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别梦 第6章 第十五篇到第十六篇
作者:景山少爷的小说      更新:2017-11-12

    2.做事公义:做事公义,换个说法就是做事情公正客观。我们每天都会面对许多的人和事,在处理每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尽可能的做到客观公正,我们就有可能成为得居神圣山的人。神造人的时候,人是正直的,可以做到客观公正。但是,堕落之后人就不容易客观公正了。所以,我们需要神的光照。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靠白纸黑字的圣经真理,来验证我们的行为是不是客观公正。【约7:23-24】人若在安息日受割礼,免得违背摩西的律法。我在安息日叫一个人全然好了,你们就向我生气吗?不可按外貌断定是非,总要按公平断定是非。在福音书里记载,主耶稣做事情常常受到宗教领袖的批评,主耶稣虽然没有做错任何事,都是为了爱别人。但是,那些人好像总想找茬似的。那些人为什么要和耶稣过不去?因为耶稣不与他们一伙,他们曾经也想试图拉拢过主耶稣,但是,耶稣不会与他们同流合污的。上次我们也看到了,主耶稣是不留情面的,即使你请我吃饭,我仍然要责备你的罪。所以,这样一来,他们就把主耶稣视为敌人啦,处处想找茬攻击耶稣。而耶稣刚好有几次医治疾病恰逢安息日。这下子,可让这些想攻击主耶稣的人找到借口了。因为,我们知道按着律法,安息日是不能做任何工作的。主耶稣在安息日让一个病人好了,这是件好事啊!有人或许想,主耶稣那不是也违反律法了吗?其实,主耶稣并没有违背神的律法,神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顶多只是违背了犹太人祖宗的遗传。犹太的拉比将如何守安息日分解成许多细则,在这些细则中关于治病方面,也并非在安息日绝对不允许医治所有的病。这些反对耶稣的人是不是自己在安息日也不做任何工呢?也不是。主耶稣质问他们在安息日给不给人受割礼?孩子哪天出生又不能选日子,哪天都会有出生的人。所以,第八天受割礼时,必定也会经常遇到是安息日,祭司不是照样要给他们行割礼吗?噢?你们在安息日给人受割礼就没事,耶稣在安息日让一个病人好了就不行,这不公平啊!其实,这群人真实的目的并不是要维护神的律法,而是因为耶稣不与他们一伙。他们正想找理由攻击耶稣呢,刚好以这个为借口。如果在安息日叫病人好了的不是耶稣,而是他们同伙人中的某一位。他们就不会说‘违反安息日了’,他们就会说‘神真是与我们同在啊’。这就叫‘按外貌断定是非,不按公平断定是非’。对同伙,有一套评价标准,对敌人,有另一套评价标准。我们或许会批评这些犹太人的宗教领袖做事情不公义。但是,我们自己呢?常常都是这样的不公义,只是自己不容易发觉自己罢了。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和那些反对我们的人,我们常常是拿着放大镜去挑剔对方。对自己喜欢的人,和对那些无原则支持自己的人,我们就会很宽松的对待他们,即使他们明显做错了,我们都会想法设法为他们开脱。【箴20:10】两样的法码,两样的升斗,都为耶和华所憎恶。上帝喜爱我们公平公义,也就是说,不看对方是谁,哪怕是我们的仇敌,人家对的就是对的。不能因为我们不喜欢他,为了找到反对他的理由,就不顾公平,仅凭外貌断定是非。这样,虽然我们解恨了,或者污名对方的目的也达到了,但是,我们却被神恨恶了。我们再看一例(简略):这篇诗是大卫写的,其实,大卫自己就是一位做事公义的人。当扫罗死后,有一个人向大卫报信,说是自己杀死的扫罗,希望得到一些赏钱。结果,大卫却杀了他。大卫不会因为你杀我的朋友,我就加重你的刑罚,也不会因为你杀我的仇敌。我就减轻你的刑罚。一切秉公办理。3.说实话:很多人都以为说谎是小事情,很容易就说了谎话。说谎不需要付什么代价,只需要动动舌头就完成了,却可以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利益回报,所以,说谎成了许多人最容易犯的罪。但是,在神看来,说谎可不是小事,这不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结的果子是诚实。如果是习惯说谎的,他们的父就是魔鬼。诗篇这里说只有心里说实话的人才能寄居神的帐幕、得住神的圣山。为什么神这么看重说实话呢?因为说实话是生命丰盛的表现,只有生命全面丰盛的人,才能说实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导致人说谎的原因很多,只有在这许多方面都是过硬的,才能是一个说实话的人。王明道老弟兄写过一篇文章《人为什么说谎》,他从圣经中找出了七点人说谎的原因,比如,押沙龙为了夺权撒谎啦、暗嫩为了行淫撒谎啦、亚拿尼亚撒非喇为了得名啦、亚伯拉罕怕死撒谎啦……。其实,圣经中记载撒谎的原因还远不止这七点。这也就是说,人如果要说实话,就必须在方方面面生命都是成熟的才行,很不容易。我们看这些故事的时候,总觉得那些说谎的人真差劲。我们总觉得自己比他们强多了。其实未必。我们如果真实的置身与那些场景中,恐怕比他们更早的就说谎了。我们身边的弟兄姊妹说谎很多的时候,环境比圣经中的那些人轻多了。我们仅举一个为了贪财而说谎的例子吧?基哈西是以利沙的门徒,而且是一位原本很有前途的门徒,以利沙到哪里去,身边经常带着基哈西。如果基哈西能好好的追求,当以利沙离世后,很可能基哈西就会成为接班人。但是,因着一件事,基哈西的前途彻底葬送了。那就是他因为贪财而说谎。长话短说,乃缦得了大麻风,以利沙帮他医治好了之后,他就要赠送礼物给以利沙,以利沙坚持没要。基哈西心里想要,但是,当着老师的面他也不敢要。乃缦走后,基哈西悄悄地追了上去,然后用说谎的手段得到了两他连得银子和两套衣服,抬回了自己的家。