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战明末之帝国崛起 第五十五章 秀才说边事
作者:豇豆不起油汗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正经的盛京八旗军的旗帜可是分明的狠,自打前年阿济格扣关,京畿地带传这伙人要多凶有多凶,但要说个四五六来,就有点扯,要说如何应对那就更没话头了。

  而这伙人甲胄旗帜混乱,愣货们还有人将他们看做是逃荒的边民,难不成是宣大镇的溃军散勇,反正这消息有一搭没一搭的,都是半路的糊糊话。

  通事秀才瘪嘴道:“正经都算不上军伍,行则结伙,战则纠合,行前先定好财货分配章程。反正背后都有这些漠北达部落的头头脑脑,就是那元廷后裔林丹汗的婆娘都给汗王拐进后宫了,满蒙亲上加亲,板升城的汉人跟盛京的汉人都叫着劲争宠,有一条,板升城的白莲余孽在中原的勾连很复杂,便是白莲宝藏自打赵宋就有流传,谁都眼红呢,漠北图谋远大呢。”

  铁匠一票人哈哈大笑,李虎打趣道:“想来盛京汉人勾斗甚是厉害,连你这秀才都得使劲打探谋划,亏得你秀才公熟读野史,不然也难以脱身大营,亏得碰到咱相救。得,就给咱当账房总管师爷吧,说不得此番斩杀个千颗虏酋人头,这功劳也够咱们混个千户把总了,便是秀才公都能混个县太爷当当。”

  赵斗微微一笑,李虎都看得出来,这秀才很聪明,想以东奴北虏的情报来换份家产,却不好明说,以白莲宝藏说事,所谓见者有份,何况咱首功给大伙弄身大富贵呢。比那帮明抢横要的主,还算比较文雅稳练的。

  当然是不是想要回头拉拢咱投靠盛京那是另外一回事,大家都有戒心也是应该的,何况这秀才明显是被打磨了菱角,没有中原这些活祖宗的盛气凌人,出谋划策足以。

  秀才公暗自骂几句,这个楞娃以救命归明的恩情搪塞了分财货的话头,画个大功劳拉拢入伙,这委身盛京的罪名就是最大的把柄啊。

  苦笑道:“保境安民乃是吾辈之所愿,这千颗虏酋人头足以惊动皇上,这内阁的门路和宫中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要晓得,前年张凤翼督师畏战自杀,诸位好汉非军镇标营乃至巡抚标营,这大功可就打脸了。哎,当官就得疏通门路。”

  一句话把众好汉的雄心打到粪坑里去了,赵斗大笑道:“这县城乃至府城都需要功劳吧,先混个官身再说,上达天听还早呢,再说咱爷们未免稀罕这功劳,爷们做事但凭本心,救死扶伤那是大夫,匡扶天下那才是咱江湖好汉的本心,做人要晓得天下苍生乃是皮毛依存的关联,百姓都没了,咱还炸谁的毛刺去。"

  通事秀才苦笑道:“少将军果真是心存天下苍生,学生心歪走岔道了,往后定当效犬马之劳。”

  他娓娓道来,讲了一大堆文人间的故事。

  自大土木堡变乱后,这边镇局面时好时坏,有心人就说:“本朝边策以墙防盗,未免不如汉唐武功,然汉唐盛世区区百余载,我朝阻挡边墙以外,距今有二百余年,然中原未有这数十年惊变,中国无人焉。”

  这话自大袁督师被冤杀后,少有人问起,变乱也乱了士绅们的心底,恍然如乱世,恍然如地狱,圣人之道不存焉?其时有批评者曰‘宁坐视社稷之沦胥,终不肯破除门户之角立‘风气,党争政见不一则为敌的做法是遍地。

  复社张博名声最盛,主张以圣人之道制服边患内乱,时人问之:“何为圣人之道?”

