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战明末之帝国崛起 第六十二章 夜议搜库
作者:豇豆不起油汗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总管师爷摸着光头,瞅着十余个丫鬟带着弓箭长枪拉着獒犬抱着猫咪溜达,压根不顾及大片大老爷们的反应。

  直摇头道:“听说皇宫设有猫儿房养宫猫,猪肉靡费无数,这世道畜生比人都强啊。”

  李海通自是晓得郭府的声威,不敢接话头,赵斗哼道:“犬守家猫守粮,一内一外尔,至于内宫不过是叠床架屋捞油水罢了,至于你蛊惑人心嘛,盛京鼓噪伐明那套趁早换了,鼓劲讨伐东奴北虏还差不多。”

  顺手塞给一页信纸,“巡山营挑选善走山岭者,游骑营挑会骑射者,守备营挑选长枪手、刀盾手,会算盘识字者入账房,会养牲畜的老辈划入长工院。余者师爷好生再捉摸,防守要立个架子出来,赏罚章程分开民夫与军法,巡夜点卯,省的乱成一锅粥。”

  李师爷摇头道:“恕学生直言,这营头上下还是多用贴心人,一旦骚乱可就费周折了。”

  巡营的铁匠哼道:“官渡孟德烧乌巢,枭雄明智;祁山孔明愁困粮,军师失策;乱世贼人抢大户,吃他家穿他家,啊呀呀。”

  几个丫鬟大惊失色,低声道:“杂么都是流贼吃大户的心思,咱可是进了贼窝啊。"

  "小姐,这逛山谷跟逛自家似得,还真把自个当压寨夫人了。”

  郭大小姐淡然道:“一粥一饭,羞死男儿身;一家一院,愁倒巧妇锅。乱世不就是为一顿饱饭,一个个挑三拣四的,那粥棚的刷锅水也抢着喝,跌什么面子,跪在俘虏营里抢狗食,又杂么说。”

  铁匠拱手道:“诸位这是闲逛呢,不妨早前面山庄走一遭,挑个套院安顿也比在这地墙。不过有一条,虏骑随时可能来临,若是胆小就莫去了。”

  牙尖嘴利的丫鬟回敬道:“怕我们吃闲饭呢,瞅着你们一个个耍长枪,缺弓手射马吧,想拉大小姐当个免费打手呢。”

  遛马的长工哼道:“丫头,莫以为赵家堡拉不出弓箭营来,你家小姐的铁弓也是我家老爷送的娃娃亲信物,我家小爷的家底还能没你家小姐的份,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呢。”

  恼怒的郭大小姐哼道:“老头,你家少爷穷困潦倒跟大小姐我讨吃喝,装着不认识还是自卑不敢认,这会做了山大王还坐视老岳父失陷贼营,这又杂么说,赵家堡的好汉,也不过如此罢了。”

  长工哼道:“丫头莫要胡说,朝野积弊受祸这生员学变鼓噪久矣,此番郭府不与诸多乡宦共进退,若说受祸虏骑那也是瞎眼的大家生员之罪,来日老爷子提调女婿解救满城,这说道可就多了。”

  “借刀杀人,不过这帮酸儒确实该吃顿苦头了。”嘀咕的大小姐掉头而走。

  好吃的李师瞅着晌午饭榜单:菜粥加一两肥肉块,一小队一海碗油泼野菜、一海碗凉拌鱼肉丝。

  愣了半晌道:“葱花油沫子拌野菜,萝卜拌鱼丝,我说梅爷,这少将军是要拴住咱的胃啊,变着法做菜肴,民夫天天下馆子,回头还得收饭钱啊。”

  梅爷懒散道:“师爷有所不知,谷内要修墙盖房,还要伐木打草,而出战青壮大肉老酒,各队民夫有怨言啊。何况财货聚拢,分财回乡的谣言不断,搜检私藏也得加大力度,说不得就要杀头立威。”

