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别梦 第八章 基督徒须知(8)
作者:景山少爷的小说      更新:2017-11-12

    第二章加入教会――洗礼和归正

    前言

    双重影像,像重叠曝光的照片一样,令人看的不舒服。本应只看到一个影像的,但却看到了两个,而且两个影像还同时存在,互相干扰,以致整幅图画都显得模糊不清,十分麻烦。患散光的人也是这样,什么也看不清楚,所以不敢驾驶汽车。一张重叠了的照片等于叫两张照片都作废。

    我们对基督徒起初生活的看法,有很多地方也好像患了散光或一帧重叠了曝光的照片。我们的思想好像分裂了似的,一方面说基督徒接受洗礼而加入教会,甚至许多人还在婴儿的时候就已经受了洗加入教会。另一方面又说人在信主之时刻,就是接受耶稣基督作自己的救主和生命的主的时候,才能成为基督徒。可是这些事是人长大后才经历道的。如果我们把上述两件事连在一起的时候,就像见到一幅重叠了曝光的照片。看到两幅图画,但都模糊不清。它们互相干扰,以致根本无法好好地去欣赏其中任何一幅。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分裂的思想呢?这是敬虔主义和非敬虔主义在两个世纪以来所遗留下来的后遗症。敬虔主义强调真真正正相信,而认为洗礼只不过是仪式,对得救并无实际帮助。非敬虔主义者却提出异议,认为这些『归正派』(Conversioni*)不重视整体教会生命蒙恩的客观事实,同时也漠视了入教仪式。主张婴儿受洗的人为了表示同样维护归正的真理,解释说,洗礼在某种一样下所表达重生的真理,与信徒信主后所得着的重生是有分别的。洗礼派人士却认为真正的水礼(与灵洗派Spirit-bapti*相对)才是信徒对恩典作出回应的一种见证,而不是神向人施恩的一种记录或媒介。就因为这样,人便将神所连在一起的事情分开来看了。

    以下说明一个事实:假如我们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成为基督徒』这件事情上,我们就无法给『加入教会』这仪式找出合乎圣经真理的意义;反过来做,也是不行。当你集中注意基督徒怎样按着当走的路,和付上当付的代价去归正和奉献自己的时候,你就会不偏不倚地去衡量洗礼的意义了。洗礼和归正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两样东西,乃像音乐里的高、低音,缺少任何一方,就不全面,必须两者具备,才可听到和谐的乐音。

    1.主的命令

    洗礼一向是教会的入教仪式,现在仍然没有改变。不错,但究竟洗礼是什么?洗礼又怎样重要呢?

    洗礼是一种与水和说话有关的行为,藉着倒水,沥水或浸水的动作,受洗者会有顷刻的时间被放置水里,然后再『从下边』被带上来。希腊文baptizo本来的意义是『沾、蘸』,这种动作代表洗涤和一个新的开始。至于仪式进行时所说的话,就是:『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意思是,受洗人已经属于三一真神,而他又已经将自己奉献给这位神的了。

    为什么要受洗?

    其他宗教也有洗礼的仪式,他们认为,这仪式能改变人的内在境况,所以十分重视。但基督教却认为,神悦纳人的改变,是在乎人的信心。不单只信心,还要透过耶稣基督,忠心将自己奉献给神。这种改变不是靠某些特殊的礼仪才能达致的,因为这种改变的产生根本不需要依赖任何礼仪。『临急报佛脚』之类的仪式固然不必要,如果我们的内心反对神和否认神,就算行什么仪式,也都无法救助我们明白了。使徒一方面为信徒施洗,一方面却坚持惟有信心才能拯救人――『当信主耶稣,你……必得救。』(徒十六14,参看29-30)

    这样,我们既然信了主得救,为什么教会还要我们受洗呢?为什么不与贵格派(Quakers)和救世军(Salvationists)看齐,索性放弃洗礼呢?只要我们回想一下那加利利人耶稣的生平,答案救会迎刃而解。

    耶稣基督

    耶稣是谁?试读读四卷福音书吧!首三卷福音书说祂是神,也是人。祂是神所应许从大卫而生的君王(马太),是预言受苦的仆人(马可),是被圣灵充满的传道者,为人打通天堂的道路(路加),约翰却写出祂是神的独生儿子,是那永恒的『道』,祂成为人却没有贬低自己的神性,把生命赐给信靠祂的人。其次,再读读书信,看保罗怎样详细记述耶稣为神儿子的身份(西一13-20),赎罪的死(罗三21-26,五6—11,林后五14-21),祂的复活(林前十五1-20),现今掌权(腓二5-11,林前十五24-28),和祂必然再来(帖前四13至五11)。又留意希伯来书如何说耶稣同时是神的儿子,亚伯拉罕的后裔,是使者,大祭祀,是献祭者,也是赎我们罪过的祭牲。然后又看使徒行传怎样讲述因耶稣是救主而被尊为主宰,启示录又怎样欢乐地庆祝祂快要带来的凯旋。把以上的一切集合起来看看,你就知道耶稣是谁了。

