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有毒:骄傲王爷嫁给我 第229章 天阶夜色(三)
作者:晚瑭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鲁恒哑然失笑,“换个理由,譬如……你不喜欢。”

  燕枝眨了眨眼,惊魂未定地看着他。

  鲁恒笑道:“纵是他会看到,公主每日哭哭啼啼,教他如何在泉下安生?”

  燕枝并未想过这么多,只是问道:“你上山便是要同我说这些?”

  鲁恒道:“很久没有见你,我只想看看你,同你说说话。”

  “不久前才见过。”燕枝觉着他来送琴案那一回恍若昨日。

  “两个月前,也是不久前?”鲁恒问。

  “我与兄长、父皇,而今一年才见一次。”燕枝觉着莫名其妙,难道她与他两月一见还不够?

  “可我每日都想看到你。”鲁恒道。他竟还不如杨桃同她更亲近。

  “鲁恒,你知道我心里容不得别人。”燕枝觉着他的问题须正面回应,她既不想嫁人,也不想同他在一起。

  “我知道。”鲁恒道:“他在冰冷的雪山之下,你便将自己关在冰冷的石头房子里不肯出来。你未曾困住他,他却困住了你一辈子。”

  “你既是知晓,为何还要如此?”燕枝又问。

  “没有为什么。”鲁恒道:“公主该学着接纳我。”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你若不听,我可能狗急跳墙断了你的财路。”

  “那……我便不准你的族人入仕。”燕枝也不示弱。

  “他们不入仕,谁来替你做出政绩?”鲁恒反而觉得好笑。

  燕枝讪讪地闭了嘴,只见他脱了外衫披在她身上道:“入夜寒冷,你穿得这样少,也不教人随行……这般罔顾身体,是在折磨我。”

  燕枝抬头看他,脑子里昏昏沉沉一片混沌,她从方才开始便迟钝了起来。他瞎了,她却是傻了。

  鲁恒弃了马,牵了她的手缓缓下山。许是方才的鲁莽吓坏了她,素来聒噪的长公主竟是安静到一言不发。

  鲁恒不由问道:“你怎么了?”

  她不答话,只是一个劲地擦嘴。

  “不准擦。”他抓住她的手腕。

  “你被禾仓亲了脸还觉着恶心,我却是……”

  他不准她再擦,便是拉下她的手,沿着细嫩的嘴唇又复吻了上去。

  鲁恒在心中暗自嘲笑,陆景明这蠢货,她那样喜爱他,他竟是全然未曾教过她。她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只被他抱着一番亲吻,便软绵绵地抵着他的胸膛推拒。

  “我年少习武,恐伤了公主,你摸要乱动。”他抱着她不肯放手。

  “我以为你是君子!”燕枝恼怒道。三嫂的来信上说,三哥亲自去虞城游说父皇赦免鲁氏全族,父皇提起往事,只感叹了一句,之敬端人正士,是为君子。

  亏她还以为有其父必有其子,哪知这人如此恣睢!

  “公主说过,我是个奸商。”鲁恒只是盯着她笑。

  “可我喜欢君子。”她争执道。

  “撒谎。”鲁恒笑道:“你分明喜欢相貌好,每一个都不一样的男子。”

  原来他记得她说过的每一句话,可为何变成了这个时候欺辱她的鬼话?

  燕枝气得无言以对,便又被他吻住。她恼怒之极,直接寻了他的舌咬了一口。

  “鲁恒,你放肆!”

  月色明亮,鲁恒似是未曾想到她会如此粗鲁。他的酒劲还未过去,她的眼睛却清亮到没有一丝杂质。以至于无数次午夜梦回,他总记得她清凛的眼神。而后鲁恒几次三番想要见她,都被她推拒,因为她说不想与一个醉鬼相见。说来当日他的确是借着酒劲向她表明心迹,可是他并没有醉。

  再收到鲁恒的名帖,连杨桃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且不说七夕那一夜,公主回来之后便病了,脾气更是大不如从前,一听到“鲁恒”二字便气得红了脸。可是鲁恒公子相邀公主也都是些正经事,不是开山造路的预算问题,便是明年新办学堂的选址问题,的确需要公主殿下亲自定夺。

  自长公主南下之后,南境倒是出人意料地风平浪静。虽是减免了三年赋税,各项规划重建倒也井然有序。先前流言四起之时,许多老臣担忧公主的从政能力,而今看来倒是杞人忧天了。今年小户制正式实施,明城之中骤然涌现出许多新户,土地买卖、房屋租赁的生意空前火热。既是成年男子自立门户,如何养育年迈的父母、祖父母便成了问题。

  余览此时才发觉,林馥做事当真是一件一件,有条不紊。陛下当日有削弱士族门阀之意,林馥便极力提倡科举制。待到寒族入仕,能与世家平分秋色,林馥又大力提倡小户制。待到小户制施行,暴露出了老无所依的问题,她又提出了“侍丁”制,即成年子女自立门户之后,若是主动赡养老人,则减免其赋税与徭役。

  “侍丁”制虽是解决了家庭养老的问题,可若是家境贫寒不能供养双亲,或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贫困孤寡的老人又将如何?

  余览觉着父辈守旧,不肯改制也不无道理。所谓颁布新政、政策改制,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又有谁愿意冒险去尝试前人未曾走过的路。

  可是余览对于林馥的评价只有一个字,“服”。

  林馥以“慈幼庄”为例,建议由朝廷划拨银两,定期向贫困、孤寒的人口发放钱米,并统一为其安排宿处,莫说是老人,便是年幼失怙的孩童也应由朝廷抚养成人。

  自从小户制施行后,宗族关系逐渐淡漠,可不少世家门阀依旧想要巩固往日的地位,遂自发建立了许多义庄,救济宗族中的贫弱之辈。

  余览虽在礼部,只是将既定政策推行实施,可是数月下来不得不感叹,“丞相恐怕是要载入史册的。”

  庆安王昨天夜里被儿子吵醒,抱着他哄道天色大亮,此时已经困得睁不开眼,“若是她载入史册,我当如何?”

  “丞相的夫君亦会载入史册。”余览道。

  燕榕当即想将手边的砚台拍在余览脸上,恰逢礼部员外郎鲁思远前来,捧了丞相拟定的使节名单给庆安王过目。自今年九月开始,南楚也将仿照梁国,委任礼部官员为使节,至各国常驻。

  燕榕接过名单来看,果真如他所料,鲁思远将作为使节远赴北齐赢都。既是皇兄对北齐易储一事,颇有推波助澜的想法,他这做弟弟的怎能不配合,遂请旨擢升鲁思远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