  师爷苦笑道:本地的市井小民,十分扎手,跟本城乡宦是狗屁的绕弯弯亲戚,留着吃白饭又不成,赶出去又怕寒了众人的心。”

  他心里很明白,这小子军伍还未操练成,做事还算有些人情面,等到编练各营头上路子,刷选丁壮是必然之事,这可不是朝廷养闲人。

  私底下李海通也言道:“京畿前年被蹂躏,今年按那些汉家走狗所言,怕是有二十万大军入关,加上跟随的牧民之辈,三十万都打不住。各位有命被救做活换饭吃,莫要以为自个是三头六臂,想发大财就出山拼命,老夫身边这票武师也不敢轻易交手,此话只说一遍,逃走被逮回来,该咋就咋,莫说老夫不讲人情。”

  编练诸军晌午饭是一斤烧肉拌海碗米饭,外加肉末菜帮汤。晚饭则是半斤烧鱼加烧饼米饭,还有猪肠汤。

  老掌柜和伙计也觉得赵某人太过仁慈,雇长工的吃喝也不是这么个吃法。

  谷内野猪膘肥凶狠异常,四五百斤的皮糙肉厚,长枪阵也奈何不得,冲撞盾牌使得数人吐血,黑脸的赵斗差点要狠揍一顿这群人。

  众人往日吃喝没油水的希汤也罢,偏偏吃肉吃出得瑟来着。

  “从小到大都没这么吃过油盐,这一海碗油泼野菜,怕是够咱小家户吃个把月,这盐比那土盐味更劲道些,这肥肉比那猪皮香熬油剩下的油渣香多了。“

  “这要是在家,老头子肯定要骂声败家子的,便是老娘都拿擀面杖赶婆娘了。”

  “香,就是香。逃荒路上有顿煮蛤蟆炖菜蛇都算下馆子了,还跑到那富户人家的猪食槽子和猪抢食,老财主家的上坟贡品也吃过几回,有一次差点被看坟的打死,哎。“

  ......

  饭后喝汤不禁喧哗,大家各抒己见,当然不能太离谱放肆煽动众人。

  梅爷笑骂道:“贱骨头,吃不好哪来力气干活,山外那么多良田,不赶走鞑子,你敢种吗。”

  长工笑道:“来年屯垦成军,每月的粮饷到手,怕是不稀罕兔子,猪羊也可劲吃。”

  点卯分饭后,这李师爷才独自打饭,对上这群可劲拉拢的废话不感兴趣,摇头晃脑道:“前朝赵宋有《食猪肉》的试运,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大帐本记载:崇祯十一年,十月十日夜,自城内夺虏骑伙房猪肉扇两百余,活猪近百头,鸡笼一百四十六。

  李师爷这心态也慢慢变了,

  饭后,操练开始进行阵列刺杀以及刀枪对练的操演,甚至使用双层铁甲刺杀试炼,总之要让众军知道战场的残酷。

  倒是马帮送来三百多两家妇女,扔下话:“久闻归德府野道士仗义,特地送上三百小媳妇,这做媒的钱可别少了。”

  守在村口的两个赵家家将一脸古怪,这算啥事,闻讯的吴庆云冷哼道:“你们马帮做的啥糊糊事,前脚跟虏骑做买卖,后脚跟咱做买卖,买空卖空啊。老实说,林老鬼没让她们混进来捣乱吧。”

  送人的三头领冷哼:"我白莲收留的一众侍女,也是林老鬼能掌控的,给你透个信,是夫人是想抱孙子了。不过呢,林老鬼确实相见小爷,至于那边的狗头世子杂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吴庆云哼道:“我说,窦夫人给说的娃娃亲可就在山里呢,你们这是给添乱呢。”

  这几个混俅竟然溜走,“混账,竟然偷跑,我家小爷来了,哎,跑得比老鼠都快。这杂么给小爷交差呢,你们几个老家伙也说说。”

  瞅着几个老伙计都摊手,怒道:“好生盯着,别让林老鬼闯进来,我去找老长工说事,至于那郭夫人那边,还得等窦大小姐亲自前来了。”

  将军陵地厅内,二头担心道:“九爷至今不肯与南边和谈,那位阴毒世子在此,这林老鬼屡屡让咱传话,圣女咳咳,夫人也让咱两边帮却是何意?”

