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天朝 第一百零一章 金银财宝——血洗全州(2)
作者:但丁的手的小说      更新:2019-06-29

  “此次攻取全州城,太平军必胜,你是我的心腹老叔,有些话我也不必忌讳着你了。”

  油帐灯下,夏诚对着面前于贵说着话,后帐哑女已经睡了,前帐内就他二人。

  “现这太平天国里,诸王各有部属,东王重权,天王虚握,诸王各暗有不服,迟早做要出事来。”

  “诚哥儿你的意思是?现在抽身……”于贵有些疑惑。

  “不,现在只是南王冯云山伤重,诸王有了内斗苗头,等其不久一死,必有权利争斗,但现在正是苦时,多少能克制些,待繁华享福稳定时,一定会互相撕破脸来。”

  “那是什么时候?”于贵他也不明白太平天国未来进程,内斗是早是迟,或者说夏诚说这么多,到底要说些什么。

  “我和你实话说了吧,还记得转战到东乡一带时,你套过我的话吗?问我梦没梦到我们到底会打到哪儿去?(1)”

  夏诚有些揶揄的望着于贵,或者是想起了以前他对自己的套话的情形,于贵则收眼翻上,使劲的回想着脑子,最终有些疑惑不确定的说:

  “我记得那时你好像说了个南什么的地方。那应是哪儿?”

  “南京!”

  “南京?江宁城?”于贵有些不确信,口里惊疑的说出来,好像要得到某种确认!

  说实话太平军现在虽然说屡战屡胜,但到底自身势微而清廷势大,在于贵眼里,这种神神叨叨的队伍也就是四处流窜求活,有些能打而已,不然也不会让清军逼的到处走。

  打下南京,这岂不是夺了清廷江山?

  “我们把天下夺下了?”于贵眼睛都挣大了些。

  “确切的说只夺下了以南京为首的皖赣浙一带的几十座城池!”

  夏诚看着他,给了他未来实际的答案。

  “那也不得了啊!”于贵也没想到他们真能立国,有些兴而惊讶,手掌磨着大腿。

  “可接踵而来的就是诸王相杀,太平基业最终毁于一旦!”

  说到这儿,夏诚的脸上多少有些不屑与可惜。

  “那他们内讧是什么时候?”

  于贵接着追问道,既然说起这个话,说明摆明了夏诚等人是要在他们内讧时脱离他们。

  “三四年后吧!”夏诚也记不清历史年月,反正好像刚攻破清军围困天京南面三年的江南大营,然后大家就互相操刀动手了。

  “那这时间还早,现在说这个是……?”

  于贵更是不懂夏诚的意思了。

  “跟你说这个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只在太平天国里混饭吃,大厦将倾时必须要有自保之力。

  现在等攻破全州后,太平大军又会马上北上,不到一年,就会攻下南京去,到时候正式排官立朝,分权建政。实力多少,涉及建国时会给予你的职权。

  一旦名分定好,官员各有配属,规章制度变得完善,咱们可就不能再随意行事了!”

  “你的意思是现在就把声势弄大?扩展咱们自身的势力?好在攻陷南京后谋取更多权利地位,以为内讧将来?”

  “老叔,是这个意思!”

  夏诚目光精异的看着他。

  “可粮饷物资都在南王冯云山的手里,没有东王杨秀清的调令,咱们就算募来很多人,这兵员怎么养活。再一个募来兵员的家眷都要归于后营里,万一有事,他们也不一定会听我们的。”

  “所以我让吴公九只招募没家没室的,另外粮饷问题,我不是找你来了吗?”

  “我?”于贵皱眉不定,指着自己,他发现自己有些跟不上了夏诚的思路。

  “马上全州攻破,这些贪官污吏衙邸内,必有大批银子宝物,你找你们一起的几个生死弟兄,破城先抢府衙,先攻进去夺了,藏好带回来以做军资,后面还有道州、郴州等等沿江而上城池。

  更不提攻往南京一路上的岳州、武昌、九江等等沿江城市,一路你们都试着先抢先攻入官吏府衙,将这些贪官污吏的银两搜刮来,然后咱们沿途收纳买粮、扩兵。悄然拉出一支上万人的队伍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那干脆直接带人去将城里粮台藩银大库夺了,那里钱不是更多?”

  于贵更是胆大说着。

  “那儿的钱动不得!”

  夏诚有些无语,他就是要瞒着上面去弄钱养军,培养自己的势力,粮台及放置州府大量税银的藩库,太平军高层攻城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东西,有你抢的份?

