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降魔录 第三章 好个猴头
作者:叶青虹的小说      更新:2022-10-20

  却说江何二人持礼沟通一番,定下同行之约后,就着江水擦拭脸庞,又寻得一处不计较二人打扮的绸缎店,购置了干净衣服,又踏上了旅程。

  不过,二人皆是不知,这一次的会面,将会引起这个世界产生何等巨大的变化。

  话分两表,长安城外西行五十里处,有一荒山,状若五指,草木难生,人迹罕见,却是五指山!

  在那山顶,远远望去似有金光闪烁,隐隐有佛音入耳,端的是宝相庄严,威压十方。

  此时在那山脚,有一白衣着巾,左手持净水瓶,瓶中生杨柳枝,右手捏如意法印,清净自然,那如意法印是如何行来?

  正是中明握胎泉,明目过二道,不过是大拇指点到了中指第二指节处,其余三指两两呼应,成三山围绕壮。

  一身白衣白布,素净不惹纤尘,行在崎岖怪石上却又好似如履平地,一步踏出,若远若近,似空似无。

  此人身后,有一两髻小童,五六岁模样,小小的臂膀上提着一个木篮,内里摆放着几个圆润多汁的大红套子,面上用一块白布遮住,似乎是要免得被炽热的阳光所灼,失了其中水分,从而影响口感。

  奇怪的是,这山路对大人不算难事便算了,可这孩童却也没有半分疲累的样子,相反,他脸上露出的反而是一抹别样的快感。

  仿佛在不远处有什么值得他欣喜若狂,千百年都不会忘却的美事存在一般,端的是奇异莫名。

  日头渐渐偏移,阳光却始终照在二人身上,可这二人既无汗液沁处,也不见半分异态。

  当先的那中年妇人似乎面无表情,又好似百相并生,给人一种平和中正、亲近随和之感,身侧那孩童也是乖巧无比,兴致颇高。

  日头到了正午,二人似乎也到了目的地,却也还是在这山间!

  眼前既无村庄,也无行人,唯有一只赤目野猿不知为何蜷居在石缝之间,此时正微眯着双眼,仅有的两只手臂一只撑地,一只挠着颈后猴毛,略显惬意。

  那猴子虽是猿猴模样,不知为何,却又有着非同一般的灵性,似能听人言,能明是非,能晓阴阳,也能通风驱神,搬山平海。

  不过这万般本事,在它躯体具被头顶大山压覆下,好似也没了用处,唯有一个猴头,能体风雨更迭,日月移替,仅有一双长臂,能取眼前土石,能挠零上虱子。

  一片平展的黄土前,先前那中年妇人和孩童拿着东西走了过来,见到这猴子,却也不显意外。

  不过那孩童脸上的笑容明显更甚了几分,也不知是见到动物的好奇,还是看到玩具的愉悦。

  “木吒,将果子递给大圣。”

  “是!大士。”

  听得身后妇人的话语,孩童脸色一肃,提着篮子走了过去。

  白布掀开,一时间仙气弥漫,清香四溢,山石好像有了灵性,草木似乎有了智慧,明明是正午时分,山间野怪却变得活跃起来。

  嗡——

  不过几息功夫,这一切又都停了下来,仙气不再,清香也被局限在桃子周围,半点不能散去。

  而那黄土一片的平地,一圈圈盈余的暗淡黄光正在缓缓散去,重新融入土中。而那山间精怪也好像平白被人抹去了声音,再也没了动静。

  “呵,大士这仙桃不知是给俺老孙吃呢?还是拿来吓唬俺老孙呢?”

  果篮离猴子还有一段距离,偏偏是伸长了手臂也够不到的位置,那孩童面带讽刺,似笑非笑的蹲在原地,静静的看着猴子。

  此正是——

  大士携童访大圣,山间野怪具欢颂。

  仙桃在侧取不得,万般本领皆若无。

  昔日纵马白云上,谁知犹有百般伤?

  白日星斜土微扬,谁人识我美猴王!

  叩叩,苍白的指节敲打在木桌上,发出有些清脆的响声,这才将小二吸引了过来。

  “来咯,客官……”小二将桌布一搭,甩到肩上,偏偏看着眼前这两人显得有些迷茫。

  眼前这两人,一人蓝衣贴身,偏偏是道袍样式,一人又是白衣僧服,头顶发亮的高光明明是和尚打扮。最为出奇的是,道士拿的是木剑,和尚拿的可是铁杖!

  不过,何虚名见状清咳两声,到底还是有些尴尬,毕竟这道袍木剑都是借江流之手购置的,二人这打扮也难免对方误会了。

  虽说如今佛道关系还说不上兵戎相见,但到底是不大好的。偏偏在二人一进店铺后,江流便看透了何虚名的内里,径直替他取了这道袍一般的衣裳,更为他用路边树枝制作了一把木剑,端的是将他当弟弟照料。

  “施主,可否上菜?”还是江流出言打破了局面。

  “额,好的好的,不知两位客官想要吃点喝点什么?”

  “一碟时令蔬菜,二斤羊肉,一壶老白汾,谢谢。”

  “啥?”“哈?”

  何虚名和小二齐齐瞪大了眼睛看向江流,一脸不可置信。

  五指山下,

  猴子到底还是吃到了仙桃,而这仙桃也不是什么特别的物件,毕竟每天天上的蟠桃园都会结些果子,又不是所有蟠桃都是几千年的灵气才能让它开花结果的。

  而此刻,木吒也退到了观世音身后,收起了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冷冷的看着一手抓着篮子一手往嘴里送桃子的猴子,鲜嫩的汁水顺着猴子的猴脸滑落,粉红色的果汁糊满猴脸。

  吃桃的猴狼吞虎咽,吃相难看,看猴的人冷淡平静,宛若不存于世。

  “噗——,噗噗噗。”

  一口气将嘴里的桃核吐出,飞射到数米外的黄土上,穿透禁制,立根到了地底,便是暴雨冲刷也不会出现的地步。

  在那几粒桃核不远处,一片小小的黄褐色的叶片正在抽出新芽……

  “孙悟空,这已经是第几次了?”

  等到猴子吃完,用果篮的白布擦拭脸庞的时候,观世音总算是开口了,上来竟是直入主题,绝无半分妥协之意。

  “菩萨这是说甚么话,俺老孙在此地待的好好的,如何就有什么几次的说法?”

  暗黄色的猴毛在大圣闲适的擦拭中似乎不自觉泛起了一丝金光,不过却只是一闪而逝,无人察觉。

  白布擦过耳朵,顺着脸颊将唇边的残渣揩去,又将额前尘土吸附起来,好一阵后才被猴头甩到篮子里,猴子的动作这才停了下来。

  只见它一双赤红的眼睛冷冷的看着眼前二人,冰冷的话语从他口中吐出,不带有一丝感情。

  “大士若是无事,还请早些离去,那东土来的取经人可是受不得委屈。”

  “孙悟空,还有七个寒暑,切莫再生事端,否则,便是你那师傅也保不了你。”

  观世音见状也不生气,一脸的淡然,只是话语间似乎存在一丝放软的心思,令人生疑。

  “吒儿,走。”

  那中年妇人说完也不去看猴头,自顾自转身便欲离去,而那孩童听的此语,也是连忙上前去收了果篮,跟着离去。

  一阵白云飞走,转息间便没了那二人踪影。

  “滴答~”

  不知是山间何处传来的声音,似乎是山间石缝流淌出一丝清泉,在山脉岩石中游走。

  “呵,啐!狗屁玩意儿……”

  一口唾沫从猴嘴里吐出,桃汁混着血沫,显得十分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