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别梦 第63课到第65课
作者:景山少爷的小说      更新:2017-11-12

    【##第63课从差传角度看今天的世界/林国安##】差传的视野、宝座的宏观躲在教会的地平线,只能看到四墙之内的景象;人若被提升到主宝座的高峰,透过他的高度来看教会增长的路向,视野必超越四墙,看见他的国度如大山充满天下(参但二35)。有一家教会发展得不错,每主日崇拜人头涌涌,水泄不通;长老骄傲地对一位外来的讲员说:“你看,我们的教会坐满了人!”外宾把眼光移向窗外的人群,轻轻地说:“教会坐满了人,因为教会有四堵墙。”人的视野若只限于自己教会的地平线,人便容易患上“四墙短视症”;人若被提升到主宝座的高度,就必拥有“宝座宏观”。所谓“宏观”,是看见神自创世以来所设计的救赎计划;所谓“宝座宏观”,就是从神宝座的角度看这计划;而“教会宏观增长”,就是把教会的发展、构想、路线、企划等建立在这个大计划上,以收宏观效果。宏观也表示胸襟,当人看到教会在四墙外发展,这发展似乎与自己教会无直接关系,但却知道神的国度已在扩展,人就因此高兴,因为这不是为自己收果子,乃是为国度收子民。宏观大计整本圣经,神启示我们一个救赎万民的大计,这个大计已启示了亚伯拉罕(参创十二1-3)、大卫(参诗六十七)、以赛亚(参赛四十九5、6)、约翰(参约三16)、保罗(参弗一8-10;罗三21-26)等人,这计划就是从万民的源始,然后万民对神的离弃及至万民的得赎,而以建立万民蒙福的国度为止。这国度计划是神爱万民万族的明证,而差传事工便是对这大计的认识、认同及参与。信徒若一生只看到自己教会内部的事奉及发展,他似乎忠于自己的地方教会,但他未必忠于主的使命。教会若单有教会大计而无国度宏观大计,这教会也是狭窄、自私、自保、内向的教会,与神的心意相隔千里。在正常的情形下。信徒的生命大计与教会的增长大计应与神的宏观大计相吻合,这信徒或教会便是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所谓“有普世感的基督徒及教会”便是把基督的宏观大计放在心中,顺服及参与完成他的计划。表格一:六十亿宏观世人信仰情况福音信仰基督徒*教无生命基督徒无神、无信仰印度教佛教部落宗教其他人数11亿11亿9亿9亿8亿3亿3亿6亿宏观世界举目向田观看,田地就是世界。多少教会今天只看到自己教会,只看到自己社区,只看到自己同胞。这种狭窄的看见带来了教会狭窄的增长路线。有差传负担的教会视野广阔,看见整个世界在魔鬼的控制下,而这种胸怀普世的心推动人加入宣教的行列。全球有三份之一人口是基督徒,约二十亿,但有九亿是无生命的挂名基督徒,剩下的福音信仰基督徒有十一亿,即约人口六分之一,而其他六分之五仍在救恩门外,死在罪恶过犯之中,信奉不同异教,他们迫切需要福音。可是我们百分之九十五的基督徒却留在同文化及本地事奉,缺少宏观视野及宏观行动。若要接触多些未得之民,必须有所跨越,包括国界的跨越及文化的跨越,因此让我们看到差传事工的必须及急需。“10/40之窗”(指如下图中北纬十度至四十度,从日本直到非洲西岸的广大地区),是一个宏观世界需要之窗,这窗让我们看见异教的大营垒,是最赤贫、最动乱的国家及民族,也是最需要福音的地区。教会应透过这窗户,看到一个极需福音的世界,而全力参与拯救行动。一、从文化及宗教看世界禾场可分为六大文化及宗教群体:华人群体、*教群体、基督信仰群体(美、欧、俄)、印度教群体、佛教群体及精灵信仰群体。每个群体各有特色,所以要以合适当地文化及处境的方法和策略来实行差传事工。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首先绝大部分基督徒居于西方基督教文化地区,而大部分未闻福音的人却生活在其他地区,所以跨地域及跨文化的宣教事工乃是全球福音化的最关键工作。