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生活 1565.公募基金如何实现突破
作者:肖水文的小说      更新:2018-07-31

    学习一个链接。

    大资管时代公募基金如何实现突破?

    原创:易建涛易说4天前

    中国基金20年——定海神针

    从1998年第一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开始,公募基金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在这二十年时间里,公募基金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从单一股票基金的结构转向股票、偏股、货基、债基的多元结构,规模从零到上十万亿元,可谓发展迅速。

    当前,所谓的“大资管时代”已经到来,未来银行、保险、券商、私募、公募等各种产品和服务将百花齐放,给投资者们的选择多了,而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来说,则是竞争加剧了。摆在公募基金行业的一大问题是,如何凭自身优势,在大资管时代占据一块高地?

    在这个关键阶段,养老目标基金的推出很可能会成为公募基金实现新一波大发展的突破口。

    事实上,“养老金入市”这个概念在A股市场上一直都被看做是一个能够对市场起到稳定作用的长期利好,逻辑很清楚,因为养老性质的资金有其鲜明的特点,就是用于投资的时间周期长,投资的理念趋向于稳健,不追求短期高回报收益,而是长期稳定收益。因此,也被很多投资者看做是资本市场的定海神针。

    养老目标基金现在离我们越来越近,在今年3月2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也就意味着专门面向国民养老需求的公募基金类别正式诞生,目前上报的这一类型的基金数目已超过50只。

    当前因为有了政策的指引,所以养老基金作为一个概念备受投资者们关注。事实上,带有养老性质的基金在国内公募行业早已问世,12年前市场上就已经有相关产品发行,比如成立于2006年的汇丰晋信2016周期、大成2020生命周期等。只不过,这类产品始终运行得不温不火,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追捧,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在居民养老方面的作用则早已经显现出来。

    截至2017年末,公募基金持有人已超过3.4亿人,资产管理规模达11.6万亿元,细分起来,其中有相当比重的资金是为养老目的而进行的投资。

    公募基金受托管理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各类养老金达1.5万亿元,在养老金境内投资管理人的市场份额占比已超50%。以社保基金委托公募基金管理投资为例,其2001年以来取得了年化8.4%的收益率。

    可以说,在服务养老金的投资实践中,公募基金围绕养老金的资金属性和投资需求,借鉴国际经验、立足行业实际,已经形成了几个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核心能力。

    首先是其主动管理能力,这是公募基金的核心竞争力,目标就是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健的回报;第二是有其先进的制度设计。公募基金行业从成立之初就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搭建科学的制度框架,这才保证了整个行业20年的规范发展;第三是拥有丰富的产品布局、完备的投研体系和技术支撑;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严格的合规风控体系,能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合规风险等各类风险。

    从目前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养老金都是资产管理机构第一大投资者来源,而且资金量大,对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文化、投资理念、它的策略和手段各方面都是一种优化和提升。

    所以,可以预期,未来伴随着各类养老金规模的持续增加,公募基金无论在规模、质量还是影响力上都将迈上新的台阶,而基金业会成为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养老目标基金预期将给我们投资者带来多大的收益?

    可以参考以往的数据:公募基金在过去10年中分别助力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实现9.26%、7.57%年均投资收益率。

    养老目标基金还分有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基金,它们之间有何异同?

    目标日期基金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一站式的养老金投资模式。投资者只需要买入即可,后续不再需要费心,会由专业的投资管理人进行资产配置调整,帮助投资者分享资本市场的各阶段投资机会。目标日期基金在不同阶段的资产配置策略不同,会随着目标日期的临近进行调整。

    目标风险基金会采用长期相对固定的策略来进行资产配置,这个策略是在成立之初根据风险特征(或波动率)来制定的,目的是让组合维持初始风险特征。

    如果您对自己养老金投资的需求清晰、明确自身风险偏好,且有一定的市场投资经验,可选择目标风险基金。有更加充分的个人操作空间,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主动调整对养老目标基金的配置。

    如果您较忙,无暇顾及账户资产管理,那么目标日期基金则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