当他再次回到以利沙那里去的时候,以利沙问他去了哪儿?他又再一次说谎。不过,这次说谎的原因与上次不一样了。上次说谎是为了贪财,这次说谎是为了掩盖上一个谎。接下来以利沙宣告了对基哈西的审判,“乃缦的大麻疯必沾染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我们看这个故事会说,基哈西呀,好可惜。基哈西呀,你真笨。可是,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不说谎吗?如果利益小一点的时候,或许还好。利益稍大一点的时候,就怕很多基督徒也都会像基哈西一样了。什么谎话啦、虚假的手段啦就全用上了。开假证明、办假学历、涂改年龄、造假病历、假结婚、假离婚……,反正只要是能给自己带来利益、解决问题,假的又何妨?中国现在搞城市化建设,各地大兴土木,到处都在拆迁。这其中几乎全都在造假。有的盖简易房冒充面积。有的临时栽几棵树骗取青苗钱。有的赶快通过各种造假方式把他人户口迁进来,争取多分几套房子。基督徒很多也在这么干,因为觉得如果不这么干,不是傻了吗?大家都在造假,就我不造假,不是吃亏了吗?难道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比自己多分几十万元。如果大家都不造假,我可以不造假,问题是,大家都在造假,总拆迁款是一定的,如果总面积因造假增加了,那么,平摊在每平方米上面的拆迁款就被其他人的造假而拉低了。如果我不跟着造假,我不就是白白的吃亏了吗?所以,很多基督徒这个时候也是和外邦人一样造假、说谎。我们说谎似乎是有理由的,难道基哈西说谎没有理由吗?他家里穷,上有老下有小。他又不是偷的,是人家乃缦甘心乐意送的,这点钱对乃缦来说是九牛一毛。每天跟着以利沙到处教训百姓,原来的工作不干了,这几年损失了很多钱,有机会从外邦人那里得一点补偿也不算啥。父母双亲老了,我也没有积蓄,要这点钱是为了尽孝心帮老人筹备点养老钱、棺材本……。要想找理由,怎么不能找到很多理由?不论什么理由,说谎了就是犯罪。我们要相信,我们不用靠说谎获取利益,神也会供应给我们一切所需用的,神的恩典够是我们用的。也有得胜的弟兄姊妹。有一位弟兄,他所住的地方传言很快就要拆迁到了。周围居民们打听到在前面拆过的区域民用与商用是两套不同的赔付标准。于是,纷纷的去工商部门注册个营业执照,地址就写自己现在的住处。注册个执照很便宜,只需要几十块钱而已。但是,赔偿时差价却会多拿很多钱。这位弟兄一开始也没多想,就跟着大家一起办了执照。刚好那天下午聚会也是讲‘诚实’的道。如果是一心想贪财的基督徒,即使听完了这篇道,只要不当成是神的道,当成是人的道也就硬着心不用管了。但是,这位弟兄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神的道。听完道回到家里就把上午刚注册的营业执照注销了。感谢主,五六年过去,他那个地方还没有拆,现在连拆迁的风声也没有了。也就是说,这个弟兄与其他弄虚作假的人相比,并没有任何损失。但是,他是抱着比别人损失的心去做的,所以,他在神那里已经得着很大的奖赏了。56我刚才只是举了一个为了贪财而说谎的例子。说谎还有有许多其他的原因。所以,只有生命全面丰盛的人才能不说谎,这样的人才能得居神的圣山。4.不谗谤:谗谤的意思是出于私心捏造别人的坏话。###################5.不恶待朋友:不恶待朋友的前提就是首先你得有朋友,如果连朋友都没有,你想恶待都恶待不了。可能很多基督徒没有仔细想过‘我还有没有朋友’。朋友是什么人?是可以坦诚相待,是可以相互交心的人。一方面中国现实的环境确实不利于形成朋友的关系。因为中国社会的现状是诚信的极度缺失,人人自危,互不信任。即使是手足兄弟、父母子女、夫妻之间都难以信任,更何况外人呢。孩子出门时,做父母的总是交代他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别人给的食物’、‘不要把手机借给人用’、‘在车站不要靠近商店货物’、……,当然,这些提醒都是必要的,在一个诚信极度缺失,罪恶泛滥的社会里,不提醒也不行。但是,这样的宣传听多了,也会加剧他们对他人的不信任感,总觉得处处是陷阱,处处有危险。即使在我们身边真的有一个老实人,我们也变得不敢信任了。所以,在这种背景下,确实不容易形成朋友关系。另一方面,咱们有些基督徒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使他们没有朋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这种基督徒:没信主以前他们还有一些朋友,但是,信了耶稣之后反倒没有朋友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要‘分别为圣’,就要和俗人分开。原来的朋友如果愿意跟着自己信主,那么,还可以继续做朋友。如果对方不愿意信主,那就只能拜拜了。他们这种‘非友即敌’的思想给自己的朋友们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这些基督徒自己或许很享受这种对朋友施加的压力,他们认为这样做才是对主的忠诚,是在积极的传福音。但是,他的朋友们却感到很痛苦,在狂轰滥炸下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再和你做朋友,有些人甚至讨厌整个基督教了。传福音,不但要用口传,更重要的是让对方看到我们生命的改变。如果生命没有改变,就靠反反复复的宣传教义,会令对方很反感。会认为,你说得这么好,我怎么没看见你有什么改变。如果我们生命发生了变化,再配合以适当的口传。对方得救是一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别说是朋友啦,那些基督徒就算是亲戚、亲家,他们也同样是采取这样的处理方式:要么你信主,要么连亲戚也没得做,断绝关系。