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生的日子里 第四十章 承诺
作者:茱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一想到自己的女儿马上就要跨入十六岁的年龄,苏夫人就催促丈夫快点跟许承周说。苏老爷也知道周哥儿很快就要离开江南,前往榆林,第二天就找了个机会约上他在自己的书房谈起这件事。周哥儿得知苏老爷想将自己的二女儿许配给自己,大吃一惊,“是不是我二娘生的妹妹惹的祸?”他知道锦姐儿与宽哥儿有婚约,但是自从宽哥儿来到江南,一来二往,自己这个妹妹似乎对宽哥儿缠得紧。自己不方便说什么,所以一直没有管,结果宽哥儿回京,自己这个妹妹居然悄悄跟着去了,父亲得知后,大发雷霆,骂了二娘一顿,结果二娘哭一哭,他就偃旗息鼓了,估计现在也在盼望着自己的这个女儿能攀上京城候府少爷吧。想到这里,周哥儿眼中不禁露出嘲讽的神色。

  苏老爷不想多说,只是直接说明宽哥儿与锦姐儿已经解除婚约,如今宽哥儿已经尚了公主,周哥儿一直在江南,还没有知道宽哥儿娶公主这档事,那他妹妹呢?自从他妹妹去了京城,就没有送信回来,他知道他二娘一直很挂心,但是他一直对二娘以及她所出的子女没有什么感觉,而且最近一直忙着,没有去打听这些事情。

  苏老爷告诉周哥儿,他妹妹真真现在驸马府服侍驸马爷,但是没有什么名分,只是一个女官身份。周哥儿对真真的事情没有什么兴趣,没有多问。苏老爷也只是点到即止。然后就问周哥儿,如果他将锦姐儿许配给他,他是否愿意。

  其实对于周哥儿来说,苏家和周家都是他比较亲近的人,锦姐儿他也见过几次,只觉得对方是一个被苏夫人教养的很好的人,长得也是粉妆玉琢的,反观自己,虽然家中有些产业,但是并无什么正经的功名,能够娶到苏家二小姐,实在是不错的选择。他都不用多想,直接答应下来,“如果能娶到二小姐,是我的荣幸。我一定会好好待她,绝不纳妾。”

  苏老爷虽然也想到周哥儿会答应,但是没有想到他会承诺绝不纳妾,他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周哥儿看见苏老爷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他正色保证,“我不会让我妻子重复我母亲的老路,我如果娶了妻子,一定会对她很好的,请您放心。”苏老爷这才相信了他的诚意,十分高兴,吩咐小厮去拿好酒来跟周哥儿喝,庆贺此事。

  两人商量好,由于周哥儿赶着去榆林从军,所以约定三年后,等苏老爷回京,周哥儿也会回京娶锦姐儿。原来秦国公府已经跟周哥儿安排好,周哥儿去榆林历练三年,然后回京谋个职位,安顿下来,这样秦国公府那边也放心。

  苏老爷又问要不要去许家那边跟许老爷商量婚事细节。周哥儿直接说不用了,他会跟许老爷说这事的,事实上,等他离开京城,他以后应该很少回来,就算以后在外地成亲,也只是需要知会许家一声即可。苏老爷知道许家比较乱,也巴不得自己的女儿不用进这个家门。

  两个人一边喝点小酒一边把婚事敲定下来了,苏老爷一高兴就有点喝高了,被下人扶着回后院时候,苏夫人不禁埋怨了几句,苏老爷就把周哥儿说的话告诉苏夫人,苏夫人终于放下心来,“看来江南这个地方也是挺好的,锦姐儿一来这里就订下了这门好亲事,周哥儿我放心。”苏夫人已经乐滋滋地替锦姐儿盘算起来,周哥儿以后要在京城安家,有秦国公府那边帮衬着,前程不会差,家里又没有婆婆小姑小叔需要服侍,自己这个小女儿看来是因祸得福了。

  锦姐儿还不知道自己的第二次订婚事件就这么被敲定了,她还在想着要去西湖玩,要去灵隐寺、飞来峰玩,还想去扬州。难得来一次江南,而且可能以后都没有机会再来,她必须趁父亲在江南这三年好好玩个够。

  第二天,锦姐儿去给苏夫人请安的时候,才知道这个消息,她一下子惊呆了,这也太快了吧,她的第一次订亲事件,感觉还有余波,怎么第二次就这么敲定了?不过转念一想,比较找一个自己没有见过的人,还不如这个许家大哥哥好,自己知道他至少长相不错,家里有点钱,人又有本事,而且听娘亲说他绝不纳妾,锦姐儿心情飞扬起来,未来的岁月,似乎鲜亮起来,不再像前一次订亲那样让人觉得心有不甘。