    那么,对我们来说,祂究竟又是谁呢?祂是我们的主,呼召我们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祂,终身侍奉神;祂是我们的向导和恩友,引领和扶持我们走今生的路程,我们今世生命完结时,祂会带我们一同去分享祂的荣耀;祂也是我们所爱的主,祂叫我们首先向祂尽忠。如祂所说,假如我们爱祂,我们救会遵守祂的命令(约十四15)。

    为要讨祂喜悦

    为要讨祂喜悦就是这样,我们的问题就得解答了!因为受洗是耶稣的命令。祂差遣跟从祂的人去使万民做祂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明给他们施洗(太二十八19)。一间不给人施洗的教会,和一个不接受洗礼的基督徒都同样抵触了上述的命令。因此,洗礼的最基本意义,就是要讨我们的主耶稣的喜悦。

    经文研读

    洗礼徒八26-39十30-48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

    希腊文baptizo告诉我们洗礼有什么意义?信心和洗礼仪式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基督徒要受洗

    2.象征

    有一本自传这样开始:『我是生于某月某日(是人告诉我的),……』对我的洗礼,我也应该这样说,因为我经历过洗礼之后,就是一个新生的婴儿,希望你的经历也是这样。自从第四世纪以来(有些人认为还要早,意见不一),大多数的基督徒都是在婴儿时期就接受洗礼,所以他们只好相信自己已经受洗过了。假如你是第一世纪的基督徒,或者是一位浸信会的会友,在十多岁以后才受洗的话,当然可以清楚记得自己的洗礼,但记得与否是无关重要的。不过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受洗,总是过去了的事情。我们若明了洗礼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就不会单看洗礼为过去的事情,而明白到这礼仪是一个具有实意的象征,是个带着信息的表现。这个信息,就是奥古斯丁所说的:从神来,可以看得到的话。

    信息

    洗礼的意义是怎样来的呢?是保罗把洗礼看作人对神的呼召的回应,罗马书六章一至十四节说到,我们既已受洗,就与基督同埋葬、同复活,所以就不能再活在罪恶里。歌罗西书二章八节十三章十七节又说:因为我们已经在洗礼时与基督徒同埋葬,同复活,所以就不能再错误地走进基督以外,属世的自然宗教里,跟它们的律法主义、迷信有分。我们要让基督那超自然的、复活的生命在我们里面表彰出来,除去我们的恶习,把我们雕琢成一个酷似基督的新人。

    保罗的意思就是,如果像刚说过的那样去生活,稳固地与活着的基督联系着,藉着十字架将罪恶完全除灭,才是基督徒。同时,保罗认为洗礼能够把上述的一切象征出来:一方面是神所作的更生(我们与耶稣一同钉十字架和一同复活),另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悔改(从今活出新生命)。

    有些人会感到惘然。他们觉得保罗在别处坚持着人只要相信耶稣基督便能称义和得救,而且舍此别无他法(罗三27-30,加二15,弗二8,腓三4-9),但这里却说洗礼的仪式会叫人得救。其实这不过是我们误解,以下的论据可以证明。

    一,保罗写给第一代基督徒是信主后立即接受洗礼的,这是新约时代的习惯,所以他们的观念中,信主受洗是连在一起的,不过是成为基督徒这事实的两面观而已。

    二,保罗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醒他们,让他们明白,救恩不是在洗礼时生效的,乃是相信耶稣生效的。没有信心,洗礼也无用。『你们即受洗……就与祂(基督)一同复活,都因信……』(西二12)。有一种流行的迷信观念,不是出自教会的传统――就是更正教、天主教或希腊东正教都没有,却被一些比别人更明了宗教底蕴的神职人员所鼓吹的,就是以为人应相信耶稣而不相信,但受了洗,就可以得救;但真心相信的人,如不受洗,却不得救。

    三,对保罗和其他新约圣经的作者来说,信主和受洗的关系就像承继皇位和接受加冕的关系一样。本来已拥有的王权,藉着公开的仪式宣布出来,并且获得确立,人民为此大事庆祝,而执政者也可正式发司号令了。伊丽沙伯女皇二世登基『成为』女皇也时同一个意思。

    四,保罗从没有说洗礼本身是得救的保证(这是决不可能的,试看行邪术的西门,徒八13-24。)我们已经说过,保罗只把洗礼看为从神而来的象征,为要叫信徒知道,他们蒙召过的、奉献所过的、享有特权所过的,和得着能力所过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靠着你的洗礼过活

    马丁路得经常受试探,当他正想怀疑神的爱,在绝望中要放纵自己的时候,就会对自己说一句话来坚固自己:『Baptizatussum(我已经受洗了)。』就这样,他再次认定神对他的恩召是实在的,因此他必须要坚定不移。他已经明白到洗礼的真谛了,我们呢?

