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燕不归 第10章 凤凰朝日
作者:曌绾宸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云滟裳也不知今日是得罪了哪路神仙,出个宫门竟是这般难。本有苏湘蘅在身旁又有沐华宸的令牌在手出宫应是极其容易的,却不想刚离开司宝司就遇到了不知死活的上官温颜,说宫宴上摔坏了钗,非闹着要云滟裳亲手修补好,否则不放云滟裳走,听司宝司的女史说,上官温颜不顾风雪已经一连来了几日,似是要在她身上出了那口谢恩大典时的恶气。此刻苏湘蘅已经换了装扮跟在云滟裳身后不能让上官温颜发现,又无法和上官温颜解释什么,正是两难时分,一名侍卫装扮的男子来救了急。

  “微臣参见淳婉仪。”

  “你是何人?本宫怎么从来没见过你?”上官温颜出生世家,自是对官阶朝服有所了解的,知来者官位不高,也就没有当回事儿。

  “微臣翊林军右军归德中郎将陆欢,得皇上命令,送云司珍出宫。”

  归德中郎将,不过从四品,上官温颜自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听到“皇上”二字,她还是不禁倒吸了一口寒气,她若是误了沐恒宇的事情,怕是又要受罚的。入宫这才几日,受了多少罚了,皆是因她骄横跋扈所致,看来在没有得到沐恒宇的心之前,要有所收敛了。想到这,上官温颜挤出一个假笑,道:“既然如此,本宫就不打扰了。云司珍,本宫改日再来。”

  上官温颜转身刚要离去,却见挽秋提着食盒走过来,心下不住疑惑,让婢女拦住挽秋,问道:“这不是瑾妃娘娘的贴身侍女么,你不在瑾妃娘娘身边侍奉着,来司宝司做什么?”

  “我……”

  此时空气仿佛都已凝结,云滟裳刚要开口解围,却被苏湘蘅扯了扯衣角。

  挽秋看着食盒似乎想起了自己的又一身份,道:“回禀淳婉仪,谭司膳听闻云司珍要出宫探望昭阳长公主,命奴婢前来给云司珍送这两个食盒。”

  “只是这样?”

  “只是这样。不敢有半分欺瞒。奴婢是司膳司典馔,自然有这个职责。”

  听完这话,上官温颜虽有不信,却碍于陆欢还在一旁,又快到她去司制司的时辰,便悻悻的走了。

  云滟裳和苏湘蘅都松了一口气。云滟裳拱手道:“多谢陆将军解围。”

  “云司珍客气了,”陆欢看了看四周,又往前走了一步,压低声音道,“我未得皇命,只听娴贵嫔说见淳婉仪朝司宝司来怕是要为难云司珍便过来了。”

  云滟裳愣了愣,随即会意,轻声道:“娴贵嫔的好意心领了,这件事情再不会有旁人知晓。”

  听到这句承诺,陆欢往后退了一步,大声道:“在下奉命将云司珍送到宫门处,还请云司珍快些。”

  云滟裳点点头,朝后吩咐道:“陆将军有要事在身,你们都麻利点。”

  “是。”

  说完,陆欢将云滟裳一行人护送到了宫门口,陆琬冬早已在那里备下马车。陆琬冬将苏湘蘅扶上马车,只听一声特别轻的“多谢,放心”便是告别。

  看着离宫的马车,陆琬冬心里有些异样,未曾入宫的日子与现在,恍如隔世。

  陆欢看着陆琬冬,眸子里有了几分心疼,轻声问道:“你要不要去看看楚兄?”

  陆琬冬看了看陆欢,挤出一丝笑,摇了摇头:“宫里耳目众多,我若是去看他,反倒是给他也给陆家带去麻烦。我既然知道他毒已解,就不该担心什么了,不是么?”

  “过几日长公主若是知道了定会前去探望,你若是陪同长公主自然是没有什么不妥的。”

  “再说吧,”陆琬冬摇了摇头,“他连命都不要也要替长公主试毒,想来已是情深意重,我又何必再去做这些不讨好的事情让皇上疑了他。哥哥,这件事情,莫要让第三人知晓。”

  陆欢深知陆琬冬的性子,便不再多劝,只宽慰道:“必然不会。回锦棠宫吧,太皇太后那边需要有人陪着。”

  陆琬冬点点头,随陆欢一起去了。

  好容易出了宫门,云滟裳接过挽秋拎着的两个食盒,打开,一个里面食物,而另一个里面则是一些珠宝、首饰。苏湘蘅虽有不解,却也不知如何开口问。

  “湘儿可是有话要问?”

  苏湘蘅点点头:“姑姑,这食盒是怎么回事?”