为了所谓的‘分别为圣’,有的人连农具都不借给他们用,怕污染了我们‘圣洁’的身份。也不愿意帮他们的忙,心想,谁叫你们不信主的,我们怎么能帮助魔鬼的孩子呢。这都属于对圣经偏激的理解。即使对方不信主,我们还是可以继续做朋友、做亲戚的。不然,咱们就等于自己堵死了带领朋友、亲戚认识神的路。保罗,这么一个完全为主摆上,特别分别为圣的人,也不是只和基督徒打交道,他仍然还有朋友。【徒19:31】还有亚西亚几位首领,是保罗的朋友,打发人来劝他,不要冒险到戏园里去。【徒27:3】第二天,到了西顿。犹流宽待保罗,准他往朋友那里去,受他们的照应。在使徒行传中,我们看到保罗确实更多的是去门徒那里,受弟兄姊妹的接待或是帮助。但是,这两处圣经让我们看到,保罗也还有朋友,这些朋友对保罗也是非常关心和真诚的帮助。亚伯拉罕也有朋友,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他的朋友甚至都能舍命帮助他。我们当然都希望自己的朋友能信主,也会暗中为他们祷告,带领他们,传福音给他们。但是,即使他们不愿意信,我们也可以继续和他们做朋友,即使他们一辈子都没有信,我们也可以和他是朋友。有一些人,他们虽然不愿意接受主,但是,他们还是很愿意和我们基督徒做朋友的。他们佩服基督徒的为人,他们觉得基督徒很真诚,与基督徒交往很踏实,不用担心背地里会被伤害。我儿子同学的家长,常来我们家里玩。我们就很自然给她传了福音,讲了几次之后,有一次又讲到这个话题了,她突然说:“虽然我现在还不愿意信你的神,但是,我还想与你们做朋友,可以吗?”我们立刻对她解释:“请不要误会,我们没有丝毫想勉强你信主的意思,我们只是觉得信上帝非常好,也希望你能得到这个好处。你完全可以自由的选择,不信也不影响我们的友谊,也仍然是好朋友”。我们保持朋友的关系,也更有利于他们将来认识神。他们有我们做朋友,他们还会有许多非基督徒做朋友,长时间相处之后,他经过对比就会发现,与基督徒做朋友与非基督徒做朋友有什么区别。让他看到基督徒的爱心、喜乐、诚实、和平等,对他产生吸引力。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那就是今天的教会,基督徒之间的关系已经下滑到仅如朋友关系一般。基督徒之间的关系本应该更加的紧密,如同一家人一样,而不是仅像朋友那样。教会初期有过一段的时间,弟兄姐妹之间真的如同一家人似的,凡物公用。基督徒一见面都是称呼‘弟兄’、‘姊妹’,这是最亲切的称呼了,可是,今天虽然也称呼弟兄、姊妹,但是,其实已经变成了同志的代名词而已。没有了情感上是一家人那种亲切的感觉了。甚至有的人,只想让别人称他们是牧师、老师,你要是直接称他×弟兄、×姊妹,他还不高兴了。基督徒有两个身份,我们有地上的身份,地上的身份是靠血缘关系。我们也有天上的身份,天上的身份是靠同一位救主。我们习惯上还是容易把血缘关系看得更重。实际上,灵胞的关系才是更重要的。主耶稣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没有将母亲交给他四位同胞的兄弟,反而交给了灵胞兄弟约翰。约翰也没有推脱说,我还有自己的父母要供养,你的母亲应该交给你的兄弟。因为灵统的关系胜于血统的关系。我们与朋友接触的机会会很多。这样就有可能会遇到利益冲突的情况,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选择自己吃亏,让自己的朋友得利。这样做,不是为了让朋友更爱我,纪念我的好,而是为了遵守主的吩咐。【约15:13】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6.不随伙毁谤:这一点与第四点都提到了毁谤,这一点的特别之处就在于‘随伙’二字。人都有一种从众的心理,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就跟着想做什么。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很容易受到他周围人的影响。比如,上课的时候,一部分同学说话,就容易带动更多同学说话。一部分人闯红灯,就容易带动很多人闯红灯。货车翻了,一部分人哄抢货物,就容易带动很多人哄抢货物。圣经中也记录了许多这样随大流失败、犯罪的情形。比如,以色列人派十二个探子去窥探迦南地,回来的时候,有十个探子报恶信,两个探子报好信。尽管这两个探子报的是神喜欢的,是有信心的。但是,那边报恶信的有十个人呢,所以,百姓们很容易就随从大众,发怨言的越多,就会越来越多。因为不断地在扩大那一伙人,扩大之后,产生的示范效应就更大。最后的情形是,除了迦勒与约书亚以外,其他的人全部都发了怨言。新约在主耶稣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众人在对待耶稣时从众的心理。一些人喊‘和散那’,大家就都喊‘和散那’时。被一些人挑唆之后,一些人喊‘钉死他’,大家就都喊‘钉死他’。【出23:1-2】不可随伙布散谣言,不可与恶人连手妄作见证。不可随众行恶,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偏行,作见证屈枉正直,神知道我们人有这个弱点,所以,在这处圣经里,用了三次特别提醒我们不可‘随伙’作恶。站在人多的一边不吃亏,即使错了,也法不责众。所以,人总是习惯性的随大流,站在人多的一边。我们看圣经故事时,心里可明白了,我们也会谴责那些发怨言的百姓不该随从人多,也会谴责那些喊着钉死耶稣的人不该随从人多。但是,从众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时候,常是不知不觉的,连属灵的人也不例外。