  别到时候惹来麻烦,把自己陷进去了。

  “府衙内贪官污吏的钱数目是不定的,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以清庭这些官吏捞钱能力,想来估计也不少,只这笔钱才可以去弄弄看。”

  …………

  这边全州知州曹燮培望眼欲穿,分俩头驻扎在城西鲁班桥、城北太平铺的刘、余二人借口自身兵力不足,唯恐只自己出动,另一个不动。

  接到求救信后只是相互联络一番,然后互相推脱着。

  再一个他们虽共有七千之众,但内精兵都甚少,唯恐着了乌兰泰大垌的道,因此始终不发兵。

  前线清军精华多处向荣治下,向荣不动,留守桂林处他的亲兵精锐自然也不会动,邹鸣鹤也不愿意让他们走,尽量以全城之力供给。

  每日好吃好喝,顺带发些自己贪污过后临时征收来剩余的小老百姓及士绅们的税钱。

  南线的秦定三,经文岱等将领则刚解了南线阳朔一带的封锁,行到桂林一带,因没有整体划一的将帅指挥,也没有那个将领单独说要独自表现表现,看桂林方面清军没有出击的,一个个的也都窝在了桂林。

  面对装病的骁将向荣,赛尚阿再三劝告,意图希望他能强自抱“病”领兵出击,可向荣只是以病推脱,自古流寇难防,他可不愿顶这个防堵不利的锅,和做这个徒劳无功的苦差事去。

  邹鸣鹤与向荣俩的对他一软一硬,使他徒然奈何。

  恰逢此时有北京的圣旨抵达。

  旨意只传达了两个军事任命,第一,因围剿不利,致使“长毛”围攻一省之省会,罢去向荣一切职位,令其自省其罪。该部由其部将满人将领和春代替其职,主持会剿。

  第二,赛尚阿办事不利,调两广总督徐广缙前往桂林商讨帮办军务,二人负责共商招讨军事。

  两广总督徐广缙这一两年在广东大杀特杀,相继镇压了凌十八、陈二、吴三、刘文楷、高廉、何若科等诸多起义,天地会会众与无辜老百姓被其杀死过万,残酷的镇压下,拥有十数万众的天地会组织多数被迫潜入地下。

  他的无情残暴曾在奉命去广西梧州进剿茅十八的太平军时,得到了充分的检测。在梧江水战中,生俘太平军1670余人,就由他当场下令杀掉1636人,为此,徐广缙被咸丰皇帝赏给太子太保衔。

  就单全国镇压起义能力来说,现下风头正胜。

  现情形下,咸丰皇帝不由得将希望寄托到此人身上,但徐广缙明显不想接这个烂摊子,湘桂边境战事糜烂成一片,他借口广东不稳,未敢轻动,始终拒绝北上参与围剿太平军的战事。

  也有可能是不想贸然前去,以免得罪有跟脚的赛尚阿。

  这边在接得旨后,向荣立马被下了职,邹鸣鹤也不敢开始明面违抗,赛尚阿才得以命和春为首,携邓绍良,博春、张钊等将,派潮勇3000,川、贵、广西营兵4000,共计七千余人火速北上救援。

