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王 第一章 救济 (黄明佐)
作者:靖海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黄和兴商号设粥厂的大席棚外面,略带点寒气的秋风中长长地排着一千号饥民的队列,人们把大席棚子围了四、五圈,人挤人、人挨人,如此才又得到一些暖意,紧紧地把大碗大罐抱在怀里,静等着粥厂开门舍粥。粥厂每天发放的一碗热粥,当然不能果腹,但是却能让人不致饿死,这对于这些灾民来说就是一天中最大的事情了。

  粥厂里面,黄明佐本着脸正教训两个看门的伙计:“昨个儿厨房里又超支了,你们是怎么搞?不是反复交代了,只有手上拿着咱商号上发的粥号竹签的灾民才放进来吗?”

  两个伙计搭着脑袋,其中一个不服气的辩解:“本来是按照粥号来的,但是到了后来,少东家下令多放些进人来。”

  这个回复早在黄明佐意料之中,连续多日的暴雨和潮涌,泉州下面的几个县都受了灾。泉州城里一下子涌进来几万灾民。黄明佐本来只决定捐几十两银子略表心意,可希尼娅总是反复缠着他,她是女少东家,黄明佐最后也不得不遵从她的意思,开了这个泉州城规模最大的一处救济灾民的粥厂。

  “这可是个无底洞啊,那个小妖女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黄和兴号又不是她的耶稣,有法力能变出吃不完的五饼俩鱼来。”黄明佐心底抱怨着希尼娅,但嘴上没有表露。只是继续教训两个伙计:“少东家怎么说我不管,我已经吩咐让厨房一天只准备一千碗粥,多一碗都没有。今后你们再多放进人来,他们没粥喝闹起事情来,你们自己负责。”

  就在这时,门外的饥民喧哗起来,黄明佐挑开门帘一角往外观看,原来是运粥的马车到了,希妮亚换了件中式的比甲,头发也盘了起来,葱白的小手扶着运粥的马车,不是由于热粥的蒸汽还是秋天的寒风,她那欧洲血统白皙的脸上泛起一层红晕,显得格外妖艳。

  “女菩萨”“碧眼女菩萨”“好心人,长命百岁。”粥厂外排队的灾民们冲着希妮亚高呼着,个别上了年纪的妇女还跪下来给她磕头。这些日子的乐善好施,让她在泉州灾民中赢得了“碧眼菩萨”美誉。

  黄明佐哼了一声,这些廉价的感激和恭维在他眼里一文不值。他赶紧从后面溜走,生怕被希妮亚抓住,再缠着他,让他扩大粥厂的规模。

  刚回到黄和兴号,正撞上一个伙计从里面跑出来,他看见黄明佐,忙说:“大掌柜的,您回来了。正要去粥厂找您去呢,李掌柜回来了。”

  “哦,乐水回来了,他在哪里?”

  “在左院里,程大先生陪着呢,大掌柜您快去看看吧,李掌柜这次带回来了好多好东西啊。”

  黄明佐忙提起长袍衣角,瞪着小短腿,迈着小碎步一溜小跑的奔向左院,“听刚才伙计的口气,乐水的玻璃窑看样子是成了”黄明佐来不及细问,边跑也想。

  跨进左院正厅,他一下子被桌面上摆满的玻璃制品惊住了,这些玻璃器皿,或是瓶或是杯或是盏,个个纯净透明,剔透晶莹。在清晨的阳光下,如同波光闪烁的湖水一般耀眼。其间还有各种大小不同幅面的镜子,小的如同书本,大的如同画轴。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个近三尺多长的大镜子,竟能印照出一个人的全身出来。所有的镜面外框都装饰这各色鎏金,典雅而高贵。

  黄明佐看的下巴都快掉了,他用他那肥短的双手一会拿起这件儿,一会拿起那件儿。口中赞叹不已。“没想到啊,真没想到。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你就造出这么多好东西来,好样的,乐水。辛苦你了。”

  程子嘉在旁边也答话:“泉州也算是南来北往的大地方,可整个泉州城的所有玻璃物件儿都加在一起恐怕也没咱这一桌子多啊。”

  黄明佐搓着下巴,一边端详这那面最大的玻璃镜子,一面答复道“可不是嘛,就拿这面镜子来说,别说整个泉州城拿不出来,就是整个中国也未必能找出第二面来,哪怕是皇宫大内里面也没这稀罕货色。这下我们可要发财了。”