  “食盒是我让挽秋去取的。”云滟裳将食盒放到一旁,道,“谭司膳本是凝夫人宫里的宫女,因手艺出众被调往司膳司做女史。而昭阳长公主自幼挑剔,尤其是对食物要求精细,几乎只吃谭司膳做的东西,与谭司膳感情也深厚些,故而谭司膳凭借着自身的专长与长公主的宠爱一步步走到今天。我原本今日是要出宫去言府的,谭司膳按照惯例都会为昭阳长公主做些她喜爱的食物让我带过去。至于另一个盒子,我就不知道了。”

  “挽秋?”

  挽秋将食盒改成一个首饰盒,道:“我去司膳司的时候陆姑姑前来将这个首饰盒交给我,说是太皇太后让娘娘送给昭阳长公主,以表妹的身份,而非皇上的瑾妃。”

  苏湘蘅接过首饰盒递给云滟裳:“若不是有太皇太后为皇上筹谋,今日这一大坎,怕是要过不去了。”

  “太皇太后为皇上谋划是应当的,”云滟裳打开首饰盒,不住蹙了蹙眉,“这……”

  “有何不妥么?”

  云滟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你可记得宫里曾有个江采女?”

  苏湘蘅听到云滟裳之前提过凝夫人,而凝夫人恰好又姓江,不禁猜测道:“莫不是先皇凝夫人?”

  “正是。这也算是一桩后宫大事了。”云滟裳从盒中取出一对耳环,道,“盒中首饰皆出自司宝司,有几对耳环还是我做典宝的时候受如贵妃命特意为凝夫人所打造。凝夫人当年为了争宠偷龙转凤,险些害死三皇子,就是如今的昭亲王。虽未酿成大祸,昭亲王却因年幼中毒导致体弱多病,母亲令妃又早逝,宫里的人自然多疼他几分。先皇特意下诏以国号作为三皇子的封号,赐丹书铁劵三块,又养在如贵妃膝下,从此富贵荣华不愁,做了个闲散王爷。后来查明真相,先皇大怒,下旨褫夺凝夫人的封号将其贬为采女,并将昭阳长公主寄养到柔贤妃,就是现在的柔太贤妃的膝下。瑾儿中毒那几日柔太贤妃也来过锦棠宫两次,你见过的。后面的事情你就都知道了。”

  听到这,挽秋还是有所不解,又问道:“姑姑,究竟哪里不对?我还是没听出来。”

  云滟裳定了定,将首饰盒关上,道:“盒中首饰全部都是凝夫人的遗物。凝夫人当初被贬为采女后并没有被打入冷宫,而是被关在忆仙宫,而后由如贵妃下旨将忆仙宫封了宫。”

  苏湘蘅与挽秋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于妃子而言,封宫比打入冷宫更是残酷百倍。苏湘蘅的语气有些颤抖:“这些首饰都是从忆仙宫里取出的么?”

  “应该是。凝夫人封宫后没过几年就疯了,昭阳长公主那时年少,先皇又刻意隐瞒了许多,故而长公主对凝夫人并没有过多的印象。但毕竟是她的生母,情分还是有的。”

  “太皇太后的意思我懂了,”苏湘蘅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我定尽全力替宇哥哥周全。”

  “昭阳长公主当年与你表哥苏青遥定的是娃娃亲,所以建府时与苏府毗邻,侧门相连。虽然你五岁入东宫,但这几年你每年回苏府小住的日子也不短了。你一会带着挽秋从苏府的正门进去,自己家的大门,我想你还是进得去的。”

  挽秋不住笑出了声:“姑姑,娘娘如今这般打扮,若是到了府上,保不齐要吓着全府上下了。”

  苏湘蘅也笑了笑,道:“若不是这般,怕是连宫门都出不去的,吓不吓着也就不是我所考虑的了。不过姑姑方才说让我带着挽秋回去,那姑姑呢,莫不是还要去一趟言府么?”

  “秦太师既已进宫,看来此番定是一场恶战。我得请言太傅进宫替凌大将军夺一夺帅印了。最起码,此次出兵的统帅之人,不能是三大家族的人。否则一旦与南楚勾结,反逼京城,咱们都要沦为阶下囚的。”

  说话间,已到苏府门口,挽秋拎着食盒先下了马车,苏湘蘅下了一半,回头压低声音说:“苏、凌两家的恩怨,这一代,该有所了结了,姑姑放心。”

  云滟裳点点头,她故意将凌璟琛的名号摆了出来,就是为了试探苏湘蘅的态度,眼下这般,如她所愿。不再多想,便让马车往言府去了。

  挽秋与苏湘蘅敲了门,悄悄的进了苏府,因着此行隐秘,知会了两府的人不得多言,权当不知。苏府的管家去长公主府通报了一声,就将苏湘蘅引到了长公主府的荷月亭。此处是长公主府的湖心亭,三面环水,幽静隐秘。昭阳长公主听说苏湘蘅是以女史的装扮来的又是从苏府转道,对她此行的目的大抵猜到了一二,故而在这接待了苏湘蘅,而身边除了一个自幼服侍的贴身侍女也没留下任何人。

  “娆姐姐!”

