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歌 第112章 第三十四章 倦鸟思巢 1
作者:霜未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乾王与段销会见裴交,一去数十日,算算日子,若是一切顺利,也该回了,却迟迟未归。青葙坐立难安,阿穆也心神不宁,不知是否盟谈有变。又忐忑等了几日,乾王一行终于平安归来。盟约已订,裴家军将发兵南下,进袭宝应,呼应乾军。乾王等人本是如期返程,只是因段销染上风寒,病情甚重,不能骑马,故而乾王一路缓行,路上耽搁了时间。

  段销数月间奔波劳碌,此次病来如山倒,高烧不退,神智不清。乾王令两名军医专职诊治,这两人想尽了办法,段销还是昏沉不醒。阿穆焦急万分,偷偷向军医询问了段销的脉象,私自联络了白芷,白芷飞鸽回信说,从阿穆的描述上推测段销似有肺气不调的旧疾,此次风寒引发了旧疾,数病同发,但白芷没有面诊,也不能十分确定。随信附了几个方子供阿穆酌情选用。之后又附言几句:“忶妹忧情,跃然纸上,岂只因姑娘故?段某何人,莫轻言心系。当断则断,免累公子。阁中誓言,切切谨记。”信中的“姑娘”指的便是青葙。

  阿穆看着这几句话,心中凄然。她默坐片刻,重新誊抄了药方,将纸条在灯上烧了。阿穆拿不定主意用哪个药方,便把药方拿给那两名军医看,谎称是段销医治旧疾时用的方子。军医并不知他有旧疾,又细细勘了脉,确与阿穆所说无异,信以为真,从中选了一个合适的方子。

  阿穆焦灼地等了一夜,翌日,乾王召两名军医询问情况,阿穆前去传话,一进帐子,军医一脸喜色,说病情大有起色,已经退烧了。阿穆大慰,让两人前去面见乾王。两人正要出帐,阿穆又道:“我们用旧方子冒险一试,还是不要相告殿下的好。”两人会意,他们巴不得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呢,便颔首离去。

  阿穆坐在段销床边,伸手轻轻试了试段销额头,热度的确退了不少。她低低叹道:“你何苦拿命去拼呢?”她将段销搭在被外的手臂轻轻盖在被中,为他掖好棉被,又默默坐了一会儿。帐内静谧,蕴着药香,段销沉睡,是两人难得的静处时光,阿穆舍不得离开。她静静望着他憔悴的睡容,心中百感交集。段销刚过而立之年,本应是年富力强之时,如今却体弱多病,痼疾缠身。他发间竟生出了几丝白发,面容也依稀有了岁月的痕迹,阿穆心中隐隐作痛。若不是那一场飞来横祸,他该仍是那个恣意飞扬的公子哥儿。自己不会与他的人生有所交错,更不会得到他的倾慕。可是,可是自己情恩不能双全。“段销,你很好,但我,我也只能道声抱歉。”她不由自主喃喃出声。

  阿穆缓缓起身欲行,忽觉手腕被紧紧攥住,她惊讶地回头,发现段销正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阿穆怔住,不可置信地问:“你在装睡?”

  段销坐起身,坦然一笑,似也未觉不妥,“我醒了有一会儿了,听见你对我说话,就想听听你还会说些什么。”

  阿穆气恼地向外走去,段销急道:“阿穆等等!”阿穆不理。帐帘一挑,一名兵士端着汤药进来,段销说:“拿来。”那兵士将药交与段销,便退了出去。段销双手捧着碗,不住颤抖,药汁几乎泼洒出去。阿穆赶忙上前接过碗说:“我来吧!”段销轻轻一笑,任由阿穆一口一口地喂他服下。

  段销盖着厚厚的棉被,床边放着旺旺的火盆,喝完药,满头是汗,他从怀中拿出一条罗帕轻拭额头,阿穆认出那正是原来自己遗在他处的帕子,这么多年了,他竟然还带在身边,而且洁白如新。段销将罗帕展在手中,轻轻抚过,悠悠说道:“那日你为我拭血,将罗帕遗在我处,自那以后,我便日日不离身。你或许无意赠我,我却是有意留存。去年气你恼你之时,几次想把它丢掉,终究是舍不得。有时茫然无措,便对帕忆旧,睹物思人,常得心静意暖,身轻志坚。浮生若梦,人世渺茫,我于孑然独行中竟还能遇到知音之人,是我之大幸。惟愿惜之护之,共谱曲谐。”