其次就是华人同时是全球最大的禾场及最有潜力的宣教士差派群体,所以如何善用散居华人的特点及整合各地华人教会的资源来实行普世差传也是差传成败的关键。普世华人信仰及华人教会的分布(数字来源:林安国,2003)华人教会华人信徒人数华人人口百分比中国大陆(估计)447,76160,000,0001,295,330,0004.63%亚洲6,8671,551,50458,219,8002.7%北美洲1,200208,0003,700,0005.62%欧洲14613,0651,364,0000.96%非洲12570208,0000.27%拉丁美洲865,240933,6000.56%大洋洲21814,500322,9004.49%海外华人总数8,5291,792,87964,748,3002.77%合共456,29061,792,8791,360,078,3004.45%二、从差传路线看世界禾场(一)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政治及社会环境,所以需要不同的差传方法。(二)开放地区:布道植堂(三)后共产地区:整全福音(四)10/40之窗地区:服务见证(五)散居之民:布道植堂(六)无语文群体:圣经翻译(七)封闭地区:福音广播网络三、从世界趋势及情况看世界禾场世界的人口不断增长,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增长幅度。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社会、民生、经济及政策,因此也影响差传事工。简言之,欧美等基督教背景的发达国家人口在减少中,而第三世界(大部分是福音未及的地区)的人口却不断增加,因此跨文化宣教的需要是与日俱增的。人口老化最快速的地方也是已发展的西方国家,而非洲、拉丁美洲及第三世界国家如柬埔寨(Cambodia)等地区却有超过一半人口是青少年人,不同年龄的福音对象有不同的需要,也直接影响宣教的策略及方法。整体而言,西方基督教背景的国家都是已发展的国家,但最需要福音见证的地方往往是最贫穷及落后的地方,当中不少更是限制福音见证的地区,所以整全福音、社会发展服务及双职宣教的事工及工人极为重要。今天的世界充满苦难、贫富不均、社会不公义、天灾及疫症等问题,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及全人关怀的宣讲见证方法仍是最有效的宣教模式。宏观教会宏观教会是以主的大使命为根基的教会,而这教会的增长路线必须是宏观路线。以下介绍一个理想宏观教会的增长模式,这模式称为“50/50教会”,就是把教会的资源及人力分为两半:一半发展教会内的事工,如强化灵命、向上敬拜等;另一半发展教会墙外事工,如布道、服侍及差传。这比例并非绝对,但比例的分配正反映教会的发展重点及背后的哲学在哪里。95/5的教会肯定是内向、缺少布道、发展缓慢、没有实行大使命的教会,可能更是矛头相向的教会,但50/50的教会则一定满了活力和动力。跨越行动的原则一、一家教会不能接触全球众多社群,必须按部渐进,可以用认顾的方法集中在某些未得之民:例如在某国中的*教教徒或中国的某少数民族。二、在经常费及建堂等费以外学习信心认献,向着25%的目标前进。三、不但差传基金要达25%,也应鼓励人力投入25%,使多人参与短宣、带职、长宣、差委行政、差关小组、宣传推动小组等。四、勿忘用25%祷告时间为普世需要及呼声祷告。内强行动的原则一、华人教会用太多人力在诗班及行政开会,用太少人力在敬拜及门训,应有适切的分配。二、华人教会不能在主日用十分钟唱一首诗及读一段经文便说是向神敬拜,然后等听道及散会。