使徒巴拿巴有一次也随伙装假了,【加2:13】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撒下23:11-12】其次是哈拉人亚基的儿子沙玛。一日,非利士人聚集成群,在一块长满红豆的田里,众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沙玛却站在那田间击杀非利士人,救护了那田。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沙玛是大卫的勇士之一,他的事迹被记录下来的,也就是最值得称道、最值得纪念的,就是有一次他保护了一块红豆田。我们或许觉得这有什么稀奇呢?又不是保护一座城,不过是一块红豆田而已吗。我们在沙玛身上看到最闪光的品格就是他不随从大众。当众民都逃跑的时候,沙玛却仍站在田间独自抵挡非利士人。这一次神帮助他打了胜仗。退一步说,即使他这次战死,他仍然是勇士、是英雄。基督徒就应该这样,是中流砥柱,不是水上的浮萍。7.恨罪慕义:我们一看到‘藐视’二字,就会觉得藐视被人的人肯定不是什么好人。可是,这里为什么说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寄居神的帐幕,才能住在神的圣山呢?那是因为你要看他们藐视的是谁?他们藐视的是匪类。我们的主耶稣也是藐视匪类,耶稣曾经三次洁净圣殿。那是因为圣殿被他们弄成了贼窝。这话并不是主又论断那些神的仆人们了,而是确实那些人就是贼。虽然他们在百姓心目中如同光明的天使,大量的信徒都尊重他们。但是,在上帝眼里他们就是贼。因为他们窃取了财富利益肥己,众人都不知道。而且还不象犹大,犹大仅仅是一个单独贼,而他们却成了一窝贼的集团。我们看到耶稣赶走牛羊鸽子,可是,牛羊鸽子的存在又不是一天了,这么多长老、文士、祭司、首领、百姓难道都没有觉得不合适吗?而且耶稣今年赶走了,第二年再来看又重新摆上来了。那么,圣殿里应不应该有这些牛羊鸽子呢?本来是可以有的。以色列人献祭都需要用到牛羊鸽子,路近的还可以从家里牵过来,可以如果是加利利的人牵着牛羊来耶路撒冷献祭,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就太困难了,还有为数不少的在外国寄居的犹太人呢,就更不方便了。所以,为了方便路远的百姓献祭,在圣殿里就专门预备了牛羊鸽子的地方,让外地人献祭时只需要带银两来就可以了。【申14:24-26】当耶和华你神赐福与你的时候,耶和华你神所选择要立为他名的地方若离你太远,那路也太长,使你不能把这物带到那里去,你就可以换成银子,将银子包起来,拿在手中,往耶和华你神所要选择的地方去。你用这银子,随心所欲,或买牛羊,或买清酒浓酒,凡你心所想的都可以买。你和你的家属在耶和华你神的面前吃喝快乐。这样看来,圣殿里有牛羊鸽子这是一件方便群众的好事情,所以,也能合理的存在这么久。可是,主耶稣又为什么要将他们都赶出去呢?因为他们利用看似合理的借口,其实是在暗中牟利,他们可以抬高圣殿中出售的牛羊的价格,也可以对于别人自己带来的牛羊更严格的审查,其中都可以得到利益。所以,主耶稣称他们为贼。居住神圣山的人,对匪类是藐视,对敬畏耶和华的人是尊重。有公义心、有正直心的人的爱憎分明,恨罪慕义,不是和稀泥。今天,很多基督徒你好我好,他们无论看到教会中有多大的罪恶都不发怒的,他们以为这就是爱心、温柔。甚至他们还常常为匪类辩护,好体现他们不同凡响的‘爱心’。我们不要以为藐视匪类就是藐视世界上那些犯大罪的人,不是的。如果这个犯大罪的人还不认识神,他还不明白自己所做的,这还不是我们要藐视的匪类。我们要藐视的匪类是明明已经知道神的话,却仍然要做贼、要做匪徒的人。主耶稣对百姓充满了爱,甚至对当时大家公认的大罪人税吏、妓女也充满了爱。可是,唯独对那群宗教领袖无情的鞭挞。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士师记是以色列人信仰混乱的时期,各人任意而行。有一次一个利未人带着妾晚上借宿在便雅悯,城里的匪类包围了房子,要房主交出这个人任他们所为。最后是他的妾被那群匪类强jian致死。那人回到家里,就把妾切成了十二块,分送到以色列全境。大家义愤填膺,团结如同一人,要去攻击基比亚人。他们到了之后,首先是要求便雅悯人交出这些基比亚的匪类。但是,便雅悯人不肯交出,最后险些造成全支派的灭亡。便雅悯人难道不知道这些基比亚人犯的罪当死吗?过去所多玛蛾摩拉发生这样的事,上帝降火将二城焚烧成灰。可是,现在神的百姓明明知道真理,竟然也这样犯罪,那就更加可恨了。哥林多书里,保罗也告诉我们,如果外邦人拜偶像或是*,我们还可以与他们相交。但是,如果有称为弟兄的也这样,我们就不能与他们相交,连与他们吃饭也不可。8.诚实守信:他发了誓,虽然自己吃亏,也不更改。这是旧约的经文,所以,还可以发誓,只是发誓了就要守住。但是,我们知道在新约的时候,主耶稣吩咐我们不可起誓了。【太5:33-37】你们又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背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座位。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了。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古人是通过起誓来做保证,而我们基督徒为什么就不起誓了呢?因为我们的每一句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不起誓我们也照样诚实守信。,发誓的誓言里,总是包含着惩罚性咒诅的内容的。我们的诚实守信不用靠惧怕咒诅惩罚来保证。如果是因为怕咒诅而守信,那还是律法下的心态。再说了,如果一个人不敬畏神,他的诚信靠发誓也保证不了。彼得三次赌咒发誓说自己不认识主耶稣,起誓了就能保证真实吗?