  周哥儿亲自回府跟他父亲说了婚事,自从周哥儿第一次婚事黄了后,秦国公府很是生气,亲自发话说,以后周哥儿的媳妇由周哥儿和秦国公府那边负责挑选,不需要许家插手,许老爷也知道对不起这个嫡长子,就答应了。得知周哥儿定下了新任巡盐御史的小女儿,还是嫡出的,许老爷还是替周哥儿高兴了,还特意叮嘱他要跟他外祖家那边打好招呼,又问起周哥儿几时走,周哥儿回答,下月中旬。说完这件事,两父子竟然觉得没有什么话题了,其实许老爷也不算是坏人,只是自己一向喜欢这个继室,继室所出的子女自小在膝下承欢,相反自己这个大儿子,在嫡妻过世后,就被接到京城,前几年才回到江南,两个人仿佛相隔了好远一般,实在很难找到共同话题。

  周哥儿虽然启程在即,但是还是应了苏夫人的要求,抽出了时间陪着苏夫人和锦姐儿玩了杭州几处有名的景点。锦姐儿虽然知道周哥儿已经是自己的未婚夫婿,但是相处起来一点也不觉得羞涩,反而每次跟周哥儿出去,都觉得很有安全感。苏夫人有意向让两个孩子培养下感情,每次都故意落下这两人一起走着。锦姐儿虽然是深闺少女,但是知道周哥儿见识颇多,所以两人相谈甚欢。周哥儿很惊奇地发现自己这个比自己小六岁的小未婚妻见识竟然不凡,两人有很多相同的兴趣和话题。这些都让周哥儿更加期待自己的婚后生活。

  一个月后,周哥儿已经安排好江南这边的事务,虽然苏夫人希望他能再在江南待久点,但是他实在已经不能再拖时间,由于第二天他就要出发,所以特意到苏府告辞,苏夫人让锦姐儿送周哥儿到垂花门,下人们已经知情识趣地避得远远的,垂花门在即,周哥儿停下脚步,认真地对锦姐儿说,“如果你愿意,可以来榆林玩一段时间,我沐休的时候可以陪你。反正你哥哥舅舅都在榆林。”锦姐儿心中一动,是了,等自己在江南玩多一段时间,可以去榆林住一段时间,江南虽好,西北也有不同的风光。锦姐儿想着不禁嫣然一笑,周哥儿看着锦姐儿,只觉得她笑起来说不出的明媚,一时间竟然舍不得离开,他稳了下心神,将一个玉佩送给锦姐儿,“这是我娘亲留给我的,我想她也是希望能将它送给她的媳妇,你好好保存着。”

  锦姐儿好奇地接过,这是一个鱼形的玉佩,“这个形状很少见呢。”周哥儿笑着说,“我外祖母说,这是我娘亲小时候吵着一定要把一块好玉雕琢成这样,这是一对来的,我这里也有一块。”说罢,从颈间拉出一块玉佩,对比一看,果然是一对来的。锦姐儿觉得心中甜丝丝的。

  本来苏夫人觉得要等三年后,锦姐儿才能成亲,年纪大了点,但是未来女婿也是为了前程需要奔往榆林,自己也不好说什么,还是苏老爷安慰她,未来女婿比锦姐儿还大六岁,三年后周哥儿都二十五岁了,虽然锦姐儿到时候十九岁了,但是两个还是很相配的。

  苏夫人想想也是,反正自己这个女婿说过不纳妾的,她也让人去打听过了,周哥儿身边没有通房,平时照顾他的都是小厮和婆子,他身边最得力的就是当年他母亲的陪房秦嬷嬷。

  周哥儿走后不久,许家二太太,也就是周哥儿的继母就给苏夫人下了帖子,邀请苏夫人带着锦姐儿过去玩。苏夫人十分不乐意去,这个许二太太,真是不着调。论官职,许老爷远远不及苏老爷,苏夫人还是一品诰命夫人,应该是许家二太太过来拜会她才对,但是锦姐儿刚刚与周哥儿订亲,虽然以后嫁过去后不用住在一起,不用服侍这个半路婆婆,但是怎么说两家都是姻亲关系了,亲家邀请,只好给她这个面子了。

  锦姐儿也知道许家这个二太太是个难缠的人,想当初,自己心仪的男子都结婚生子了,她一直撑着不嫁,就是为了等到合适的机会。锦姐儿还是挺佩服她的,只要许家老爷再多情一点,她等了几年老了,就算许家老爷当时续弦,也有大把年轻貌美的家世不错的可以挑选,她能牢牢霸住许家老爷的心,想来也是极有手段的。但是怎么她的女儿就不像她呢。虽然宽哥儿被许真真吸引走了,但是锦姐儿不承认许真真本事有多高,只是宽哥儿实在太挫了,自己都提不起兴趣去认真争夺,这个许真真行事这么奇怪,实在不像是个大家闺秀,想到这里,锦姐儿脑海中突然有个想法,难道这许真真是穿越同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