  “段销……”段销情真意切的一番话令阿穆大为动容,忱忱爱意几度涌上喉头,但白芷信中那句“阁中誓言,切切谨记”,如一柄利剑横在自己喉间,斩断一切念想。阿穆侧过头,咽下苦涩,声音微颤,“你为伯牙,我便愿做子期;你志在高山流水,我便峨峨洋洋。”

  段销目光热切,“你我之间,不应奏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而应共谱一曲相如文君的《凤求凰》。”

  《凤求凰》,那该是每个女子毕生所望。可是,可是自己从踏入歌舞坊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失去了翅膀。自己既不能相伴,惟愿段销无牵无挂,振翅高飞。阿穆硬下心肠,“你才比相如,但我不是文君。我在歌舞坊中所学都是些凡歌俗曲,《凤求凰》这样的阳春白雪之音我不会。”

  段销轻轻一笑,他知阿穆是借喻推脱。“阿穆,你何需枉自菲薄?你早告知我你出身歌舞坊,你并不介怀,我也毫不在意。你侠肝义胆,挺身而出救我于危难;你光明磊落,锲而不舍励我于颓靡;你义薄云天,雨夜挚言为我指点迷津。世间有很多卓文君,但让我脱离泥淖,重燃生志的,只你一人。”

  阿穆心中百般煎熬,却又不愿重言伤之,只淡淡道:“我不过是举手之劳,你谢也已经谢过,不必为报恩赔上此生。”

  段销正色道:“我对你是用情而非还恩,你我皆心如明镜。”

  阿穆心中倍感酸楚,段销一片赤诚,自己却满是慌言欺瞒。他以为自己光明磊落,却不知自己背负着许多见不得天日的秘密。可是自己无法言说,不能示人。阿穆幽幽一叹:“莲浮水上,只见花美,不知根深。”

  段销深深地望着她。阿穆语中深意他听得明白,他倾身向前,诚挚道:“我爱花美,也愿知根。你若肯诚心相待,我必倾心相知。”

  阿穆张了张口,欲言又止。面对段销殷切目光,她心中悲凉。心思百转,再度开口:“我是卑下乐籍,无父无母无家无世,以前卖笑娱歌,做的是迎来送往的营生,我……我配不上你。”

  段销耸耸肩,语气轻松地说:“我倒觉得很般配。我是流犯贱籍,如今两袖清风,孑然一身,以前风流成性,做了不少荒唐无稽的勾当。咱们两个,是天造一对儿,地设一双。”

  阿穆说不过他,急道:“段销,你身有彩翼,冬去春来,展翅翱翔,指日可待。到时百花争艳,凭君采撷,何需执着?”

  段销目光从阿穆身上移到面前的罗帕,爱惜地抚着一角绣着的那枝桃花,又缓缓抬眼凝视阿穆,淡淡一笑,“任他万紫千红,我只爱这桃之夭夭。”

  阿穆眼中一热,定定地望着段销,哽咽道:“你何必苦苦纠缠?”

  “你何必苦苦隐瞒,伤人误己?我知你未曾为旧事所累,但你既称有碍,我可禀明乾王殿下,等他大业有成,许你我脱贱归良。”

  阿穆惊慌地说:“不可、不可如此……”

  段销目光如炬,“不出所料。阿穆,你明明心系于我,却又百般推拒,究竟为何?”

  阿穆无言以对,沉默片刻,低低道:“这个答案有那么重要吗?”