彼得真的不认识耶稣吗?当然,这是彼得的一个亏欠,他一生也不会忘记。敬畏神的人,不用靠起誓,他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也会去遵守的。不敬畏神的人,即使起了誓,还是照样会耍赖。别说仅凭口起誓了,即使他签了合同还照样会撕毁。有些开发商在房价飞升的时候,他算好了,撕毁合同获得的利益只要大于赔偿的价值,他就违约耍赖。中国的不诚信带来了许多为防止不诚信而增加的社会成本和降低了办事的效率。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身受其害。但是,我们基督徒宁可自己吃亏,也不更改,为了得神的喜悦。9.不见利忘义:怎样理解‘不放债取利’?现在是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放债和借债是人与人交往中常常发生的事。那么,基督徒该怎样处理这类事情呢?有两个原则:1).生活所需与商业活动有别:古代的时候,商业活动远不像今天这么普遍,圣经中说得‘不放债取利’都是指面对生活所需时。【利25:35-37】你的弟兄在你那里若渐渐贫穷,手中缺乏,你就要帮补他,使他与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样。不可向他取利,也不可向他多要,只要敬畏你的神,使你的弟兄与你同住。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粮给他,也不可向他多要。【出22:25-26】我民中有贫穷人与你同住,你若借钱给他,不可如放债的向他取利。你即或拿邻舍的衣服作当头,必在日落以先归还他,如果有人因为生活的需要向你借债,你不能向他取利。即使他到期了还不上,你也不能拿别人衣服或上磨石当抵押,影响他的生活。这个原则直到今天还是这样。但是,如果对方是借钱做生意,借钱炒股,我们可以向他们取利,只是这个取利要遵守法律的原则,不可放高利贷。比如,现在的法律规定是不可超过银行的四倍。2).对待弟兄与对待外人有别:【申23:20】借给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给你弟兄不可取利。这样,耶和华你神必在你所去得为业的地上和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我们对待弟兄姊妹,既然都是一家人,就应该有更多的爱的付出。弟兄姊妹的生活所需如果出现了困难,我们肯定非常乐意借给他们,甚至是送给他们都可以。但是,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如果弟兄姊妹向我们借钱,是为了商业活动,我们可以向他们取利吗?我认为是可以的,如果规定不可以的话,那将是留下一个很大的漏洞给别有用心的人去钻。再说了,如果对方真的是弟兄姊妹的话,他们也应该按着不可亏欠人的原则,给借给他钱的人一定的利息。毕竟你是商业活动,是要赚钱的嘛。只是在利息上,可以出于弟兄姊妹的爱,放债的人可以少收一点,借债的人可以多给一点。交通:xiejiale1973@126.comQQ:759150422第十六篇靠主稳固十六靠主稳固这首诗的背景介绍只有五个字——大卫的金诗。诗篇中共有六首金诗,是很稀少的。金,是表示非常宝贵。表示这首诗是用最美的曲调描述最宝贵的经历。一.专心靠主:1-2【箴3:6】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专心靠主的意思就是我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这样,他必指引你的路。我们常对主是三心二意、心持两意。一面好像也在依靠神,另一面其实心里面根本就不对主抱有多少指望,为自己安排了许多其他后路。换个说法,也就是没有以基督为首位。其本质的问题就是对主没有信心,不敢专心靠主。这和旧约以色列百姓的情形非常类似。亚哈做王的时候,亚哈不敬畏神,不依靠神,百姓也是如此。以利亚在与巴力先知斗法的时候,以利亚质问百姓:“你们心持两意要到几时呢?若耶和华是神,就当顺从耶和华。若巴力是神,就当顺从巴力”。可见,当时的百姓并不是不靠耶和华,而是既靠耶和华,也靠巴力。这样,巴力是喜欢的,因为巴力不需要我们专心靠它。但是,上帝是恨恶的,因为上帝要求我们必须专心依靠他。以利亚这样质问百姓,就是让百姓在二选一中做个决断。如果你们认为巴力是神,你们就应该一心一意的信巴力。如果你们认为耶和华是神,你们就应该一心一意信从耶和华。不要像现在这样脚踩两只船,心持两意。以利亚说完话,百姓竟然一言不答。为什么一言不答?百姓要看看到底哪边的神能降火烧掉祭物,哪边能降火,就说明哪边就真,我们就站在哪边。我们想想就觉得这些百姓真糊涂啊!难道上帝带你们过红海,降吗哪,磐石出水,日月停留……,你们都忘了吗?现在怎么还要再试试神啊?我们总觉得,如果让我们看到这些神迹,我们就不会像他们那样对神心持二意了。其实,这些故事对他们来说与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他们也没有亲眼看到,也都是从圣经上看到的,从别人听到的。亲眼见过、亲身经历这些神迹的那一代的人,尚且对神不信,更何况他们呢?幸亏这次上帝降下火来了,让百姓看到到底哪边是真神。这样的事不是常有的,如果这次上帝没有特别显神迹的话,真不知道这些百姓还要在心持两意中糊涂多久。我们今天的基督徒要从这些经文里吸取教训,我们专心依靠神的心,决不能是靠这样的显神迹暂时维持一下,而是要坚定的相信神的话。对神的话要有破釜沉舟的心,哪怕周围的环境与神的话看似相反了,仍然要毫不动摇的相信神的话。对神怀疑的人,必定就不能专心依靠主。圣经说:“心怀二意的人,就不要想从主那里得着什么。”凡耐性等候耶和华的,专心仰望他的人,就必定看见上帝最终的作为是——他永不失信。