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你敢娶我吗 第一百五十七章:舞马救主,逼宫
作者:萤照公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此时的长安殿被贼人团团围住,众贼人争相涌向长安殿。立于殿前的燕天瑜大喝一声向着贼人杀去,李从志身后的暗士也紧随其后冲了出去,十几个人再加上退下来的侍卫、羽林军,总共不到四十人,与贼人的几千人厮杀在一起。

  李从志手持利剑挡于众宫人前面,面色如水。

  燕天瑜与洪韬,二人配合默契,背靠背闯入贼人中间,大刀一挥就砍杀十数人,无奈贼人太多,刚杀了十几个就有二十人补上。暗士这边被贼人团团围住,暗士的大刀耍不开,突然贼人的后面刺出无数的长矛刺向暗士,暗士来不及反应已成了贼人的刀下亡魂。

  此时,洪韬被一敌军猛将一刀砍掉了胳膊,胳膊滚落到地上,很快被众人踩了个血肉模糊。鲜血也在此时将他的半边身子染成了红色。他大骂着冲向那员猛将,猛将见其目眦尽裂,面目狰狞,吓得连连后退。

  但猛将身后的贼人此时已杀红了眼,见洪韬此番景象便一窝蜂的涌了上去。经过几个回合的惨杀,当那些人撤去,就见洪韬浑身上下插了几十把大刀,鲜血顺着他的身子流下在地上汇成了几条小河。他龇牙咧嘴的骂着,露出满嘴的红牙,骇人的紧。众贼人见此纷纷后退。

  洪韬艰难的向前迈了两步,扑通一声跪向不远处的李从志,鲜血糊住了他的五官,他眼中有一颗泪落下,裂开的嘴唇艰难的一张一合,说了句:“臣,无能……”便趴在地上死了。

  燕天瑜回头望一眼死去的洪韬,仰天一声怒吼冲向贼人,一时有如神助,硬生生的从贼人中劈出了一条血路。李从志看着洪韬的尸体,许久才叹出一口气,提了剑就要往外冲,刚刚平安回来的萧婧晗见此,扑上前去一把抓了他的剑。

  “皇上不但不爱惜自己的身子,也不顾我们的性命了吗?皇上说过援军会到的,我们也相信援军会到,不然,如何对得起冒死出宫送信的将士?皇上啊,你一定要沉住气。若皇上执意亲力亲为,晗儿不想成为贼人的俘虏,还请皇上赐我一死。”

  众人听萧婧晗这般说,忙跪下来请求李从志稍安勿躁。李从志看着萧婧晗手指中流出的血长叹一声,握紧剑把的手稍稍松开。

  不错,他以为纵然他得到消息时已太晚了,但,他仍能将今晚的一切操纵于鼓掌之中,但,如今长安殿的形势却出乎他的意料,他没想到李昊会布局的这般周密,他更没想到太子党会这般忠心,所谓的轻敌害己不过如此吧。

  一声脆响,李从志的宝剑落于地上,他仰天长叹,宫人们则低声哭泣,萧婧晗撕了衣衫将手掌包住,回头看一眼院中惨景不觉潸然泪下。

  这时,只听远处一阵悠扬的乐声传来,紧接着一声声马儿长鸣,众人忙回头看去,却见黑压压的奔来几百匹马儿。长安殿外的贼人见这些马行动整齐,气势汹汹有些退缩。

  几百匹马后面一白色马上,一蓝衣公子和一白衣公子前后而立。蓝衣公子双手敲在鼓上,乐声激昂,而白衣公子一手持剑护在其后。

  几百匹马在踏着鼓声犹如几百名奋勇杀敌的将士冲向贼人,马匹过后,随着一声惨过一声的尖叫,无数的贼人死在马蹄之下。燕天瑜认出穆辰逸,又见贼人死在马蹄下,心中兴奋,大刀一挥将一贼人齐腰斩杀。

  一小侍女眼尖看出是隐客心,忙兴奋的跑到李从志身边边哭边道:“皇上皇上,是隐客心,隐客心来救驾了,舞马,舞马来救驾啦。”众人随着她的目光看去果见院中凭空多了黑压压一片马匹,后面白马上立着隐客心和穆辰逸,二人发丝轻扬,衣袂翩跹,潇洒至极。

  ……

  此时的东华门内门外,李恪斩杀了侯勇副将,与侯勇打的难解难分,尽管手臂受伤仍不敢懈怠一丝一毫。而他率领的皇帝军死伤过半,从外门涌进来的太子军却越来越多,皇帝军陷入穷途末路。

  将士们聚于李恪四周,要护送他离开。

  李恪不肯,吼道:“我李恪乃皇帝之子,大周之王,生不能护卫皇上,保卫大周,奇耻大辱,此等关键时刻,尔等却要我丢下大周门户去逃命,岂非要置我李恪于不忠不孝的地步,我李恪万不能如此。今晚,吴王恪誓与东华门共生死,与我大周皇帝共生死……”

  众将士听他的话十分动容,便跟着呐喊:“誓与东华门共生死,誓与大周皇帝共生死……”将士的呐喊一声高过一声,一声壮烈过一声,场面悲壮,令人动容。

  李恪将剑举过头顶,大喊一声:“誓与大周皇帝共生死,冲啊……”便一马当先冲了出去,将士们也紧随其后,但刚一冲进敌军就淹没在其中。

  一时间,李恪的眼前刀光忽明忽暗,四肢在空中乱飞,鲜血在眼前飘洒,耳边是将士的怒吼,身下的马儿似乎飘在空中,他的双臂已不受控制的乱砍向敌人。

  不大工夫,他直觉手臂上的疼痛越来越模糊,身子越来越不受控制,仿佛就连最后一丝力气都拼了出去,浑身像是被抽干了一样,连提起长剑都困难万分。此情此景,不禁让他生出一丝绝望,当他身染瘟疫将死去之时都没有过这样的绝望……