  说完黄明佐回过头来,冲李乐水一笑,道:“你看看我,光顾高兴了,都忘记招呼你了。乐水,路上还顺利吗,现在到处都闹灾,路上不太平吧,希宗他也还好吧。”

  李乐水拱着手一一作答:“希宗在海澄很好,还在继续烧窑。它让我问候黄大哥你呢。来的路被洪水冲断了几段,害的我们在多走了几日。不过,还好还算太平。”

  “一切顺利就好,乐水你好好歇歇。过几日,咱哥俩再好好商议下你整个玻璃坊取个什么字号,怎么把它做起来,要钱有钱,要物有物,要人有人,一切都好办。”黄明佐拿起一个玻璃瓶,对着阳光端详起来,眼角余光却瞥向了李乐水。只见李乐水和程子嘉彼此对望了一眼,似乎有事要说,却欲言又止。

  黄明佐放下瓶子,一撇嘴:“有事你们就说嘛,都不是外人。跟大哥还有啥可顾及的。”

  程子嘉在旁边开口帮李乐水说话了:“是这样的,大掌柜你进来之前,乐水跟我正在商议个事情,他说一路上看见泉州内外有这么多灾民忍饥挨饿,心里很不好受。他想把这一批货拿出一些来义卖,卖得的款项全部用来救济灾民。”

  “噢”,黄明佐先应了一声,心里却快速的打起算盘来,从心底说他并不愿意把钱拿出来白白丢给灾民,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他不愿意驳李乐水的一片善心。转念又一想,义卖赈灾能博得些虚名,虚名虽然不值一文,却是宣传的一个大好机会。借助义卖,让全城巨富豪强们都知道黄和兴商号有这么多宝贝,也是绝佳的招揽生意的方式。算计到这里,他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做的买卖。于是,他当机立断的表示:

  “这是好事啊,难得乐水有这片善心,其实乐水你不提,我也正有此意。子嘉你准备准备,给全泉州城的有俩钱的人家都发张帖子,就说黄和兴为赈灾,玻璃器皿大义卖。这批货也不用挑了,全部拿出来做义卖。”

  “好,我这就去办“程子嘉刚要转身出去,一个伙计跑了进来,道,门外有两位先生求见,黄明佐把名帖结果来一看,是八闽的名士,陈第。这个陈第文物双全,早年在边关上做过游击将军,后来弃官不做,遍游大江南北,交结文友,又做过福建省内多个高官的幕僚,在福建省是个说得着的人物。黄明佐心里泛起疑问,自己只不过是生意人,像陈第这样的人物怎么会屈尊拜访,其中有什么蹊跷,但嘴上却说:“快去把陈老先生请到正厅伺候。”

  黄明佐带着程子嘉和李乐水到大厅等候,很快伙计把两位客人引到。领头的是一位白发白须的长者,看上去年岁已高,但身板很硬朗,走去路来带着风。另外一位则是三十五岁上下,神着青色儒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瘦,似乎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起来,脸也尽是骨头,到处缺少肉,蜡黄的肤色在阳光下略显得有些病态。前面的这一位就是陈第,主宾见了面,行了礼。陈第介绍随行的这位是他的一位故友,叫古愚。黄明佐脑海里使劲搜索了一下,以前从未听说这个人,口上却忙道:“久仰大名,久仰大名。”

  陈第开门见山的说明了来意,此番他是代表泉州知府张应泰,拜访泉州富商乡绅,请大家慷慨解囊,以赈灾民。黄明佐早就猜到他是来要钱的,就把刚才和李乐水他们所讲的义卖的计划说了出来。

  话音刚落,陈第尚未搭话,同来的古愚拍案叫绝起来:“这个主意好,一斋先生不如你我也请泉州儒林名士和黄掌柜一起搭伙搞这个义卖。我等读书之人虽无奇珍异宝,但写几副字,画几副画还是可以的。”他顿了顿又道:“昨日怡红院的头牌也曾来派人到知府衙门捐赠,不妨把她也请来献艺,此番有献宝,有献才,有献艺,不妨就叫做三献赈灾会”

  陈第闻言点了点头,转身问黄明佐:“古贤弟的提议颇有见地,就不知黄大掌柜,可允我等攀附高枝,借花献佛。与我等同署义卖赈灾。”

