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梦华 第二百三十九章 认 贼 作 父
作者:武义强的小说      更新:2017-12-12

  临阵倒戈献城池

  认贼作父称蜀王

  现在来看韩侂胄寄于厚望的吴曦。

  自向吴端提出那个要求后,一直等待答复,可是几个月过去杳无音讯,无奈之下,派亲信董镇去找。好不容易找到吴端,吴端告诉他,完颜纲大帅说,没有条件可讲。

  闻听此言,吴曦对弟弟吴昕说,这金酋他妈的特不是东西了,我吴曦归顺,川陕六路五十四州都是他的臣民,为何还要拿去四个州?

  吴昕小眼睛一转,二哥,这金贼是对老子不放心呐,想趁机敲老子竹杠子。

  吴曦气汹汹地说,那老子不理他,搞个独立王国。

  秋末冬初,金发重兵强渡淮河向东南进攻,宋几个州郡沦陷。他知道,这是金在报复,无论朝廷怎么催,总是按兵不动作壁上观,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我干嘛不看好戏,坐收渔翁之利。

  接下来,金国的举动就让他疑惑了。

  数千金军进攻湫池堡,迅速占领天水,没过两天,又一支金军进犯西和。这西和守军可是他兴州的吴家军,守还是不守,要不要派援兵,这些都要他拿主意。

  兄弟俩一合计,这宋已是强弩之末,扶不起的阿斗,肯定不能跟着他,既然有心归附大金,也没必要跟他对着干。

  吴昕拍一下大腿,“哦,二哥,我明白了,金人为啥这样干,他这是在向我们现威风,假如我们跟他对着干,他完全可以在打败宋之后,发重兵攻打我们,因此,他打哪里,我们就让到哪里。”

  吴曦想,看来的确如此,既然有心归顺,那就由着他吧。

  于是,下令,让守西和的王喜、鲁翼撤出西和,退至黑谷。

  接着,又一支金军攻占和尚原,而还有两支金军又包围了大散关。

  吴曦终于明白了,这步步紧逼和一连串的打压,就是要让老子低头,用秀才的词来说,这就是请君入瓮。

  青野原的节帅大帐,吴曦一脸严肃,举目四望。吴昕、徐景望、赵富、米修之和董镇都围坐两旁。

  “兄弟们,今天本帅找你们来,是要商量决定我吴家军乃至川陕百万民众生死的大事。你们都是我吴某的手足和亲信,想好了,算准了,给我拿个主意。拜托了。”说罢,便向大家作揖。

  徐景望说:“节帅,我们都听你的。”

  “对,节帅发句话,兄弟刀山能上,火海敢闯!”小个子赵富接着表态。

  吴曦笑容满面,“好,好,你们说的我都信。我让各位看两样东西。看完了再说。”

  一份是朝廷发来的文书,由四六骈文写成,大意是:

  近来,金人具二十万之众,犯两淮京湖,情况十分危急;川蜀乃我朝重地,养有重兵,速整军备马,收复和尚原,坚守大散关,进而攻占秦陇等州郡,重创金贼,扬我大宋国威;尔吴家屡受国恩,应为国分忧,再立功勋,毋令朝野失望。

  米修之发言:“这段话可谓有软有硬恩威并举,中心意思是迅速出兵,打几场胜仗,否则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那班龟儿子站着说话不腰疼,打仗是要掉脑袋的,不理他。”董镇接话。

  吴昕也说:“有本势跟金兵去打呀,跟我们耍横,没门。”

  吴曦点头,“再看第二份文书。五弟,你给弟兄们念念。”

  这是金帝完颜璟的诏书。

  宋自赵佶赵桓失守,赵构窜逃江外称帝,在吴、越地带苟且偷生,那时就是你祖武安公吴玠守卫两川。到武顺王璘随后建大功,本来应世代享有大帅封爵,让那远方西土,长为藩属辅助国家,并对河山发誓,后代即使有不法之事,也应当宽宥。然而,威望谋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自古如此。你吴家治理蜀汉,已经好些年了,猜忌却一刻没有停止。代替你不接受,召见你不前往,君臣之义已和陌生人一样,譬如破桐之叶不可复合,骑上虎背中途难下。此事流传,我早已熟知,每当想到这些,饭都吃不下,而你还偃然自安。试想,你的功劳能与岳飞相比吗?岳飞之威名战功显露于大江南北,一旦见忌,竟被诛灭三族,不可怕吗?