  不远处的西华门内,一样的喊杀声震天,但李博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布局合理,骁勇善战。他所到之处便是哀嚎一片,血流成河,太子军知李博在边疆之时名声显赫本就惧怕,如今又见其这般英勇,便渐渐畏惧不敢向前。

  李博趁此机会一刀斩杀太子军首领于马下,顿时皇帝军一片欢呼,而此时的太子军见首领已死便纷纷缴械投降。

  李博正准备收缴这些投降的士兵,这时李哲率兵赶到,一声令下将两千名投降士兵斩杀于西华门内。那一刻,投降士兵没有呐喊,没有拼杀,有的只是恐惧和绝望。李博阻拦不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千名手无寸铁的士兵死在刀枪之下。

  李博汇集李哲率军进入西华门,却又分道扬镳。

  “我去救父皇,听说长安殿形势紧急。三哥去救四哥,他迟迟没冲出东华门,莫不是遇见了那侯勇?”

  李博一听二话不说率军向东华门冲来,李哲也率军冲向长安殿。

  ……

  李恪正在筋疲力尽之时,只听“咯吱吱”一声响,东华门内门大开,李恪回头看一眼,心中悲苦仰天长叹一声不觉双目落泪。

  “冲啊,皇帝军李博帐下来迟还望吴王赎罪,太子阴谋造反,逆天行径,尔等无须为此等不忠不孝之人卖命,若肯投降,皇上不予追究,若执意谋逆,格杀勿论……”

  “吴王何在?吴王何在?三哥来迟了……”李博纵马前来,杀入太子军中。

  李恪见是李博方悲苦一笑。李恪军见援军到,瞬间又全身充满了力量,呼喊着向敌军杀去。

  李博见到侯勇,顾不得其他夺了将士手中的长矛向侯勇袭来。两员猛将交手又是一场恶战。两人足打了半个时辰,并未分出胜负,此时李恪趁侯勇不备,绕道其身后一剑刺进了他的身体,侯勇吃痛大骂一声大刀向后一挥砍到了李恪的手臂。

  李博趁此机会猛然将长矛刺进侯勇的心脏,随着一道鲜血甩向空中,侯勇身子一晃跌下马去,在下面挣扎了几下便被将士们乱刀刺死。太子军见将帅已死,群龙无首,自杀的自杀,投降的投降。

  至此,东华门终于归于平静。

  “多谢三哥救命之恩,恪,没齿不敢忘。”

  “哈哈哈,运筹帷幄,我不如你。带兵打仗,你不如我。”两兄弟相视一笑。李恪忙问李哲的去向,李博从实说了,李恪面上一沉与李博纵马向长安殿奔去。

  ……

  长安殿的人正在翘首观看马匹与贼人的大战,李哲率军赶到,一声令下,皇帝军与马匹并肩作战杀向贼人。贼人见是李哲并不惧怕反而迎了上来。

  殿内李从志见是李哲前来救驾面上露出笑来,而萧婧晗却面色难看。

  李哲与贼人厮杀,不想不远处一人搭弓拉箭瞄向他,李从志与萧婧晗同时看到,只李从志大喊一声:“哲儿小心……”他话音刚落,就见从另一面“噌”的射来一箭,贴着李哲的面门直直射向贼人的眉心,就听“噗嗤”一声,贼人的弓箭落地,人也倒了下去。

  李哲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回头看去,却见李博、李恪率军队赶到,三支军队合并再加上隐客心与穆辰逸的舞马队,不消一盏茶的功夫便将所有贼人歼灭于长安殿院中。

  李从志殿前授命,燕天瑜晋升为皇宫侍卫队与羽林军总首领,领命增设皇宫守卫。李博率军清理皇宫内的残兵败将,同时将太子宫宫人抓捕并封锁了太子宫。李从志重新换了衣裳端坐于长安殿殿前,萧婧晗则立于他身侧。

  此时,李轩护卫着杨曼婷、文惠婵同文卿、秋落英、武灵芸匆匆赶到长安殿,与李从志见了礼,女人们抽抽搭搭的哭泣起来,文惠婵一着急晕了过去,李从志急命将其送至内殿休息,并命武灵芸照料。

  不多时,定国将军潘仁,安国将军潘越押着郑素锦和皇孙凌来至长安殿。郑素锦一见长安殿前的景象,心里害怕哭了起来,皇孙凌见此哭的更凶,一面叫着:“皇爷爷,小姑姑,小姑姑……”萧婧晗听此心中不忍便背过脸去。

  李从志挑了挑眼皮瞧一眼郑素锦,冷哼一声,郑素锦忙住了哭声,一把捂了皇孙凌的嘴巴。

  李从志还未开口,就见一小将拎着一蓬头垢面的人进来,与李从志见了礼将那人推向前,道:“禀皇上,这个人鬼鬼祟祟在太子宫门前晃悠,小臣觉得可疑就将其带了来……”

  闻言,众人将目光皆投向那蓬头垢面之人,那人却仍旧将头垂下。郑素锦瞧见那人,憋得眼睛通红也没敢哭出来,皇孙凌见了此人满心委屈,推开母亲冲向他,嘴里哭喊:“父亲父亲,凌儿害怕……”

  众人一惊,周围将士急忙将其围住,那人方缓缓抬了头,确是李昊,他一把将皇孙凌抱在怀里,扑通一声双膝跪于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