教会应重估崇拜的真正意义及内容。三、华人教会大多数是90/10甚至是95/5的教会,太多人力用于强化教会,太少人力参与布道差传,应以50/50为目标增长,这样才能产生近远的动力,质量并进。四、华人教会的成人主日学渐强,但门徒训练仍弱,应加强分配人力资源。延伸行动的原则一、教会的布道不能单用吸力,应来去并用,双管齐下。二、勿忽略社区服侍,这是光盐作用,在教会与社区中建桥梁。三、针对社区的需要确定教会服侍路线,务使社区感到教会对社区的关心及爱心。四、延伸的人力若只放5%,便只得5%之布道力,教会必增长得慢。10%的布道资源与人力投资是起码的分配,比例越高,增长越快。五、植堂不但倍增布道之力,也是在本地实习宣教之好方法。结语差传的教会切切需要宏面增长,但在这增长之前,教会的领袖必须具有宏观的眼睛,这双眼睛不是自己生出,乃是透过主宝座之视野来看他的心意及他的大计,也看到整个世界卧在那恶者手下。宏观教会乃是以宏观的视野,采取宏观行动的教会。【##第64课二十一世纪的华人差传策略与方法/林安国##】二十一世纪应是华人宣教的世纪过去的二十世纪,神透过西方宣教士给了华人教会很多属灵的资源,华人教会不单接受了福音,也在纯正的信仰、教会的建立、人力的装备、宣教的异象、工场的经验等渐渐储建了根基。面对新世纪,是神给我们在普世传福音的事工上急起直追的机会。二十一世纪是我们华人教会应该起来宣教的日子,我们应回到神的心意,再认定主的大使命,同心兴旺他的国度,努力工作,警醒等候,直到主来。华人教会在这契机参与普世宣教大业,可循根基重整焦点、基地的差传化和工场策略发展三条路线前进。以下是笔者对华人教会差传整体发展的一些策略建议,分享如下。一、根基重整焦点华人教会要建立稳当的差传事工及长远的维持力,必须回到圣经差传的根基上。我们必须问:神对整个人类的心意及计划是什么?教会存在的使命为何?主再来时国度如何完成等问题。从差传的角度,圣经中有四类这方面的经文帮助我们把焦点重整于差传神学及教会使命:(一)神的本性:他的本性是慈爱的,他的爱普及世界万国万族万民(参约三16)。(二)世人光景:世人都犯了罪,亏欠了神的荣耀,而罪的工价乃是死,包括灵魂体的沉沦(参罗三23)。(三)神的救赎:神救赎万民万族的方法是差他的儿子,为我们作了挽回祭,耶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参约一29)。他是救主,而且是惟一的救主,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参徒四12)。(四)神的计划:神不单定了救法,也制定了计划,要藉着亚伯拉罕及他的后裔,组成一个蒙福又施福的国度,这计划在旧约及新约不断向他的仆人显明,如亚伯拉罕、大卫、约拿、以赛亚、但以理、弥迦、使徒约翰、保罗等人。(五)子民使命:神多次向以色列民说明他们蒙拣选的使命,乃是在万民中作神的子民,向他们说:“你们是我的见证人。”他们的存在不单为以色列全家得救,还要作外邦人的光,将神的救恩传到地极(参赛四十九6)。(六)教会的使命:神吩咐门徒成为使徒,被差往普天下传福音给万民,而且培育万民成为主的门徒,把一切主的话教训他们遵守(参太二十八18-20)。(七)耶稣的宣教:凡跟随主脚踪的人,都要思念这位作使者、作宣教士的耶稣(参来三1),他如何离开天上荣华,道成肉身为人子,背起十架,成为微仆,不单受苦,而且受死,为要把天国的福音传扬。他本来是富足的,却为人类成了贫穷。他成为模范的宣教士,在凡事上给我们作了榜样。(八)初期教会的宣教行动:初期教会的宣教历史,是历代宣教历史的根基,他们如何差派,如何巡回布道,如何解脱犹太文化的枷锁,超过地域深海,把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到犹太全地,越过撒马利亚,到达小亚细亚及欧洲,直到地极为主作见证。