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传之秦汉 八十三章 陈平不敢杀樊哙 刘邦驾崩长乐宫
作者:一阵风儿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上回道吕雉为了保住其子刘盈的太子之位,向陈平、萧何、张良问计,最后让太子刘盈请出了魏林、赵银、齐冰、楚炎、燕圭五人,经过在朝堂的一番议论,打消了刘邦废长立幼的想法。

  从此之后,刘邦再也不提废立太子之事。魏林五人见刘盈的太子之位牢固,便拜别太子刘盈,各自离开了长安。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消灭淮南王英布后,全身多处受伤,并时常发作。之前燕王臧荼被诛杀后,新立的燕王卢绾又叛变,此时萧何已经辞去相国之职。刘邦就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去讨伐。

  同年,樊哙以相国之职率兵攻击燕王卢绾,平定燕地十八县,五十一个乡邑。刘邦把他的封邑增至五千四百户。

  蒯通对已经病入膏肓的刘邦道“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如今樊哙身为相国,手握重兵,一旦樊哙和吕后作乱,无人可以制止啊。”

  刘邦对吕雉幕后干预朝政,早已不满,想到吕雉又跟她妹夫樊哙串通一气,立时觉得情况严重了。刘邦决意要更换主将,但是纵观身边已无可用之人,萧何、张良已退出朝廷,曹参身在齐国,只得将陈平、周勃召来。

  刘邦与陈平计议此事,最后,采用陈平的计谋,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大将周勃,等到了军营里,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取帅印代替。

  由于陈平与樊哙来往都较为隐秘,所以刘邦并不清楚陈平早与樊哙结为一党。刘邦要陈平尽快赶去樊哙军营,把樊哙的人头取来,让他检验。

  陈平、周勃当即动身,在途中边走边细心合计。

  陈平道“樊哙是陛下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可以是皇亲国戚,位高爵显。眼下,陛下听信谗言,正在气头上,才急于杀死樊哙。万一陛下后悔了,我们怎么办?再陛下病得这么厉害,再加上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她们姐妹二人必然会在陛下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时难免会归罪于咱们两人啊。”周勃一时没有了主张,便问“难道把樊哙放了?”

  陈平道“放是不能放的,咱们不如把他绑上囚车,送到长安,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

  周勃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到了樊哙的军营前,陈平命人筑起一座高台,作为传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节(一种信符)去召樊哙。樊哙得知只有陈平一个人前来,认为只是传达平常的皇令,也没多想,立即一个人骑马赶来接诏。不料,台后忽然转出武将周勃,当即将樊哙拿下,押入囚车。周勃又立即赶到中军大帐,代替樊哙继续平定燕国叛乱。樊哙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

  樊哙大呼“陈平,你这是为何?我正在平定燕国叛乱,还准备凯旋回朝,为何突然将我囚禁?”

  陈平无奈的道“陛下有命,要我取你首级回长安。让周勃代替你元帅之职。”

  樊哙大惊,问道“我对陛下忠心耿耿,为何要杀我?”

  陈平冷冷的道“你忘了韩信、彭越、英布之死了吗?纵观朝中,你樊哙身为国相之职,手握重兵,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你又是吕后的妹夫,陛下一直对吕后幕后干涉朝政很是不满。之前,燕国叛乱还需要樊哙将军之勇猛。如今,燕国叛乱基本平定,陛下重病在身,陛下还能让你执掌军政大权于一身吗?”

  樊哙大呼救命“陈平兄救我,我随陛下,沛县起义,出生入死,请陈平兄代我向陛下表明忠心,免我一死,我愿辞去相国,交出兵权,解甲归田,告老还乡。”

  陈平急忙道“樊哙兄,如果我要加害于你,我早就直接取你首级赶赴长安了。”

  樊哙开心的道“既然如此,你就解开枷锁,将我放了吧。”

  陈平面有难色的道“如今陛下疑心极重,如果我就这么把你放了,恐怕会迁怒于我和周勃,樊哙兄你放心,我已经派人通知吕后,只要吕后替你求情,届时,你再向陛下表明愿意卸甲归田,告老还乡,我相信陛下会念在你这几年劳苦功高的份上,会饶你一命的。”

  吕雉听刘邦要杀死妹夫樊哙,急忙赶往面见刘邦,吕雉看着弥留中躺在病床上的刘邦,一时间也忘了过问斩杀樊哙之事。

  刘邦自知时日不多,急切的道“如果我死了,朝中大事务都交给萧何辅佐太子刘盈。”

  吕雉问道“如果萧何死后,由谁来接替辅佐太子刘盈?”