  另有秦定三,经文岱等率军三千人同随北上。

  同时命姚莹一些文官等人沿水路北上,负责调集周围州县等地物资,筹办这万余大军后勤。

  为统一各军指挥,赛尚阿特利用钦差大臣事权权利,专提加授将领和春为提督街。

  至此全州城已经挺了七日,一二十里外的清将刘、余二人就看了七天太平军的攻城。

  攻到第九日,太平军大队开始往城里射送书信,信言城破不留俘虏,但凡百姓,从小南门出城者不杀,余着尽洗。

  这边攻北城时,守城的清军将滚烫的桐油中和上松脂或大粪,浇倒往下泼,或浸泡竹筒将滚热的桐油射到攻城的太平军身上。

  受伤的太平军皮肉腐烂不堪,却无药可医,因此死伤非常之多。

  那头刘、余二人分别再次接到曹燮培的求救信,依旧不动,冷观太平军攻城,无动于衷。

  城里缺少粮食,曹燮培为百姓以求活的名义,乘机驱赶城内贫民百姓,不准多带一物,从小南门放出。

  太平军通过掌握的情报,在城西的城关完小的(2)一处教房开始挖地道,作为穴地攻城的入口,同时从城西江西会馆墙上架炮,猛轰西城垣,城墙上人皆不敢立,躲于城下。

  经过两昼夜的挖掘,6月3日挖通至城下,太平军放置入火药十六担。

  而西城墙上对应位置由于江西会馆大炮的猛轰,上面清军守军站立不住,根本不知道一条隧道已经挖到了他们城墙脚底下。

  太平军营栅中,骑马令官持黄旗募喊,要各部选派勇武者,当天送来集合,做打先锋(3)。

  夏诚将于贵找来的一帮人,以于贵为首送了去。

  上午,太平军又在西城附近燃烧大量的湿柴草,烧的城西一带守军睁眼不开。

  于贵一帮人连带其他队伍选出来的先锋,烧柴掩护下悄然集结于西城墙外两百步开外,下午正热时分,清军轮番吃午饭时。

  “轰隆”一声巨响,只听得山崩地裂,西城墙处自地炸开,“城崩二丈余”。太平军队伍以于贵等先锋为首,纷纷涌杀入城中。

  不少兵士从内涌上城墙,当场就击毙了千总叶永林,把总张之福、前州牧瑞麟相继死于乱军之中。

  知州曹燮培见太平军杀入,在城还没有完全破时就蜷缩在城东义仓底之下,被太平军搜出后当场杀死,

  于贵等人抓了个官员身边当差的俘虏,以不死为条件,逼其带往州城府衙宅邸。

  不久城池四门大开,各军涌入其内。

  此次太平军没有留取俘虏,各军不分部属,四处乱捕逃亡清军兵丁官吏,捉住就杀,乱糟糟的直到第二天中午,才下达了止刀令。

  连带守城清军,陆陆续续杀死了一千八百多人。

  乘着当天城里的热闹乱劲,当天晚上于贵等人趁夜抬了两扇门板,上面盖了宅邸搜来的棉被,棉被里像抬了什么东西。

  路上乱糟糟,有遇见的也只说是伤员,抬出出城医治。

  夏诚城外大帐篷里,夏诚让李天成等人帐门道上警戒,营内多数部队全被他使唤入了城里,怕人多眼杂,夏诚看着营栅门口进来,一前一后的抬着两扇门板,小心慢跑的于贵等人。

  心情有些焦急,迫不及待的让他们进了帐篷,门板放置在地上,夏诚只见这面板上的棉被一大一小,他万没料到这贪官污吏们会有这么多钱,眼神都兴奋起来。

  先揭开小的那堆,只见好些金叶子,还有些金银首饰,外带数十个大银锭子,又不顾于贵等人奇怪的脸上,掀开另一个棉被。

  “这……?”

  他万没料到于贵会给他带来这么个大宝贝,抬头疑愕的看着于贵等人,这是开玩笑吗?

  释义:(1)于贵对夏诚的最初套话,详见第二十九章——多个和尚没水喝一章节。

  :(2)完小,古代的小学私塾。

  :(3)打先锋,每次作战,有艰难奇险的攻打任务,太平军会在大队内招募勇武者,作为敢死队出动,有时这些人专门负责筹措军用物资和粮草。

  关于全州屠城这个事件,我查了很多资料,最初清军的互告文书里没有提及太平军全州屠城,只是提到太平军破城后有滥杀,但很快就被制止了。

  此次破城后为报冯云山中炮之仇,太平军高层下令是清军官吏以及逃散守城士兵,以及协助守城的,都要捉住杀掉。

  知州曹燮培在太平军破城前,通过太平军放开的小南门派人传递消息,他已经了解到桂林清军正在北上,为解救全州而来,三五天后抵达。

  为了坚持到桂林出发的清军大部队到来,知州曹燮培协放城内百姓出城,以节约粮口。

  最初记载是破城后太平军杀死包括兵丁在内的人丁为一千两百余人,然后清军的谍报上就不断的叠加这个数字,最终达到六千九百多人,最后效果达到了“积尸塞途,三日不尽”。

  但根据记录,太平军在破城后,包括太平军高层,都短暂的入城居住休整了两三天,如果真遍地都是尸首,人应该是忍受不了这个起居环境的。

  曹燮培的信件里有:“知事不可为,启一门纵民逃,而效死不去者尚千余。”

  说明城内人丁包括兵丁在内,破城时不超过两千多。

  小南门被全州人现称为生门,有些太平天国历史老师实际去过当地,当地也确实流传这这个称呼,小南门,确切的说叫达道门城门,

  据民国《全县志》记载从大南门逃生的均被杀,从小南门逃生的均放行,故大南门有死门,小南门有生门之称。

  请看下节:喋血蓑衣渡——南王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