    经文研读洗礼象征救恩西二8至三4罗六1-14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

    洗礼使基督徒看见自己一些什么?洗礼和救恩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马丁路得认定自己已受洗就重获却据?3关乎好消息的圣礼

    好像睡了很久之后,我醒过来。睁开眼睛,却是一片黑暗。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似乎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况且脚下是凹凸不平和滑溜溜。我感觉寸步难移,因为我伸手不见五指。也许我不必走开,但又怎能老是呆在这里呢?一切都是无意义的。无计可施令我感到苦恼、渺小、软弱和恐慌,但在远处似乎传来一个声音,说:『来,这里有光。』虽然我不能确定声音是从哪一个方向传过来,向着那歌声音摸索过去。

    黑暗里的声音

    今天,成年后才信主的人非常多,不少现在已成为基督徒的成年人,在刚刚开始走这条天路之时,都经验过以上所描写的情况。圣经所启示的基督教信仰的起点正正是一个黑暗里发出的声音,也就是神向那些困在幽暗里的人呼召。这声音也是一句话语,虽然人或会认为耳熟能详。除非他明白到自己灵里的黑暗、孤单和沮丧,否则这句话对他永远都是似懂非懂而已。圣灵是让成年人先明白他们自己的光景,然后才使他们听懂神的话语。

    『神的道』(道既是话语),是同时指耶稣基督和圣经里的话,因为两者都将神的心意启示出来,但新约圣经里的『神的道』,通常是指福音而说的。福音就是好消息(这是『福音』的本意),是关乎神的爱临到失丧者的一个好消息,也是神自己向我们这个即昏暗又混乱的良知所说的话语。

    离开黑暗

    在福音里,神说些什么?祂宣布送给人一份前所未有令人惊奇的礼物,祂把人从违抗祂的叛逆行为中完全拯救出来,这就是救恩。人的叛逆行为,就是一切的过犯、痛苦和沮丧的根源,圣经则称之为罪。祂应许赐给人永恒的新生命,赦免他们的罪过,赐给他们平安和胜过罪恶的能力,还指示他们喜乐的人生目标。只要我们谦卑下来,不凭己力去赚取这些恩典,而是白白的去接受就可以了。

    神怎能够把生命赐给人呢?透过耶稣的死,赎去我们的罪就可以了。我们又怎样得到这生命呢?不再叛逆神,接受死而复活的的救主成为我们生命的主,通过这种关系神就能把这生命带给我们了。然后,又什么事情会发生呢?我们会越来越经历到耶稣所说的话是真实的,祂说:『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八12)

    反射过来的荣耀

    今天,许多人把洗礼看为一种宗教仪式,以为只是为了替婴孩起名才举行,另外一些基督徒,因为误解重生的意义而畏惧,所以故意贬抑洗礼的价值,可是从前的圣徒却视之如珠如宝,经常大庆祝。他们这样称颂洗礼,庆祝进入新生命之门,是否说他们也有异教徒的错误思想,以为仪式进行得法,就可以产生某些超然的力量呢?不,虽然别人会误解,但他们绝对没有这种错误的观念,他们的确是为洗礼伟大意义而欢呼,向信徒保证神伟大的救赎应许现在已经成就了。对他们来说,洗礼的荣耀是福音反射过来的荣耀,我们也当有相同的见解。

    如果我们向人许下严谨的诺言,为要表示自己定会言出必行,我们就交换眼可见、手可触的信物,例如签署或盖章的文件,互赠礼物,双方握手,共赴饮宴等,这都是人们通常所做的事情。如果所许的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诺言,得到这信物的人一定雀跃不已。试问一位新娘,当她的新婚夫婿把指环套在她的手指上(左手第四只),表示终身与她相爱不渝的时候,她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又试想象一个过着美满婚姻生活的妇人,偶然看看自己的结婚指环时,内心所想的又是什么?同样,洗礼就是以身相许的意思――我们是属于神的,这个礼仪保证我们得着无穷尽的幸福。所以,只要我们接受洗礼,或是回想洗礼的情形,我们就喜乐。

    为了确立救世的应许,而设立洗礼和圣餐这两个圣礼的,是救主耶稣基督自己。东方教会以前称这两个圣礼为『奥秘』,意思是指从前隐秘而现在得以解明的事情(这个词以前解作入教的意思),西方教会则成为『圣礼』,意思是*的盟约(这个词是从前罗马兵发誓效忠的意思)。这两个外表行动,帮助我们去了解看得见的信心表现。假如我们要看圣礼真正荣耀的一面,就必须从这两个角度去看。

    你看到了吗?

    经文研读

    神确立祂的应许―――藉割礼而确立的约创十七藉起誓而确立的荣耀的盼望来六11-20藉苦杯而确立的赦罪恩典太二十六20-29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

    为什么圣经和耶稣基督都被称为『神的道(话语)』?作者说『洗礼的荣耀是福音反射过来的荣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东方教会所说的『奥秘』和西方教会所说的『圣礼』有什么意思?从这两个词,我们对洗礼有什么认识?

