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战明末之帝国崛起 第三十九章 毒窟窿
作者:豇豆不起油汗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治大国如烹小鲜,文治武功相佐乃成大业。

  这是天下枭雄们都晓得的道道,除南北朝及至赵宋据裂疆土乃盛文风,实为草莽治国之异数。从江湖起家坐龙椅倚重文人,而文武相衡却又非长久之计,以本朝文人士绅的做法,绝对入不了小犊子的法眼。

  赵九一直想知道这厮究竟是不是能融入这片土地。

  在归德府城以战练战也没错,到底是小看了官宦世家的忌讳,还有那无处不在的难看吃相;回山留范家货栈在身边当饭辙也没错,独独费尽心思还浪费人力口粮去掏空范家地底,以洪水垮塌货栈以为天灾就能给李闯栽赃不成,还是给窦家堡一个天大的难堪。

  搁给身边的赞画,就一句评论,狂妄愚蠢至极。

  赵九有心臭骂几句酸腐,管他是谁翻脸便敢撕条胳膊腿,扯皮谋划那是对敌人的仁慈就是慢性自杀。

  想来这大明的乡野真是不晓得啥是慢性自杀,便是这淅淅沥沥的小雨也慢悠悠的晃荡了几天,内外一干人等干瞪眼没法行动。

  快腿传过来的情报也不断传过来,山外的拦截队伍可就是李闯跟范家刀客,县城外的乱军溃散的势头越发大,放风引进山的队伍就越多。

  ,心说九爷的痞赖性子苦笑道:“咱都漏算了一事,便是那范家联合晋商大家的在此地黑市买卖。李闯屡屡想要出手那些古董,也得找他们来出手,难怪两边都没交手,果真是奸商强盗一丘之貉的玩意。这回县城外,山寨的骚乱也彻底打乱了李闯的部属,就是不知窦家是杂么打算。“

  飞鹞子道:“哪边在蹿使李二麻子也不用查,那黑市的货未必都藏在县城内,眼巴巴凑热闹的山寨无非稀罕吃喝,李闯以本地人仇恨富户的心态驱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窦师爷放任小爷离开府城便是有打算了,振武窜来窜去的,也想要吃大头呢,小爷怕是啥也落不到手的。”

  “前年大漠板升城黑市拍卖出两千多万辆白银的天价,京城的风声压着他们在中原举办,辽东也跑来凑热闹,大主顾也不愿千里迢迢去口外,这回跑到咱爷们的地盘招狼驱虎啊。”

  赵九并没接窦家的话茬,反倒对前景焦虑道:“再说宫中有人出价钱收购,那骆指挥使可是传话让咱接待,那布衣和尚也不是个善茬,归云寺给烧了,正四处找山寨报复呢,可别连咱的营寨都跟着遭殃了。

  范家到处收粮往北运,让李闯都没足够的粮食抢劫,劫掠此处货栈也算是寅吃卯粮吧,空盘子的中原让小娃子都看出来。咱杂么应对洪承畴的邀请,总不能让斗娃领着营寨出面吧。”

  那护卫总哨拱手道:“乡野断路,没个百余骑都不敢上路,暗桩店铺家户都难以单独落脚窝藏了,山中的前景堪忧。不知范家跟李闯交易如何,往后咱在也没法暗地吭声,别说山动地摇了,便是抢劫大户人家也没机会,李闯可是把老江湖道全给搅黄了。”

  这话直接点出了众人的困境。这如同草滩里的毒蛇,没水这草滩就干枯易燃,那蛇窝没法窝藏,鱼虾都没得吞,再说伤人的机会也没了,草滩里没渔人来往了,反正就是废弃了。

  还有些话没法说,那就是赵九得把十八山寨的弟兄们给安顿好,不说大鱼大肉管够吃,那粗粮馒头饼子可少不得,隔三差五的荤腥也断不得。

  精简山寨可是让新生代人手没法混了,不壮大不抢劫,走趟的苦倒是常吃。反正是给外来的店铺当伙计,赵九不声响的想把人手融入正当生意上来,在山里开设集市,到底是盘子小没法利润。

  赵九多年积攒的古董也差不多贩卖殆尽,那官场的动静是一年不如一年,好东西可就得在乱世倒腾来回。李闯抢劫,可就是乞丐进大宅院,那泔水都是美着呢,好吃的也没填饱肚子要紧。

  让从没露面的小爷领着新一代的营寨犹如把没动筷子的碗盘给倒进猪嘴里。可惜李闯和洪承畴的邀买真正是皇宫的泔水,没啥劲道。听说那内官还把御膳房的饭菜给倒贩出去呢,李闯的清平朴素做法和洪承畴的金贵堂皇的气派都为爷俩不稀罕。