  隐藏在黑袍中的帮头哼道:“斗少爷横推千里,怕过谁,昨夜那林老鬼都没敢出手,那傻愣世子还玩江湖规矩,真是不自量力。夫人想卖了南边,就这么简单,临安府拉拢也不妨让咱混点饭钱不是。”

  上气不接下气的三头领窜进来吼道:“老大坏菜了,窦夫人选定的妃子就在庄内,咱奉夫人命送进的侍女杂么办,这将来正宫娘娘还不记恨咱。”

  大头领、二头领面面相觑无语,这话头还早着呢,那也是正宫夫人选妃,这窦夫人算啥。

  巡查完农庄的牲畜,长工提着食盒等下酒菜送到前庄看望老伙计,谁料想,四方围楼的天井正剑拔弩张的。

  “我当是哪路神仙啊,你老教头潜进来,是钻狗洞呢还是飞进来的。”

  瞅着林老鬼不客气要打开适合,长工不咸不淡的又道:“少爷亲自调制下酒菜,想你你老儿也久闻归德府的番菜之名,这回你可别蹭吃,别说啥狗屁面子,宗府令主来了都没用,没乱棍打出来都算念着赵家同宗的情分。”

  林老鬼摆手退下恼怒的护卫,自知若是在人家地盘动手,就失了礼数,若是那位小爷暴走,凌迟处死谁,那也是活该,这赵九爷俩都是生番异数。

  很快就愣住了,一队抱着五套山文甲以及五十余套皮甲进来,这郭府大小姐牵着獒犬进来了,后面的捧剑丫鬟、抱着锁子甲丫鬟......

  林老头也晓得,这锁子甲最为繁琐,也最为娇气,怕淋雨雪,怕潮湿。是以在南边多用纸甲,轻便适合沼泽水田之地使用,尤其是战船水军。

  郭大小姐对着长工几个福了福,便径直进了后宅院。

  长工大怒道:“老吴你做的好事,夫人送来的侍女可都在后宅院呢,赶快知会少爷前来。”

  吴庆云摊手道:“这后宅院大着呢,我守着这中院围楼,也好挡着那些杂鱼滋事,小爷敢过来吗,你没觉得夫人许是在里面呢,窦大小姐选定的媳妇总得给正房夫人瞅瞅不是。”

  林荡虏差点吓哭了,白莲圣女都来了,咱还过来个屁,这是羊进虎窝嘛。

  谷内伙房天井,老铁匠追忆道:“城外仓储城乃是国初大军粮库,盛世积压十余万石的储粮,后来晋商用作商帮仓库,这些年老西儿储备就不得而知了。”

  “再说这孟家原来是本城世袭百户,后征调戍边就再也没回来过。百户由本地世家曹家接替,曹家霸占良田众多,经营米行欺行霸市,此番曹百户失踪,怕是跑进山里,这曹老三经营山谷多年,若是鞑子出关,曹家家丁众多,这城还是他家的。”

  “本城刘家走官商两路,传言当年有公公刘瑾的关系。经营铁矿,养有矿工千余人,皆是勇武之辈,也难怪高墙大院的能挡住鞑子,在边军中的人脉也很深。”

  老掌柜点头:“老铁匠所言不差,不过这几日浪荡我家酒楼有些许泼皮,多次言及刘家的铁库、曹家的粮库,还有刘公公的银库,这些都是街头巷尾的荤话,少侠不妨谋划一番。”

  倘若真如老铁匠所言,粮食堆山,生铁筑墙,金银发霉,那看来就是我赵斗的大恩人呢。

  赵斗都要乐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