    4归正与洗礼

    归正就是改变的意思。有位女士对我说:『我家的生活习惯在去年开始改变了。』意思是指她的家庭已经改用北海煤气。一辆上面涂上『专门改装』(ConversionsOurSpecialty)字样的小货车,其实是指专门替人修理汽车而不是布道的福音车。可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是基督徒的归正,是指内心重要的转变(其实是神把我们改变过来,因为这是祂在我们里头所作的工),愿意从此与神同活,也活在神里面,并且过着一个靠神而活和神而活的新生。

    归正是什么?

    路加在使徒行传写过关于归正的问题。当时基督差遣保罗到帮人中间,『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从撒旦权下归向神(归正),又因信我,得蒙赦免,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蒙悦纳)』(徒二十六18)。保罗向外帮人讲道时,叫他们『悔改归向神』(二十六20),而神又给他们『开了信道的门』(十四27),结果『外帮人归主』(十五3)。从保罗身上,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什么是归正。保罗虽然向来对宗教热情,但在耶稣基督得着他以前,却与神毫不相关(九1-30)。同样,从埃提阿伯太监身上(八27-39),从敬畏神哥尼流身上(十22-48),和腓力比的狱卒身上(十六27-34),我们都清楚地看到归正事例,此外,也许连路加福音里那不知名的*女和税利撒该也包括在里面(七36-50,十九1-10)

    我们知道归正的意思,就是因为回应神对我们所发的怜悯而将自己奉献给祂,归正的行为包括悔改和相信。根据圣经的教导,后两者是同时发生的。悔改不仅是懊悔过往的事情,而是在思想、目标及行为上都全部掉过头来,离开以自我为中心的道路,凭着信心忠心地侍奉神。信靠不单是相信基督教的真理而已,更包括抛弃自信和人为的盼望,转而全然信靠基督和祂的十字架,得着赦罪、平安和生命。这样,人就从此离开罪恶,存着感恩的心,在这位爱他的神面前过一个顺服的生活。

    虽然,人在归正以前,神可以在他的生命中明显地工作,令他好像保罗和奥古斯丁一样去寻求神,渐渐的,神就把卫斯里所说的『仆人的信心』放在他里面;但是,惟有在他归正以后,才会真正成为一个圣经所说的基督徒,运用『儿子的信心』。就灵性而言,人未归正以前,其他一切的改变不过是前奏而已。

    有时候,人们把归正看作福音以外的一只怪物。无论如何,归正应该是基督徒得救的主要经验之一。清楚知道自己已经归正当然是一件很蒙福的事情。不管你归正的经历是否极富戏剧性,突如其来,带有情绪激动,或者根本不察觉,都不大重要,要紧的还是归正后的表现,就是每天都以信靠神和悔改作我们生活的原则。否则,不管我们说自己有过什么经历,我们仍不配成为基督徒。因此,归正以后的生活方式比一切归正的经历都更具意义。

    洗礼的重要

    归正和洗礼有什么关系呢?当然,你对洗礼一无所知都可以归正,就如你对归正一无所知就受了洗一样。其实,两者之间有三重关系。

    第一,人受洗以前,必须先归正。洗礼不单表明神透过耶稣为我们的死和复活,在我们里面做了拯救的工作,也表明我们因『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既是因归正而进到那新生命里头(徒二十21)。成年人必须清楚自己已归正才可以接受洗礼,至于给婴儿施洗,其实也是寄望他们将来会归正。

    第二,洗礼是归正行动的形象化。从洗礼的一时中,我们晓得作基督徒的意义,就是自己愿意与基督同死(完全与世俗隔绝),藉着基督使罪得蒙洁净(以前的罪完全得到赦免)和与基督一同复活得新生(将自己的未来完全奉献给神)。一个真心归正的人必须在以上三方面实实在在的向神作出适当的回应。第三,洗礼能测验人是否真正归正。就基督教来说,归正并不如外间的人所认为是理上的畏缩感,相反的,却是积极地去回应洗礼前所发出的三重呼召。

    我想问一问,你的洗礼对你奉献给神或归向神,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能够重新思想一下,实属明智之举。

    经文研读真正的归正帖前一,二9-16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使基督徒归正的工作是谁做?怎样做?为什么惟有人归正以后,才会真正成为圣经所说的基督徒?为什么归正以后的生活方式比一切归正的经历更有意义?

    5奉耶稣的名受洗

    彼得在五旬节向犹太人讲道,说那被他们杀死了的人已经复活了,而且作王,许多听众都大为震惊,于是问彼得,他们该怎么样。彼得回答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徒二38)这句话的力量很容易被人贬低。彼得不是叫人在形式上对钉死耶稣的事情表示懊悔就算了,乃是叫人完全放弃以往我行我素的生活方式,而降服在复活主统治下。因为耶稣的名字包含着耶稣的要求,对明白事理的人来说,接受洗礼,就是接纳耶稣所发出的要求。