当以斯帖抱着‘死就死吧’的心去遵守上帝的话的时候,反倒神就施行了奇妙的拯救。当但以理的三个朋友抱着‘即或不然’的心去遵守上帝的话的时候,我们就看到在火窑里神与他们同在。这就是我们凡是要专心靠神的人,必须要有的态度。当我们如此信靠神的时候,神就得到了荣耀,神就会照着他的应许真实的成就在这些依靠他的人身上。1.我投靠你:1神保佑什么样的人呢?这里说,神保佑投靠他的人,谁投靠他,他就对谁负责。谁不会抢着替人去负责,上帝等候人向他回转,投靠在他的翅膀荫下。神很乐意保护人,但是,人常常不愿意向他回转,拒绝他的保佑。【太23:37】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最后,我们知道确实以色列百姓被大屠杀,甚至连上帝的殿,神也弃之不顾,仍凭敌人拆毁净尽,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这是因为他们不肯投靠在神的翅膀荫下。诗篇16:1我们能看出,投靠还是不投靠,是咱们个人的选择,神不勉强我们。怎样做才是投靠他呢?投靠一词,首先含有信任的意思,除你以外,别的我都觉得不如你可依靠。新约只出现了一次‘投靠’这个词,就是用在浪子回头的比喻里,浪子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去放猪。那个时候,那个地点,相比较而言,只有这个人才是浪子最可以依靠的人。如果这个人再不帮助浪子,那他可就惨了。当然,后来浪子投靠父亲那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我们还可以从旧约的路得身上学习什么是投靠神。路得本来是一名摩押的女子,摩押地在神眼里是被咒诅之地。那么,一个咒诅之地的普通女子为何能成为以色列最著名的君王——大卫的曾祖母,成为耶稣基督家谱中的重要人物呢?那就是因为她投靠了耶和华。路得记第二章,路得已经和婆婆拿俄米回到了以色列,刚好在大财主波阿斯的地里拾麦子。波阿斯对路德说:“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神的翅膀下,愿你满得他的赏赐”。可见,路得投靠耶和华的事已经在以色列中间被许多人都知道了。我们可以从《路得记》第一章里,看到了路得投靠神的那种坚定的信心。【得1:16-17】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路得的这段话,既反映了她爱婆婆拿俄米,愿意照顾婆婆的决心。也反映了她投靠神的决心。她爱婆婆的心正是来自于她爱神的心。人也有爱,但是,人的爱都是有条件的爱,人的爱是对自己也要有利的爱。比如,拿俄米的大儿媳妇,也就是路得的嫂子俄珥巴,俄珥巴也很爱这位善良的婆婆,当拿俄米要回自己的以色列地去的时候,俄珥巴也是哭着舍不得离开她。但是,因为俄珥巴没有投靠神,她的爱还是停留在人情感的那种爱。她一想到自己现在还年轻,还可以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可是如果跟婆婆去了异国他乡,这辈子就要照顾这位老人。会耽误自己的青春,最后,还是选择退缩了。拿俄米也知道俄珥巴没有投靠耶和华,所以,她对路德说:“【得1:15】看哪,你嫂子已经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你也跟着你嫂子回去吧”。可是,路得的心已经投靠耶和华了,她愿意放弃自己民族的假神,投靠创造天地的这位独一的真神耶和华。她愿意为了神的缘故伺候照顾年迈的婆婆,为她养老送终。路得与拿俄米之间已经没有了丈夫做纽带,她能做到这样去照顾婆婆,非常不容易。她宁可自己吃亏,这就是神的爱,不求自己的益处。她自己绝对没有想到,最后,神不但没有叫她吃亏,反而真的是让她满得神的祝福。她竟然嫁给了以色列中一位善良且又敬畏神的大财主,后半生过上了非常幸福美满的生活。并且路得的第五代就出生了以色列最贤明的君王大卫。投靠耶和华的人,就是那些坚定信靠他的人,耶和华就必保佑他。这是神对所有坚定投靠他的人做出的承诺。2.我听从你:2节基督徒得救之后,紧接着要学习的功课就是听从神。听从神不是等神来个‘热线电话’指示我们,我们再听从。而是听从圣经上的话。圣灵让我们想起神的话。第二节说:“我的心呢,你曾对耶和华说‘你是我的主’”。这句话就体现了大卫听从神,什么叫‘你是我的主’,就是指听从神的意思。奴隶社会下,奴仆对主人是要完全的顺服,绝对的听从。奴隶制度,我们不赞同,也不符合圣经提倡的人人平等的精神。但是,我们却可以从那种制度下,奴仆对主人该有的态度来学习我们对神该怎么样的顺服。这绝不是说,神就象奴隶主对奴隶那样对待我们,神常常倒是像奴仆那样服事我们。如果神直接以神奇的方式对我们说话,我想没有几个人会不听从。但是,神带领我们的方式往往都不是直接说话,而是让我们想起神的话,让我们照着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这种方式不神奇,很容易就会被我们忽略。我们只要不想听从,就假装没听见就可以了,或者借口说‘不是神引导我,是我自己瞎想的’。所以,很多基督徒常说,圣灵没有引导我啊。其实,只要我们小心留意,就知道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问题是,这引导只要让我们付代价,很多人就算明知道是神喜悦的,自己也会不喜欢。于是,我们就常常忽略不听从他了。主不是听我们口里喊‘主’,而是看我们是不是真的把他当成主,凡事上听从他。愿意听从主的人,每天都可以在许多的事情上听从主。所以,生命就可以一天新似一天。有些基督徒没有注意听从主的功课,每天做事情就是随着自己的意思就这么做了。听从主还是没有听从主,外人未必能清清楚楚的看出来,但是,神一定是知道的。结果完全是两样的。