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生活 1538.范俊青 沈阳投资者
作者:肖水文的小说      更新:2018-07-31

    学习一个链接。

    【投资者说】生意之余的投资摸索

    原创:周传凯张龙凯央视交易时间昨天

    范俊青:教育孩子从小做投资

    记者:周传凯摄像:张龙凯

    本期投资者说的主人公入市接近19年,经历了多次的牛熊转换却依靠自己独特的投资理念保持收益的稳定。不仅自己投资,他还教正在上小学的女儿自己的投资理念。他说学习投资需要趁早。那么他的理念是否正确呢?来看本期的投资者说。

    春末夏初,沈阳飘着漫天的柳絮。每天下午,范俊青会到学校去接女儿放学。每周范俊青还会安排一天教女儿投资概念。

    范俊青沈阳投资者

    所谓市销率呢就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段的每股价格与某一块基金的每股销售的一个比率。拿你老爸公司来讲,假设我值三百万,三百万然后它销售是销售了一千万,那它的市销率是多少呢?

    范俊青女儿

    三百除以一千

    范俊青沈阳投资者

    对,那得出来的数字是多少?

    范俊青女儿

    0.33

    范俊青从半年前开始,每周都会给小学五年级的女儿上投资课程。他告诉记者,巴菲特从十一岁开始做股票投资,自己的女儿今年也十一岁,可以开始学习投资理念了,学习投资要趁早。

    范俊青沈阳投资者

    因为这个理财要从娃娃抓起,我们知道就是说在股票当中投资的一个是收益一个是跟时间成正比的,也是说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投资行业里面呢,时间越长是越有好处的。那么我从现在开始给她去学这个东西,到十二岁我们就可以让她独立的去操作账户,但是这个时候可能会以我的建议为主,我的计划是在十三岁的时候她就可以独立的操作股票投资的一个账户。然后呢我可以给她提供一些建议,但是决策要由你自己来做的。

    范俊青女儿:嗯

    虽然有些身边的朋友会质疑这么早给上小学的女儿普及投资知识有点操之过急,会给小朋友的负担太大。但是范俊青认为,学习理财并不是一件非常高深的事情,经过系统的学习可以很好的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自己不会给女儿额外的压力。

    记者:能不能理解这个行为?

    范俊青女儿

    我能理解就是我爸教我是为了更好的理财,然后能让我的财富得到更好的增值能让它体现出来。

    记者:所以你平时还是挺愿意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是吗?

    范俊青女儿

    对,我愿意。

    范俊青沈阳投资者

    所以我认为普通的小孩,从小开始接受财产的教育实际上是对小孩将来最大的一个帮助。循序渐进的去做这件事情就可以了,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实际上我跟她有一些同学的一些家长也做过一些交流,他们都认为这样子的事情是一个不错的,当然也有反对的,对不对。那么反对的人有反对的理由,我们这样做有我们这样的一个理由,就是这样。

    范俊青:忘记账户意外赚5倍

    从小就教女儿理财知识的范俊青,自己又是如何接触到股市的呢?范俊青早期的工作经历又对他的投资有怎样的影响呢?接着来看报道。

    1992年,大学毕业后的范俊青分配到了厦门的一家国企工作,可他却觉得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此后的几年中,范俊青尝试了各种不同的职业,可还是没有一份能令他满意的工作。

    范俊青沈阳投资者

    1994年从国营单位辞职出来,那么在1995年的时候,就做香蕉生意,在1995年底的时候就又没做了。

    没做以后,大概是1996年到1998年,这个当中大概有换了六七个,有换了五六个单位,包括有*,刚才讲的有保险、期货、*、化妆品等等,大概有换了五六个单位,

    1999年,A股迎来了“519行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上证指数从1100点开始最高涨到1725点,涨幅超过50%。受到行情的影响,范俊青也关注到了股市。于是,他根据在厦门工作的经历,拿着一万元选择买入了厦门机场。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一买,就持有了8年的时间。

    范俊青沈阳投资者

    那么这个股票是原因是我第一份工作是在厦门工作的,本身觉得厦门机场的发展也不错,然后又是一个比较长寿的企业,这种机场东西可以做个几十年上百年可能都可以,所以就买了放在那儿就可以。

    那么一直放到2007年的时候,突然股市大热,我才想起来曾经买过这么一只股票。

    一看已经变成五万多块钱,也就涨了大概五倍左右这样子的一个价格。当时心情就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能够让自己都不知道的一笔钱突然变成,翻了好几倍,虽然这笔钱也不大,也才五万多块钱,觉得还是一个股票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应该是到时候去研究它的时候。

    由于忘了自己曾经买过厦门机场这只股票,让范俊青稀里糊涂的赚了好几倍。这次经历让当时做着快消品代理的范俊青对股市重视了起来。那时他开始在书籍和电视上寻找关于投资的方法。

    范俊青沈阳投资者

    我自己在那个时候就接触了巴菲特的一些思想,主要就是刘健卫写的一些书和中央电视台的讲座,这个讲座其实对于我来说是很有帮助的。那么到了2008年的时候,股市已经到狂热的这种状态,狂热的状态,当时的电视里面的专家有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说股市还远远没有到头,还可以涨到一万遍或者是多少。那么另外一部分人就比较理智的一些人,在四千点左右的时候就已经说很多股票都已经高估了,没办法买,我就属于这派的。我在四千点左右的时候,我就觉得已经没有东西可买了,那当时我也已经把我那个股票卖掉了。

