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战明末之帝国崛起 第四十九章 再战哨骑
作者:豇豆不起油汗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兵法云: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

  塞外草原的兴衰事关中原边疆线,当初这长城也是老赵家想出来的,始皇帝连接三家成万里长城,扫荡六国的秦军也奈何不了这些来去如风的骑兵,往后的雄主们也就能在这条红线上折腾,是不是这画杠杠也是老赵家的专利。

  史上汉武唐皇燕王时期铁骑尚可碰撞冲入草原,但有一条大漠骑射乃是代代人人教习,汉地守城之法也不过是墙上墙下拼人命的老格调,反正搁给赵某人看便是大明火器上城也不过如此罢了。

  自宋以后,中原人的好斗心是越来越跌份了,燕赵江淮吴越武风渐淡,西北楞娃倒是狠劲不赖,颇有当年赵宋西军的范,这一点老陕滚刀肉可作证明。

  大漠轻骑纵掠,靠的就是这些马匹,秋高马肥之时才是南下的正当口。若是没有这些马匹,几千里行军当真是累死他们,别说卷带丁口财货出关。崇祯九年那会阿奇格将辎重殿后,这大明愣是没人敢劫回,这消息着实让赵斗大骂三日,差点吐血,他自知这是没趁手人马抢一笔横财啊。

  隋末乱世北方割据势力多以突厥为援,无非是许以重贿。不说这赵宋的岁币,这大唐高祖不也重贿突厥,偏偏后世都骂我老赵家呢。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以八千骑兵南下,长安启用回鹘骑兵和沙陀骑兵破阵,才挽回颓势,你说说,汉家好汉都在哪呢,南明时期有人东渡日本借兵,还有救援西欧教皇的,骨气啊骨气啊。

  辽国铁林军、西夏铁鹞子和金国铁浮屠算是和赵家同时期的响亮骑军,可惜还就是玩不过蒙古铁骑。等到大明成祖北征扬威,可结果呢军马损失无数,国力消耗无数,马政日渐破败,边镇军马补充始终不足,严重制约骑军发展,大规模的骑战对冲没有出现,就是明军缺马,大抵守城为主。

  说起来这茶马互市也有衬衫换飞机的效果在内。本朝茶马互市不就是做军马买卖嘛,这也算是怪事,相互防备着,还得武装对方,互通有无,民生与边防孰重,向无定论矣。

  宁铁骑算是明末名号最响的骑兵,却也不过万,至于高闯万余骑军,以赵某人估算能有三千良马都算不差了,加上骡子挽马大抵上万都算来去如风了,不过坏在骡马没法休整养膘,不然还能败死。

  天下最诡异南北朝的白袍将军陈庆之,七千白袍神兵一路北上,不到五个月时间,摧毁北魏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路纵横驰骋大战四十七场,每战皆胜,连拔城三十二座,直至最后攻陷北魏首都洛阳。

  探口气也只能说陈庆之神人也,大体来说当时重甲骑兵横行无忌,这年头除非良马品种不比前代外,这兵仗局太黑了,前世高启潜不给卢象升补给就是其溃败的诱因。

  战马阉割也是漠北和辽东提防中原的手段,安史之乱可有母马引诱敌军马群逃走之事,当然从历史长河中来看,马种退化也是阻碍中原骑兵发展的最大原因。

  赵某人捉摸着自个统带两千人能否对垒一万满蒙铁蹄,能存五百就心满意足了。

  脑子里面过滤了一遍历朝的骑兵,也就唐朝陌刀阵不惧骑兵,后来的岳家军大破拐子马。

  估摸着上百好马,不要岂不可惜。

  火把光中的骑哨服饰杂乱,但大体上是漠北装束,夹杂口外的咕噜声,铁匠苦笑道:“他们说一路上失踪的哨骑莫不是汉地归顺人,那三汉狗不出来,莫不是发财偷跑了,或许给明人报信去了。反正他们吵得很厉害,谁也不服谁。”

  看着庄门外大咧咧扔下马匹急忙忙奔进庄子的十余个马夫,铁匠摇头道:“他们说特木尔大人此番是来查抄晋商库藏的,这庄寨没有烟气味想来是没人,咱也进去捞好处去。后面的争论就没啥了。”

  赵斗哼道:“他们杂么得知此处库藏尚且不知,但放着他们出去,小爷可不答应。他们把多余的马匹留下,后庄门出不去,咱就在这前庄门阻截吧。”

