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烟华 第326章326 .兖王李岐
作者:冷青丝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326章326.兖王李岐

  又道:“朕也不想,和宰相所有的殚精竭虑、精密筹备,全都功亏一篑啊!”

  湄遥笑笑:“陛下的殚精竭虑,为国筹谋一定会换得期望的结果,奴家不相信,藩镇就动不得,老天就看不到陛下的努力!”

  李瀍看着湄遥,有些酸楚地道:“委屈了你,一直都在随着朕殚精极虑,咱们是不是有好久都没有出游了?”

  “呵,若是出游,那些谏官们还不又得劝陛下,得要为陛下的安危计较,还得顾忌不可劳民伤财,而天子更不可耽于游乐,想想他们这些陈词滥调,翻来覆去地说就很是头疼,还不如就在宫里,奴家陪陛下解闷便是。”

  “朕哪里耽于游乐了?”李瀍想了想道:“不然今年还是去秋狩一趟吧,朕也觉得闷得厉害,确实想出去放松放松了,到时你可不许推拒,非得跟朕一块儿去狩猎不可。”

  “如若成行,奴家自是该追随陛下。”湄遥笑道:“陛下真的不怕那些谏官们罗嗦吗?”

  “朕都许久没有游乐了,他们能罗嗦个什么?何况他们现在想跟朕罗嗦的,已经不是游乐问题了,而是想劝朕放弃平叛吧,如果朕准许他们开口的话,他们的陈词滥调、翻来覆去,一人一张嘴,吐沫星子都能把朕给淹了。”

  “有那么厉害?”湄遥诧异道:“以往谏官时常是跟畏首畏尾的大臣们意见相左,这次居然步调一致了?”

  “是啊,满朝堂,几乎没有支持朕平叛的!”

  “看来陛下如今的形势,竟跟当年宪宗皇帝平叛淮西时一样,当年只有李德裕之父李吉甫和宪宗皇帝坚决主张平叛,而今,也只有李德裕跟陛下想要平叛!”

  李瀍苦笑:“大唐立国二百来年,总有些脱不开的窠臼,翻云覆雨的天下,如何试问对错,倘若朕如今的局面能到得当年宪宗皇帝时的中兴,那朕什么都认了,就怕朕没那个时运啊!”

  “陛下怎说着说着,又往坏里想了?陛下锐意振兴大唐,以陛下的能力跟本事,一点都不比当年的宪宗皇帝差,不过多些耐心,等待真正扬威四海的时机罢了。”

  “朕是抱着最好的希望,但也得做最坏的打算,不过你放心……”李瀍低下头,略略沉吟道:“朕不会像二郎那般经不住失败,这一次即便真的败了,朕也会捺下性子来整顿国力,待经济繁盛国力强大时,朕还是有机会整顿藩镇的。”

  “陛下能这样想最好!”湄遥终于放了些心,“如是奴家便不多扰,先告退了!”

  “嗯,过来,让朕抱抱你!”李瀍张开了双臂,待湄遥依入怀中,李瀍在湄遥的额际轻轻吻了吻,“晚些朕就去咸宁殿,你自己先回去歇会儿,啊?”

  “知道了!”湄遥笑着用力揽了揽李瀍的腰,“奴家在咸宁殿等陛下!”

  出了含风殿,湄遥松了口气,食着人间烟火、温情脉脉的李瀍才让她觉得是个正常健康的人,而一心修仙学道的,则是令她莫名忧心忡忡,有着难以接近的隔阂,湄遥想,是不是自己多陪伴,才可以叫李瀍从学神仙中转移兴趣?

  转眼入秋,长安城这年的秋天似乎比往年都要冷些,几场秋雨下来,满目的枯叶萧条,潮冷而泥泞。

  秋雨绵绵,英奴将大殿的窗扇又关了几处,只留了两扇通风,饶是如此,大殿中的人,还是冷得忍不住想多披几件衣物。

  湄遥抱着披帛,望着窗外的秋雨瑟瑟,对英奴叹道:“如果长安的秋都这般冷了,昭义五州怕是会提前下雪呢,到时太行冰天雪地人马困冻,对长安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娘娘,我们在这宫里头犯愁也没什么用,陛下和李大人他们应该会想出办法应对的!”英奴说着,给湄遥倒了一杯刚沏好的热茶,并将茶盏递到湄遥手上:“喝吧,娘娘,趁热,暖暖身子。”

  “你去把我的琴取来吧。”湄遥喝了一口热茶,抬眼望向英奴。

  “也好,娘娘若是心绪不宁,抚一会儿琴自然能消解些愁闷。”英奴一边起身,一边嘟囔道:“都怪这鬼天气,下得人都快生了霉!”

