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翻身 第十八章 真相与交易
作者:膝上倦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章重毅推开门,“屋子里太闷了,你随我出去走走。”

  门外侍立的书僮看见章重毅出来,连忙上前侍侯。

  章重毅向他道:“你去叫李大嘴进府,中午去澜惠院伺侯。”

  书僮答应一声,去了。

  书房里暖和,阿九走出书房门,冷气袭面,忍不住打了大大一个喷嚏,抬眼见章重毅已大踏步走出数步,连忙快走几步跟上。

  章重毅边走边说,道:“圣上比我大一岁,今年已经六十七了,虽然身体依然健硕,不过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只是不好摊在桌上说个明白。”

  阿九惊讶地微微张开了嘴巴,章重毅指的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夺嫡?

  就象是印证阿九猜测似的,章重毅继续说道:“六年前,太子因病被贬成庶人,东宫便一直空虚无人。”

  阿九听着暗道:有病不去治,而是让太子下台,这病太奇怪了。看来夺嫡之战果然不是好玩的,在权力面前,亲情全都是靠不住的。

  章重毅站住脚,并没有接着讲皇子间的较量,而是看着面前的雪地陷入回忆,“三十年前,我军与皎炙国开战,一直处于劣势,被皎炙国拨地略城,直退到潍河,靠天险勉强守着阵地。此后数年,我军一直在潍河岸边与皎军拉锯。十六年前,我儿宗渊率军偷袭皎军后营,成功烧掉皎军粮仓,一举扭转之前劣势,开始反攻。消息传到京城的那一天,寿王出生,举国欢腾,谓之双喜临门。”

  章重毅说到此处,不但没有得意与喜色,反而神情寥落,仿佛有什么难言之苦哽在心头。

  阿九知道那一战,章宗渊虽然偷袭成功,他率领的那一队人马却被皎军缠住,全军覆没。之前,章宗保和章宗亥已经战死,章宗渊一死,章家当时无后继男丁,所以皇帝封章淑宁为县主以示嘉奖。

  章宗保和章宗亥是双生子,他们战死时因为年少都还没有娶妻。宗渊是章重毅长子,他上战场时虽然成亲数年,一直没有子嗣。阿九听说,章宗渊死后,章重毅竟然写了封信给自已的妻子,让章宗渊的妻子杨惜茹改嫁。阿九很想问问章重毅当时是怎么想的,居然会写那样一封信,然而看章重毅此刻的神情,并不敢问。

  想到往事,章重毅闭上眼睛,脸上的悲意更甚,原本挺拔的身躯也萎缩了几分。许久,他才长叹一口气,睁开眼说道:“说来也怪,此后每逢寿王生日,不管是前线还是后方,总有喜讯报到朝庭。所以那几年,上至朝庭命官,下至平民百姓,总盼着寿王过生日。”

  阿九却没听说过这种事,忍不住问道:“这么巧?会不会是…”

  章重毅摇摇手,“昌嫔以前只是圣上宫里的普通宫女,她爹是个小吏,很多事她就算想做,也没那个本事。”

  阿九点点头,诗会前只听着丫环们说欧阳明达如何如何受宠,却没想到他的出身是这样的。娘是宫女,外公是小吏,身份这么卑微,好象也很苦。

  章重毅继续道:“昌嫔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女人。寿王十岁那年生日,皎炙国终于与我国签定停战条款。圣上龙心大悦,当时便要封他为福王,昌嫔再三推辞,改封为寿王。这几年,四位皇子各显神通,只有寿王喜好诗文,专心结交名流雅士,因才学出众,被人称为‘小范公’。”

  “小范公?”阿九并不知道章重毅指的是谁,疑惑地重复了一遍。

  章重毅以为阿九是在质疑欧阳明达配不配被比做‘范公’,这个质疑非常对章重毅的味口,他今天已经决定把所有话和阿九讲明,毫不避讳地说:“范公的才学绝对不可能被超越,只是寿王是皇子,所以大家这么称呼。”

  阿九点点头表示理解。

  章重毅却看着阿九问道:“怎么了?”