    名字和要求

    保罗说,当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他们都『受洗归了摩西』,新英语版圣经(NEB)译作『受洗归入摩西的団契』(fellowshipofMoses),就是顺服和跟随着这位神所差遣的领袖,走在云下:从海里经过,(林前十1)。这个例子说明了名字和要求的意义。另一处地方,保罗将这含义说的更清楚。他对自己的信徒说,不要特别对他忠心,也不要为着他的声誉彼此争竞,因为他们不是『奉保罗的名受洗』的(林前一13)。这里所暗示的,就是保罗认为洗礼是一种入伍仪式,公开许下诺言,要终身成为『耶稣基督的忠心战士和仆人』(祷告书语)。

    这个诺言包括些什么?圣经给我们最清楚的答案。在约翰福音第十章里,耶稣将自己比喻为牧人,跟随祂的人就是祂的羊。耶稣说,好牧人带领、牧养和保护羊群,而羊群唯一要做的,就是跟随牧人(约十3)。

    另一个常常出现的新约主题,说耶稣是先锋,带领我们走在那引进荣耀的光辉道路中。因此,耶稣是引领羊群回家的牧者。

    另一个对耶稣认识的传统看法,就是旧约时代三个受膏的职分:先知、祭司和君王。先知的教导百分之百是从神而来的;耶稣为先知,将生命之道表明出来,又是引导人走上这生命之道的好牧人。有关耶稣的教训,可阅读福音书。耶稣为人神之间的祭司,保守我们得着与神交通的喜乐,为我们的罪牺牲了自己,现在在天上扶助我们,因此祂是一位为羊舍命的好牧人(约十11、15、17)。关于耶稣的祭司职分,可阅读西伯来书。耶稣为君王,是我们各种经历,意志及行为的主宰,所以他就是那保守羊群脱离一切罪恶的好牧人。关于耶稣的国度,可阅读启示录。

    因此每一个奉耶稣的名受洗的人,都必须跟随耶稣,必须把耶稣看作神所差来的使者,听祂的话:『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祂』(太十七5)必须将耶稣当作中保,信靠祂的话『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得安息』(太十一28)。必须把耶稣视为自己得主人来顺从祂:『你们为什么称呼我主啊主啊,却不遵我的话行呢?』(路六46)你和我都受洗了,我们都是这样生活的吗?

    新社会

    此外,我们承认耶稣是我们的好牧人,也就是向祂的羊群认同,这团体最贴切的名字是『耶稣的子民』――基督的教会。我们是同胞、同族,因为都是『天上的国民』(腓三20),他们是我们的弟兄,一同住在神的家里,因为『你们都是弟兄』(太二十三8),我们彼此十手足关系,在基督的身体内同共,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弗四25,加三28)。

    故此,洗礼包含社会性意味。所有已受洗的人,必须参与『身体的生活』,同情祂人,服务他人(关于这一点,可参看罗十二4以下,林前十二4以下,弗四7—16,彼前四10以下)。教会内的孤立主义,例如独坐一处,与人不相往来,逃避应该的责任等,常被人视为否认圣徒相交的一种错谬行为;我们应知道,这种行为也用样无情地否定了洗礼的的真正意义!我们都明白了吗?为要表明自己明白洗礼的真意,我们应当主动去爱我们的弟兄姊妹。

    经文研读耶稣向门徒提出的要求路九57—62,十四25—33约十三1—17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为什么洗礼是旧生活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呢?为什么作者称洗礼为一种入伍仪式?洗礼与『身体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6洗濯

    如果留意一下耶稣所设立的两个圣礼,你会发现这两个礼仪不过是日常家庭生活的小节而已。圣餐就是日常用膳,洗礼就是饭前洗涤。耶稣选择这两件日常生活事情来象征救恩,是要让我们知道,假如不洗涤、不进食的话,身体就会生病;同样,如果我们不受洗和不领圣餐,我们的灵命也同样必定会生病。

    洗除罪恶

    属灵的洗濯是什么?就是从过犯和罪的wuhui中得洁净。未经过『属天得洗濯』(祷告书语),圣洁的创造主就不会接纳我们,正如父母必须等孩子们洗干净了手,才让他们进食。同样,神必须等我们的wuhui除去了,才让我们与祂一同进食――相交。

    我们要知道,我们这个不肯爱人,也不值得爱的生命中,所蕴藏的骄傲、自私、狭隘和顽固的天性,对神来说,是不洁,可憎和应该厌弃的。所以神拒绝这生命,正如我们有权选择洁净时,也会觉得摆在我们眼前的wuhui一样;又如在餐室里,别人用一只明明未经洗涤的碟子盛载食物给你,你一定会感到恶心,而且会拒绝接受这些食物。圣经告诉我们,假如人受违背律法及反对神这两个死症――罪所控制着,神也照样排斥人,直至有一日,神在祂『公义的审判』中把祂的忿怒显出来。

    保罗说:『神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神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以致神震怒,显祂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将患难、困苦加给一切作恶的人。』(罗一18、32,二5-9)

    耶稣吩咐所有门徒都要受洗礼(太二十八19),意思就是要我们接受『属天的洗濯』。有人怀疑神是否真的会给我们的污秽和罪恶算帐,祂的忿怒是否真的会施行出来,所以他们把『属天的洗濯』的重要性贬低了。然而,洗礼正是遏制这种怀疑的一个有力见证。不单这样,洗礼还表明『属天的洗濯』对每一个人都是同样真实的。