  湄遥无奈地笑笑,她其实亦有同感,会昌三年的冷秋,像是个不祥之兆,好像在预示着,前方将有不可测的变故即要发生。

  隔了会儿,湄遥将琴在案上支好,手搭在琴头,正琢磨要弹支什么曲子时,外面却忽然有人来报,说是李岐前来问安,已到了外面大殿门口了。

  湄遥闻听,忙高兴地起身离座,走去外殿相迎。

  殿外的阶台上,虽然有内侍替李岐撑着伞,可李岐的衣衫还是湿了一大片,见到湄遥出来,他连忙冒雨几步奔上台阶,到了湄遥跟前便是深深地作揖施礼。

  “哎呀,岐儿,你今儿怎么来了?”湄遥一边扶住李岐,一边上下打量,且不由得抱怨道:“你看看你,下雨怎么还到处跑,弄得鞋袜衣衫全都湿了,来,快进来,进来暖和暖和,要不这冷天,你淋了雨,肯定是要得病的呀!”

  “我无妨!”李岐腼腆地笑着,任由湄遥拉着进了内殿。

  “英奴,快,快些给小王爷找几条干净的帕子去,再者看看有没有干净的衫子,暂时拿来给小王爷换一换!”湄遥忙不迭的吩咐,搞得英奴都来不及跟李岐寒暄,便应诺着急急忙忙退了出去。

  湄遥回头,见李岐还是一脸憨笑,站着不动,遂拽了他落座,又道:“你一个劲儿地傻笑什么啊,淋雨淋傻了么?”

  李岐笑着摇头道:“我真的无妨,阿娘!”

  “是从你母妃宫里来的么?”湄遥问:“瞧你的样子,好像冒雨走了好长一段路?可今天,应该不是你入宫问安的日子啊?”

  “是父皇诏我去了紫宸殿!”李岐如实答道:“从父皇那里出来,我就想着顺便看看阿娘,所以直接就过来了!”

  “父皇诏你?”湄遥很是纳闷,李瀍很少正式的单独召见李岐,今儿是怎么啦?

  湄遥亲手给李岐斟了热茶,道:“快喝吧,英奴方才沏的!”

  紧接着又道:“我方才拉你,你手都冰凉的,还说无妨,若是寒气侵了身子骨可怎么好?”

  “嗯,谢阿娘!”李岐听话地,将盏里的茶一口气喝了干净。

  英奴拿来干净的帕子、干净的衣裳,等李岐在屏风后面拭干头发,换过了衣衫出来后,又替李岐将湿衣物收拾走。

  “快跟阿娘说说,父皇诏你,有什么特别的事儿吗?”湄遥替李岐再斟了一杯茶。

  “没有啊?”李岐亦是一脸的纳闷:“父皇就像平时一样,问我最近都读了什么书,有什么心得,除了读书,还做了些什么,有没有练习骑射啊,等等之类,凡此种种阿娘你也常问,都晓得的!”

  “没有?”湄遥越发奇怪道:“就没问什么特别的?”

  “噢,父皇问过,我有没有想走出十六宅,出去历练历练的打算。”

  “你怎么回答的?”

  “我说儿臣不才,虽没什么大的本事,非有安邦定国之能,但若父皇需要,儿臣愿为国分忧!”

  “你这么答,中规中矩,倒也没什么差错,父皇听了后,又说什么了?”

  “父皇什么也没说啊?”李岐道,“父皇兀自沉吟良久,后来就让我先退下了。”

  “是吗?”

  “阿娘,你说现在昭义战事这么吃紧,父皇会不会效仿宪宗朝做法,让我去代大都督?”

  “你?”湄遥怔了怔,随即醒悟道:“你是指元和年间,淄青节度使李师古死,其弟李师道自立为留后,逼朝廷颁发符节,当时的宪宗帝诏建王李恪为郓州大都督、平卢军淄青等州节度大使的事儿吧?”

  李岐微微蹙眉,道:“儿臣不怕上战场,就怕真的让我领兵,我,我会给朝廷丢了脸!”

  湄遥笑了:“很可能,你一个毛头小子,毫无作战经验,那昭义军却是久经沙场,你若带兵,如何能赢得过他们。”

  “那,那该怎么办呢?阿娘教我?”李岐有些发急道。

  “哎呀,慌什么,连我都晓得你不适宜领兵,难道你父皇不晓得?”湄遥说着,在李岐的手背拍了拍,道:“放心吧,你父皇那么在乎昭义平叛,平叛的胜负又关系着朝廷对藩镇的控制能力,他是绝不敢随随便便拿领兵统帅这件事开玩笑的!”

  “噢!那是儿臣多虑了?”李岐想了想,叹了口气道:“其实是儿臣无能,不能给父皇和朝廷分忧!”

  “快别这么说!”湄遥望着李岐,清隽模样的李岐固然没有李瀍年轻时的豪爽利落,然单从眉眼五官看,还是很有几分肖似李瀍的。

  湄遥道:“虽然我也不知你父皇究竟在琢磨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自小便是懂事听话,即便真的没有多大的安邦定国之才,也不用自暴自弃,尽己所能,做到你最好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