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歌 第101章 第三十一章 奇袭挽城 1
作者:霜未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虽然除去奸细,但乾军依然未能越过绿柳。双方你攻我守,从春末战至入冬,乾军伤亡益增,从曜城起兵时的十万兵马到如今的六万余人,几乎折损将半。而梁军不断招兵,仅绿柳就号称有二十万大军。乾军数战不胜,进退维谷。

  十月,乾军形势有了转机。文城长史克扣军饷,欺压百姓,文城守军早就深恶痛绝,又因长史看上中郎将黎优貌美之妻欲强行霸占,竟胡乱网罗了一个罪名将黎优投入狱中。兵营哗然,兵士收买狱卒将黎优救出,黎优率兵起义,杀了长史,控制文城,派人向乾王递送投诚密信。文城位于芒山之北,乾营之西,扼守通往大梁西南腹地的交通要道,与关城呈对望之势,据险而守,万夫莫开,自大梁建国以来,无论东西之战火,从未燃过文关一线。

  乾王见信喜惑参半,派韩岭密谒黎优,得知黎优诚意十足,遂与之定下计谋,秘密诱捕关城守将胡潮。黎优向乾王献计,乾军可从西北绕过芒山,打通南进的道路。

  乾王觉此计虽险,但确是突破困境之机。与众将商议后,决定趁挽城尚未得到文、关两城归乾之讯,奇袭挽城。挽城位于芒山西侧,关城西南,与绿柳隔山相望,城池不大,兵力薄弱,城墙老旧,易攻难守,若拿下挽城,乾军便可经关城、借挽城,直达绿柳之南。这是攸关乾军前路至关重要的一战,乾王斟酌再三,还是决定派红鹞飞骑与神机营同往,能疾行四百里还能保有强战能力的,非红鹞飞骑莫属。若金高剑立即冒雨点兵出发。

  钟铄奔到营门时,红鹞飞骑正从他身边掠过。若金策马如风,快得让他连一声珍重都没能喊出。素戈看见了他,纵马过来,问:“钟将军,是否有话要我带给公主?”

  钟铄殷殷嘱托,“素戈,保护好若金!”

  素戈郑重道:“钟将军放心,我会全力护佑公主周全的。”

  神机营出发,高剑跟上前来,笑道:“别忧心忡忡的了,这小小挽城不在话下。我们誓死也会保护好公主的,我还等着喝你们的喜酒呢!”

  高剑虽是戏谑的语气,但钟铄明白这是他的承诺,颔首道:“兄弟,谢了!”

  高剑将手一挥,“还有没有别的话?兄弟我要走了!”

  雨水顺着高剑的玄光铠簌簌而落,把铠甲冲刷得锃亮,衬得他英武逼人。钟铄昂首望着高剑灿烂的笑容,“活着回来!”

  高剑一笑转身,拨马与素戈随队而去。

  夜黑雨厉,大军如魅影疾风一般驰在道中。四百雨路,一刻未歇,到达挽城时夜色正浓。雨声轰轰,雷声隆隆,掩没行军之声。挽城静卧于潇潇雨幕,毫不知晓即将置身于一场名垂梁史的血战之中。

  高剑令大军缓速慢行,悄然接近城墙。挽城已有十年左右未曾经历战事,城内只有一两千人的城防军,长史是个连真正的军队是何模样都没见过的人,他八辈子也想不到会有敌军越过文关两城的关隘,攻打挽城。高剑隐于道边,细细观察,城防极其松懈,城外无兵驻守,城上无人巡逻,城门守卫不见踪影。他料想因雨势太大,守卫都进到门内的值房去了。他抬头看那城墙,城墙多处坑洼,利于攀登。他与若金简要计议一番,便携素戈潜至城墙之下。

  高剑从背后取下飞索,这飞索已经过改制,可用手.弩射出,射程比手抛要远得多。他在弩上装好飞索,对准墙头,手抚在机簧之上,凝神静待,雷声一起,飞索弹出,雷声落时,飞索已牢牢抓住墙头。高剑将手.弩背在背后,援绳攀墙而上,伏在墙头,勘察城内情况。城中漆黑平静,无兵巡防,城门一侧有一值房,也是无声无光。高剑轻轻抖动绳子,示意安全,素戈也攀上墙头。

  两人悄无声息地滑落城内,贴在墙边。高剑指指自己,指指值房,又指指素戈,指指地下,素戈会意点头,拔刀在手。高剑潜至门边,俯耳门上,听到屋中有长短不一的鼾声,从鼾声判断,应该是两个人。他试着推了推门,发现门是虚掩的,从背后摘下手.弩,闪进屋中,一人给了一箭,那两名兵士便真正睡死过去了。