初期教会派出巴拿巴和保罗,后来又产生保罗的差传队,以动静两架构互相配搭,使福音的跨越力倍增及有效(参《使徒行传》)。(九)圣灵的动力:圣灵是差传的灵,其动力是跨越之力,圣灵的工作是感动、呼召、差派、教导、督责等。他主导了教会扩大及拓展路线,也负起了教会质量的增长(参《使徒行传》)。(十)国度的预言:主必再来,凡等候他国度来临的人必兴起传福音,而且不怕生死,竭力工作,因为知道他的国度是万民的国度(参启七9),因此,福音的工作也是建立万民国度的工作。以上十类经文皆指向普世差传事工,教会在这根基上建立起使命的神学,回到圣经即等于回到神的心意,回到神的心意及回到他拯救普世的计划。走门徒道路的人及作教会灯台的使者,皆应以此为根基为目标。二、基地重整健壮(一)病态的教会:健康的教会是宣教基本的条件,教会不健康,何来力量差传?环视华人教会,有如下的十种病态:1.分裂症:病症——你伤我,我伤你,最后分开养伤,无力作工。2.自闭症:病症——全世界都不重要,只有“我”的世界重要,教会把自己困在四壁内。3.近视症:病症——近的看得清楚,远些便什么也看不见。4.麻痹症:病症——头脑知识很多,手脚却无力。5.痴呆症:病症——不能了解自己的实况,有时会失去方向,不知去了哪里。6.失忆症:病症——最重要的话往往记不起,最重要的事常忘记去作。7.萎缩症:病症——因一些隐藏的病菌使身体某部分或各部分都在不断地萎缩。8.自恋症:病症——教会内围信徒相亲相爱到一个地步,忘记了外面还有一个缺乏爱的世界。9.神经症:病症——想的东西不是正常人所想的,头脑出了问题。10.肿瘤症:病症——少数毒细胞威胁到整个身体的存亡。(二)健康的教会:要教会健康,必须有以下十种健康的征兆。1.敬拜的教会:教会是神宝座之所在,信徒到主宝座前是敬拜及事奉,到主耶稣再来后,信徒就不必再布道及研经,在永恒世界里,教会将喜乐地赞美及敬拜神。可是目前教会最弱的一环往往是向主的敬拜,我们多么需要多放人力、智力、财力,更新今日华人教会死气沉沉的敬拜形式及光景。2.相爱的教会:若我们彼此相爱,众人就认出我们是主的门徒了。一家温暖的教会,是一家满有见证力及吸收力的教会,相爱的环境及气氛来自相爱的言语及实际的行动。无论是小型教会或大型教会,切实相爱是教会增长的原动力。3.喂养的教会:有食物供应教会自然长大,但教会要健康地长大,不单是有草吃,还要知道供应什么草给羊吃。每家教会都有讲台供应及主日学,能得到滋养的讲台及主日学的课程供应,是难能可贵,寻见者真是有福了。4.社区教会:教会的存在不单是为信主的几十个或几百个人,因为还有九十九只羊在教会四壁外,教会的事工应以社区未信的绝大多数为念,可能是99%或是98%,因此社区的探访、关怀、服侍等都表明教会是社区之光。5.门训教会:教会是一个门训中心,有丰盛生命的长者带着初生属灵的婴孩,以生命影响生命,以榜样模式来塑造他们学像基督的生命。6.事奉的教会:教会是有机体,是基督的身体。人人都有恩赐,而且恩赐互相配搭,建立整个身体,恩赐的运用带来有效的事奉,不单各肢体能认识自己的岗位,而且更能荣耀神。健康的教会是一家全体动员的教会,有人强化教会,有人布道使人数增长,有人领导计划,更有人服侍支援。人人参与,人人分工合作。7.能力的教会:健康的教会有两种能力,一是福音的爆炸力(dunamis),一是对付撒但的战斗力(exousia)。按《启示录》所记载,exousia这字义是神给他的子民有这种战斗的能力,撒但也给他的跟随者有这种能力,但最后的得胜是属于神。这表明神给教会这两种能力,为要使教会能攻入强盛的撒但营垒,抢救人出死入生。8.延伸的教会:健康的教会必延伸而倍增,不少教会在植堂的事上不断努力,产生第一代的姊妹教会(sisterchurch),第二代的女儿教会(daughterchurch),继而产生第三代的子孙教会(granddaughterchurch)。