  其答曰:“政清人和何来边患民变,铲除阉党罢黜昏庸可矣。”

  天下大惊的是其联络天下文人议政,

  赵斗记得老爷子听闻后评说,文人动辄言圣人道,可知霸道为何物,可知衙门二字如何写,动辄以操纵朝政来治世,未知朝政把柄乃刀柄也锄柄,只管催粮不管练兵,洪武旧制都变味了。

  现在心里更是哭笑不得,向来只管把朝野品评一无是处,管杀不管埋,咱可得自个改变文人阶层呢,那盛京的范文程可就是大明秀才,咱身边也有个秀才,咳咳那就比划比划吧。

  眯眼养神的赵斗道:“秀才公也不妨想想那范文程,他能匡扶东奴,你也能相助咱做个救时宰相,气死那汗王黄太吉。”

  愣住的秀才公连喝几口茶,他更晓得老陕流贼身边也有几个落魄秀才,到底是没见过盛京的经营,这眼见还真不如咱,不过个娃子也是个愣头青说大话。

  咳咳,继续讲漠北故事。

  在本朝国初,大漠诸部落南下大半是为争夺粮食、牲畜、各种财物、掳掠人口,但其逢壮者皆杀之,少者与妇女皆携去为奴婢,甚至与明廷以物易物,以人口换粮食。

  这生意做的可是一本万利。说起来也是洪武皇爷遗下的祸根,没汉唐的雄心,不稀罕那砂石沙子地,守着关内地够种就行了,好在轮到燕王朱棣又出一招延续大明,迁移京师还亲征漠北,也没奈何永除后患。

  偏偏后期那些文人言官动辄以祖制说事,不思变革抱残守缺这是读书人的普遍心理,石墙百年也得修补不是,何况国事呢。

  本朝宣宗以后,边防不力,掳掠人口日盛,甚至搜要各种手艺人,想来也会享受了。

  白莲教变乱失败后多数人为躲避官府逃出塞外归附蒙古,再说这嘉靖年间有大同边军三次哗变,叛卒多逃亡出塞,其境内汉人人数日渐增多。

  虽然被掳汉人多有归乡之情,然蒙古防范严密,虽有归正之人逃至边境,边关墩军以为奇货,往往执杀伪首功,南望豪泣边塞不敢近者,偷空逃入被抓,多被视为虏谍,遂断其归乡情。

  正德年间的边军军官猴儿李被俘后投降,被重用,后明军俘虏的人称猴儿李在虏营成为平章,诸部落皆听其号令。

  这大漠重用汉人,派回内地的间谍得到情报的大的使其统领人马,次的不失有妻孥牛羊之奉,这使得贫苦汉人安得不弃此而就彼为之耳目以求利益,这境内许多汉人都有妻室,聚有财物。

  嘉靖时,汉人邱富、赵全等教导蒙古诸部落制造云梯冲杆等攻城工具。说起漠北往年,彼无他志,唯遣间入境窥探,几句小村庒掩取之,遇大城堡皆远之,不敢辄近。自全等教以攻取术,多诱华人为之工作,利兵坚甲,云梯冲杆,尽其机巧,而延边无坚城矣,避实就虚,而诸镇疲于奔命矣。

  您瞧瞧,这可有当年西夏重用汉人治国的架势,汉家祸乱,还真难说不上是非,多半是援引献策之人蛊惑。

  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己而搏,没啥说的,凭啥你能富贵,咱不能呢,好吧,爷换个地去折腾,杀个回马枪不是锦衣归乡的嚣张嘛。这是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历来上至公侯豪杰之辈,下至贩夫走卒都是如此。

  自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周游列国,遇良主则就,这吴起不也辅政数国,都是不得志而远走,当初蛮荒楚国不也有吴起相助嘛。动辄扣个汉奸帽子,那大唐皇室血脉还有胡人的份呢,再说本朝没出嫁皇室之人,就是严守胡汉本分,现在那李永芳都是贝勒阿巴泰的女婿,这杂么说。

  要真说起来,这大清里面还指不定有谁是老赵家的亲戚呢,是那种隔了几百年的十八弯亲戚。

  赵斗一口茶差点呛死,丫的,这秀才可真是能扯啊,莫不是这小子也是个走邪门歪道的异端才不容于科举之路。

  而这秀才微微一笑,果然这盛京的流传不假,赵九不在折腾辽东也怕坏了那些叔伯先祖的风水。

  咱继续叨叨这漠北的事,话说这万历三十一年,那大漠圣主后裔达延汗第八世孙林丹汗在十二岁时继承汗位,称呼图克图汗,但中原成为为虎墩兔,未免有点嘲弄小觑的意味。但人家手腕厉害,各部一度都臣服不敢抗衡,可当年不也是打不过俺答汗。