现在是末世,这个大环境不利于我们信仰的丰盛。大多数人都是随大流,按肉体行事,不肯付代价遵守真理。我们不能指望别人的火把我们烧旺,因为这种等候可能会让自己永远在软弱中。我们要做烧旺别人的人。这火是圣火,不能用凡火,要想自己有神的火,我们就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奉献,把自己当作活祭献上。各人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按照自己现在对神、对真理认识的程度,尽力顺服,就是神所喜悦的啦。但是,现在教会普遍都存在一种非常可悲的现象,那就是,不是不知道真理,而是不遵守真理。现在圣经那么普及,再加上各种各样新科技带来的便利条件,可以说现在的基督徒对圣经的接触机会和方式远远超过从前的人。一说出来,什么都知道,什么道理都懂。就是一到了该遵守的时候,就不行了。有的说‘虽然他俩未婚同居了,但是,要是不给他在教会办婚礼,得罪了他们怎么办’?有的说‘这个讲道人虽然犯了奸淫罪,可是,讲道人员本来就非常紧张,如果不让他(她)讲道了,教会没人带怎么行’?有的说‘虽然行贿不对,但是,咱们是在现在的中国,不是在耶稣时代的以色列,要办成事情不行贿不行的’……。他明明知道圣经是怎么要求的,但是,一到做具体事情的时候,就说‘圣经是这样写的,不错,但是,要是真的按着圣经这么做,眼前自己立刻就会遭到攻击反对’。圣经不是象圣旨,而是成了给我们参考的了。想遵守就遵守,不想遵守就不遵守,反正选择权在我们手里,我们当家。这样的人很圆滑,谁也不得罪,大家都喜欢他。但是,将来审判的时候,神必定要追讨他们。他们只是嘴上称呼神为主,实际上,他们没有以耶和华为他们的主,他们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3.我仰望你:2下大卫说:“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这是大卫对神的仰望,大卫知道神是他好处唯一的来源。有些基督徒平日里靠撒谎、以次充好、偷窃公物、收购赃物、剥削工人等等也能赚到很多好处。说不定他们还会跑到教会里作见证说:“感谢神,神可祝福我了,我得给神奉献点钱”。神会对他们说:“我哪里祝福你了?你是妄称我的名。你的好处都是在我以外得的”。他们的奉献神也不会悦纳。圣经里,我们也看到雅各在欺骗父亲以撒的时候,也是冒充神的名,说神给他遇到好机会了,出门就打到猎物了。人自己冒主的名说是主的祝福,那是自欺欺人。一个真正仰望主的人,他不会靠违反神的话为自己获取好处,在神以外得的好处是不可靠的。【雅1:16-17】我亲爱的弟兄们,不要看错了。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各劝亲爱的弟兄们,不要看错了。说明我们常常有可能会看错。会看错什么呢?就是会看错以为不用靠着神、不用等候神,我们也能为自己得到很多好处。我曾经看过一幅漫画:屋里面一个基督徒低着头在兴奋的数钱,门口主耶稣在敲门,他也顾不得开门了。钱是从哪儿来的呢?原来啊,窗口那里,魔鬼在不断的递给他钱。只要他别理主耶稣,魔鬼就不断的用钱吸引他。确实这幅漫画反映的就是现今很多基督徒的真实写照。他们也不管好处是从哪里来的,只要有好处,就只顾要那些好处了。魔鬼是这世界的王,也能给人这世界的好处。有人或许会想,魔鬼如此邪恶败坏,是杀人的,它为什么要给人好处呢?原来它的目的就是让人得到它的好处的同时犯罪得罪神,甚至拒绝神。人从魔鬼那里得到的好处,最后会连本带利的吐出来。魔鬼也曾用今世的好处引诱过主,它对主提出的要求也不高,没有要求主耶稣必须单单的事奉它。耶稣可以继续敬拜神、侍奉神,魔鬼只要求耶稣拜它一下就行。但是,它失败了。主耶稣绝不在上帝以外去得任何好处。上帝要求我们对他的敬拜是专一的,单单的,而魔鬼好像很大方似的,允许我们一边拜它,一边拜神。旧约的以色列人不就常常如此吗?一边拜巴力,一边拜神。所以,雅各在这里劝我们,不要看错了。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其实也就是说,一切的好处都是从父那里来的。魔鬼怎样试探主耶稣,也会怎样试探我们。只是魔鬼知道我们的分量,根本用不着拿全世界来试探我们。对很多基督徒,魔鬼只需要拿五十块钱或五块钱就能让这些基督徒拜它了。这些基督徒就是这样的,只要看到有好处可赚,根本不管是不是犯罪得罪神。觉得反正自己又没有离弃神,眼前的好处不能不要,顶多晚上临睡前再向主道个歉呗。雅各也在劝这样的人,不要看错了。我们的好处不在神以外。在神以外得到的好处不是好处,迟早要加倍偿还的。别以为魔鬼会这么好心,给我们好处。“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这句话有两方面的理解:1).承认——我们所得的好处都来自于神。首先,有些基督徒得到好处的时候,不知道感谢神,他们以为是自己的运气好,碰巧让自己遇到了好事情。我们要知道,我们所遇到的一切都在神的掌管之中。生和死,哭和笑,丢失和找到,生病和健康……,无不在神的掌控中。其次,要将荣耀归给神,不要荣耀自己。人都是骄傲的,常常不知不觉地就想荣耀自己。比如,有人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见人就想告诉人家‘我的孩子考上了好大学,是因他学习刻苦,是因我教子有方’,一夸起口来,都是在荣耀自己,而忘了荣耀神了。教会中这种自我夸口也是常常见到‘你看我带领的聚会人多吧’、‘是我祷告他的病才好的’。也有些人或许不直接说‘我’,但是,言下之意表达的很清楚,就是‘我’怎样怎样好、怎样怎样付代价、怎样怎样属灵。再其次,还有更恶劣的,竟然自己得到好处的荣耀归给偶像。2).立志——不在神以外得好处。如果我们得什么好处是以违反真理为前提的,这都是在神以外得好处。