  戳眼废手之用的大把筷子抛着玩,也不管身边几个人的难堪,就这点人接仗也太大胆了吧。

  看着火把光中,翻墙破门进院子的鞑子,赵斗觉得机会来了,若是再拖延,这些马匹也保不住了。

  挥挥手,几个人将马缰绳解开,都给赶出岔沟,往林子躲藏,沿途见过死人白骨累累的人,谁会惧怕乱坟岗呢,这些马匹没有粮食就可以吃肉了。

  赵斗和铁匠拿着套马索留到庄门内的街口,这套马索是鞑子哨骑的必备物,出来的时候赵斗就顺便挂在脖子上,在街口俩边的拴马桩上上下绕了几个回来。

  由于没有人烟,屋里面自然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纷纷骂骂咧咧的出了街门,对上没有生气的村子,怏怏而退就这么过夜也是在小看他们的荷尔蒙激素了,街巷上吼声不断。

  庄外战马的嘶吼引起众人注意,迅速集中跑向街口,冲着火把光,二人一波就六只箭,几声惨叫,有四五根火把掉在地上了。

  赵斗站在街口正中,又射了三箭,一个翻滚就又回到了墙后,搭箭上弓,一转身对着街上又是三箭,铁匠的箭法就有些死板了,站着射也慢,亏得赵斗拉了他一把,不然真栽了。

  看着冲过来的鞑子,连赵斗都纳闷,火把扔了啊,那不是给自己当靶子吗。

  不料这些人的反应速度也快,掩护前面的冲,后面的接连放箭,铁匠就差点吃亏了。

  此时冲到街口处的人却碰到了绳子,绳子半人高,刚好把人翻个身,重重的落在街面上,这可是青石路面,有四个人翻过绳索就躺在地上,赵斗抽出身后半截子墙上的砖,啪啪的接连四砖,一砖一脑袋,干净利落。

  估摸这这前后箭箭不落空的叫声,加上这四个倒霉蛋,剩下三四个左右的鞑子了。

  靠着墙向里面瞧瞧,剩下的几个也都藏起来,中箭没死的还在哭喊,据说这鞑子的箭射石不卷,精工细作,箭头是三棱镞,若是射入身体,拔出的时候扯皮带肉,极是歹毒。

  赵斗估计要近战了,拿砖继续砸这几个没死透的,不时瞅瞅街上,这种黑天里面,火光是最好的靶子,不过除了地上的火把外,就能听见几声粗重的呼吸声,还有那些哀嚎声,赵斗也不好判断藏身的地方。

  估算自己放了九箭,铁匠放了六箭,绳索放翻四个,难不成只剩下一个了,这命中率一太高了吧,连赵斗也不相信,除非是密集的人群这三箭回回都能命中,否则的话很难。

  赵斗继续等着呢,这时候比的就是耐心。

  很快街上有几声惨叫声传来,煤工和木匠的声音也传来了。

  俩边搜过来,没死透的都给用标枪钉死,原来木匠不放心,出来接应就看到这一幕,回去找了煤工几个人摸过来,解决了剩下的,这几个家伙趴在地上,煤工和木匠翻墙进了院子,从里面杀出来的。

  官无府邸,城无官管,不然有这么些首级,盛世封赏自然不差,不过现在文官手里笔墨划拉,也就不知功在何处了,汉武帝时期云中太守魏尚因为六个首级的差误就被下了大牢,这就是文人官员的厉害。

  铁匠去坟山接应回马匹,好在一路死人堆里面滚出来的,都没吓着,坟山四下树林广大,藏些马不在话下。

  计有八十五匹良马,马步硬弓有近百张,百袋箭囊,开山斧、投枪、狼牙棒、弯刀等杂式兵器不少,驮马行李更是丰盛。

  黎明时分,铁匠就督率众人清理马粪蹄印,至少不能把鞑虏引进杂工院,把强盗引到家门口那还了得。

  马厩是运煤车队调理牲口的地,山泉草滩俱全。而在成排的窑洞大院里,伙房的香气若有若无的飘逸着。

  只有铁匠独自对赵斗道,坟山似乎扎有马帮那批人,似乎还监督大批黑衣汉子在连夜收割,难怪在庄内找不到那批人的踪影。

  赵斗道:“趁着秋高气爽,抓紧收割农庄,总不能便宜外人,也好让这帮小子晓得粒粒皆辛苦。”

  藏匿煤窑远非长久之计,能把控庄寨内外才是正经,抢夺城外秋收才是重头戏,收拢流荡城内的灾民,组编军伍,用人命来铺出一条大道来。

  先要筹够足够的粮食才行,地仓事关重大,不能泄露丝毫的。

  至于县城的命运不是它能够拯救的了的。

  想想还是利用现有人力躲过这一关吧,骑哨侦缉出探虏骑动静的人手还得刷一刷,有九成伴随的骑射功夫重粹就是白纸,眼下战马只能精料喂着,不然一掉膘就废了。

  以战养战,以战练战之法也是一条道,从虏骑手里夺这是唯一的办法,在城里闹事,那就是火上浇油,那么吃嘴的,养活不起,也压不住其他数波的流民群,人数众多的流民多是以宗族乡亲地域聚集一起的,很难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