  大宅院古董被各处营寨倒贩出去不少,各处山寨的管束混论不堪,自行其是的更多,九爷的名头也就差不多剩下个牌位了。而打劫黑市买卖那可是与天下商道为敌,黑市牵连天下大商帮。

  赵九没吭声,没听过困龙入海之言嘛,老子舍了归德府去征讨,天下还有谁能挡得住爷,南洋当皇帝都不是问题。

  正经跟李闯的人海开展,还不如躲到山里养老去,宝刀不老人已至中年,五十知天命的说法让多少枭雄黯然,人还真不能前知五百年,跟天道斗能累死自个呢。

  那犊子奉行所谓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之言,说起来不错,可是谁愿意种地刨食呢,人心变得都稀罕外快,就说招募来修筑水坝的灾民,抢夺伙房卷席逃走的动作也是不少。

  在这方圆百里的山沟,赵斗十五开始屯垦,那千亩山田重番薯番米,便是那鱼塘也蓄养异种大鱼,那下酒的花生米时分可口,县城的酒楼也屡屡前来收购,便是那范家客栈也抢购外域吃食送回老家山西。

  这厮还偷偷打算种植啥烟草罂栗,风闻江南士绅最喜此物,按照那本草纲目所记载的提炼之法也有不少地方自制,江湖道上的走贩此物可是价高。

  前朝大唐至宋时期,罂粟花还是当时园艺中的珍品,李复曾赋诗《种罂粟》曰:开花如芙蕖,红白两妍洁。开花所结粟粒称为御米,可用来煮粥熬汤,调肺养胃,被称为佛粥。

  《旧唐书·拂菻传》记载,乾封二年,遣使献底也伽。夏德的德国学者解释,“底也伽”是一种众草合成之药,是上古及中古时期著名的含有罂粟成分的万能解毒药。

  宋代人将罂粟米和壳子研成末,加蜂蜜制成药丸吃,或熬汤煮水加蜂蜜喝,被当成治疗痢疾的特效药。

  南洋之暹罗、爪哇、榜葛赖等地多产乌香(即鸦片),并不时作为贡品药材贡献给大明宫中,如泰国即一次入贡三百斤之多。

  赵九久在锦衣卫供职,明皇宫吸食此物早在三百太监下西洋时已出现。王玉海在《续绀珠集》中记载,郑和之徒自西洋携回“碗药”,当时太监多嗜之。按说此时还没啥大乱子,宫禁森严中提提神也算不错了。

  按徐伯龄《蟫精隽》称,海外诸国并西域产有一药,名‘合甫融’,中国又名鸦片。味辛,大热,有毒,主兴助阳事,壮精益元气。大抵看来是按当壮阳药来使唤的,看来那清代的俞燮《癸巳类稿》认定朱翊钧中乌香之毒也没错。想想大明朝政有一班瘾君子能有啥好下场。

  此时朝廷对于乌香进口还是按药材类来征税的。万历十七年(的《陆饷货物税则例》规定,每十斤鸦片纳银三钱。康熙二十三年,海禁弛,鸦片输入增多,但仍作为药品,每十斤税银增至三钱。

  直至成化时,乌香在大明各地供应还相当有限。因此市面上价格昂贵,竟然与黄金相等。这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海运贩运此物的也不少。

  其实赵斗最初的本意是在临阵时分混乱范家货栈阵脚,急躁冒进做法确实让赵九心惊肉跳,以天下人的生机损害也会让天道拒绝帝命继承大统。

  本来赵斗觉醒的记忆部分中,自然有禁烟的典故,那种**论可不就是东亚病夫的根源嘛。可惜他手中之物有限,不然以这厮的疯狂劲,没准真要把天下给搞混乱了,想来安插进李闯营寨给火头营下点这玩意才是最劲爆的。

  那辽东的萨满有昏迷术,便是借住此物达到天人合一,窥探天机颇为了得。辽东烟草虽是严禁,但上层禁不住,苦寒之地,烟酒少不得。赵九想要垄断辽东的烟草生意,没想到赵家郑家海船日益庞大,海运的路艰难啊。

  这黑市屡屡有拍卖大烟的动静,成色好还斤数大,这老烟枪的分布却是各有特色,江南士绅吸食烟膏,体弱空虚,这北地却吸食烟草,解闷提神。

  赵九只能用六个字形容天下:毒窟窿,堵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