  “湘儿!”

  苏湘蘅自幼便称呼昭阳为“娆姐姐”,后来也有沐恒宇的特准,诸多妃嫔中只有她有这个特权。毕竟昭阳的驸马苏青遥是她的兄长,按理她也是要称昭阳一声“表嫂”的。昭阳见苏湘蘅未着宫装,便刻意没有称呼她的封号,而是如以往在家一般。先皇驾崩后苏湘蘅一直在帮沐恒宇打理国丧之事,已有两月多没有见过昭阳,不过由于时间紧迫,此刻见面就省了那些虚礼,只是拥抱后便坐了下来。

  “湘儿,两月多未见,你清瘦了不少。”昭阳有些心疼的看着苏湘蘅,“阿宸如何了?我与遥哥接到三哥的飞鸽传书便快马加鞭从江州赶了回来,一路上累死了三四匹马,昨日午夜方才入京。今早尚未来得及进宫,你便来了。”

  “娆姐姐不必担心,阿宸的毒今早解了,我出宫之前已经醒了过来,”苏湘蘅顿了顿,又道,“从苏府过来的时候不见表哥,想来姐姐也应该知道我为何事而来了。”

  昭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头:“遥哥方才奉召进宫了。听宫里的消息说,长和十万大军压境,江陵府失守,南疆全线告急,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是燕云侯的亲信回京传的急报。”

  “阿恒新皇登基,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如何应付的过来?”昭阳听是燕云侯的亲信传回的消息,眸里不住更多了几分忧心。

  苏湘蘅看着昭阳,起身,走到一旁,几乎跪了下去:“请姐姐助宇哥哥一臂之力。”

  昭阳赶忙扶住苏湘蘅:“有什么你说就是,这般是做什么?如娘娘与母妃同年入东宫,脾性投缘,情同姐妹,我与你和阿恒更是一起长大的情分,只要我能办得到的决不推辞,何况事关我大昭生死存亡,你尽管说便是。”

  “恳请姐姐聚集苏家满门,务必求得苏家上下与宇哥哥同心同德。然后也请姐姐入宫,替凌璟琛大将军争取此次出兵南疆的帅印。”

  听到这,昭阳不住愣了愣,苏、凌两家向来势如水火,这些年父皇母妃和如娘娘为了两家和好费了不少心血,但也难以成功,上一辈的感情她虽有所耳闻,却也不知应如何为他们分忧。她与苏青遥心里虽知此役应推凌璟琛,却不知苏湘蘅为何要让她保举凌璟琛。

  似知昭阳心中疑惑,苏湘蘅将心比心,压低声音道:“姐姐,凌璟琛凌大将军,是我的舅父。我的母亲,是凌家嫡长女,凌□□。”

  “凌□□”三个字就像一声响雷打在昭阳的心上。多年前凌家曾有个女子,与她生母凝夫人还有柔太贤妃交好,母亲让她称呼那个女子为“凌姨娘”。记得凌姨娘每次入宫看她都会给她带些吃食和宫外的小玩意儿,后来听说凌姨娘与人私奔了,再后来就是凌姨娘难产逝世的消息,那时她才三四岁,对凌姨娘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对她很好。直到一年后凝夫人犯下弥天大错被封宫,她被养在柔太贤妃膝下才听说了这些秘闻,而那个被称为“凌姨娘”的女子便是凌□□。

  “姐姐,娆姐姐……”苏湘蘅不知昭阳内心这些波澜,只以为昭阳不愿帮她这个忙,有些失望的道,“若是姐姐不愿意,不用勉强。”

  “不,湘儿,这个忙我一定要帮,哪怕只是为了你的母亲,凌姨娘。”昭阳有些激动的道。

  “姐姐认识母亲?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苏湘蘅一听提到凌□□,心里有好多话要问。

  昭阳平复了一下情绪,道:“有关你母亲的事情等此战结束我再慢慢告诉你,现在还不是时候。其实我与遥哥本也以为此战非凌大将军不可的。遥哥虽是文官,但自幼也是有持枪跨马上阵杀敌的抱负,若不是因我五年前中毒几乎武功尽失,他定然第一个报名上阵去南疆的。如今朝堂上的形势我也清楚,必不能让三大家族夺了我沐家的江山。”