    血、信、洗礼

    这种洗濯是极重要的一个道理。它的意义包括了罪得赦免和罪得权势被打垮――这权势辖制我们的动机,叫我们专顾自己和fangzong,以致我们整个生命都wuhui了。解开这种捆绑得便是人里面得更新――就是重生。

    洗濯是怎样发生的呢?『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约壹一7)托普雷狄(Toplady)的祈祷说得好,他祈求耶稣的牺牲能成为『罪的双重医治:洗凈我们的罪恶,也除掉罪恶的权利。』基督的血(就是基督受死所带出的能力),能『洗净你们的心,除去你们的死刑(就是罪的,引至死亡的行为),使你们侍奉那永生神(藉此败坏那辖制着你的罪权)』(来九14)。『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约十三8)耶稣指着人内在的洁净而对彼得说这话,但当时彼得却不了解这句话双重的意义。

    什么时候我们才被洗濯呢?就是在我们相信之时――既是当我们把自己奉献给基督的时候。那么,这又跟洗礼有什么关系呢?有三个关系。第一,洗礼在形式上象征了这种洗濯,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第二,洗礼给人一个眼见的应许,宣称任何相信耶稣基督的人都可以接受这种洗濯。第三,洗礼实际上给人施行这种洗濯,向信而受洗的人保证,他的确已经得着这种洗濯,就如在毕业典礼中颁发学位证书,表示该学生的确已经获得学位了。因此,透过上述三点象征、应许和实际的收获,我们便明白为何彼得要叫犹太人受洗,使『罪得赦免』(徒二38),而后来又说洗礼『不在乎除掉肉体的wuhui,只求在神面前有无愧的良心』(彼前三21)。同时明白,为何亚拿尼亚催促保罗说:『起来,求告祂(耶稣)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徒二十二16)

    保罗对哥林多信徒说『你们已经洗净……了』(林前六11)你已经和他们一样洗净了吗?你和我一样,都需要洗净。

    经文研读洗除罪的不洁象征王下五1-14应许结三十六22-32实现多二11至三8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作者怎样形容罪?这是什么意义?为什么我们的罪得赦免还未足够?为什么我们在灵性上未经洗濯,就不能与基督相交呢?

    7与基督联合

    基督教工作除了叫人行善和开设教会之外,还包括别的事情吗?许多人都以为再没有别的事情了,其实不然,基督教就是一个新生命,包含着神,人和物之间的一种新关系,而这一切都发自一个源头,就是基督徒与祂的主,耶稣基督之间独特的联系。

    新约圣经将这一点说得相当清楚,但却用一些叫人惊奇的字句去形容这种关系,以致你不能自已。圣经把信徒与基督联合的情形写得这样确实,简直叫人难以置信。正如保罗说:『基督是我们的生命。』(西三4)又说:『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二20)祂又论及基督徒的的确确实行和经历到在基督里的每一件事情,又说受了洗的人是披戴着基督(加三27)。另一方面,耶稣也这样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祂里面。』(约十五5)上述经文真叫人忠心折服。

    双重的联合

    这关系包含两方面:

    第一,与耶稣本人的关系,就是师徒的关系。福音书里的耶稣今天仍活着,祂死而复活,真而活,祂的性格、态度和好恶各方面,与自己在地上生活时一模一样。『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十三8)。祂呼召我们去履行的,正是祂呼召最初几个门徒所去履行的事情,就是把完全的忠心和爱心献给祂,效法祂,一心一意地服从祂,否定自己,任何事情上都行出祂的旨意来,活出祂自己的形象。这是我们与基督的关系,再委身给祂的另一面。

    第二,是『结合』的关系,神学家有时称为『基督事迹』(Christ—event)。我们可从下面的解释去了解它的意思。神永生的儿子道成肉身,成为了耶稣基督。为了除我们的罪,祂被钉十字架上。后来又从死里复活,肉身永远活着,然后升天,再次进到天上的荣耀里去。这就是『基督事迹』。这是的而且确的历史事实,因为这一切都在二千年前的巴勒斯坦地发生了。但这事实同时也是超越历史规限的,因为它不像别的事情,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无论何时何地它都能与任何人发生联系,只要人信靠耶稣,就产生这种关系了。所以每个信徒都基于一般的事实,籍着耶稣,和他一同死去,复活及掌权。圣经中『在基督里』一词,其实就是『与基督一同』加上『籍着基督』的总称。这是我们与基督的关系再被造的那一面。

