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燕秘史之一汉宫凶案 第十二章 赐新名 皇上给宜主改名字做法很奇怪
作者:辉梓兮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正想间,蓦闻公主续道:“此前,皇上的意思是从咱们府里接你入宫。现在皇上改了主意,要你今晚去富平侯府。到了明晨,皇上派人从富平侯府接你入宫。还有,皇上说你的名字也要改掉。皇上赐了你新的名字。新名中你仍姓赵,而名字是飞燕二字。飞燕的飞是飞翔的飞,燕子的燕。你可要牢记自己的新名字。”

  “飞……燕。”已被改名飞燕的宜主喃喃道。

  “是,你以后就叫飞燕。”

  “皇上的做法,想来是不愿让他人知道婢子是阳阿家的女乐吧。”飞燕顿了一下,又道,“皇上为何要如此行事呢?”

  “你别问我,我不知其中原因。”公主说罢,脸色越发黯淡,仿佛受到了什么打击似的。

  飞燕见状,早起疑心,忖道:公主神情如此古怪,莫非……莫非她已知其中原因吗?要是她知道原因,那她为何不告诉我呢?……呃,会不会是公主不相信我,所以才不告诉我原因呢?要是她不肯说,那我多问也无益……我只说一下有关莺儿的事吧。

  于是,飞燕便向公主禀告莺儿要随她入宫之事。

  公主颔首:“本主允你所请,让莺儿入宫。”

  “公主,莺儿是否也要改名字?”

  “这个……这个传喻的内侍倒没细说。不过,按本主想法,这个丫头也是应该改名的。这样吧,本主就给莺儿改名为成儿。成儿的成是成功的成。”公主说到此,心里禁不住暗想:希望成儿这个名字能给我带来好运。希望你们能帮本主完成夙愿。

  公主又续道:“你和成儿两人都记住,不要再向他人透露入宫之事。要是有人问起你们的去向,你们就说,本主开恩,放你们出府回家。”

  “诺。”

  “你和成儿就在我这里用昼食(午饭)吧。等吃完饭,你们再回去收拾行李。”

  午后,公主留下成儿打络子,飞燕先行离开。

  飞燕回到居处,很快收拾好了行李。

  她值钱的细软,大半已给了亲人,剩余的衣物不多,自然收拾起来很快。

  有了空闲时间,飞燕想起应该去辞别恩师李月华。

  还未入其门,就听到从屋内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

  “想来这琴声应是李姑姑所弹的吧。李姑姑教会了我抚琴,只可惜往后怕是再也无缘跟她一起练琴了。”飞燕心下感到无限遗憾。

  门被叩开了,走出来一个青衣妇人。

  只见妇人年近五旬,生得白净面皮,鹅蛋脸儿。左颊上有一道极深的刀疤,这道刀疤从她的耳际延伸到了嘴角,让她的脸看上去有些狰狞恐怖。

  要是没有这道刀疤,她能算得上是个风韵犹存的女人,虽然岁月留痕,但眉眼精致如昔。

  飞燕见眼前妇人正是恩师李月华,因道:“我是来向姑姑辞别的。公主开恩,放我和莺儿出府。”

  “怎么你们两人都要走了?”李月华把眉一拧,“莺儿倒也罢了,她本不是学歌舞的料。可是你……你却有极高的学艺天赋,不该这么快就出府。我现在就去找公主,让她无论如何都得留下你。”

  飞燕犹豫片刻,突道:“姑姑,我出府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

  “咱们进屋说吧。”

  等飞燕进屋后,李月华闩上了门,又斟了茶。

  “尝一下,我亲手泡的茉莉花茶,茶里还掺了蜂蜜。”李月华说着,就把一杯香喷喷,热腾腾的茶递给了飞燕。

  飞燕啜了几口茉莉蜜茶,甜甜的茶液立时充盈了她的味蕾。她倒吸了几口气,下定决心要把实情告诉恩师。

  “虽说公主不准我向他人透露实情,但姑姑是我的授艺恩师,自然与别人不同。”她顿了顿又道:“我把实情告诉姑姑,但请姑姑不要再转告他人。”

  “你放心,我会守口如瓶的。”

  “我和莺儿出府,不是回家,而是入宫。”

  “入宫?”李月华惊讶得目瞠口哆。

  飞燕颔首:“公主说,皇上召我入宫。因着入宫的人,可带一个丫头,我便向公主推荐了莺儿……呃,不能再叫莺儿,而应叫成儿。公主替莺儿改名为成儿,而我也被皇上改名为飞燕。”

  “为何皇上和公主要你们改名字?”

  “据公主说,要是宫里有人问我们的来历,皇上不准我们说是阳阿家的人,而得说成是富平家的女乐。我想,改名字也是要隐瞒我们的出身吧。”

  “这种做法太奇怪了。”李月华讶然挑眉。

  “我想,皇上这么做必有缘故,只是我不知其中的原因……”

  “提起皇上,我倒想起高姊姊生前告诉我的一桩事。”

  飞燕知道,李月华所说的高姊姊,便是以前当过宫人,后来又在阳阿府里管库房的高瑞芳。

  此时,李月华续道:“据高姊姊说,当年先帝弥留之际,曾让太子和皇后——就是现在的天子和太后当着文武百官之面发下毒誓,要求他们善待傅昭仪母子。若是违誓,则遭天谴。”

  闻言,飞燕眼睛一亮,“我现在知道皇上不准我说出自己是阳阿家女乐的原因了。”

  “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