满足平仄的基础上还得对应这一奥妙。

  放眼中华上下五千年浩瀚无比的辞海里面,到底有没有与之对应的词呢?

  我思考了很久也想不出下联。

  这时,马小玲笑道:“我有下联了。”

  白胡子老头听后一惊道:“这么快就有下联了?”

  “唔。”马小玲道,“我对得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一听到马小玲对的对联,我惊呼道:“绝对啊,绝对啊!”

  白胡子老头听后也想了想道:“的确是绝对。魑魅魍魉与琴瑟琵琶一一对应,八大王王王在上与四小鬼鬼鬼犯边对应。这真的是千古绝对啊,马小姐果然才艺卓著!”白胡子老头说完,对着马小玲竖起了大拇指。

  “老板,你是怎么想到的这个下联的啊?”我好奇地问道。

  马小玲向我使了个眼色,示意我不要再问了。

  我明白了马小玲的意思后便没有问下去。

  这时,白胡子老头开始说第二个问题了。

  他说道:“第二个问题是一个‘以画作诗’题。

  “作诗?”我惊讶地问道,“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呢?”

  “当然是古体诗啦。”白胡子老头道,“你们道家先祖梦游地府的时候有现代诗了吗?”

  “嘿嘿,这倒没有。”我摸着脑袋憨笑道。

  “土地公,你就别扯那些有的没的了,快说说到底是什么题目吧?”马小玲成竹在胸地说道,她倒是一点也不担心白胡子老头会出什么题目。

  白胡子老头虽然也惊讶马小玲为何会如此的胸有成竹,但也没有细问。他低着头翻了一页小册子,继续说道:“这里有一幅画,你需要根据这幅画作一首诗。诗只能原创,万万不能套用古人的诗词,若经发现套用古人诗词,则视为不通过。”

  “呃……你怎么知道我们用的是不是古人的诗词?”我问道。

  白胡子老头笑道:“这很简单啊,我在这里检索一下不就得了?”

  他说完,右手一摊,顿时出来了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

  而今地府里面配置都这么高端,竟然用的是最新款的苹果笔记本电脑。

  我惊愕地望着白胡子老头,白胡子老头很熟练地操作着苹果笔记本电脑,随后打开了一个网页,而这个网页可以检索古诗词是不是原创的。它收录了古往今来,无论是有名气的还是没有名气的作者所作的诗词,就连打油诗、藏头诗、藏尾诗都有收录。

  如此看来,我们想耍点小聪明、做个小弊都不能了!

  这时,白胡子老头将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看到一座山、一条小溪、几只鸭子。

  山高耸入云,溪源远流长,鸭嘎嘎作响。

  而高耸如云的山的山壁,还有几只零零散散的松柏树;松柏树下,是一条窄窄的石径。石径内有一层一层的阶梯,从下往上一看,那阶梯的末端有一个拱门,拱门上赫然写着两个字“参禅”。

  我想,这应该是某位名家所作的画吧?

  但看了看画上,并没有落款。

  这既然是当年我们道家的祖师爷考验阎王爷出的题目,想必这应该是祖师爷所创了。祖师爷既然能够创作此画,想必也是他切身经历。

  但是,参禅二字我就百思不得其解了。

  参禅不应该是佛家所用的吗?为何祖师爷的画上会有“参禅”二字,莫非祖师爷当年还与佛家有所渊源?

  这到底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在“参禅”的拱门下,我隐隐约约地还看到了两个人影。

  其中一个是道家装扮,而另一个则是和尚。

  想必真应了我之前的猜测,这应该是当年祖师爷去拜访某位得道高僧的时候画的画吧?

  既然是要以画作诗,不妨可以从此入手。

  我想到这里,正要朗朗作诗,但这时马小玲却抢先说道:“云山古寺小径外,戏水寒鸭天上来。两岸落木萧萧下,客人犹踏旧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