  黄明佐忙道:“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又一口承诺,在城中心醉仙楼设下会场,所有费用由黄和兴号担负。众人又商议了一下细节,陈第二人告辞离开

  送走了陈第后,黄明佐叫了伙计去醉仙楼订了酒席,又特别嘱咐,每一桌酒席都备上烟斗和烟草。他暗想,要借助这次义卖及推广了玻璃物品,也要扩大烟草的影响。有张知府和陈第出面招揽,不怕全城的富豪乡绅,文人墨客们不入这个局。他越想越得意,把自己的烟斗点上,躺在太师椅上,哼起了昆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一切进行的顺利,三献赈灾会如期进行。张知府亲自主持,他先开口:“张知府首先开口道:“诸位乡绅,进秋以来,泉州洪灾泛滥,灾民四聚。此等情景也无需多言,诸位应该历历在目。本应由朝廷开仓救灾,但终究杯水车薪,难以为续,今日请大家来就共为义举,转相劝谕,豆区釜钟,各随其力。出一朝之享,即可活数人之命。此番大会上,有文人墨客献才,有美女佳人献艺,有黄兴号献宝。还望诸位多集善德,慷慨解囊。”

  最先登场的是几个文人墨客现场挥毫写字作画义卖,也无大家名作,在座的众人兴致不高,总共卖出三百余两银子来。接着是怡红院的头牌清怡献唱。只见一二八女子略施粉黛,抱着一个琵琶上台。静静的等大家开价。一开始从五两起价,断断续续有几个人竞价,到了最后只剩下两公子哥来,两人你追我赶,价码转眼间就升到了一百两以上,台下的黄明佐吃了大惊,不解问道:“什么曲子听一首要一百两银子,”同桌一个知情人道:“怡红院自从小倩从良后,这个清怡就成了头牌,红得不得了,现在叫价的张公子和李公子都是她的恩客,在这里争粉头呢。”

  黄明佐这才明白过来。很快两个公子哥也分出胜负,张公子以三百五十两的价格竞得这首曲。黄明佐像望着傻瓜一样望着那位得意洋洋的张公子,眼角却看到厅角一桌上的古愚脸上也有一丝诡异的笑容来,心中吃了一惊,暗想莫非这一幕正是这个古愚一手操纵的不成。

  清怡拨动琵琶,轻启红唇,唱的却是民间新词小曲,她唱道:

  “天苍苍地茫茫一片凄凉,咱泉州府今年又遭灾荒。

  遭旋风遇海潮大树拔光,在城里在荒村灾民百行。

  有一天我回家仓里没粮,煮野菜挖野苗喝口稀汤。

  老爷爷哭无泪饿在床上,老奶奶捶着头无有主张。

  小弟弟吞吃了荒地树根,肚痛得咬着牙叫爹喊娘。

  小妹妹家无粮卖了闺女,好心人领养女付给银两。

  小闺女不愿走拉住她娘,卖了我你良心放在天上。

  姐姐哭弟弟叫揪住衣裳,天不灵地不灵谁人帮忙

  俺今年也不过十八九岁,一朵花自愿卖自作主张。

  有哪位好大爷掏些银两,买了我换妹妹心才不凉。

  谁买下我小荷妻妾甘当,倒尿盆洗锅碗愿当儿郎。

  任你打任你骂任你使唤,小女子我叫你亲生爹娘。

  今日里大爷们盛宴行当,山珍美海味鲜谁都不尝。

  你十桌烧烤席银子千两,够我村千口人一年食粮。

  我唱的都是实诸君原谅,可怜我小曲儿哭断柔肠。

  少赐点小皮钱行行方当,保佑你发大财福体安康”

  这歌词曲子唱的铁石心肠的人听了也肝肠寸断,这是一群怡红院的姑娘也从边上散入场内,个个手里提着花篮到各桌上讨捐。在情绪感染下,黄明佐也扔进去了五十俩银子。算下来怡红院的怡情姑娘也募得七八百两银子。

  压轴的还是黄合兴号的玻璃制品,特别是那幅三尺多高的全身镜,着实镇住了全场,黄明佐介绍时故意隐藏了物品是在海澄制作的事实,欺骗众人说是黄和兴号自西番输送而来。台下的富商们争先竞价。十多件玻璃器皿卖到二千多两银子。黄明佐暗自得意的看着全场疯狂起来的富商们,这次义卖,倒是所有人都满意的好事情,但他很快察觉到,那个古愚也正在别有深意的望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