    因为2008年做生意没有闲钱投入股市,加上学习了巴菲特的理念,认为当时市场上已经没有什么被低估的股票,这让范俊青躲过了2008年的股灾。虽然范俊青平时做着生意,但是他在仍然持续关注着股市的动向。2011年,有一天范俊青在电视上看到了史玉柱发表了民生银行被低估的言论后,他又入市了。

    范俊青沈阳投资者

    我看完这个新闻以后,我就去看,就去分析了一下,分析完以后发现他确实是一个很低估的,而且是在那几年银行业也是属于蓬勃发展的一个阶段。当时我记得很清楚是五块多钱买的,当时买的也不多,只投了大概是几万块钱,不到半年,半年多的时间吧,应该是半年多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就翻了一倍,最高的时候涨到11块。

    在民生银行股价涨到11元后,范俊青又在同行业中进行了一次比较,他根据财报分析发现了当时浦发银行的市净率更低,而他们的净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和股价却基本相同。相比起来,当时浦发银行的估值明显更低,于是范俊青换仓到了浦发银行。

    范俊青沈阳投资者

    因为当时是做生意,要用钱。有的时候是被逼的,我这个价值投资的路上经常因为生意的缘故,有时候会把自己的投资路又中断了一点。也没有亏,就是9块多买入的,最后也是9块多,到10块钱左右,涨了一点点把他卖掉了。总体来说从这个半年的收益其实就已经很低了,接近已经翻倍了。这个里有很多是运气的成分,就是他什么时候涨,我真的不知道,但是正好我买入的半年他就开始涨,我可能做的股票几次也算是运气比较好,我几乎就没有亏损过,我从头到尾你要让我去讲亏损的经历,我几乎都讲不出来。因为我几乎就没有亏损过。

    范俊青:生意投资两手抓

    范俊青的快销品生意与股票投资齐头并进,而他能否两头兼顾呢?在股市中,运气似乎站在了范俊青这边,那他自己的投资理念是否足够成熟能让他持续获得收益呢?接着来看报道。

    2013年,范俊青的生意进入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而当时的股市也处于一个相对低迷被低估的阶段。这对范俊青来说是一个投资的好机会。那么手中的资金究竟是开工厂做生意还是选择投资股票呢?这让范俊青和他的家人陷入了纠结中。

    范俊青沈阳投资者

    因为当时的整个股市是非常低迷的一个情况。对于价值投资来说,低迷就是买入的最佳时机之一我就一直在想说干脆就不开工厂了,把我自己做了十几年的行业干脆就不做了,换一个自己更好的投资方式。

    范俊青妻子

    我觉得我们当时的资金各个方面来要求呢也是把它分成适当的比例,股票我们也是拿出一部分来做,然后我们工厂那边也做这样的话就是可以多渠道的多条腿去走路。

    范俊青沈阳投资者

    更平衡一点,在当时的考虑其实如果看起来呢始终都不会有什么错误的地方。

    范俊青妻子

    也是认为股市的那个风险了还没有我们那个实体更也把握一些,因为企业是在我们自己的运作当中,我们做一笔买卖就是确认一笔收入,而股市的收入呢是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操控的。

    范俊青沈阳投资者

    现在来看其实你如果投资也是企业的话,投资一些可以估值的一些企业,其实它给我们赚到的钱,比我们自己做公司赚得还要更好。

    在决定把大部分资金用于开公司后,范俊青决定把余下的几十万资金全部投入了股市中。他也根据这几年学习的内容,给自己定下了几个原则。

    范俊青沈阳投资者

    在2013年的时候定了几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净资产低于一百亿的企业我不投。第二个市净率超过2.5倍的企业我不投。第三个净资产收益率,前五年平均数低于10%的企业我不投。通过这几个指标筛选下来以后,你其实已经在市面上没有多少股票了,根本不要去看什么创业板,因为创业板的估值都是几十倍的PE,甚至上百倍的PE,根本就进不了我的股票池。从我开始投资股票到现在,我都从来没去碰过这种所谓的这种高成长的股票,高估值的股票。高成长其实不是问题,主要是在于高估值,这是害人的一个地方。我一直在跟我所有的这些朋友或者说是跟我交流股票投资的人在讲,估值永远是第一位的。

    根据自己定下的选股原则,经过层层筛选,范俊青在2013年重新选择买入了浦发银行。这次投资,让他的收益颇丰。

    范俊青沈阳投资者

    浦发银行大象也能起舞就是这个样子,就是你买到一个低的估值,你照样能够赚到很好的一个收益。因为我们当时买的时候,我印象非常深刻是7.98元的时候,他的净资产是9块多钱。他每年净资产的收益率,那几年基本上都可以达到16%到17%左右这样子的一个收益率。也就是说从2013年,2013年之前有的时候甚至比这个还高,有的时候都可以达到20%以上的净资产收益率。那么再加上银行在我们中国,至少在那个时候还没有破产法的时候,实际上是有一个隐性的国家担保的这样一个含义,实际上是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卖的话大概是在2016年的时候,再加上我这三年的分红差不多就已经有2块钱,我的真实成本其实就只有6块钱左右因为我当时卖的基本上是在18块钱左右按我6块多的成本的话,基本上翻了三倍。

    【编后】

    早期的范俊青一边做生意一边做投资,靠着自己总结的经验与适当的运气,他在股市中并没有遇到太大的波澜,那么他能持续稳定的收益吗?欢迎收看明天的投资者说,范俊青的投资之路下。

    (稿件来源: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本期制作: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