这样,每家教会延续生子生孙,福音便产生延伸之力,很快传遍一民一国。9.国度的教会:健康的教会是国度教会,以天国的计划为念,以国度的心胸为怀,以天国的信息为重。这样的教会不单在做教会自己的事工,也与众教会携手合作,又进一步与各机构配搭拓展。国度的教会对自己民族有负担,也在本地向不同民族工作,国度的教会必定是差传的教会。10.跨越的教会:正如安提阿教会一样,健康的教会发展及增长的路线必然跨越四壁,跨越本城本国,往普天下去传福音,为了分散的国民或遥远的异族,心中满有负担,爱他们的灵魂,产生训练及差派人力,带着教会的祷告及金钱,顺服主命,跨越出去作成他的工。三、工场重整策略华人教会在差传上要成功,不单有正确的差传圣经根基,不单有健康的教会,更需要有发展宣教工场的智慧,以下是发展工场的十个有效策略。(一)单元策略:社会的结构乃由不同单元社群组成,福音的发展及植堂的路线若循单元前进必收效更大,因为信主的人都不喜欢越过自己的单元去加入别的单元,因此单元的教会对同单元未信者更有吸力,也比多元混合的教会发展得更快。(二)培训策略:耶稣一生的重点都在训练门徒,他也吩咐我们要把所学的教训别人。工场上若只带人信主,而没有训练人成长作领袖,其事工永远建立在宣教士身上,教会便永远做小孩,不能负起自传之责。(三)服侍策略:教会与社会中间一定要以服侍为桥梁,不然教外人不会自己找上门寻求福音,服侍表现了教会的爱心,也铺路让他们自然地踏进教会来。(四)双刀策略:教会有两把锋利的镰刀:一是真理的宣讲,一是能力的彰显。耶稣的讲道产生了话语的能力,耶稣的治病赶鬼又表现了属灵的能力。宣讲清醒人的头脑,能力使人心信服。(五)收割策略:收割是目标,撒种是进程。我们不能把撒种当作是工作的完结,就此拍拍手便离开。保罗的植堂乃是把庄稼收入仓库,若单单布道撒种便结束,这是个不智慧的工人,工作会随流消失。(六)巡回策略:未信的群体分散各地如羊无牧,收割工人若收缩工作及定点工作,福音就只能留在一城一乡。巡回的策略是使工人流动,使福音涵盖广大禾田,耶稣说:“我也必须往别城去。”因此他周游四方,在各城各乡传福音。保罗也不在一地停留过久,他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七)攻重策略:集中力量在一些有影响力的城市及群体,把福音建立在重要的据点上。保罗的城市策略皆集中于文化中心、军事中心、经济中心等地,然后把附近较小的乡镇交给这些中心去拓展,这样他便可跨越得更快。(八)交棒策略:训练当地的工人起来,时机成熟便交出。工场的事工常发生人际问题,很多时候是宣教士不肯放权、不肯交出。福音初到时可能宣教士是长者,是属灵父母,但孩子长大后便是平辈伙伴,不久孩子成熟就得独立,宣教士不交棒便产生问题。保罗的策略不单是培训提摩太,也肯信任同工而把权交出来。(九)分援策略:这是根据耶稣的均平策略,支援人力多的地方应视自己是管家,而把神交托的均分给缺乏的地区。耶稣本来富足,却把富足分给我们,使我们从贫穷成为富足。属灵的分援是宣教美好的策略,使工场加速自养自传。(十)桥梁策略:分散的犹太人成为福音的桥梁,使植堂工作不必从零开始,保罗因此每到一处便寻找沃土,这些沃土是自己的同胞,很快建立了核心小组,教会便有根基地建立上去。结论华人教会在差传路上必须建立圣经神学,强化教会做差传基地及有智慧、有策略地发展工场,这样二十一世纪将名正言顺是“华人的世纪”,是华人信徒回应神心意而决心参与建立天国的“华人差传世纪”。问题研讨一、在二十一世纪中,华人基督徒可能接得上普世差传的棒吗?假若接不上有什么后果?二、华人教会及基督徒应作什么改变来承接普世差传的棒呢?【##第65课华人如何面对普世宣教的挑战?