  因此,聪明的人会顺应时机,明智的人会抓住机遇,与其背负祖先之勋被猜疑,惴惴然常担心不能保住自己性命,何不顺时乘机,转祸为福,建万世不朽之业呢!

  如今赵扩昏庸懦弱,被有势力的臣子控制,违背舍弃盟约,增聚军马,招降纳叛。我因百姓的缘故,不想急着讨伐,姑且派有司传递文书予以谴责,又趁宋使到来表明态度,而他们竟不顾道理,更加放肆欺凌,劫掠我的边境,攻抢我的城镇。

  为此,忠臣扼腕、义士痛心,家家视宋朝为敌,人人百倍激发勇气,失道至此,虽想不亡国能办到吗?我已分头命令勇武之臣,临江问罪,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南急速挺进,飞渡长江为时不远,这正是英雄争功的时期。

  你以英伟之姿,处危疑之地,令人婉惜。深识天命,洞见成就事业的机会,如按兵闭境不与我军为敌,使我师齐力进入敌人巢穴而无西顾之忧,那么你一向占有的全蜀之地,当加封册,一如皇统年封赵构的做法。如能进一步能顺流东下,助我为掎角,则军旗指向的地方都交给你。天日在上,我不食言。今送金宝印一钮,到达后可以领去。”

  徐景望率先表态:“大金皇帝的手诏讲的入情入理,宋没什么可留恋的,不如归顺大金。”

  米修之说:“投奔大金,节帅可以封王,跟着大宋,不打胜仗,还要除名编管,这不明摆着吗?我赞成投金。”

  董镇喜不自胜,“归顺大金,节帅就是皇帝,我们就是开国功臣,这样的好事哪儿找?。”

  吴曦看着大家,“那么说,能干?”

  大家异口同声,“干,我等跟着节帅干!”

  腊月初七,掌管机宜文字姚淮源与吴端接头,到蜀汉路安抚使完颜纲的军营中奉送降表,递交礼金。

  完颜纲哈哈大笑,“吴大帅终于干了件明白事。”

  这时,大散关被金兵围得正紧,吴曦下令撤去蓦关的守军。蒲察贞的队伍绕到大散关的背后,镇守大散关的兴元府都统杨震不敌,只得弃关逃走。

  腊月十九,完颜纲派前京兆府录事张仔、水洛城巡检吴端为使,带着金帝的诏书和金印,来到兴州置口镇,与吴曦相会。

  张仔宣读了封吴曦为蜀王的圣旨,颁发了金印。

  面对金使,吴曦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吴某自今日起归附大金,听命于朝廷,”说着,便跪倒在地,面北嗑头:“微臣祝大金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罢,便将宋封官制书和官印交给张仔,并献出了阶州。

  三天后,吴曦召幕僚和部分将领议事。对大家说:

  “三十万金军挥师南下,已渡过长江,东南大部分地方已经失守,皇上赵扩逃到了四明,宋危在旦夕。现在,我们应见机行事,归顺大金。”

  在场的人中,大多有所耳闻,只有王翼大惊失色,大喊:“节帅,不能啊,如果你称蜀王,那么你们吴家八十年的忠孝名节,一下都扫地殆尽了。”

  吴曦冷冷地说:“这就不要王将军操心了,本帅心意已决。”

  禄禧、褚青、王喜、王大中等将领一起拱手作揖,“恭喜节帅贺喜节帅,我等听命。”

  吴曦当即宣布称王,派徐景望为四川都转运使、褚青为左右军统制,赶奔益昌,夺取总领所的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