  就是那早先年的顺义王,什么封贡,那是人家晓得见好就收,咱打不过人家也就顺坡下台做生意,人家不过在漠北领有三万户牧民罢了。

  再说草原倒地没中原物产丰盛,被辽东老奴联合那些有异心的逼台,这便出现了老西儿商帮最紧张的事,明廷联合漠北察哈尔汗王打压科尔沁各部跟后金伪逆。

  你可晓得这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系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便是当今盛京汗王的妃子。

  我思量前汉有匈奴外甥的说法,这在本朝就没个漠北外甥不成,怪哉啊,怪哉。

  本朝也算多灾多难,崇祯八年车厢侠大战流贼,胜的快败的也快,悲喜两重天,再说这林丹汗在疾病中抱恨终天,死于甘肃大草滩,追随他的蒙古部众失去方向,纷纷归附后金。

  众人叹息一番,敌人的敌人不是对手,也能拉拢呢,现在可好,单挑了人家女婿舅子。

  秀才继续道:“听说林丹汗妻子苏泰太后与其子额哲见大势已去,献皇帝国玺归附后金。去年,那汗王在盛京会见大漠诸部,大漠十六部四十九名王公贵族与满蒙汉文武百官可谓济济一堂。

  代善代表满洲、额哲代表蒙古、孔有德代表汉官,捧满、蒙、汉三种文体的表文,宣示曰:我皇上,咳咳这黄太吉应天顺人,聿修厥德,收服朝鲜,统一蒙古,更得玉玺,符瑞昭应,鸿名伟业,丕扬天下。是以内外诸贝勒大臣,同心推戴。敬上尊号曰宽温仁圣皇帝,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德元年。”

  赵斗怒道:“他黄太吉以为他是谁啊,想做满蒙汉之主,以为小爷能认不成。还有这什么狗屁都元帅孔有德,能代表我中原万万人吗。他怕是暗地里还准备分封老陕了,各路探子明里暗里拉拢江湖豪杰,你若返回岂不是又能升官了。”

  瞎了一跳的秀才公,连连摇头:“咱光棍一个,没家眷在辽东,有也是旗主赏赐的丫鬟侍妾罢,就是监视拉拢之意。能入关,那也是咱通晓地理、算账,身边还有十余骑包衣跟随。”

  一转念间,就晓得这厮发怒,不过是振奋人心罢了。

  叹气道:“眼下边墙之外是一家,挑个地出关南下多简单的事,闲的发慌的牧民也披甲带箭随从南下,要晓得这大漠皆可弯弓骑射,披甲后具是兵士,打仗乃天生的,各位爷可得悠着点。”

  本以为传国玉玺能引起赵某人的兴趣,没想到这小子竟然神色安稳,怪哉啊,这白莲传信,圣子北上,教中人得多多相助啊,这小子气度心思不凡啊。

  且说这传令兵进不了门,就急报了这统领,统领此时也不急,这县城打下来还看得上那些粮草财货,笑话。

  本来就是合伙的,是各部手下私下组成的扫荡军,和跟随大营的蒙八旗比起来差得不是一节,如今满大爷们八路进攻中原,这大明未见多少抵抗,都缩到京师去了。

  “许是这伙人私自押走了这些东西,哼哼回头要向主子禀告一声,要狠狠的抽他们几鞭子。”

  他自晓得,这要是跟着那些满洲大爷,攻城之后,封赏自是不如自家去做买卖,自个私下抢掠的就看各自本事。

  这大营也不是傻子,明知这些草原枭雄们出工不出力,可也不敢明令他们交出那些奴才们抢的东西,惹急了这些草原,啥事也说不准,合伙攻掠大明才是上策。

  岳托更是看重明军降军,引得八旗内部不满之声时有泛滥,这个老好人更是不会多言语,两红旗是垫底的,交好还来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