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镇 风雷(三)
作者:冬日花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二天醒来,张韬坐在床上呆呆出神,他仔细回忆昨天和吴昇说的每一句话,仔细揣摩,反复琢磨。昨天这晚饭,可以说是杀机暗藏,句句是套。他心中笃定,吴昇昨天跟自己说的话绝非偶然!应该说是处心积虑,就是冲着监军一事来的!他睡眼惺忪,陷入深思:“吴昇究竟为什么对监军一事如此在意?合着把我调到应天督察院,是故意安排的?那现在我不是已经在汪青手掌心了?先杀六子一家,下一个……就是我?”他心头一震!糟糕!爹和老婆孩子还在苏州家里!

  他忙不迭的立马穿好衣服,刚出门,就看见吴昇面无表情的朝他走来,后面跟着四五个人。张韬心中一沉,面做轻松,说道:“吴大人。”这“吴大人”三个字一出口,一切尽在不言中。那吴昇毫不在意这些,说了句:“贤弟,你这急匆匆的往哪里去呐?”

  虽然不敢说破,可毕竟惦记家中父亲妻儿,张韬一寻思“干脆来个投石问路,要是家里真有不测就先把这吴昇宰了再说!”心中想定,嘴里说道:“来了这么多日,突然想起家里我爹和老婆孩子,想着回去看看能不能把他们接过来。”

  吴昇笑笑,在张韬看来,这位“吴兄”的笑容宛如蛇蝎。只听那吴昇说道:“贤弟不要操心啦,你的家人杨御史几天前已经派人接来啦,约摸着时辰大概也快到了。正好杨御史也请贤弟去一趟,一起等他们过来就是。放心吧,家里好着呢。”他最后一句说的意味深长,话已经挑明了。

  吴昇心里稍稍松了口气,家人应该没事。他点点头,便跟吴昇去了都察院见杨御史。

  张韬随着吴昇一路走,脑中一片空白。两人进了都察院杨御史的公房,杨御史笑吟吟的对吴昇说道:“听说这几天,你俩成天胡吃海塞,到处吃喝,正事可别吃没啦!”

  吴昇笑了笑拱手道:“大人,张贤弟这几日公务甚是勤勉,认真着呐。请大人放心。”

  杨御史佯装生气,面露愠色道:“什么贤弟贤弟的,公事要公办,委任下来了,张韬升为七品监察,和你可是平级。你也努力在公务上多下下功夫啦,别让人后来居上了。”

  吴昇面容一僵,随即笑道:“哎呦那可要恭喜啦,张监察。大人,下官一定记在心里,勤修正务,跟张监察齐头并进。”

  杨御史没有言语,就这么继续笑吟吟看着张韬。

  张韬被看的有些尴尬,心里又惦记着家人,心里忐忑不安。

  这时候杨御史示意其他人先出去,吴昇稍稍愣了一下,但是也不好执拗,只好行礼退下。

  房内,就留了张韬和杨永信两人,张韬心里一沉,知道这是要说“正事”了。

  果然,杨御史吹着手里的茶杯,抬起头看着张韬说道:“贤侄啊,你先放宽心,你的家人一切安好。”

  张韬讪笑了一下,不知怎么回答,便继续低着头没说话。

  杨永信轻轻嘬了口茶水,继续斯条慢理的说道:“当年的事,我们已经查的很清楚了。你们六个,”说完饶有兴趣的看着张韬的表情,继续说道:“还剩五个。”

  张韬察觉到杨御史的目光,鼓起勇气,抱拳说道:“大人,草民当年只是军中小小斥候,深陷险地,刺探敌踪,那是职责所在。当年所做一切,我等六人的确军命难违,也别无他选,请大人明察!”

  吐完这席话,张韬轻松不少,想着六子一家惨死,独眼有家难回,如今土狗乌鸦更是生死不知,自己家人现在想必也在都察院手里……想到这里,热血一涌,眼眶也微微红了。

  权衡之下,张韬咬咬牙继续说道:“当年江夏镇外错杀监军,是草民领命执行,也是草民布置设伏地点,草民贱命一条,死不足惜,请大人开恩,祸不及家人啊!”说完虎目含泪,正视着杨御使。

  杨御史柔声安慰到:“哎,说的哪里话,什么贱命一条死不足惜,都是为国效力,在所难免。”

  张韬被杨御史这话说的愣在当场,眼睛都发直了,心里想到“这他妈唱的哪出?要杀要刮你倒撂句准话啊,这云里雾里的。”

  但话已至此,张韬又鼓起勇气,回复道:“谢大人的恩,只是昔日无知,毕竟闯下大祸……”

  杨御史收敛笑容,截了他的话认真说道:“当年伏威将军擅杀监军,杀的正是如今左都御史兼太子少保汪青汪大人的家父,你可清楚?将兵在外,诱杀监军,自恃皇家贵胄,欺瞒君上!你可知这是何罪?”

  张韬又坠入了云雾里,杨御史竟把这等事情说与自己,又是监军,又是将军,又是少保,这随便哪个都不是他个寻常人能惹的。心里也不禁惴惴不安,知道自己深陷其中,已经骑虎难下了。

  张韬只得磕磕巴巴的说:“想必……是……是极大的罪。”

  哪知这杨御史轻笑了一声,反而安慰起张韬:“这事儿说到底,你们也是局外人,本不该遭祸。汪大人胸怀坦荡,也无意再追究。无论是当年的其他人还是你们现在的家人,都不会再有牵连,这你只管放心。可是现在有桩事情,需要你们去做。你……愿不愿意呢?”