  刘邦有气无力的道“曹参。”

  吕雉急忙问道“曹参之后是谁?”

  刘邦考虑了许久道“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虽然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

  吕后又追问道“那以后怎么办?”

  刘邦冷笑了一声,最后道“灌婴吧。。。其实以后的事你也不会知道了。”

  完,刘邦闭上了双眼,停止了呼吸。吕雉高呼皇上驾崩,门外的宫女太监纷纷下跪,宫内敲响钟声,京城加强戒备,文武百官马上赶往宫中集合。由于朝廷之内,德高望重的萧何、张良已不问朝政;朝中重臣曹参身在齐国,樊哙、陈平、周勃都不在京城;皇子之中,除了太子刘盈和赵王刘如玉,都还在各自的封地。灌婴等人都推崇吕后协太子刘盈主持大局,吕雉也当仁不让,让灌婴统领京城兵马,维护京城治安,让文武百官身穿素服入宫吊唁,通知各地的皇子和官员进京吊丧。

  陈平押送樊哙返回长安,当走到半路,陈平忽然听刘邦病故。陈平想道,朝中必然由吕后主持政事,可喜的是,幸亏先前未斩樊哙,还好可以向吕后交待了。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长梦多,陈平生怕会有人在吕后面前他的坏话,毕竟诱擒樊哙是出自陈平之计。所以陈平一定要先赶到长安,把自己的事解释清楚。陈平立即解开了樊哙的枷锁,并将随从的一匹快马交给樊哙,告知皇上刘邦已经驾崩,如今必须快速赶往长安,樊哙点头答应,两人策马赶回长安。

  陈平与樊哙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这时百官正在刘邦的灵柩前跪拜。

  陈平跪倒在刘邦的灵柩前,放声大哭,边哭边“陛下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开国功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

  这话明明是给活人听的,是在向吕雉表功。吕后姐妹看见樊哙没死,都松了一口气。吕雉遂赦免了樊哙之罪,并恢复了樊哙的爵位和封邑,并对陈平赞赏有佳,加官进爵。

  公元前195年,即高祖十二年的四月二十五日(6月1日),刘邦崩于长乐宫,享年六十二岁。葬于长陵(在今陕西咸阳),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史称汉高祖。

  刘邦去世后,太子刘盈即位为帝,吕雉带着刘盈主持完刘邦的丧仪,请出萧何任相国之职,辅佐太子刘盈。

  刘邦丧葬完毕后,萧何让各位皇子回到封地管理本国日常事务。吕雉独掌后宫大权,对那些为高祖刘邦侍寝而得宠幸的妃子如戚夫人等人,吕太后非常气愤,就把她们都囚禁起来,不准出宫。而薄姬由于极少见刘邦的缘故,得以出宫,跟随儿子刘恒到代国,成为代王太后。

  吕雉怀疑之前是蒯通劝诫刘邦加害樊哙的,将蒯通打发到齐国,辅佐齐王刘肥和相国曹参。

  周勃取代樊哙后,率领军队继续平定燕国的叛乱。

  吕雉做了皇太后,就下令将戚夫人与赵王刘如玉幽禁,并残害致死。接着,吕雉将刘邦的多个儿子用各种理由害死。

  刘邦在位期间,编入樊哙军中的二百血家门人,挑选出一百精英组成期门(西汉末年改名虎贲),直接听命于刘邦。刘邦死后,名义上期门听命于太子刘盈,实际上由吕雉掌控。

  公元前193年(孝惠帝二年),萧何临终前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曹参入朝继萧何之后,成为相国,一切皆遵萧何之法而无所变更。并且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喜欢舞文弄墨,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

  曹参见别人有细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

  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萧何制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做法,百姓因而安宁不乱。”

  曹参继相三年病逝,汉史上与萧何齐名,“萧规曹随”一辞遂成为历史上的佳话。

  由于XX问题不能显示: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文学小说网,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