  阿九一怔,她没想到章重毅精明如此,只是一个疑惑的念头从脑中闪过,居然就被他发现了。阿九不知道这个想法该不该问,该怎么问。勉强笑笑,道:“没什么。”

  章重毅不说话,只盯着阿九,慑人的目光将阿九逼着恨不能钻到地里去。

  章重毅见阿九惶恐之下,仍然不肯开口,沉吟半天才道:“我已经是黄土埋脖的人,春哥儿还小,有些事,我不想参与,却不能不表态,替你讨要王娣的名份便是这个原故。寿王性情温和,不喜欢争强,与几位皇子的关系尚可,将来不管谁即位,对他来说,应该都没有什么影响。”

  原本打的这个主意,为什么不是方思稚呢?她对寿王有意,这场政治婚姻若选择她,皆不是两好合一好?

  阿九正想着,章重毅的目光又探过来。阿九暗骂一句,老狐狸,有你发现不了的事么?硬着头皮问道:“国公,难道您不觉得二姐姐比我更合适吗?”

  章重毅长叹一声,“思稚长得象我,又不会做诗,寿王哪看得中她。”

  想到方思稚浓眉大眼,和章重毅几乎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模样,阿九不由扑哧一笑。武将长得让人望而生畏是件好事,一个女孩长成这付模样,却让人发愁。方清筱还强些,她性子温和,眉毛修得淡一些,说话温柔些,勉强还看得过去;方思稚却是一个暴脾气。若是普通男子,或许还能如愿,可她喜欢的却是欧阳明达,自然不能硬来。

  阿九又一想,恍然大悟,难怪今年的诗会在国公府举行,只怕原本就打着这个主意。想必国公府专门找的枪手也没做出打动欧阳明达的好诗,自已又误打误撞闹出后面的事,章重毅便顺水推舟揪着此事不放了。

  章重毅继续说道:“淑宁性子急,这几年给你不少委屈,我知道你心里一定有些不痛快。但她毕竟是你的大娘,有这层关系在,不管你认不认,在外人看来,我章家和你郑家就是一体的。即使将来你嫁过去,能与寿王夫妻和顺,有个用得着的娘家终归利大于弊,是不是?”

  阿九低头不语。章重毅的意思很清楚,自已与欧阳明达的这个婚姻不仅仅是攀上欧阳明达保全章家的未来,更是章家与自已的一场交易。如果自已能既往不咎,以后的日子,他们也会尽力支持自已。

  其实,这件事根本由不得自已愿不愿意。正如章重毅所说,不管阿九自已怎么想,在别人看来,章家与郑家就是一个整体。以郑百文怕老婆的个性来说,若自已将来有什么难处,寄希望于郑百文是绝对靠不住的,能倚靠的也许只能是章家。

  阿九抬头道:“这件事,问我没用,得看大娘的意思。”

  阿九的回答让章重毅心里微微点头,虽然在书房里那番对话,让章重毅觉得阿九是个知时务,懂进退的人,但他还是没料到阿九会这么快想通其中的关节,痛快地答应下来。相比之下,章淑宁的态度便让他头痛了。

  章重毅道:“你放心,老夫也不是一时半会就死得了的。再过一,两年,等清筱和思稚出嫁后,这府里就只他们夫妻两个人,看在春哥儿的份上,她的性子会慢慢转过来的。”

  阿九听章重毅的话说得奇怪,即便方清筱和方思稚出嫁,章重毅老死,这府里还有金芷,怎么会说府里只有章淑宁和郑百文夫妻两个人呢?

  章重毅又盯着阿九。

  阿九看着章重毅,心里问道:您老人家累不累啊,既然看出来我心里有疑问,您老人家直接说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我问出来,你再来解答呢?这种斗心眼的游戏,你觉得很有趣么?

  阿九想着,还是问出来:“七姨奶奶呢?国公怎么把她给说漏了?”

  章重毅的表情,分明是对阿九的提问表示欣慰,道:“金芷很聪明,手段未免太阴毒了。春哥儿跟着她,不但学不了什么好,只怕将来还要受她所害。我走那日,一定会带她一同上路。”

  阿九瞪大了眼睛,看着章重毅,只觉得手脚冰冷,她完全没想到章重毅会说出这种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