这样的人就不是专心依靠神的人,只有专心靠神的人,才能凡事稳固,蒙神保佑。但是,专心靠神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天天关起门来只祷告。而是在不违反真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努力去做自己能做的事。##############################二.不心怀二意:3-41.爱神的儿女:3节整本圣经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今天,我们爱神,已经不能像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那样,拿香膏浇在主耶稣的身上,或者像那几位妇女一样,以财物供给耶稣。今天我们爱神,是通过爱我们身边的弟兄姊妹或爱众人体现。人若不能爱他看得见的弟兄姊妹,他怎么能爱看不见的神呢?这个人说爱神就是假的。大卫说:“论到世上的圣民,他们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悦的”。什么是圣民呢?就是属神的百姓。很多人一看到‘圣’字,马上联想到的就是圣洁,所以,过去有很多人就认为‘圣徒’那可不是一般的基督徒,那得是非常圣洁的基督徒才能称为圣徒。在天主教里,保罗要称为圣保罗,彼得要称为圣彼得,法拉西斯要称为圣法兰西斯……。实际上,圣经里的圣徒并不是圣洁的意思,而是指被神分别出来归于神的意思,也就是分别为圣。圣的反义词不是污秽,而是俗。这就像是当初圣殿里的器皿,一旦分别出来归给神就是圣的啦。在归给神之前,这些器皿在自己的家里就是俗的。献到殿里的器皿并不是因为它更干净才称为圣的。一个人一旦归给神了,他立刻就是圣徒、圣民了,不是因为他的圣洁,他所做的只是分别出来。而是因为神使基督成为了他的圣洁。凡是爱神的人,也必爱一切从神生的。爱弟兄姊妹的人,不是让弟兄姊妹得到了便宜,而是让自己得到了便宜。现在,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保罗的书信特别突出了信,彼得的书信特别突出了望,约翰的书信特别突出了爱。【约一3:14】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是否爱你的弟兄姊妹,成了检验你是否重生的一个标准。一个人信的时间再久,背得经文再多,若是没有爱,说明他的生命还是死的。【约一2:10】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并没有绊跌的缘由。在光明中走路才不至于摔倒,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我们看到在信仰的路上,正像一首诗歌里唱的“有人看了看,有人走了个头,有人走了一半,有人走十分之九”。为什么很多人都没有走到底?这些人中或许还有常常聚会的,圣经很熟练的,信的时间很长的,甚至做主工作的。但是,他们没有爱,或者只有假冒伪善的爱。只要没有真的爱,就有绊跌的缘由。只讲信,不讲爱,这个信心是死的信心。只讲爱,不讲信,这个爱是假冒伪善的爱。信、望、爱如同三足鼎立,三者平衡的才是稳固的。爱弟兄的,别人想绊倒他,也绊不倒。不爱弟兄的,不用别人绊,遇到点小树枝儿、小石子儿,自己就倒了。旧约的约瑟,不仅是一位大有信心的人。他在任何的试炼中仍然不怀疑神,遵守主的道。约瑟同时也是一位非常爱弟兄的人。他的哥哥们确实可恨,本来想要害死他,后来刚好有商队经过,于是就把他卖为奴隶(其实,卖为奴隶,在那个年代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必定也是在凄惨中死去)。对这么坏的人,还能爱吗?我们看到约瑟做了宰相之后,与他哥哥们相认的时候,哥哥们都吓坏了,就担心约瑟会报复他们。哪知约瑟对他们说:“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这是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保全咱们全家人的生命”。约瑟用这样的话,宽慰弟兄们的心,免得他们害怕或难过。他的哥哥们或许认为,现在有父亲做他们之间的纽带,约瑟现在暂时先不追究他们,是为了不想让父亲伤心,一旦父亲不在了,或许约瑟就要同他们秋后算账了。所以,他们的父亲雅各刚刚埋葬完,这些哥哥们就来找约瑟,再次求约瑟原谅他们,他们说愿意给约瑟做仆人。他们太不了解约瑟了,约瑟是一位真心爱弟兄的人。约瑟再次用慈爱的话安慰他们。约瑟爱弟兄,不是因为弟兄好,值得他爱。也不是因为弟兄能回报他什么,或许到死,他的弟兄们都是沾他的光,回报不了什么。约瑟爱弟兄,这是属神的生命的需要,为了得神的喜悦。关于爱,我们还有一点要提醒的。一提到爱,大家就会想到一团和气,你好我好。世界上的爱是这样的,但是,神的爱不是这样的。还是以约瑟为例,刚才我们看到是约瑟不计算弟兄曾经的恶,这是爱弟兄的表现。但是,约瑟还有一件事也是对弟兄的爱,却被我们常常忽略了。就是约瑟在家里的时候,哥哥们经常做坏事,约瑟不但不参与其中,反而还把这些情况告诉父亲。他的哥哥们认为,做坏事的哥哥们之间那种互相遮掩、互相包庇才是爱,这个弟弟真讨厌,经常去父亲那里告状,这不是爱,这是约瑟恨我们,所以,我们也恨他,恨不得害死他。如果他们把约瑟的行为看为是对他们的爱,他们还会这样恨他吗?约瑟这么做,确实是对他们的爱,不愿意看到哥哥们犯罪得罪神。但是,这种爱,他的哥哥们不喜欢。今天,很多的基督徒也都不喜欢。你好我好,互相遮掩罪恶,咱们就是好朋友。你要是不参与我,与我不一致,甚至还说我不对,我就恨你啦。约瑟的这种爱,是既有‘不计算人家的恶’又有‘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