  张韬一听话到此处,知道必定不是一般事情,但是授人以柄,也没有选择,只得点头答应。

  杨御史听他如此回答,呵呵一笑,随即正色说道:“如今,军报蓟州吃紧,君上又被那奸臣蒙蔽,竟命他复又提兵蓟辽,北抗匈奴。你说……总不能每次出征,都有监军死于乱军阵中吧……”

  “奸臣”二字吓得张韬腿都软了,同时也心下了然,想必是想让自己去做将军身边的耳目,监视将军。暗自悔恨,这造的什么孽啊!突然心中一个念头闪过“将军当年为何不杀自己灭口?不就一了百了了?”

  杨御史冷冷的喊了一声张韬,把他从思绪中拉回来,继续说道:“你家父乃是随先帝打天下的骁勇将士,你也是卫国戍边、歃血疆场的好汉,忠君爱国的道理,我就不跟你多说了。如今你那原来的伏威将军如今的北平王手握重兵,难免有些傲娇恃功。万一要是回来玩什么“清君侧”……这事儿,可就大了。”

  张韬心想:“这……这从何说起啊,将……北平王怎么变成奸臣了?”一脸木然。

  张韬的表情,杨永信一目了然,说道:“你要做的就是盯着他,他有任何风吹草动,哪怕是只言片语,也要速报于我,一字不差。你……听明白了?”

  张韬早已别无选择,这时却有个疑问“我曾是北平王伏威军麾下,是军中斥候还是王爷直属,如今又回到王爷身边,王爷难道是傻子不成?”他便慎重言语,把自己的隐忧说了出来。

  杨御史摆摆手,说道:“你做好你该做的就行,北平王知道你也是好事,起码不敢太过专断,你有都察院在背后撑腰,他能把你怎么样?”

  张韬想着,算了,他怎么说就怎么做吧,心中祈祷,只盼北平王安心收复失地,别起波折才好。

  这时他又说道:“大人,我一个人去?这消息找谁传给院内?”

  杨大人笑吟吟的看着他,竖起手掌,慢慢说道:“你不是还有一帮兄弟吗?据说那个叫黑子的早就已经在王府了,五个人,够了吧。呵呵……”

  张韬心中苦笑,点点头随后低头不语。

  杨御史又喝了口茶,不再看张韬,垂目用茶盖拨弄着杯中茶叶,热气氤氲中说了句:“再提醒你一句,所见之事,只与我一人禀报,就是你的‘吴兄’问起,也不可以说一个字,你懂我的意思吗?”

  张韬心里的‘吴兄’早就不是‘吴兄’了,往日笑语,回想起来也变得阴恻恻的。就算杨大人不说,他也不会与这虚情假意,心机深沉之人再有更多瓜葛。张韬很爽快的答应了。

  “你安心做事,我保你全家无事。你的那帮弟兄你自己去劝说,我想他们也没有第二条路可选了。汪大人之前跟我也说了,你们这是为国效力,未雨绸缪之举,你们用心,立功自有封赏。”

  说完他有嗤的一声冷笑:“你觉得汪大人成天没事做了,跟你们几个纠缠不清?岂不是瞎耽误功夫。”

  张韬心里琢磨这杨永信的话,觉得是有几分道理,汪青如今何等人物?跟几个小兵疙瘩反复纠缠?就算是杀父之仇,冤有头债有主,就算把自己和几个弟兄全杀了又能如何?

  想完这些。心里也算安定多了,便说道:“大人放心,小的知道轻重,自会按大人要求去做。”

  他想想还是强调一句:“我们几个贱命一条,还望大人放过我们几个的家人,我定当竭力去做。”

  杨大人稍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行啦,汪大人真要杀你们,寻个什么罪名不能杀?既然说了既往不咎,就肯定不会为难你们,但是,你们要好好做事,用心做事。”

  张韬听完,也算是放心了,抱拳道:“小的一定按大人说的,尽心尽力!”

  “方才我们说的话,只有你我二人知道。懂了?”

  张韬听完,连忙点头。

  杨御史随后笑着温言道:“来京城竟是吃喝,看过戏吗?虽是疆场儿郎,也要稍稍有点风雅之气。这几天闲来无事带着老婆孩子去看看戏吧,《斩黄袍》,还是有点意思的。”说完自顾自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

  “少游关西闯帝邦,董家桥前摆战场。鞭坠董龙董虎丧,扶保大哥做帝王……”

  ……

  张韬浑浑噩噩的从杨永信那里出来,那杨大人还在那里扮起了戏里的角儿:

  “‘看二千岁酒醉席前,趁此机会,将冲天冠、赭黄袍与他穿戴起来。三千岁、御卿看是如何?’

  ‘他若酒醒,问道此事,是怎样的回答?’

  ‘就说上苍所赐。’

  ‘好一个上苍所赐。’

  ‘来、来、来,与他穿戴起来。’

  ……”

  他仔细辩听,依稀听出那杨永信唱的是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典故,也明白了汪青和杨大人派自己去燕云的用意,既然明白,接下来也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