    为清楚起见,我们已经个别的讨论过两方面了。好象学钢琴的人弹奏一首新乐曲时,先分别练习左手及右手一样,但要奏出真正的乐韵,必须左右手同时合作弹奏。我们也应该在思想上把这两方面的关系融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够达到圣经的要求。方法是这样:让『基督事迹』所蕴藏的能力,居住在我们所信靠的那位耶稣里面。在拯救我们的过程中,祂使我们与神和好,又使我们与祂一同死、一同复活和掌权。故此我们可以快乐地与祂过相交的生活,因为我们知道相信祂的死,就得称义,靠着祂的死和复活,我们里面得着更生的能力,就可以摆脱罪恶的辖制,在地上预先享受到天上的喜乐。这是个极大的真理,我们不过作了一个概括的陈述而已。这真理的正统阐释在罗马书六至八章和哥罗西书第三章,我们应该好好研究。

    洗礼与联合

    洗礼直接表达下面各点,受洗的人在水中浸一浸,不但表示自己的罪污被洗净,也表示于基督一同受死和复活,从罪的权势下得释放。保罗说:『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祂的死么?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罗六3)

    若有人要明白基督教的本质和精要,让他看看洗礼好了。因为洗礼将人与复活主之间两种的关系都同时表明出来。

    经文研读

    在圣子里的生命约六35—59,十五1—11林后五14—21加三23—29

    细想和讨论的题目基督教基本上是建立在道德上或是建立在与神的关系上?请解释。耶稣基督永不改变对祂和信徒间的师徒关系有什么影响?[基督事迹]是超越历史的是什么意思?对你来说有什么提示?

    8洗礼和圣灵

    耶稣开始公开传道之前,施洗约翰拿自己[水的洗礼』和将来那一位要施行的『圣灵的洗礼』作比较。『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祂却要用圣灵给你们施洗。』(可一8)耶稣在升天前,一方面预言五旬节的来临,另一方面也作出同样的比较。祂说:『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徒一5)

    这并不是说『圣灵的洗』和『水的洗』互相抵触,也不是说有了圣灵的洗就再不需要水的洗,而是约翰的洗是属于旧约时代末期的事情,而耶稣将圣灵浇灌下来(徒二33),使信徒开始活出来新约时代的生命,正如耶利米三十一章三十节所预言,耶稣在最后晚餐所宣称(林前十一25)和希伯来书八章八节至十二章二十五节所详细论述的。

    新约的礼物

    什么是新约的生命?就是实行与耶稣在祂的荣耀里相交,又藉着祂与祂的父也是我们的天父相交,除了实际分享到耶稣代死所带给我们得好处(赦罪、平安、蒙悦纳、成为神的儿女)外,也分享到祂复活的生命所带给我们的好处(现今得帮助,有盼望的人生)。圣灵在五旬节后显著职事就是将这样的生命赐给人。

    因此在约翰福音那七章三十九节里,约翰指出圣灵这位创造的执行者(创一2)、预言的默示者(彼后一21)和耶稣的助力(路三22,四14、18),『那时还没有赐下……..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圣灵一向都有发挥其他的功用,但必须在耶稣的死后和复活了之后,才开始让人认识耶稣是那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又从死里复活的主,又叫人看到耶稣的荣耀。

    新约圣经的作者说,人接受了圣灵,就是开始体验新约了,这种经历使他们勇敢地和喜乐地赞美神、见证神有时还会讲方言和说预言等等(参看徒二38,八15,十47,十九2,罗八15,加三2)。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在基督以前,旧约时代的信徒,岂并未接受圣灵?不是因为一切悔改的行动和对神的慈爱所作出的回应,都是由圣灵教导人去做的,并且由圣灵引导才会产生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肯定,旧约时代的信徒也接受了圣灵。同样,虽然使徒行传八章十五节说圣灵还未降下来,撒玛利亚人在彼得和约翰到达之前,就已经接受圣灵了。

    虽然新约的作者也相当明白,人的悔改和信心都是神所赐的,但因新约圣经是起源这种新约时代的经历,说到圣灵就自然集中在这种经历方面来讲,而不再常常提及那些基本的观念。

    那么,『圣灵的洗』是什么?我们所下的定义跟耶稣在使徒行传一章五节所下的一样,就是圣灵临到一个人的身上,开始上面所说的新约时代的职事。对耶稣的门徒来说,虽然他们在五旬节以前已经具有信心,但圣灵却在五旬节才降临在他们的身上。对其他人来说,我们一归正,圣灵就降临了。所以在今天,任何在归正以后才产生的属灵经历,如果成为『圣灵的洗』,就是错误的。

    基督徒的加入

    自从五旬节以后,人按神所显明的心意而成为神家里的一员(既是所谓基督徒的加入),便包括三个因素:悔改和相信,加上受洗,再加上接受圣灵,以开始新约时代的职事(徒二38,罗八9,弗一13)。在不同的情况下,上面的次序是可以改变的。例如五旬节时,所发生的次序是相信――受洗――圣灵降临(徒二38-42),在外帮人的『五旬节』时,次序是圣灵降临――相信――受洗(十44-48),在加拉太所发生的次序确实相信――圣灵降临――受洗(加三2)。当然,对于历代以来在婴孩时期就受洗的人来说,所经历的次序就是受洗――相信――圣灵降临。次序的先后不要紧,要紧的乃是我们与耶稣之间的三种联系――信心、洗礼和圣灵,都必须确实存在。