/曾锡华##】面对普世宣教的挑战,华人必须同时注重两方面:华人当中的福音工作(特别是分散的华民及其下一代)及跨文化宣教工作。首先让我们认识全球福音化的情况及基本概念。福音必须靠着言语、文化及人际关系才能有效地广传,所以宣教工作必须以种族、文化认同的群体为工作单位,因此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也可以包括不同的福音群体,例如华人当中有汉族,而汉族中又可分成不同语系的群体。大使命的目标是使万民作主的门徒,所以宣教的目标不只是领人归主,更是要建立满有生命力及能独立在本群体中传福音的本土教会。假若在一群体中已成功建立这样的教会的话,我们称之为“福音已达之民”,不然,便称之为“福音未达之民”。以下是二十一世纪初全球福音化的现况:宣教人力资源分配与目标群体的现况(注1)福音已传达福音未传达群体数目14,00010,000占未信主总人口50%50%在其中工作的宣教士的比例74%26%在以上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人与福音对象一幅不平均的图画:大部分宣教的人力资源投放在福音已传达的群体中,而福音未达之群体往往因为政治、社会文化、地理因素而没有机会得闻福音。因此从全球福音化的角度看来,跨文化宣教是最有需要的事工/////images/upload/200712222922606.jpgⅠ.传福音/布道事工:在当地已有活泼的本土教会群体中作同文化的福音工作。Ⅱ.常规宣教:在当地已有活泼的本土教会群体中作跨文化的福音工作。Ⅲ.前线宣教:在当地仍未有活泼的本土教会群体中作跨文化的福音工作。宣教的目的必须是植堂,而植堂必须先有传福音的工作。假若我们以传福音者与福音对象的文化距离作分类的标准,传福音的工作便可分为四类:教会以内(E0)、同文化(E1)、近文化(E2)及异文化(E3)。文化距离越远,福音工作的要求及难度便越高,反之亦然。从植堂的角度看,假如我们以福音对象与最相近的教会的文化距离作分类标准的话,福音工作便可分四类:传福音/布道事工(Ⅰ)、常规宣教(Ⅱ)、前线宣教(Ⅲ)及未得之民中的初熟果子向本民所作的福音工作。根据以上图表的显示,假若我们将世界分成三份,从西方教会的角度看,同文化的福音工作只能达到三分一的人(三分之一已是基督徒),另外三分一就需要跨文化了,因此福音遍传就必须以跨文化事工为主(E3)。但华人的处境与西方不同,华人有两大不同点:华人是全球最大的“未得之民”,也是最大及分布最广的群体,所以在全球福音化的工作上,我们有特别的机会及优势。我们要善用策略,藉着分散的华人及其下一代,将福音首先传给华人及附近的未得之民(就是以同文化及近文化为优先),这样也就省略最困难、代价最高及果效最低的异文化传福音工作(E3)。所以从策略上而言,华人差传必须以华人群体为优先/////images/upload/200712222922641.jpg华人(包括中国大陆在内)是全球最大的禾场,也是有潜力差派大量宣教士的群体,再加上各地华人信徒及教会都从神领受不一样却都是极宝贵的恩典,假若能善用散居华人的特点及整合全球华人教会的人力及物力资源,二十一世纪就真的是“华人差传的世纪”。但是普世华人信徒及教会必须相爱合作,在宣教大业上同心同德,互通有无,不计自己的好处,只求福音的广传,天国的扩展,这是华人普世差传成败的关键,也是“世界华人福音运动”的目的。其次就是必须愿意付代价,救恩是白白得来的,但却绝不是廉价的,因为是基督付上了他生命重价买来的。同样的,我们要万邦万民得闻福音是必须付上代价的。首先是祷告,其次是金钱,但最大的挑战仍然是人,就是我们回应神的呼召,委身成为宣教士,鼓励及支持自己的儿女参与宣教大业。华人往往甘愿为下一代的前途而移民海外,但我们更需要有甘愿为福音缘故移民的人。