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铡美案 (四十二)
作者:史遇春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包拯听秦香莲这么一讲,也有些发懵。

  一来呢,包拯虽然和陈世美没有什么深交,但是,在很多国家举办的重要庆典、大型仪式等公众场合中,他也和陈世美打过照面,可以算是点头之交。凭借包拯多年来对各色人等观察和识别的经验,以他的判断,包拯觉得,陈世美这个人,待人接物非常有分寸,从形象看,陈世美外形周正、仪表堂堂;就行止观察,陈世美行事端正、接物有方,怎么想象,也不可能把他和好、坏人联系起来啊,他是一点都不像那奸邪、恶毒、卑劣之人。很难理解,陈世美怎么会弄出这等凶残恶毒、残忍不仁的事来?包拯觉得,这实在是不符合常情常理。

  二来呢,包拯觉得,这件案子办起来,将来一定会很棘手、很麻烦。既然牵涉到驸马,如果稍有动静,公主殿下一定会出手。这公主殿下如若出手呢,皇后娘娘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皇后娘娘如果干涉的话,枕边风一吹,皇帝陛下必然要发表看法。皇帝陛下要是一开口,对于其金口玉言,做臣子的,总不能视而不见吧?一旦如此,肯定会影响案件的审判。这案件,和当朝驸马关系甚大,从大的方面讲,当然也算是关联到皇帝陛下的案件。如若皇家的脸面有伤,一定会有损国家的体面和形象。包拯想着,弄不好,这个案子还会让自己落个灰头土脸的下场。哎!考虑那么多,也是白搭!有什么办法呢?包拯心里清楚,既然接了这案子,无论多艰难、无论牵涉到谁、涉及的层面多高,自己都必须硬着头皮往下办。抱枕一直认为,只要自己秉公执法,廉洁奉公,就算是上对得起天恩浩荡,下不负民众所望了。包拯对待所有国家事务是如此,他对待这件案子当然也会如此了。

  这些年,包拯办过的案子不算少,所以,虽然这案子一接手,就让他觉得有些皱眉揪心,但是,他还是想着,一定要把它查个水落石出。这既是职责所在,也算是不负自己平日里所食享的俸禄、自己头上所顶戴的乌纱。

  秦香莲所陈说的身世来历及案件的来龙去脉,开封府的文书人员都一字不漏地进行了记录整理。包拯仔细听完秦香莲的陈述,问秦香莲还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秦香莲回说已经讲述完整,没有可补充的。

  如此,案件的受理算是告结。

  这一边,秦香莲把身世经历以及案发当晚的细节全部讲说清楚之后,包拯吩咐手下工作人员去帮秦香莲母子安排了吃住的歇脚之处、领她们前去安顿。另外一边,包拯还安排了侍卫人员暗地保护秦香莲母子的人身安全。

  秦香莲步出大堂之后,包拯转身对身边管事的公务人员说到:

  “即刻吩咐下去:这件案子兹事体大、牵涉甚重,凡参与此案的人员,在案子没有眉目之前,谁也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如果有人在外传扬或者议论此案,一经发现,必然严肃查处,一律按照法条惩办,绝不宽贷!”

  管事者把包拯针对此案的指示逐一传达到参与案件的相关人员。

  待秦香莲母子离开大堂、包拯强调了保密的纪律之后,他又安排文书:让文书按照秦香莲的告诉,起草状纸。包拯并安排文书到:待状纸草拟完成后,马上前往秦香莲处让她看一遍或者念给她听一遍,若秦香莲确认无误,就誊抄一遍;将誊抄好的状纸,再和秦香莲复核一遍,等秦香莲再次确认后,让她当场签字画押;然后,按照正常的申述告状程序,带秦氏呈递到公堂受理。

  一切安排停当,包拯进入后堂休息。

  另外一边,勘验人员和仵作已经到了韩琦自杀的破庙,他们按照程序对案发现场进行了详细的查验与取证。

  勘验人员和仵作工作完毕,安排人员收了韩琦的尸首,秘密停放在开封府下辖的一处停尸场。这一来一去,就是半天多的时间。

  时至当日下午,勘验人员和仵作回到开封府,马上向包拯汇报了现场的情况:

  死者男性,身高七尺,体重一百二十斤……

  死者身穿深色贴身练功服……

  根据死者的体貌特征判断,死者是练过拳脚、有些身手的……

  案发现场没有打斗的痕迹,也没有他杀的可疑证据存留……

  根据对案发现场的仔细勘察和比对,死者乃是为利器割断大动脉、失血过多身亡……

  根据案发现场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死者系自杀……

  在无其他证据出现的情况西安,可以排除死者为他杀的可能性……

  死者的死亡时间,大约在勘察现场的当日凌晨子时三刻前后……

  死者随身并无可以证明其身份的证件和凭据……

  案发现场保持完整,没有任何遭到破坏的痕迹存在……

  案发现场的异状有:一是没有在现场发现死者自杀的凶器;一是死者自杀后有人进入现场,将死者的面目及上半身用破庙内的布幔遮盖,并在死者的头部不远的位置点了灯烛……

  包拯一听,案发现场勘验的结果和秦香莲当堂所讲的情形完全吻合。他立即吩咐现场勘验人员、仵作和当堂听讼的人员会合,一起研究秦香莲所抱钢刀是否就是死者自刎的凶器。

  办案人员对钢刀进行勘验,他们一起运用当时的查验方法对钢刀与死者的伤口进行了研究。经过确认,这把钢刀的确是死者自杀所用的凶器。

  一切确定清楚,办案人员很快就写出了这场人命案件的初步勘验报告。

  眼前,还有一件事情没有清楚:那就是死者的身份究竟是?

  原告说死者是驸马府的差官,名叫韩琦。这一点,开封府的办案人员还没有办法确认。接下来的工作,当然就是尽快落实死者的真实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