    保罗说,我们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既是基督),成了一个身体(林前十二13)。他把水的洗和所赐下的圣灵看为基督所作一事的两面,彼此是相辅相成。基督呼召我们,招聚我们,又把我们如枝子般接上橄榄树(保罗所用的比喻,罗十一17-24),使我们在生命上与祂联合起来,所以信徒若接受了圣灵,就应该受洗,受了洗的就应该归正,好让自己得着圣灵。神启示给我们的计划中,水的洗和圣灵的洗是二为一的。但愿没有人在思想或行动上把两者分割开。

    经文研读

    圣灵充满徒六1-10弗五15-20基督身体内的圣灵林前十二1-13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

    新约是什么?你相信自己也是在这新约之内么?为什么?若说旧约时代的信徒没有接受圣灵,是什么意思?若说他们接受了圣灵又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圣灵的洗?与基督的身体有什么关系?

    9基督教基本真理

    作基督徒就是把教义、经历、实践三者混合,加上头脑、心和全人的整体参与。有了教义的知识和经历,却没有实践,就成了一个博学的属灵瘫子,有经历和实践,却没有教义,就成了一个坐立不安的属灵梦游病患者。假如基督要在我们里面形成的话,教义、经历和实践都要一并俱全。

    基督教说创造主是透过物质的实体而被人认识的――就是大自然的规律、耶稣的肉身和一些特别的象征,而洗礼就是其中一种。基督教常常很容易被人歪曲和误解,如果你请了六个人来给基督教下一个定义的话,相信你会得到六个不同的答案。不过,耶稣所设立的洗礼却是一个有力的见证,解释了主要的教义、经历和实践究竟是什么。

    三位一体

    洗礼所表达的教义是三位一体的神与人立约。耶稣所说洗礼是『奉父、子、圣灵的名』而施行的(太二十八19)。『名』的意思就如旧约经常给我们看见的,是『位格』的意思,是单数的,表示三个位格因著某种奥秘而联合为一,是一位神而不是三位神。『奉』(既是『向』着的意思)就是说明我们与这三个位格之间的关系。

    因为三位一体的真理是最惊人、最艰涩和最独特的基督教义,而且跟所有别的关于神的信仰截然不同,因此是基督教最基本的真理,整个福音都以此为基础。根据圣经,救恩是三个位格合作成的。让我们来解释一下。

    圣父计划施行拯救,拣选圣子作我们的赎罪祭(彼前一20),又拣选我们这些罪人成为祂的子民(弗一4),计划才得以实施。圣子按圣父的旨意成为肉身,救赎了我们,死在十字架上还去我们的罪债(约壹四9),而且复活,永远得胜死亡,现今又为属自己的人代求(罗八27,来七25),帮助他们,使他们得着祂为他们所赢取回来的好处。由圣父和圣子所差遣的圣灵(约十四26,十五26),重生我们,将我们改造过来(约三5,林后五17),引导我们以信心认识基督(弗一17,三16),又把我们改变成基督的形象(林后三18)

    如果你否认圣子或圣灵是有位格的神,你也会怀疑这位格所担负的职事,这样,救恩对你便不生效了。耶稣基督所设立的洗礼,肯定了我们所投靠的神确是三位一体的,正好扼要地给我们对福音的真实性作出了保证。

    称义

    洗礼所显示的经历是涂抹罪污,人因犯罪所带来的败坏已经洗脱,而且获新生。这就是象征洗濯和复活的双重意义。因此,洗礼表明一个福音信息:因着我们信靠耶稣的宝血,神就忍耐我们、宽恕和悦纳我们,也就是『因信称义』(保罗语,参罗三21至五21,加二15至三29)。

    世界上每一个人道德上都是败坏的,以致感到罪咎、羞耻、污秽和良心谴责。所以,人人的良心都需要洗净,不是一次的洗净就算,而是天天的洗净。洗礼所象征的经历,正是任何清楚了解自己的人在人生中所以不可缺少的。『我奔往宝血泉旁,求主洗我免灭亡。』

    悔改

    洗礼所指示的实践之路就是自己愿意改过,这就是悔改。我不能自己替自己施洗,是由主礼的牧师给我施洗的。他按自己的意思把我浸在水里又拉上来。这种做法表明受洗的人真正忏悔和否定自我,将自己一生的主权交在耶稣基督的手里,任由祂来管理。自义和固执都是人的天性,古人说『江山易改,品性难移。』真是千真万确。然而,人肯自愿让基督改变过来(这不是人凭天然的意志可作的,乃是神的恩典),才是实践真正基督教的信仰。

    洗礼要求我们不断面对以上基督教教义、经历和实践的规范,而这些规范本身已经是洗礼所带来的祝福。

    经文研读教义、圣经、实践罗六15-17

    思想和讨论的题目洗礼与三位一体的教义有什么关系?作者从洗礼看到什么双重的象征?对我们又有什么关系?洗礼对『江山易改,品性难移』这句话,发出什么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