  素戈在外守望,听见远处传来梆梆之声,轻轻扣了扣门。高剑向她招了招手,示意她进入屋中。素戈入内,关好屋门,两人一左一右守在门边。敲梆之声越来越近,时不时伴随着沙哑的锣声和有气无力的“天干物躁,小心火烛”的语声。素戈心中暗自好笑,这阴雨连绵的天气,还“小心”什么“火烛”。巡更人渐渐走近哨房,素戈紧握长刀,只要他稍作停留便准备跃出一刀砍下。不过那巡更人眼皮都没抬,又渐渐走远,丝毫未留意此处异常。直到完全听不见敲梆之声,素戈才轻吁了一口气,问高剑:“何不干脆杀了他?”高剑说:“守兵听不见报更,必会起疑。再让他们多睡一会儿好啦。”素戈一笑。

  两人打开城门,若金率兵悄悄入城,兵分三路,一路迅速控制四个城门,一路包围城防营,一路随高剑疾赴内城。高剑如法炮制,乾军未惊动一兵一卒便夺取内城。高剑分兵一路制住内城城防军,亲自带兵包围长史府邸。

  守卫急报乾军攻至。长史在床上翻了个身懒洋洋地说:“莫要胡言乱语,肯定又是囚犯作乱,等天亮再收拾这帮小贼。”话音刚落,就听院中一人朗声道:“长史,我等奉乾王之命前来拜会,叨扰了!”语气听来客气,进门的方式却不怎么客气,门闩“喀嚓”被一刀劈断,一人黑衣玄铠,手持长刀,施然入内。长史怪叫一声,抱起枕头挡在面前,大喊:“齐都尉!齐都尉快来救我!”高剑满脸堆笑,“找齐元是吗?”向兵士挥了挥手,兵士押上一个五花大绑的军官,这军官只着内衣,无盔无甲,赤足乱发,显然和长史一样,是从被窝里被揪出来的。齐元被按在地上,垂头丧气地说:“长史,城防军已经被制,你还是投降吧。”长史目瞪口呆,手中的枕头掉在了床下。

  夺下挽城后,若金立即派人回营通报乾王。高剑则重新布兵,稳固城防,同时安抚百姓,优待俘虏,动员梁兵归乾。那齐元是个见风使舵之人,带头归顺乾军,于是属下梁兵便也跟着投入乾军阵营。高剑将梁兵编成小队,由乾兵带领,加固城墙,修缮城门。若金见大雨刚止,兵士便开始堆土垒石,对高剑说:“大军不日即至,你何必多此一举?”高剑道:“毕竟挽城深处梁地,西南两面环敌,若敌军得悉战报,抢先围城,切断北路交通,挽城便成孤城一座。还是有备无患的好。”若金颔首。

  乾军日夜巡逻,城中治安良好,城外平安无事。三日后,信使如期回城,将乾王书信带到。乾王赞誉两人大功,命两人守好挽城,后续人马五日内便会动身。高剑命探马出城打探。

  五天过去,却未有乾军到来,探马回报,附近未发现乾军踪迹。高剑疑惑,若金道:“也许大军行得慢,也许出发得晚了,再多等几日吧!”高剑命一名队正一路向北,查探乾军动向,同时观察文关两城是否有异。

  那名队正很快便回来了,但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而是跟着两万大军一同回来的。这两万大军是穿着梁军橙服,却举着乾军大旗,若金登城遥望,迷惑不解,问:“这是敌是友?”高剑也不甚明了,令弓.弩手在城墙上做好准备,让一名兵士向对方喊话。兵士高喊道:“喂——!前方军队停步!报上名号!”大军在城前缓缓停下,将旗下有人高声回答:“此是关城胡潮将军的军队,已与乾王结盟!今奉乾王之命,率军前来接应公主与高都尉,稍后将与乾王大军会合于挽城,共同南下!”若金笑道:“原来是关城的军队,定是姐夫令其先行赶来。”高剑凝眉道:“请问胡将军有否乾王令箭?”胡潮答:“有!”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支令箭,向上一扬,道:“请公主开门放我军入城!”那令箭轮廓与乾军所用一般无二,只是距离尚远,看不清上面的字。高剑道:“烦劳胡将军将令箭抛上城头一观!”胡潮道:“乾王令箭不可离身,入城后自会面呈。请开城门吧!”若金见高剑沉吟不语,想他是应许之意,遂命兵士打开城门。高剑站在城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胡潮和他身边那名自己派出的队正。

  兵士摘闩,开启城门。胡潮驱策军队缓缓前进,城门刚打开一条不到一人宽的缝隙,忽听高剑疾喝一声:“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