  “既然如此,那一切就交给姐姐了。”苏湘蘅眸里有万般期盼,她知昭阳是举荐凌璟琛的最后一步棋,若败,兵权当真就会落到三大家族的手里,到那时便是万劫不复了。

  “你放心就是。”昭阳握了握苏湘蘅的手,又招呼身旁的侍女,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侍女转身离去。

  “长公主,这是谭司膳托云司珍带给您的,”挽秋将一个食盒放到桌上,“云司珍去言府了,娘娘便将食盒带了来。”

  昭阳看听到“云司珍”三个字,不禁感叹道:“我没想到滟裳姑姑会降为司珍,只能说阿宸这步棋,走的着实有些险了。”

  苏湘蘅看着昭阳感慨的模样,从挽秋手中接过首饰盒,放在桌上,道:“我还有一份礼物要给姐姐,希望姐姐无论如何不要过于激动,斯人已逝,时过境迁,姐姐,你要多保重。”

  昭阳听着这些话,面上显出不解的表情,她确实想不起最近有什么和她相关的人逝去了。

  苏湘蘅打开首饰盒,递到昭阳的面前:“太皇太后派人从忆仙宫里取出来的,全部都是凝夫人的遗物。”

  昭阳有些惊讶,却在看到首饰取出一张画打开的那瞬间泪如雨下。她五岁失去生母,柔太贤妃待她虽好视如己出,可凝夫人一直像根鱼刺一般,梗在喉间,取不出,咽不下。这些年虽在柔太贤妃的庇护下她听说过些凝夫人的过往,但从未见过任何有关凝夫人留下的东西。十岁那年凝夫人疯了,随后染病逝世,连妃陵都没能入,还是她偷偷求了程非烟,又让苏青遥在外接应,才将凝夫人的遗体运出宫外。当初若不是凌璟琛相帮,怕是连宫门都出不去,而后也是凌璟琛将凝夫人安葬在了江家的陵园里。这也是为什么她与苏青遥对凌璟琛有所依赖极其放心。

  “湘儿,谢谢你。”昭阳有些哽咽。她是个聪慧的女子,有些心结解开了,自然就不会再去执念了。

  “姐姐,这些,都是太皇太后所存,不用谢我。”

  昭阳抹去面上的泪,轻声道:“事到如今,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苏、凌两家虽多年不和,却在当年阻止皇祖母封后的事情上,苏家不从晋国公了。”

  “长公主……”

  说话间,昭阳的贴身侍女已经取了一个锦盒回来。

  “湘儿,这是我出嫁时母妃给我的,说是滟裳姑姑奉命特地为苏家长媳打造的,也说是故人之物让我保存,”昭阳将锦盒递给苏湘蘅,“现在看来,母妃所说的故人,应该就是凌姨娘了。我本想留着做个纪念,不过知道了你的身份,便该给你了。”

  苏湘蘅颤抖着接过锦盒,打开,只见里面躺着一支簪子。取出,握在掌心,不禁落泪,似感觉到母亲所给予她的力量。这是她到如今唯一拥有的母亲的遗物,怎能不珍视。可她记得今日所来为的到底是为何事。事关国运,她不能因自己的一己之私而贻误了战机。

  “这支簪名曰‘凤凰朝日’,苏家长媳信物,”昭阳伸手抹去苏湘蘅面上的泪,“湘儿,二叔心里是有二娘的,苏家也是承认凌姨娘的。”

  “凤凰朝日可是好兆头呢,多谢长公主。”挽秋为打破悲伤的氛围,不住称赞道。

  “挽秋此言何意?”

  “长公主封号‘昭阳’,就是‘日’。凤凰,自是母仪天下之意。娘娘今日来见长公主,可不就是凤凰朝日么。”

  “挽秋!”苏湘蘅有些羞涩也有些恼的喊了声。

  昭阳却笑着道:“你可别怪挽秋口无遮拦,她也就是在我这,别的地方她不敢的。不过她说的没错,凤凰朝日,当真是个好兆头呢。”

  “娆姐姐!”苏湘蘅的脸有些红,“连你也取笑我。”

  “好了,不打趣你了,快回宫吧。这是我的令牌,拿着进皇城。”昭阳让侍女将一块令牌递给挽秋,“我更衣后就去昭和殿,你放心,阿恒的大昭,也是我的大昭,必不能让外臣翻云覆雨取了这天下。”

  “那便多谢娆姐姐了。我先走了。”

  说着,苏湘蘅带着挽秋朝亭外走去。

  昭阳望着二人的背影,心里感慨万千。她虽非玲珑心肠,却也继承了柔太贤妃的机敏。可如今苏、凌两家的局势,她却愈发看不清了。不过若是能如父皇母妃和如娘娘期望的那般,也是好的。可是昭阳不知道的是,苏、凌两家决定联手的这一天起,大昭的国势,就不可逆转了。

  “起风了,回房更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