  段销神色坚定,“很重要。你若没有能说服于我的理由,我绝不会放手。”

  两人静静对望,目光纠缠。段销缓缓向阿穆伸出手,刚触到阿穆手指,她如梦惊醒,霍地跳起,低头向外跑去。正巧那两名军医进来,差点和阿穆撞上,他们见到阿穆仍在帐中,不由一愣。阿穆收拾心情,浅施一礼,“段先生醒了,劳烦两位费心。”说罢头也不回地出帐而去。

  两名军医见段销醒了,总算松了一口气,可以对乾王有所交待了。两人上前问了一堆病情之语,段销似听非听,一概简单应答:“还好。”那两人又好一番叮咛嘱咐,他却只是默默坐在床边,望着帐门,目光凝重,眉宇间一抹淡淡忧色。

  林如放弃绿柳,退守兹镇的消息传入宫中,卞太后去书质问,林如上奏称用兵当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卞太后看罢,十分不悦,把奏折扔在了一边。打开下面一本奏折,又是奏报宝应战况不利。她心中烦闷,丢开案牍之事,起身到窗边透透气,常鸣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窗外萧条,无景可观,卞太后对常鸣说:“摆上棋局吧!”两人对弈三局,卞太后三局皆胜,心情舒畅,笑道:“你呀棋力不弱,只是不敢进攻,一退再退,最后就退无可退了。”

  常鸣陪笑道:“太后说的是。奴才是过于保守了。”

  卞太后说到“退”字,心中一动,望着棋盘残局,问道:“常鸣啊,林如退而不攻的打法,你如何想?”

  常鸣躬身道:“太后,这是国家大事,奴才怎能参言呢?”

  “不要紧,这是咱俩私下聊天解闷儿,无妨的。说吧。”

  “是,那奴才就斗胆说几句。”常鸣认真思虑片刻,才说:“太后,领兵打仗的事情奴才不懂,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林老将军肯定是有他的道理。只是奴才想啊,这再有道理,‘将’毕竟还在‘君’之下不是,不能恃宠而骄,失了本分。话说回来,林老将军该是忠君为国的,不过他退了兵,让乾军得了便宜,危及的那可是皇上的江山哪!奴才是想不明白林老将军这道理何在。倒是不妨请林老将军进京,太后也可当面提点提点,免得让他生出些‘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心来。”

  卞太后沉思片刻,缓缓颔首,“常鸣啊,还是你跟我一心啊。”便命大臣入殿拟旨。

  林如接到召他回京的圣旨,大为吃惊,立刻上书称战事吃紧,此时不宜离军返京。卞太后震怒,下诏斥其抗旨不遵,心怀不轨。林如无奈,只得上书请罪,将军中事务交予监军聂作,即刻动身赴京。聂作原任兵部侍郎,在这军中,除了林如,他官职最高,但他一向只任文职,作战经验还不如乾军的一个校尉。林如离开军营之前,彻夜未眠,向聂作细细交待,一一嘱托,说乾军这般,梁军便这般,乾军那般,梁军便那般。此等拘泥之法,并非用兵上策,但事已至此,更无良策。又叮咛聂作遇事多与诸将商议。那聂作表面上一副受教的模样,实则心中老大不高兴,觉林如小瞧于他。凌晨离营之时,林如回望连绵梁营,万里河山,喟然长叹,满怀忧心而去。

  林如一去,乾王便得到了消息。他列阵于营前,擂鼓震天,聂作也排兵布阵,与乾军对峙。乾王立马阵中观敌,见梁军虽队形严整,盔甲鲜明,但排开一字长阵,长.枪刀斧手在后,弓箭手在前,中布骑兵,如此布阵,挡不住乾军一冲之力。不禁喟然道:“林老将军运筹帷幄,手下却无一人可托。可悲可叹。”并不进攻,收兵回营。

  聂作见乾军不战而退,洋洋自得。几日后率军进攻乾营,有属下劝其不可冒进,聂作不屑一顾,他怎肯放过这立功受赏的机会。梁军摆开阵势,擂鼓助威,乾军却闭门不出。聂作遣梁兵在阵前叫骂,战鼓一阵紧似一阵,乾军只是坚守,并不理会。如此几日,梁兵渐渐骂得有气无力,鼓声也稀稀落落,乾王观梁军阵形松动,兵士几多懈怠,当晚命营中灯火旗帜照举,分两路人马悄然绕至敌后设伏,亲率主力出战。梁军正是志散气竭之时,猝然迎敌,不堪一击,又兼聂作身为主将,却慌乱无措,号令无度,梁军乱做一团。黑虎军从侧面冲锋,梁军兵败如山倒,四散溃逃。聂作被属下护佑向南败退,又遇早已埋伏好的两路乾军,被杀得七零八落,乾军活捉几名梁将,聂作只带了几十个人狼狈逃出。