移民海外华人的下一代是向当地原居民传福音最理想的人选,因为他们不再需要跨越地域、言语及文化,他们也是华人宣教士到当地工作的最佳伙伴,但这一切都要基督徒父母有愿意奉献儿女的心志及行动。中国现有人口十四亿,是世界最大的宣教工场,不少未来学家相信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所以中国福音化也是福音遍传世界的关键工作,更是普世华人教会责无旁贷的工作。感谢主,今天中国已有数以千万计的信徒!但百分之九十四以上的人仍未得救,所以福音快速广传及教会增长仍是首要工作;但这却不是说,中国教会不需参与普世差传事工,事实刚好相反,中国必须成为最主要的宣教士差派基地,华人教会才有可能接下普世宣教的棒。因此海内外的众华人教会在福音广传及普世差传事工上应如何同工及结成福音的伙伴,如何招募、装备、差遣及支援中国差出的宣教士的策略及具体执行工作已是急不容缓的工作了。差传教育、异象分享、事工推广、工人训练、差会建立及宣教士的支援等都是华人教会眼前必须努力的建设/////images/upload/200712222922694.jpg华人也决不能忽略跨文化的差传工作,更应积极地向其他民族的宣教前辈学习及一同参与跨文化的差传工作。从全球福音化的角度来说,跨文化宣教是最迫切的需要,但也是华人差传最落后的一环,所以必须急起直追。今天全球福音化最大的挑战乃是*教世界,有学者更估计*教将在本世纪中取代基督信仰成为全球最大宗教。英美西方国家本来在*中已不受欢迎,自“911事件”及英美攻打伊拉克(Iraq)后,西方宣教士在*教世界面对极大的困难。向*教群体宣教的责任似乎要交到亚非拉的教会手上,面对如此巨大的宣教挑战与责任,华人教会更应勉力以赴,靠着那加给我们力量的主,一同接受这福音遍传的棒,让二十一世纪真的成为华人宣教的世纪!问题研讨一、E1、E2及E3这三种传福音模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与《使徒行传》第一章八节中的使命有什么关系?你认为哪一种最有效?哪一种最有迫切性呢?二、从策略上而言,“传福音”与“宣教”之间有哪些分别是必须清楚说明的呢?两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及分别之处呢?三、使徒保罗是“双文化”(犹太裔的罗马公民,同时精通希腊语文)的人,所以他是宣教的理想人才。你有没有想过怎样利用自己的特点及背景来协助福音工作呢?你可以作什么来帮助自己成为神更合用的器皿呢?你及你所属的教会,可以怎样参与及促进全球福音化呢?注:1、资料来源:DavidB.Barrett,ToddM.Johnson:WorldChristianEncyclopedia.NewYork:OxfordUniversity,2001.PatrickJohnstone,OperationWorld.21stEdition.Toronto,Ontario:GabrielResources,2001.2、改自为RalphWinter:PerspectivesontheWorldChristianMovement:AReader,3rdEdition.Pasadena:WilliamCareyLibrary,1999.3、引自林安国牧师提供的资料。4、世界华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差传学堂——青年级》(香港:世界华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2001年),第九课,第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